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70後廚師在重慶有車有房,如今回村裡公益機構做引導員


我叫袁佑華,是個70後,老家在重慶金佛山深處,那裡海拔1300多米,農民都是靠天吃飯,遇到不好的年景顆粒無收,要靠砍伐木材來維持生活。年輕人都願意到大城市闖蕩,二十多年前我也離開父母外出打工,曾經做過大廚,也開過飯店,在重慶有車有房,孩子老婆都在那裡生活學習,如今放棄舒適生活回到村裡做公益,收入也無法跟從前相比。經常有人不解的問我為什麼,當你聽我講完也許就明白了。#自拍我的故事#

幼時我老家離學校很遠,每次去學校都要翻山越嶺走三小時山路。為了方便唸書我六歲半就離開父母,先後在姨娘和出嫁的姐姐家借住,每到假期才能回家。雖然親戚們對我都挺好,但是畢竟和在父母身邊還是不一樣,整個少年時代父母沒和父母在一起,在我的心裡留下了難以彌補的缺憾。

因為家境不好小學畢業我就輟學打工了,一兩年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都是短短几天,匆匆的回匆匆的走。看著父母一天天變老,我很想陪在他們身邊。但是呆在村裡除了種地還能幹什麼呢?直到2016年村裡成立了“南川區山水鄉愁自然中心”,我返鄉的念頭再次被激活。


自然中心”邀請畫家和自然教育專家帶領城市家庭和村裡的留守兒童一起進行親子活動體驗。我帶著兒子參加了第一期,重新走在鄉間小路,呼吸著清新的空氣,給兒子和村裡的小朋友講幾十年前村裡的故事,我自己也像回到了童年,被逼仄城市壓抑的內心瞬間放鬆下來,兒子也和我親近了很多。

親子活動中有一項做美食的體驗,正好和我的職業吻合,第二期我就主動請纓做了這個環節的引導志願者。教孩子們推磨,做叫花雞。從選泥土,加稻草,選雞,稱雞,到配料去腥,醃製,泥土包雞每一個環節,都手把手的教孩子們自己動手一起完成。待到香氣撲鼻的的烤雞上桌,孩子們的幸福的笑臉讓我成就感滿滿。

從參加活動到成為志願者,我一步步親近熟悉的自然和土地,也回到年邁的父母身邊,這讓我變得充滿活力和希望,找到了人生的意義。我越來越想全身心投入到公益事業中。但是我非常擔心自己不能勝任。畢竟我只是個初中都沒有畢業的廚師,不過我還是想試一試,就鼓起勇氣跟自然中心負責人坦誠了想法,沒想到他鼓勵我試一試,她說這是我們的家鄉,沒有人比我們更瞭解也更應該珍惜。


2018年9月我正式成為了“南川區山水鄉愁自然中心”工作人員,一次次的培訓學習讓我發現了更多自然中有太多樂趣,又覺得慚愧,雖然自己生在大山中,卻沒有去認真瞭解自然中的很多秘密,其實自然每天都在給我打招呼我卻敷衍了它。

在我老家金佛山徒步時經過一條我從小到大走過無數次的道路,從前我匆匆而過,覺得它不過是一條普通的道路,但是和一群瞭解自然的老師走時,卻有完全不一樣的收穫。每棵草都有自己的名字,每種昆蟲都有自己獨特的脾氣,每種聲音都是不同的作曲家……自然如此神奇,而這些只有當你停下腳步細心觀察的時候才能發現。

金佛山氣候溼潤素有植物王國之稱,自古以來就盛產藥材,已知的藥草有四千多種。所以我們就開了中草藥訓練營,除了認草識藥之外,老師和學員還一起自編自導了生態情景劇《藥聖李時珍》,邀請村民和孩子當演員。沒想到排練的效果還不錯,在後續的排練中我被安排做導演。在中草藥文化周開幕式上表演,這個新節目非常成功,收穫了最多的掌聲。


受中草藥訓練營的啟發,只要有空就去野外辨認藥草植物並且把它們畫下來,後來我又給圖畫配上文字,有時也會配上這種藥物在我們老家的有趣故事,這樣無論誰拿到圖都會知道它的特點和藥性和它在這片土地上的佚事了。一年下來已經做了100多例藥物圖鑑。這時我才發現了自己還有繪畫的基因,我打算繼續畫下去,讓家鄉的藥物故事在我的畫筆下留存。

村裡留守兒童很多,平時在學校雖然沒爸媽但是有同學陪伴,遇到假期就慘了,山村住戶分散,他們只能各自悶在家裡連個玩伴兒也沒有。 2019年我們在村裡成立了兒童空間,把蓮花村週末回家的孩子集中到兒童空間,組織他們讀書,拍照、畫畫,做美食等。短短一年時間,村裡孩子慢慢變得開朗,自信,笑容越來越多。而我自己和孩子們一起割豬草,丟沙包,抓牛牛,那些童年的缺憾在孩子們的身上一點點找回。

每一次去到鄉村學校,我都會想起上學的經歷,常常會自己想,要是我上學的時候有這樣的條件該多好,每一次活動中看到孩子們開心的樣子,我都會很欣慰,因為我不想我小時候的樣子,在他們的身上出現。每一次兒童空間活動,聽到他們跟在身邊“大廚大廚”的叫我,我就更加堅定了信心,我會努力繼續走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