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14歲了,不聽大人的話是怎麼回事?該怎麼教育?

隨風而來輕飄去


14歲左右,是青春叛逆最典型年齡段。

好多孩子進入14歲左右後,就開始發生變化,原本學習成績不錯的小孩兒,都開始變的不再乖巧聽話,而是偏執,易怒,對抗,頂嘴,情緒不夠穩定,煩躁不安,不願與家長交流,注意力分散,學習不夠專注,成績下滑嚴重。

14歲左右的孩子一般有以下幾種心理特徵:

1.自我存在感增強,獨立意識增強;

2.張揚自我,表現自己;

3.盲目自信,自傲自大;

4.耐挫力不夠,心裡脆弱;

5.消極、消沉、頹廢、冷漠,敏感,麻木,易怒易暴,情緒波動大,愣頭青,生膽大,喜歡新鮮和刺激。



那麼,14歲左右叛逆的孩子到底該如何教育?

一,從關注成績轉向關注情感需求和行為表現。

我有一個同事家的小孩兒正好是14歲,叛逆的非常厲害。作為一個老師,卻對自己的女兒毫無辦法。這個孩子厭學,打架,戀愛,逃課,作業不交,上課睡覺,頂撞老師,甚至都打男同學,和父母爭吵,有離家出走的傾向和行為。所以,我的同事特別難過,管又不是,不管又不是,她多次和我探討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每次探討都淚流不止。我給她的建議是,現在的焦點並不是關注成績,而是要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和行為態度。家長可能老擔心孩子的學習再這樣荒廢下去,將來連高中都考不上,所以每一次和孩子談話都把聚焦點放在學習上,而談學習正好是孩子最煩,最不想聽的話題,因此上每一次談都會談崩。

後來,我的同事對自己的教育管理方式進行了一些改進,淡化了對孩子學習成績的關注,從孩子的情感內需上進行深入的交流和溝通,慢慢的打開了孩子的心結,現在孩子也慢慢正在迴歸之中,相信會越來越好。

14歲左右叛逆的孩子,其實更渴望得到家長的尊重,理解和信任。作為家長,我們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想一想他們到底需要什麼?他們到底想什麼?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和孩子進行交流與溝通,放下家長的架子,態度真誠的與孩子進行平等式對話,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孩子,多聽一聽孩子在想什麼,他想表達什麼,然後再根據實際有針對性的提一些建設性的建議。這樣的交流和溝通,孩子往往比較容易接受。



二、與叛逆期的孩子溝通交流,要把握三個原則。

1.保持家長權威,不遷就,不妥協,更不討好。

14左右叛逆的孩子不好管是事實,但有些家長為了想讓孩子變好,就遷就和妥協孩子,甚至會有一些討好的舉動。其實,這樣的教育並決絕不了實際問題,往往會使結果很更糟。家長必須保證自己的權威,要讓孩子知道,家長是有底線和紅線的。你犯錯家長可以原諒你,給你改錯的時間,但你不要輕易觸碰家長的紅線,更別想突破家長的底線。

2.溝通必須是平等、輕鬆、和諧,自然的。

14歲左右的孩子,更渴望得到家長的尊重,希望家長給他們較為寬鬆的時間和空間,希望家長能夠支持理解自己的想法。14左右孩子的心理認知家長必須懂得,並要放平心態,放下架子,創造機會,搭建平臺,多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溝通必須消除硬邦邦質問式交流,消除冰冷對峙式交流。溝通一定是平等、輕鬆、和諧,自然的進行。只有這樣的溝通,才能打開孩子的孩子心扉,孩子才會接受家長的建議,才願意做自我反思和矯正。

3.溝通必須有建設性成果,必須要達成共識。

交流溝通的目的是為了促使孩子自我改正,家長不管與孩子談什麼內容,都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見,只要孩子的想法不過分,不越外,就應該積極接納,並予以讚許和肯定。然後,再有針對性的談家長自己的見解和看法。最後,要和孩子自達成一致認同和共識。這樣的溝通交流才是建設性的,對孩子才會有真正的促進作用。



三、接納、尊重、信任、關愛、支持、幫助,是化解14歲左右孩子叛逆的著力點。

14歲左右的孩子,生理心理都發生很大變化,這個年齡段孩子的情緒波動會很大,喜怒無常。再加上,剛好到了初中學業負擔較重,來自學習上的壓力、老師父母的管理,交友的困惑,情緒情感擁堵難洩等等。這種情況下,他們的叛逆表現就會越發嚴重。很多孩子都覺得自己和父母不在同一頻道上,父母只關注成績並不懂自己,所以,他們往往不願意和父母主動傾訴。作為父母,應該懂得14歲左右孩子的心理和情感需求,主動的走近孩子,在不打擾,不驚擾,不干涉的前提下,自然而然走進孩子心理,做孩子的主心骨和知心人。引導和幫助孩子合理宣洩青春期煩躁心理,學會調適,樹立自信,以積極健康的心態對待學習生活。



<strong>四、家長積極改變造自己身,陪伴孩子一起成長

其實,最該教育的是家長自身。每個孩子都有青春期,但表現卻完全不同,凡是叛逆表現非常嚴重的孩子,大多都逃不出以下三種家庭管理模式:要麼缺失關注和關愛;要麼過渡的管教和限制;要麼過渡的放縱和嬌慣。對比反思自己的家長情況,反思家長自身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並堅定的進行自我改造。只有自己的教育方式變了,孩子才有可能會變。



總結:每個孩子都有14歲,但14歲與14歲卻有著很大的區別。要想教育轉化14歲左右叛逆的孩子,家長就要下定決心從改造自身做起,徹底改變之前不正確的教育方式,和孩子之間建立起正常順暢的溝通渠道,這樣才能對孩子實施有效的教育。


教育探微


玩手機的孩子就這樣了。看下文:

大家要認清一個基本事實,孩子的自殺,主因是孩子玩手機網絡遊戲導致。其它因素幾乎是藉口。因為,中國有5000萬網癮的孩子,網癮就是腦殘,而且,腦殘就是精神病。一個孩子神經不正常才去自殺、才去殺人,所以,惡性事件頻頻,特別是孩子自殺的多,多,是腦殘孩子多。2012年10月社會科學院上海研究所已經報告,網絡遊戲可使青少年致腦殘。2018年6月19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義,網癮是精神病,這是人民日報報道的。實際,6年前,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的衛生部已經定義網癮是精神病了,同樣,只是國內媒體沒有報道而已。我是一個研究家庭教育的老師,每每看到孩子自殺,說是什麼壓力,什麼挨老批評了,挨家長批評了,我就感覺非常荒唐,荒唐至極!我呼籲,有良心的自媒體工作者,我們必須行動起來,我們是國民,我們要作為。不能等。在網上把這些數據查清楚,然後展開宣傳,最後的目標挽救我們剩下的的2.5億青少年。這是國難當頭之際,你也許不樣看。我宣傳、呼籲:停止網絡公司開發遊戲軟件已經20多年了,雖然位卑言高,但我還是要堅定不移的宣傳下去。大家可在百度上搜索《腦殘與邪淫危害中國青少年》!



科學教育法


孩子14歲,正值青春期,而青春期最容易出現孩子叛逆的現象:不再願意和父母溝通,不聽父母的話,經常頂撞父母,和父母的關係越來越疏遠。我認為,孩子出現這樣的現象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01

孩子不聽父母的話,是因為孩子自己認為自己很成熟了,父母的囑託變得很多餘。


青春期的孩子經常會有突然出現不聽話的變化,因此家長都感到莫名其妙。孩子進入青春期,身體發育加快,思維成長到一定完善程度時,開始進行自我思考,人生的思考,在成長過程中會被很多問題所困惑。

因此他要想辦法去解脫這些困惑。但是他們自小都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情,所以會經常覺得手足無措,但又不知道該怎樣對家長說,或者不願意對家長說,認為聽父母的話是一種沒長大的表現。


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告訴孩子:“爸媽並不是要你盲目的聽我們說的每一句話,什麼話都聽的孩子是庸才。”這樣跟孩子溝通,很容易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對自己的理解。鼓勵孩子有自己的思維方式,不要限制孩子的想象力。青春期的孩子,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思維,家長如果用成人的思維方式粗暴的干涉,就會扼殺他們的想象力。


02

孩子不聽父母的話,是因為孩子覺得自己“有理”的心理。

生活中有很多孩子,不和父母溝通,父母說一句話,孩子頂十句,總覺得自己是對的。而父母為了更正孩子的觀點,極力發表自己的觀點,如果雙方都堅持自己的立場,便很容易產生對立的關係。


青春期的孩子情感起伏大,變化大。他們有自己的喜怒哀樂,但是不願意向父母吐露心聲,經常會埋怨父母,不夠理解自己。如果這個時候父母對孩子的事情刨根問底,或者是漠不關心就會增強他們的反抗情緒。


因此,父母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把“命令”的口氣改為“商量”的語氣,家長不應太過武斷,替孩子做決定,而是應該要先問問孩子的意見,表示對孩子的尊重。如果孩子的想法有部分不正確。在和孩子研究探討商量,即使以商量的方式,並沒有得到很好的結果,但感情氛圍也會增強,有利於以後問題的溝通。

面對不聽話的孩子,家長的方式和態度很重要,它直接決定了能否和孩子融洽相處,使孩子順利安康,快樂度過自己人生中的特殊時期,需要家長認真對待。

我是秀秀,如果我的回答能夠給你提供幫助,那是榮幸之至;如果有些話語能夠蕩起你心中的一點漣漪,歡迎留言評論,點亮小心心,感謝點贊【關注】。

虎牙秀秀


14歲,正是上初中,出於青春期的孩子。

首先,像以前那樣命令式的語言肯定不管用了,看你提地這個問題,基本可以看出來,在與孩子的相處中,你是處於成年人的角度、父母的威嚴來管教孩子的。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不太願意與父母交流了,因為他們認為父母都是管著他們的,這個不行那個不行,他們根本沒有自由可言,每天生活在條條框框裡。他們願意跟同齡的朋友一起玩,他們的悄悄話也願意跟同齡的朋友說。

你要認識到這一點,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隱私和自己的小心思了,換位思考一下,當你長這麼大的時候,你父母處處看管著你,你願意嗎?

你要做的,第一點,少說話。

說多了,孩子說你囉嗦,不說,憋得慌,對嗎?當你忍不住想到絮叨孩子的時候,告訴自己:為了讓孩子別離你太遠,別說話,悄悄地。

第二點,少與他談論學習,多聊聊他感興趣的事。平時怎麼與領導拉近關係,就怎樣與孩子交流。與孩子交流就是要這麼有頭腦,這時候就是表現你情商的時候了。

第三點,做到平等對話。平等,不單單是口頭上的,而是在我們生活各個方面,詢問孩子的意見,家裡的大小事,在父母談論的時候,不妨讓孩子參與討論,有時候,孩子的話會讓大人眼前一亮。同樣,大人的思維也在影響著孩子,讓孩子知道:我就是家裡的一員,我的話語,同樣有存在感。

最後呢,孩子聽不聽話,你要看在哪方面,不一定大人說的就都對。也沒必要在雙方都犟的時候談論不喜歡的話題,退一步海闊天空,找折中的方法,達到雙方都滿意的程度。


於老師初中教育


小孩十四歲古代是豆蔻年華,舞勺之年,現在也應該是讀初二了,已經脫離了小學生的稱號!也是青春叛逆期,所以會有不聽家長話的表現,出現這個現象,也是小孩兒自己內心獨立人格的凸顯,這個時候家長的教育是極其重要的。這個時候的不聽話,如果小孩是錯的,內在原因有可能是家長之前教育的缺失導致,這個缺失可能需要花費家長以後很長時間持續關懷和糾正教育才能彌補,而且必須去彌補,因為現在再不去彌補,以後可能就為時已晚;外在原因主要是周邊環境導致。這個好辦,可以通過對環境的改觀來改正。其實不聽話還有另外一種原因,可能家長是錯的呢?所以家長就需要去判斷這個不聽話是對的還是錯的了!如果小孩這個不聽話是正確的,家長是需要去贊同小孩兒的。而不是一味的強求小孩兒接受自己的價值理念。所以總的來說。小孩這個年齡不聽話,首先就是需要分清這個不聽話的對錯,錯的,家長幫助去改正,通過內在和外在改正。對的話,就需要家長去贊同了!希望能幫到各位家長!





百舸齊流


我們首先要明確聽話與不聽話,都是從大人的角度出發的。

1、聽話真的好嗎?不聽話真的不好嗎?

聽話,從另一角度說,就是乖巧順從、沒有主意。不聽話,從另一個角度說,是有個性,有自己的想法。

所以簡單地用“聽話與否”來評價一個孩子是好孩子還是壞孩子。那都不準確,也不公正。



不過有個聽話的孩子,父母更省心些,按照父母的安排去做,父母願意為孩子設計更穩妥的可以預知的未來。

家裡有個“不聽話”的孩子家長會更操心,這樣的孩子有思想,有質疑精神,同時更勇敢,更有闖勁兒。好好引導,將來是大材料。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很不聽話,對於家長來說是挑戰,同時也是個機遇。

2、青春期的孩子沒幾個是聽話的吧。家長們或多或少都有這個苦惱。

青春期,特別的年齡。實際上生理上孩子發育迅速,但是心智的成熟跟不上身體的成長,看著是個大人,其實還是個孩子。

很多時候,大人到了更年期,出現各種症狀,大家好像都能理解,身體變化,情緒變化,大家都能包容。

為什麼青春期的孩子叛逆了,出現情緒問題,如急躁容易發脾氣,或者思想上出現頂嘴、不喜歡按家長說的做、對一些事情反應激烈、反感批評或者的厭煩叮囑等,家長不能包容呢。



其實你仔細想想,說白了,青春期和更年期一樣,都是人的身體內部發生變化的一個時期,這個時期,人體內分泌會發生劇烈變化,從而使人處於一種情緒不穩定的狀態。

我記得以前有個老同事,平時性格特別好,更年期的時候也是煩躁,但是她有所察覺,她有時候開玩笑說,你們別跟我一樣的,我更年期,我有病,上來一陣兒就煩得不得了。

3、怎麼跟青春期的孩子相處。

有很多時候,家長居高臨下看孩子,試圖改變孩子,但是顯然,小鷹的翅膀顯然硬了,不可能按照家長的意識為轉移,開始質疑家長的觀點,開始評價老師,有了自己的見解和想法。那您說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呢?“不聽話”只是表象,實際上是孩子有了獨立思維的能力。

有句話叫做:管孩子不如懂孩子,懂孩子才能幫孩子,青春期的孩子正值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的關鍵時期,想辦法,引導孩子向善、向學,樹立遠大目標,才是正道。



第一,\t跟青春期的孩子說話一定要注意你的態度。

有時候,態度決定你說的話,孩子要不要聽,聽不聽得進去。

我也是個母親,特別理解家長,有時候小孩故意跟你擰著來,真的是氣得一口老血要吐出來。

溝通的前提是平穩的情緒,和諧平等的氛圍,如果,帶著情緒溝通,即使你的道理再對,孩子不愛聽又有什麼用呢?此為無效溝通。

第二,少否定,多肯定。

“管得太多、總能挑出孩子的毛病,看到了就要立刻說出來”好像是很多媽媽的通病。孩子大了,媽媽要懂得閉嘴。

孩子小的時候不覺得,孩子大了,就會特別反感。很多孩子反映“難道我一無是處嗎?我媽為什麼看不到我的優點呢?”

青春期的孩子情緒容易走極端。批評、指責多了,就走到消極的一邊,鼓勵、肯定多了,就走到積極的一邊。

帶著欣賞的眼光去看孩子,你看到的就是不一樣的孩子。真的,每個孩子都是可愛的。生活中從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第三,少命令,多商量。

注意營造民主、寬容的家庭氛圍。青春期的孩子,你要把他當成人、當朋友、當同事去對待。你跟成人打交道、跟同事溝通工作、跟朋友說事兒,你怎麼說怎麼做,對孩子就應該什麼態度。

雖然他心智還沒發育成熟,但是有著強烈的被尊重的願望,渴望被當做成人對待。用真誠去交換真誠,用尊重贏得尊重。



第四,跟青春期的孩子談話,一定要提前準備,想好再說,講究策略。

不要上來想到哪就說到哪,沒完沒了,孩子不耐煩了,頂幾句,針尖麥芒地就吵起來了。

還有,別和孩子較勁。有的家長就愛跟孩子較勁。孩子畢竟是孩子,我們是成年人,孩子需要我們的引導,首先自己要控制好情緒,才能完成一次高效的溝通。

道理都會講,真正付諸實踐,又各有各的情況,但是想要改變孩子,先要改變自己。

做家長,我們一直在路上,加油!


樓上高老師


14歲的孩子不聽大人的話,其實每個大人都會遇到,沒有哪家的孩子是絕對的聽話,絕對聽話的孩子也不一定就真的很好,所以父母也應該理解一下孩子偶爾的不聽話。不要太小題大作。

14歲確實是孩子的青春叛逆期,但也不是孩子不聽話的理由,主要是看父母怎麼跟孩子說,父母說的方法適合孩子,即使是青春叛逆期,孩子也會接受,父母說的方法不對,即使不是青春期孩子也不會接受。同樣會牴觸會頂嘴叛逆。


比如:孩子最常見的不聽話是父母要求孩子好好學習,大部分父母是直接說:

  • 你作業做完沒有,快去做作業

  • 成績這麼差,一天只知道玩,除了玩,你還會做什麼?

  • 我怎麼就生了你這麼蠢的人,你看看人家XXX,多厲害,這次考生又得獎學金

  • 現在不好好學習,以後去撿垃圾吧

這能怪孩子不聽話嗎?如果換個立場,這些話是我們的上司給我們講的,我們能接受嗎?所以我覺得孩子不聽話,父母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方式不對,而不是怪孩子。


但如果父母換成另外一種說話方式

比如:今天作業多嗎?10點能不能做完,要不要媽媽/爸爸陪你一起做呢?如果你餓了媽媽/爸爸還能給你做點吃的。你做作業媽媽/爸爸還能看看書,最近工作壓力太大,爸爸/媽媽根據以前學的太少,現在都跟不上公司的步伐,老是拖公司的後腿,還被領導罵,現在媽媽/爸爸得努力學習,咋們一起努力學習(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

其實要說孩子不聽話的原因,總結起來有很多,但要解決孩子不聽話的問題辦法卻只有一個。那就是不要直接替孩子決定任何事情。不要下命令。

具體怎麼做?

1、幫孩子分析利弊,告訴孩子優勢和逆勢,讓孩子自己選擇,巧妙的引導孩子正確明智的決定。(這得根據具體的事情而定)


2、永遠要把孩子當成大人一樣的來對待和尊重,不要覺得孩子還只是個孩子。很多事情,是非對錯孩子心裡很清楚,就像我們知道是非對錯一樣,可我們很多時候明明知道錯的還是一頭扎進去,死不回頭。所以當你讓孩子感覺到你有足夠尊重他的決定的時候,他通常都會做正確的決定。

3、有些孩子不聽話是直接頂嘴,有些孩子不聽話是不說話,反正都是跟父母對著幹。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父母的話多或者是沒有用適合孩子的話來說,根據不同的孩子性格,選擇用不同的話來說,其最主要的就是讓孩子感覺到是被尊重的,不是被下命令。

4、平時夫妻兩個也不要在孩子面前拌嘴,有什麼不同的意見避開孩子說。夫妻間相互尊重,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熊娃大變身


題主提出“孩子14歲不聽話是怎麼回事”的問題,可見對孩子不同年齡段成長的特徵不大瞭解,這裡先簡要的概述一下。

孩子的成長一般經過三個叛逆期:

第一個叛逆期兩歲左右——寶寶叛逆期:稍有不滿意就摔東西,撒潑打滾。幾乎所有的媽媽都能在孩子兩三歲時,感受到這樣的煩惱。 第二個叛逆期七歲左右——兒童叛逆期,孩子迎來獨立意識飛速發展,他的世界中心不再是爸爸媽媽而是自己,唱反調、愛頂嘴,自尊心很強。 第三個叛逆期12歲之後——青春叛逆期:這個年紀的孩子,生理到心理變化巨大,更加嚮往獨立和自由,覺得自己“翅膀硬了”,一切更不由我們家長了,不服管教是這個時期最大的特點。

“如果三個叛逆期,一定要排個名,那麼青春期的叛逆,無疑是最令家長頭疼的。”——北師大教授錢志亮語。孩子14歲,正好處於最令父母頭疼的青春叛逆期,“不聽話”看來是“理所當然”的。



我給題主的幾點建議如下:

一、首先父母要直面現實,坦然接受。孩子未進入青春期之前,是一個聽話可愛的孩子,雖然調皮卻完全可控制,靠“哄”能誘得住,靠“訓”能鎮得住。而如今什麼招數也失靈了。因為孩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思維和獨立意識,所以父母完全沒必要為自己的失控而失落、焦慮。應以平常心對待,理解這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段,坦然、欣然地去接受孩子對自己權威的挑戰。



二、給足孩子需要的尊重感。既然孩子覺得自己已經長大,凡事該由他自己做主,那麼我們做父母的不妨遇事多和孩子交流,多徵詢孩子的意見,孩子受到尊重後,反而不會“固執其見”,變得一切都好商量。



三、在“放飛”和“拉線”之間把握好一個“度”。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再怎麼成熟,其實還是個孩子,好比一隻放飛在天空的風箏,不能拉得太緊,太緊則風箏飛不起來,所以要儘可能地給孩子任意翱翔的自由;但卻不能讓其掙斷那條拉線,這是我們做父母的必須堅守的底線和原則。父母要用愛心陪伴孩子,根據自己孩子的特性去權衡、拿捏“放飛”和“拉線”之間的“度”,做到適度而不失度。



四、學會沉默,適當運用“自然懲罰”法。在孩子極不聽話時,父母如果以“剛”性和孩子硬對著幹,那是“火上澆油”,不但不利於處理問題,反而會激化矛盾。此時父母要淡定,一不生氣,二不嘮叨,沉默是金。在充分估計後果、保護好孩子的前提下可採取“自然懲罰”法,順其自然,讓孩子在吃虧後自我反省、覺悟,讓孩子在吸取教訓中不斷成長。

總之,青春,對孩子來說是自由、奔放、熱烈、充滿幻想的時代,如果父母一味地“高壓”,會抑制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相反,一味地“放任”,則又可能走向反面,變得個性膨脹,肆無忌憚,為所欲為。所以難就難在這個“度”的“適”上,父母不可不慎重啊。


浮塵微草


14歲了,打也打不贏了。只能講道理了。


雷沃裝載機剷車


恭喜你,孩子正在長大,青春期這個階段處於生理和心理的矛盾狀態,孩子的情緒和行為有時候不能理解都是很正常的,如女孩可能會有抑鬱的情緒,男孩可能會變得比較暴躁,作為父母多尊重多理解多接納,靜觀其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