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再无聊也不见你读书?或许就是没遇到自己喜欢的那本

为什么再无聊也不见你读书?或许就是没遇到自己喜欢的那本

这个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

有的人冲锋在医疗前线与疾病抗争,有的人坚守在各自岗位上,保障着前线物资和社会的正常运行,而对于其他大多数人,“宅”居然成为了大多数人为社会做贡献的最佳方式。

全国人民响应号召,宅在家中,闲出了水平、宅出了花儿,鱼缸钓鱼、隔楼喊话、数草莓籽,甚至在凌晨三点,仍有80万网友在线观看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造实况,担任国家级重大工程的“云监工”。

而这时,一个灵魂拷问出现了:为什么再无聊也不见你读书?与其在自我隔离期间滥吃贪睡,陷入到对疫情的盲目恐慌中,希望这份汇集了北大出版社最近好书的书单可以触动你的心,带你在阴郁中看见光照进来的瞬间!

相信年年立flag的“读书人”可能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

中西文化关系通史(全二册)

为什么再无聊也不见你读书?或许就是没遇到自己喜欢的那本

本书清晰界定了不同时期“西”的意涵,并依据各个时期中西关系的特征将自先秦至1800年前后数千年的中西文化关系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上卷主要讲述从远古时代到郑和下西洋这一时期的中西文化关系(1500年以前),下卷则是大航海以后即晚明和盛清时期(1500—1800),全面拓展了近代以前陆海“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意蕴。

本书打破了既往以历代王朝为主线的叙述框架,将中西关系置于世界历史的背景中,在每一阶段内,分别就海陆交通、对外关系、商贸互动、文化交流、异域宗教等进行历时性考察;努力从物质、精神、制度、行为等多个层面展示中国与西方文化关系的复杂历史过程,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揭示不同文明之间的接触与碰撞、理解与误读的文化意蕴与“规律”,完整地呈现出中西方文化交往和对话的历史轨迹和丰富面向。

英语帝国:从部落到全球1600年

为什么再无聊也不见你读书?或许就是没遇到自己喜欢的那本

我们都在学英语,但我们并不了解英语。一千年,它打败拉丁语、北欧语、法语等语言,从部落语言转变为国家语言;五百年,它辐射印度、美加、澳新等地区,从国家语言扩张为区域语言;数十年,它渗透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国际组织,从区域语言跻身为世界语言;转瞬间,它又奠定计算机网络的语言高速公路,一举称霸现实和虚拟双重世界。本书以简明易懂的行文,解码英语帝国上下1600年。

法国人民:四个世纪、五个地区的历史

为什么再无聊也不见你读书?或许就是没遇到自己喜欢的那本

《法国人民:四个世纪、五个地区的历史》是 “21世纪社会学之父”查尔斯·蒂利融贯历史学与社会学的野心之作。

全书以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中央集权国家的建构为两大主轴,关注法国走向近现代的17—20世纪,精选勃艮第、安茹、朗格多克、佛兰德和法兰西岛等五个各具特色的地区,描摹了大时代背景下法国民众生活的真实图景。蒂利耗时30年爬梳大量史料,以诸多精彩案例,引领我们从1598年的外省乡村小酒馆,一步步走向1984年人头攒动的巴黎街头,全景展现了由钱袋、刀剑、面包、十字架、工业化和城市化等所引发的冲突和变革。

这是一部以民众为主角的法国近现代史,再现了法国波澜壮阔、曲折动荡的现代化征程,区域研究与整体比较兼备,可读性极强。

火桂花、甜橙树

为什么再无聊也不见你读书?或许就是没遇到自己喜欢的那本

《火桂花》为曹文轩短篇小说集,收入《灰娃的高地》《火桂花》《麦子的嚎叫》《枪魅》《第十一根红布条》《阿雏》《蔷薇谷》等,涵盖曹文轩各时期的短篇创作,比较全m呈现了其短篇小说的风貌。本书一方面展示了少年视角、少年心理下的世界,一方面表现出少年视野里成人世界中的人物。这些短篇实际上跨越了两代人,不仅在少年成长期伴其成长,同时也关照了成年人的内心,带领成人读者重温已经远去但在其成长过程中铭刻在心的童年时代。本书是一本献给成年人的时光之书。

《甜橙树》为曹文轩短篇小说集,收入《忧郁的田园》《甜橙树》《单行街》《一只叫凤的鸽子》《诛犬》《金色的茅草》《芦荻秋》等,涵盖曹文轩各时期的短篇创作,比较全m呈现了其短篇小说的风貌。本书一方面展示了少年视角、少年心理下的世界,一方面表现出少年视野里成人世界中的人物。这些短篇偏重于塑造倔强而又坚韧的主人公形象,描绘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遇到的烦恼、曲折与感悟,常常通过出人意料的情节表达他们内心世界的成长经历。本书是一本献给孩子们的时光机。

时评写作十六讲

为什么再无聊也不见你读书?或许就是没遇到自己喜欢的那本

本书作者曹林多年来一直活跃于国内时评界,并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教授新闻评论课,既有资深的业界实践经验,也有丰富的一线教学心得,这使得本书在具有较强实操性的同时,也具备比较系统化的理论梳理。在力求跳脱教材式的传统结构的同时,本书尝试从融媒体时代语境出发,呈现时评写作的新特点与内在规律,传达理性、有效、负责任的时评写作理念。

本书由十六讲组成,每一讲都涉及时评写作理论讲解与思维训练、最新时评写作案例分析,以及时评写作专题训练

建议与学生习作点评等。对于新闻从业者和新闻系学生的专业提升,以及各类考试中的评论写作水平的提高,本书可视为是一本“时评写作实战指南”,与此同时,本书更致力于启发评论思维,培养正确、公允的评论素养。

文脉:我们的心灵史

为什么再无聊也不见你读书?或许就是没遇到自己喜欢的那本

“中国好书”《国粹》作者的重磅新书,与《国粹》同属“王充闾人文三部曲”。

文脉,就是文明演化的历史血脉,随着人类一代一代的繁衍而被延续保护下来,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经过漫长的熏陶浸润,逐渐成为一种民族精神、民族灵魂。文脉是一个民族的魂脉,从根本上说,更是一个民族的命脉。

本书是一部形象化的中国人的千年心灵史,也是一部中国人的人文精神史。它以优雅的散文梳理了中国人文的脉络,描绘中华三千年文明史上先贤的心路历程,纵贯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揭秘中国文化托命之人的心灵世界,写出了中国的仁人志士为传承文脉而明道、修心、守正、创新等叱咤风云的往事,以及中国人所特有的胸怀、内涵、坚守、情操……让人们在一代代文脉相传之中,得以明晰我们民族的心灵史;回荡在漫长的悠悠岁月中,理解我们的国家是如何一步步走过来的。随着人类的一天天进步,哲学、文学、艺术、思想随之繁荣起来,文脉升华到一种新的境界,这也正是人类灵魂的发展之路。

本书把文脉传承与心灵历程完美结合,既能薪火相传、心心相守,又能有益于塑造自己的心灵,解除我们今天内心的困惑,升华人们的情感境界,让文脉一代一代地延续弘扬,相传留存,以感化天下、泽及四海。

勐海植物记

为什么再无聊也不见你读书?或许就是没遇到自己喜欢的那本

云南西双版纳是我国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地区之一。北京大学刘华杰教授,以博物学文化的视角,深入西双版纳勐海县实地考察,以详实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展现了当地400余种植物(其中多数是当地的野生植物),既便于勐海本地人更好地认知自己的家乡,也有助于外地游客了解“普洱茶之乡”勐海县丰富的植物资源。

《勐海植物记》可谓“本土博物学写作的示范性成果”。作者细致深入的“在地”植物考察,以及扎实的植物分类和名实对应工作,在普适植物学与本土植物探究之间架起了桥梁,使本土与外部、自我与他者、普遍化科学与地方性知识勾连起来,能启动我们每个人的博物情怀,增进我们对植物世界的兴趣。

底牌

为什么再无聊也不见你读书?或许就是没遇到自己喜欢的那本

远东证券突爆乌龙指,股市行情天翻地覆。南海龙腾集团老板黄天沙在乌龙指混乱之中,大笔买入中国一大房地产上市公司盘古地产股票。盘古地产董事长乔志远在北京秘密会见黄天沙,两人不欢而散。恼羞成怒的黄天沙决意拿下盘古的控制权,一场你死我活的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战拉开大幕。

中国画之风格:媒材、技法与形式原理

为什么再无聊也不见你读书?或许就是没遇到自己喜欢的那本

本书作者谢柏轲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史教授,本书是其学术生涯中关于中国画研究的代表性著作。在书中,他深入浅出地对中国画的媒介与材料,如毛笔、墨、颜料、基底、印章,以及各种画式,如壁画、屏风画、手卷画、立轴画、册页、扇面画等进行了精彩、专业又简明的介绍与讨论;对于画面中各类元素,如线条、泼墨、设色及肌理等在绘画中的运用,他也做了类似的阐述。此外,他还介绍了中国画的构图所呈现的规律与原理,并深入研究这些方法所创造的经典传世作品。

对于普通读者而言,本书可作为一本从媒材、技法等角度读懂中国画的导览,使他们在读懂中国画之余,进一步了解中国画的具体创作。对于绘画学习者而言,本书可以帮助他们更为深入地认识中国画的媒材、技法与形式原理。

动荡而强大的大陆:欧洲的未来何在?

为什么再无聊也不见你读书?或许就是没遇到自己喜欢的那本

经济复苏乏力,政治格局瞬息万变,社会模式难以为继,难民汹涌而至,能源依赖日益严重,全球变暖迫在眉睫……过去强大的欧洲如今仿佛处于暴风雨的前夜,宁静却暗潮涌动。如何才能扭转现在的局面?欧洲的未来,或者更确切地说,欧盟的未来何在?

围绕着“欧盟何去何从”的问题,作者考察了六大主题:一是"作为命运共同体的欧盟",阐述欧盟目前面临的主要考验和未来展望;二是"紧缩及其后",主要分析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以及欧洲的应对;三是"社会模式",主要讨论欧洲经典社会保障模式所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社会保障模式的应然选择;四是"世界主义要务",主要描绘欧洲所面临的各种分裂趋势,说明世界主义在整合欧洲中的重要性;五是"气候变化与能源",主要考察当今世界的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问题以及欧盟在应对这些问题时的角色和采取的举措;六是"寻求关联性",说明冷战后欧洲在地缘政治上的地位变化和策略调整的重要性。

用阅读陪你战“疫”!

请联系微信号:emily_wangwe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