在寄宿制的学校,晚上的学习是住校生有优势还是走读生有优势?

仍有诗和远方


这么看:

一是住校生最大的优势在晚自习,这个时间是最为宝贵的。有的学校三节晚自习,最少的也有两节晚自习。这点来看,住校生要优于不上晚自习的走读生。

二是晚自习可以让学生有条不紊的完成当天各学科的练习任务,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同时,还能对第二天的课程进行预习……我们学校一般是教师巡查……作业及预习任务写到黑板上……下课前,小组长检查……老师督促……落实好的话,效果显著。

三是走读生也可以借一下晚自习的光,不能住校可以上晚自习。下了晚自习再有家长接回家……需要家长有时间。特别是不适合住校的孩子,睡眠不好,易醒。可以有父母在学校周边租一个房子……也是参加晚自习……

四是也有个别孩子,喜欢自己在家学习,但需要有较强的自制力……家长要监督检查,不然会流于形式……

总之,根据孩子需求,及身体状况,选择住校或者走读,但是尽量上晚自习,这样会大大增加有效的学习时间……实实在在提高学习成绩……

追求有趣,趣答教育疑难困惑,随时交流,祝你成功。


追求有趣


我是一名高二学生家长,我认为住读生比走读生有优势。

女儿读高一上学期,因为离学校比较近(走路不到10分钟),就选择了走读,一个学期下来,我觉得有几个不好的地方。

一、虽然不到十分钟,但是上下学路上安全问题每天都会去操心,现在路上车辆非常多,每天她应该到家都时间没有到家,心里非常着急。而且,上下学路上,总会有一些什么新鲜的事,孩子也会好奇,凑过去瞧瞧,容易分散精力。

二、孩子晚上在家里做作业,非常容易分心,一会从房间出来倒杯水,一会出来上一下厕所,一会偷偷的来溜几眼电视,不能够集中精力进行学习,每天晚上作业都差不多要做到12点,因为睡眠不足,第二天上课精神恍惚,上课时间都会犯困。但是在校的学生基本上10点钟就已经熄灯睡觉了。

三、在校上晚自习,每个班都会有本班老师在那负责,如果学生有不会做的题目,可以及时询问老师,对于有针对性的题目,老师还可能会及时讲一下,然而,如果在家里没有上晚自习的话,就可能没有听到了。

所以,高一下学期,孩子虽然没有在学校住宿,但是在学校吃饭上晚自习,孩子早上去上课,然后一直到晚上9.30下晚自习去接一下,自我感觉比走读没有上晚自习要好。


秦山谈教育



等待2084553


我小孩现在在读重点高中,因为教育局取消了择校读书,所以不得不在离家远点的学校寄宿,这样也可以锻炼他的独立生活能力,可是没过半学期,就发现小孩成绩下降,开家长会老师也反映有些学生上课总是无精打采,昏昏欲睡,而且说手机是影响小孩学习的罪魁祸首,原来宿舍小孩都有智能手机,虽然学校也有规定,学生不准带手机进校,但是学生也总有一些堂而皇之让家长无法拒绝的理由,一是有事方便联系家里,二是可以上网查阅学习资料,于是就偷偷地把手机藏在宿舍,上完晚自习回到宿舍就是孩子们的天堂,大家纷纷拿出自己的手机,看电视,玩游戏,听歌曲,微信聊天,即便老师来检查,大家相互通风报信对付检查,以至于到了深夜大家都不肯睡,有的甚至追剧通霄达旦,严重引影响了第二天的学习,有的家长会说,我不给小孩手机或者给他买个老年机不就行了,没错,可是你能保证别人都能做到吗?就算你的小孩没手机,自律性强,但在那样一个环境下,你的小孩能不受影响吗?

还有的学生嫌学校食堂的饭菜不好吃,经常在校外旁的小餐馆吃饭,卫生方面令人担忧,也有学生聚餐喝酒,哥们义气可见一斑,如果到了这种程度,这样的小孩你还指望他读书吗?

所以考虑再三,我决定在校外租房让小孩走读,当然必须有家长陪读,这样家长虽然辛苦点,但可以约束他不好的行为,少受外界不良影响,而且也可以在饮食方面加强营养,这样对小孩的身心健康都有好处,特别是在小孩高中阶段,在这样一个充满诱惑,是非难辨的环境下,不管是在身体还是心理都是一个对外界很敏感,好奇,迷茫的阶段,更需要大人的帮助和引导。


晨风暮烟


在寄宿制学校,学生晚上的学习是住校生比较有优势一些。

●住校生.

像我上高中的时候就是在一所寄宿制中学里面,晚上9:00多的时候是晚自习下课的时间,这个时候复读的学生就离开学校回家,而住宿的学生则是在学校里面吃夜宵或者是锻炼一会儿,大概在晚上9:50的时候继续回教室学习,一直能够学习到11:00。

学校的运动场周围有一些运动器材,学生们晚上的时候可以在这里面锻炼一下,学校后面还有大的运动场,学生们晚上的时候可以在这里跑两圈,然后回到教室学习的话头脑会更加的清醒。但是那些走读的学生回到家以后,基本上就没有这样的运动条件了。

住宿的学生在10:00以后在教室里面学习教室里面的学生数量还是比较多的,大家在一起学习的氛围是能够得到保证的。我在上高中的时候,基本上晚自习11:00结束以后,并不是马上就离开教室回宿舍休息了,而是继续在教室里面学习到11:30以后,甚至有时候要学习到晚上12:00。


●走读生.

那些走读的学生,10:00回到家里面家里面的人可能会给他们留有一定的夜宵,吃完夜宵以后再稍微休息一会儿,可能在家学习的时间并不是特别的多。

所有的学生一般晚自习结束回家以后,都是在家自己学习一个人学习的环境,并不如在学校教室里面学习,那样有氛围,这都需要学生很有自制力才能够保证晚上的学习效果。

●虽然在校住宿的学生学习氛围能够得到保证,但是有的班级纪律并不是特别好的话,学生回到宿舍以后并不能休息好,我在上高一的时候,班上宿舍就很吵闹,导致无法正常休息。但是对于那些走读的学生来说,在家就能够很好的休息。

●后来学校就制定了政策,就是那些离学校比较近的走读学生,可以在学校里面学习的,晚上11:00离开学校,这样的话这批学生就能够在学校多学习一个多小时,这一个多小时日积月累的话也是挺长时间的。


饕餮视听


如果是中小学,完全不推荐寄宿制,孩子还是要和父母有足够交流比较好,但如果是高中阶段,就要详细讨论了。高中生已经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我个人认为还是要和孩子讨论商量,家长可以给出更多建议,孩子自己随心选择。

住校

我高中有一年是在国内上的,学校可住宿可走读。班里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是住校生。住校最明显的好处有:

1.节省时间。我每天消耗在路上的时间就有1个多小时,而住校生完全可以用这些时间休息或者学习。

2.作息更加规律。住校生的时间表可以说是强制性规律,晚上11点半熄灯,熄灯后就一定要睡觉,第二天有起床铃,所有时间都是安排好的。对比起来,我在家的作息就不这么严谨了,写不完作业的我每天需要12点甚至1点才会休息,上下学时间也会根据爸妈每天的工作时间做调整。

3.尽可能的把人的欲望降到最低,更加专注于学习。我不敢讲这算不算一个好处,但这个确实是一个特点,比如床铺,三餐,学习环境,所有条件都有上限,还是一个不能有太多要求的上限,强迫大家成为“佛系青年”,只能学习。如果有人愿意选择这样的生活确实也很好,但至少我从来不愿意,当时我爸问过我要不要住校,我真的是“抵死不从”的态度,一想到住校就要天天吃食堂,我的心就凉到不想学习,觉得生活都没有意义了,像我这种完全不能接受这种生活的学生,还是不要太草率的选择,多了解一下宿舍情况,根据自己可以接受的生活状态做出判断。

走读

走读的好处在我看来是很多的:

1.独立空间。虽说人是群居动物,但是在不到20平米里生活4到6个人,我想想都觉得尴尬,更别说,我因为要和不那么亲密的人一起生活可能要被迫放弃自己的很多怪癖,比如不能在宿舍床上放很多布偶等,这种不适感对于我这种渴望独立空间的学生可能真的会让我严重失眠。如果每天回家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我的房间我可以完全做主,生活上更加自由一点。

2.和父母的关系更好。我虽然很重视独立精神,但是内心是非常重视家庭,尤其是和父母的关系,我不希望自己有哪一天突然发现自己不能理解父母在想什么,他们想要什么。当时每天上下学路上,我每天都会和爸爸聊天,每天晚餐,都会和我妈一起吃,边吃边聊,在每天的交流里,我们不断地更加理解对方,所以在我印象里,我似乎从来没有经历过所谓的叛逆。

3.时间更自由。由于没有了熄灯,各种铃,我可以有自己更加舒服的时间表,比如我在12点休息前还能硬挤出一点点时间看看闲书,这一度成为我在最困难的时候的精神支柱。

4.单纯对于比较敏感细腻的学生,走读真的比较舒服!我自己的性格本身就很敏感细腻,对环境也非常敏感,主要表现就是对学习环境的要求有自己的习惯,对睡眠环境也有很高要求,因为我当时因为焦虑真的是非常容易失眠。曾经我也有过一小段宿舍生活,大概20天,被室友抱怨,晚上经常呓语,我自己的睡眠体验也是非常堪忧的。

最后,重要的还是多听听孩子自己的想法,尤其是他想或者不想住宿舍的原因,只有沟通顺畅,双方信息对等,做出的决定才会更加靠谱,更加适合。


王上帝国理工


在寄宿制的学校,晚上的学习是住校生有优势还是走读生有优势?

从我以前上学的经历来说还是寄宿制的优势比较明显些,我在上高中的时候开始住校的。住校的优点一般有以下的几个:

第一,晚上自己回家感觉不安全。虽然已经上高中了,但是每次放学的时候心理还是有些害怕的。因为在回家的路上有一段路程是没有路灯的,每次经过那个地方的时候心理都比较害怕,感觉不安全。

第二,住校的话每天能省出不少的时间去看书。每次晚自习放学走读生都是急着回家,而我们看书可以看到教室快要熄灯的时候,多出了晚上看书的时间。

第三,放学看书不会受到影响。一般教室留下看书的同学都是比较自觉的不会打扰到别人的。而走读生再回家的路上已经耽误了一些学习的时间了。回到家里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注意力不怎么集中。


小小的玥


我们学校就是寄宿制的学校,谁有优势并不是走读生和住校生身份决定的,是什么呢?

我先讲个故事。

我们班上大多数成绩优秀的学生,都有这样的特点。而类似的性格品质,绝对是小学期间培养而成。从整体来说,女生住校的学习效率更高。以我们班为例,聪明的孩子非常多,但是很多男生的习惯不好,造成了成绩始终提不上来的现状。

比如昨天,我们做两道压轴题,完全正确的三个孩子全是女生,哪些聪明的男生没有做出来。究其原因,女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多过程的受力分析、列方程、然后解决。有一个男生本身反应很快,但是他一直在那里想要以简单的办法解决,纸上留下的分析和方程都没有,结果可想而知,别人做出了,他还在原地踏步。

这是我教初中以来,真正感受到的:现在学生成绩的影响因素,最大的便是学习习惯。

学习的习惯,在于自觉、主动、迎难而上,当然,还有良好的心态。

所以,作为中学老师,很真诚的给家长们一个建议,就是在小学时一定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习惯决定一切啊!


朱铁平


我是“赢在高三”,是一名高中老师。我们学校有全部寄宿制和全部走读制两个校区,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我认为:

如果从培养孩子能力的角度看,孩子住校有优势;如果单纯从学习角度看,走读更有优势。这是因为:

一、宿舍,是休息的场所,不适合学习!

只要是寄宿制的学校,肯定都有严格的宿舍管理规定,按时休息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这就意味着,学生在回宿舍后,洗漱睡觉是最紧要的事情,在宿舍学习,不具备这个条件。


学生如果在宿舍学习,也是偷偷摸摸的学习,在时间和效率方面,和在家学习还是有差距的。

有人说住校生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其实单纯从表面上看多学那一会并不见得就能提高成绩,况且很多走读生也只是在学校周边租房子而已。

二、宿舍,同学之间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

同宿舍的同学,朝夕相处,他们之间的影响比老师和父母的教导更大。


如果一个宿舍的风气很好,自然有利于学习。但是,如果有学生不遵守纪律,则会影响整个宿舍的学习。

有一年,一个女生成绩最好的宿舍,在高一第一次考试时,成绩都有较大退步,经过了解,原来是一个女生传播错误的思想:我们成绩好是因为我们聪明,不需要像其他宿舍那样死学习。

其实,对于住校的同学来说,这种情况很难免。所以,有些学生选择了出去租房子学习。


当然,在家学习也会有各种诱惑,如果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自觉性,在家在宿舍都学不好。在同等条件下,在家学习更有优势。

我是“赢在高三”,致力于高中教学和高考研究,欢迎关注!


赢在高三


我是家长,也是老师,而且带的是住校班级,我想结合我家孩子和我的学生的情况来谈。我觉得谁有优势得分年级,孩子自身情况和学校管理。

1、孩子年龄太小,自控力差的不建议住校。在小学阶段,孩子的学习相对轻松,基本上能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没必要加班加点的学习,如果此时孩子自控力差的话,最好不住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此时的交友十分重要,现在外界的诱惑很大,学校的管理如果跟的上还可以,跟不上的话,稍不注意孩子就容易学一些不好的习惯。另外孩子寄宿容易让孩子跟家长的关系疏远,不利于对孩子的管理。


2、孩子上初中如果不是特别的原因,我也建议孩子不住校。我家孩子是高中离开家出去读的,初中就在我们县城读的。当时就是考虑孩子正处于叛逆期和性格养成的关键期,很担心孩子出去学着其他孩子抽烟、喝酒、打架、早恋等不好的习惯。

所以初中就留在我们身边,一方面是可以在生活上给孩子更好的照顾,另一方面对孩子人格的培养更重视。孩子下了自习回家后,可以加点餐,跟大人交流一下,然后自己可以再看看书,学习学习。家长在这个阶段,一定要教孩子生活技能和为人处事的方法。这样,孩子的学习、生活、人格培养都不耽误。



3、高中阶段一定要多跟老师沟通。

孩子上高中后,大部分同学都会选择住校,此时孩子性格基本养成,也有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这时可以让孩子独立去住校,一方面培养孩子与同学和睦相处的能力,另一方面,不会将时间浪费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孩子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学习或者去运动运动,减减压。

但是这个阶段一定要注意与老师沟通,管理好手机,不让孩子随意出校门。经常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便和孩子沟通。千万不能觉得把孩子交到学校就是老师的责任。



不管是哪个阶段的孩子,不管孩子住不住校,家长都必须全程参与管理,只有这样,孩子才能顺利地走完人生中的学生生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