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为什么要“远交近攻”,为什么不联合韩魏先攻齐楚?

北虢先生


感谢提问。

春秋末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中国正式进入战国时代。战国七雄中,最早称霸的是魏国,中间又有齐国、赵国等通过变法强大起来,但最后还是由秦国拿下了天下。秦国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有个著名的国际战略,这就是“远交近攻”。而且最先实施远交近攻战略的是秦孝公而不是秦始皇。

远交近攻的提出

战国时期魏国堪称是士人的乐土,西河学派在当时声名远播,有着大批的人才,只是魏国王室及贵族傲慢,对士人缺乏信任,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有才华的士人纷纷逃离魏国,如吴起和商鞅。

商鞅之后,秦国又从魏国这个大学堂中抽到了一张绝世之牌。这个人叫范雎范雎,平民出身,原是魏国中大夫须贾的门客。在一场宴会中,范雎因为被陷害通齐而被魏国相邦魏齐鞭打,险些性命不保。范雎因此对魏国失望透顶,在秦国使者的帮助下,范雎来到了秦国,开始了复仇的生涯。

当时的秦国贵族正在谋划跨越魏韩,远攻齐国,范雎面见秦孝公,指出攻打齐国对秦孝公乃至整个秦国毫无利益,但是却能满足秦国的四大贵族。因此范雎提出交好齐国,先攻韩魏。

交好齐国,首先进攻韩国和魏国这些近在咫尺的国家,逐步蚕食兼并,进而增加自己的实力,交好齐国使齐国不会援助其余五国,直到秦国可以在位置上直面齐国,一举多得。

远交近攻的对象

在战国七雄中,齐国的地理位置相对秦国来说是最远的,从地缘关系来讲,齐国是最不容易起冲突的。因为对于秦国来说,进攻平定赵魏韩三国之前,进攻齐国百害而无一利。

  1. 齐国地处东方,与秦国一东一西,若是贸然进攻齐国,补给线势必会很长,这时候齐国只要倾力切断补给线,秦国必败无疑。

  2. 齐国也是一个实力强大的国家,即便实力有所削弱也不是韩国这样的弱国所能相比的。因此攻打齐国,派兵少了,很难取胜,还可能损兵折将;多派军队即便胜了也无法有效的占领齐地。

  3. 秦与齐之间还有韩国和魏国的存在,山东六国面对秦国还是比较团结的,即便韩国和魏国因为某些原因同意秦国借道,但是这样的行为明显的靠不住,利益足够的情况下,韩国和魏国依旧会对秦国开战,截断粮道,这对秦国是致命的打击。

秦国的目标是统一天下,山东六国都是被消灭的对象。远交近攻,是分化瓦解敌方联盟,各个击破,结交远离自己的国家而先攻打邻国的战略性谋略。

当实现军事目标的企图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难以达到时,应先攻取就近的敌人,而不能越过近敌去打远离自己的敌人。为了防止敌方结盟,要千方百计去分化敌人,各个击破。消灭了近敌之后,“远交”的国家又成为新的攻击对象了。“远交”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避免树敌过多而采用的外交诱骗。

“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战国策.秦策》

先攻韩魏对秦国也有好处,并且秦国强大之后也有进攻魏国的理由。

  1. 秦国和魏国是世仇。韩赵魏三家分晋后,魏国就将发展的目标放到了西面的秦国。魏文侯与魏武侯经过多次战争,尽夺秦国河西之地。公元前389年阴晋之战,魏国吴起更是以五万魏武卒击败了五十万秦军,自此秦国不敢向东发展。进攻魏国更能激起秦人的士气,鼓舞秦军。

  2. 在战国中后期,韩国和魏国的实力相对于其他几个国家来讲是比较弱的,秦国进攻韩魏不但可以获得土地,更可以壮大自己的实力,一举多得。

楚国拥有最广阔的战略空间,轻易动不得

得益于历代楚王的锐意进取,楚国拥有最广袤的土地,也就是拥有最广袤的战略空间。对于此时的秦国而言,楚国无异于是一只猛虎,以秦国的实力还不足以吃下整个楚国,甚至有可能陷入战争的泥潭,被其他国家摘了桃子。


对于秦国而言,攻打楚国不利原因有三:

  1. 楚国实力强大,与齐国比肩,秦国即便胜了也是惨胜,很容易让人摘桃子。

  2. 楚国地处南方,多沼泽湖泊,不利于大规模的骑兵作战,秦军还不适应南方的作战方式。

  3. 楚国纵深辽阔,秦军深入之后容易被断粮道。

楚国适合最后去征讨。

结语

综而述之,商鞅变法后的秦国日渐强大,它的战略目标是吞并六国、统一华夏。山东六国都是秦国想要消灭的对象。在力量对比上,秦强于六国中的每一个国家,而弱于六国的联合。秦国只能“饭要一口口吃、敌人要一个个消灭。”

隐藏自己的战略目标,对远方国家佯装友好,而首先攻占相邻国家。“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如果舍近求远,其它代价不说,即使得到土地也不易防守;如果同时树敌,会迫使各怀心计的六国联合起来,秦国将失去军事优势。

再者柿子要挑软的捏,显然韩国和魏国是最软的,也符合秦国的战略诉求。


盛夏一抹清凉


秦国强大之后先后任命了好几任相国,这些相国都各有所长。商鞅为秦国强大奠定了基础,张仪依靠外交打破各国合纵抗秦,范睢则为秦国攻伐天下制定了整体方略。范睢见到秦昭襄王之后,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史载:“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范睢的这句话,深深打动了秦昭襄王。此后“远交近攻”成为秦国对外的基本方略,秦始皇即位之后,也依然采取远交近攻的基本方略。

“远交”中要交的国家主要是齐国,“近攻”的主要国家便是韩国和魏国。此后秦昭襄王便遵循这一基本策略,加紧进攻韩国和魏国,而专心结交齐国。秦始皇登基之后,也基本上遵循这一策略,结交齐国,攻打自己临近的国家。秦始皇更是将这一策略发挥到了极致,秦始皇统一六国期间,齐国始终没有给其他五国任何援助,齐王建在位几十年也几乎没有和秦国发生冲突。秦始皇最终依靠这一策略,成功地统一了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那么为什么秦始皇不反其道而行之,结交韩魏两国,然后攻灭较远的齐国和楚国呢?其实范睢在献上“远交近攻”策略的时候,已经给了我们部分答案!

首先看出兵成本问题。

齐国和楚国距离秦国相对较远,尤其是齐国和秦国并不接壤。如果秦国想要攻打齐国,势必会劳师远征,而劳师远征是兵家的大忌。一方面劳师远征的时间成本更大,攻打齐国所需要的时间可能是攻打韩魏两国的好几倍。劳师远征所消耗的物质成本也更高,远征意味着战线更长,也意味着后勤补给线更长。到时候每运送一名士兵的物资,最终消耗的成本可能会成倍增加。远征的风险成本可能会大大增加。战线过长,远离大后方远征的话,给敌人留下的可趁之机就会更多。远征失败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失败之后的损失可能会更大。

韩魏两国就相当于秦国的后院,什么想进就可以进,秦国攻打韩国和魏国这两个接壤的国家,各方面的成本会低很多。即使战争不利也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自己的损失。相比较于“远攻”,“近攻”的成本大大降低,秦国可以达到“事半”的结果。其次近攻齐国的成果转化率较低。

秦国和齐国不接壤。如果贸然进攻齐国,即使最终打败齐国,最终秦国获得的利益可能也会相对较少。所占领的齐国的领土,大部分无法并入到秦国的领土之中。即使占领的一部分领土可以并入到自己的领土之中,这块土地也会是秦国的飞地,远离秦国的本土。秦国飞地的防守压力、管理压力将会更大。当时没有空军,如果韩魏两国不让秦军经过本土,这块地方将会被彻底孤立。齐国想夺回这块土地也更加方便。

秦国进攻韩魏两国则不一样,秦国每占领一寸土地,都可以划入到秦国的领土。这些土地和秦国接壤,韩魏两国也不敢夺回,秦国可以放心消化既得利益。秦国可以达到“功倍”的结果。近代这样例子也很多,俄罗斯抢占的土地都是和自己接壤,结果这些土地大部分变成了俄罗斯的领土。英国抢占的土地基本都远离本土,结果这些殖民地纷纷独立,英国能够控制的也就是当年抢占的和英格兰接壤的苏格兰。第三“远交近攻”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认为是“先弱后强”策略。

韩国和魏国两国的国家实力相对较弱,而齐国和楚国国家实力相对较强。先蚕食实力较弱的国家,可以逐渐壮大自己的力量,然后拉大自己和齐国、楚国两国的实力差距,壮大自己之后然后再进一步蚕食或吞并大国。如果秦国一上来就挑硬骨头啃的话,有可能嚼碎了骨头,也硌碎了门牙。秦国极有可能和当年的魏国一样和大国交锋中落败,直接导致霸业崩盘。秦国和赵国在长平激战中,取得了惨胜。如果秦国战败的话,秦国近百年的积累有可能毁于一旦。秦国欺负弱小的韩国和魏国的压力则小很多。这两个国家即使被秦国欺负也只会打碎了牙咽肚子里。第四战国纷争的时代,所谓的国家同盟并不可靠。

如果国家同盟可靠的话,秦国将很难打出函谷关。战国期间最为紧密的联盟当属三晋同盟,三晋一家联盟内部尚且出现极大分歧,更不用说其他联盟。韩国和魏国对秦国的仇恨远远大于齐楚两国。韩魏两国即使和秦国一起进攻齐楚,也是无奈之举。这样的联盟非常不稳定,秦国也不敢将自己的后方交给这两个国家。秦国和齐国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也没有多少利益冲突,结交的可能性更大。实际情况也为“远郊近攻”提供了可行性环境。

最后战国期间有过不少远攻无果或者失败的先例。

齐愍王曾经远征楚国,拓地千里,取得了非凡的成绩。但是齐国并没有因此获利,所占领的土地也随即被楚国收回,白白消耗了齐国的国力。此后更是出现了五国联合攻齐的壮举,齐国险些被灭国。秦惠文王时期,秦军曾经越过韩魏两国进攻齐国。秦军和齐军在桑丘一带相遇,秦军是想进攻却乏力,又担心韩魏两国在后方图谋不轨,结果秦军是进退两难。齐国将军匡章抓住战机,趁机发动反击,一举击败了秦军。秦军被打败之后,不得不和齐国连横,秦国的实力也大大削弱。前车之鉴时刻为秦国君臣敲响着警钟,范睢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之后,让秦国历代君主豁然开朗,此后一直遵循这一策略。

公元前230年,秦始皇发动了统一六国之战。公元前239年,灭掉了韩国。公元前228年,秦国打残了赵国。公元前226年,秦国打残了燕国。公元前225年,秦国灭掉了魏国。公元前223年,秦国灭掉了楚国。公元前222年,秦国灭掉了赵国和燕国的尾巴。当时间来到公元前221年的时候,天下六国只剩下齐国一国。此时的齐国才如大梦初醒,一切已经为时已晚。我想秦始皇最引以为傲不是“近攻”,而是通过“远交”让齐国不管天下大事。


依稀说史


远交近攻不是从秦始皇时代开始的,从秦孝公时期就开始了远交近攻的国际“外交战略”。提出 这一战略的是秦国相国范雎。远交近攻的成功有一个前提,就是这项策略必须建立在强大国力基础上,如果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这项策略根本不会成功。也就是说远交近攻只适合于强国,弱国不适用于此项策略,用药不当死的更快。

远交近攻相近一个词是合纵连横。六国要想破解远交近攻只能合纵,而对于秦国而言只有连横才能胜利。秦孝公到秦始皇历时四十多年的长期而坚定地执行远交近攻使得秦国在“国际战略”取得了胜利。在秦孝公时期第一次实施远交近攻策略是联合齐国、楚国攻魏、与齐国建立稳固的“战略同盟”关系是秦国的“外交原则”。秦国与齐国的远交近攻政策做的时间最长最久,体现的最为明显,以至于齐国成为秦国最后的消灭的国家。

至于说为什么秦始皇不联合韩魏先攻齐楚。首要在于韩魏最弱而与秦国距离最近,齐国相对比较远,楚国虽然和秦国接壤,但楚国国力雄厚。秦国平定六国先打强国不现实,所谓雷公打豆腐——找软的欺。由弱到强渐进式灭国是秦国军事行动。再就是如果跨越韩魏进攻齐国不现实。一旦韩魏齐三国联合东西夹击后果可想而知。如此巨大的风险秦国是不会干的。攻打齐国,必须向韩魏借道,韩魏大概也怕秦国来个假途灭虢之计,这个险韩魏也不敢冒。

这里必须再次强调一遍,远交近攻是一种谋国战略手段,必须建立在强大的国力基础之上,否则便寸步难行。在公元前270年,秦昭王预备兴兵伐齐。范雎提出远交近攻策略,反对秦昭王攻齐。他说:齐国实力强壮,离秦国又很远,攻击齐国,部队要通过韩、魏两国。军队派少了,难以制胜;多派军队,打胜了也无法占有齐国土地。不如先攻击邻国韩、魏,逐步推进。为了避免齐国与韩、魏结盟,秦昭王派使者自动与齐国结盟。


那么,远交近攻为什么成功?除了秦国自身强大的之外,还有就是秦国看清了各国的底牌。留2国大都是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态,只要自己不受侵害,打谁都行,这一想法在齐国的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畏惧秦国强大,还是少惹为妙。都行想牺牲别人保全自己,这和二战时期英法的《慕尼黑协议》有异曲同工之妙。《过秦论》里说的很好,灭六国者就是六国而非秦国。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远交近攻”意思是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是战国时秦国采取的一种外交策略。这个策略是秦国之所以能统一六国的重要策略,它的提出并不是开始于秦始皇,早在秦昭襄王的时候范雎就提出了“远交近攻”这一策略:

“夫穰侯越韩、魏而攻齐纲、寿,非计也。少出师则不足以伤齐,多出师则害於秦。臣意王之计,欲少出师而悉韩、魏之兵也,则不义矣。今见与国之不亲也,越人之国而攻,可乎?其於计疏矣。且昔齐湣王南攻楚,破军杀将,再辟地千里,而齐尺寸之地无得焉者,岂不欲得地哉,形势不能有也。诸侯见齐之罢弊,君臣之不和也,兴兵而伐齐,大破之。士辱兵顿,皆咎其王,曰:‘谁为此计者乎?’王曰:‘文子为之。’大臣作乱,文子出走。故齐所以大破者,以其伐楚而肥韩、魏也。此所谓借贼兵而赍盗粮者也。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今释此而远攻,不亦缪乎!且昔者中山之国地方五百里,赵独吞之,功成名立而利附焉,天下莫之能害也。今夫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王其欲霸,必亲中国以为天下枢,以威楚、赵。楚彊则附赵,赵彊则附楚,楚、赵皆附,齐必惧矣。齐惧,必卑辞重币以事秦。齐附而韩、魏因可虏也。”这是记载于《史记》中,范雎提出远交近攻这一策略的理论依据。当然如果仅仅是因为这一个原因的话,秦昭襄王也不一定会听,范雎提出远交近攻后秦昭襄王之所以会听取是因为秦国在之前的策略上出现了失误,吃亏了。

“当是时,齐湣王彊,南败楚相唐眛於重丘,西摧三晋於观津,遂与三晋击秦,助赵灭中山,破宋,广地千馀里。与秦昭王争重为帝,已而复归之。诸侯皆欲背秦而服於齐。湣王自矜,百姓弗堪。於是燕昭王问伐齐之事。乐毅对曰:“齐,霸国之馀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与赵及楚、魏。”於是使乐毅约赵惠文王,别使连楚、魏,令赵嚪说秦以伐齐之利。诸侯害齐湣王之骄暴,皆争合从与燕伐齐。乐毅还报,燕昭王悉起兵,使乐毅为上将军,赵惠文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於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诸侯兵罢归,而燕军乐毅独追,至于临淄。”这是《史记》中所记载的乐毅伐齐,当时秦国也参与了伐齐,但因为土地之间没有接壤,所以秦国在这件事上没有得到任何的好处,反而付出了兵力和财力。之所以“远交近攻”的提出能很快得到秦昭襄王的认可跟这件事是无法分开的。

秦始皇作为最终统一六国的秦国国君,他只是很好的执行了这一策略。那他究竟是如何执行这一策略的呢?我们来简单的看一下秦始皇灭六国的具体时间线。

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十九年,王翦、羌瘣尽定取赵地东阳,得赵王。二十二年,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大梁城坏,其王请降,尽取其地。二十三年,秦王复召王翦,彊起之,使将击荆。取陈以南至平舆,虏荆王。秦王游至郢陈。荆将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反秦于淮南。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荆,破荆军,昌平君死,项燕遂自杀。王翦遂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五月,天下大酺。二十五年,大兴兵,使王贲将,攻燕辽东,得燕王喜。还攻代,虏代王嘉。二十六年,齐王建与其相后胜发兵守其西界,不通秦。秦使将军王贲从燕南攻齐,得齐王建。从秦始皇十七年灭韩开始,到二十六年灭齐,历时八年,最终统一六国。

这是一张秦始皇灭六国的时间顺序与地理分布图,我们可以从这张图上很明显的看到秦始皇是严格的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逐步统一的六国。

那么除了上述的范雎所提出的“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这一个土地扩张的原因还有其他的原因么?小编认为还有以下的几个因素也是秦始皇之所以选择远交近攻的原因。

第一、从当时的军事实力、领土面积上来看,齐、楚两个国家都要在一定程度上强于韩魏赵三国,韩魏赵三国因为与秦国接壤的土地较多,所以在秦始皇继位之前就被秦国占领了很多的城池,因此消灭这三个国家相对来说会轻松很多,本着先易后难这么一个原则来讲,秦国选择较为弱的国家下手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第二、这三个国家虽然当时已经国力疲弱,但如果秦国跨过这三个国家对齐、楚进行攻击,甚至是灭国级别的战役的话,他们都可以出兵对秦国本土造成威胁,这样一来秦国就不得不面临多线作战,即便他们的能力不足以对秦国造成实质性打击,但他们可以轻易的切断粮草补给、堵截秦军的退路。从这一点上看,秦国也应该选择逐步的消灭这三个国家,采取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策略。

第三、从经济成本上来看,如果先消灭了这三个国家,可以在继续攻打齐国、楚国的时候建立一条稳妥、可靠的粮草运输线路,不仅如此还可以从这三个国家征粮,来配合对齐楚的作战。而不会总面临劳师远征的困惑。

秦始皇之所以选择“远交近攻”既是依照着秦昭襄王时候就已经确定了的国家政策,同时也符合他所处时代的国际形势。

秦国以六代国君的励精图治,最终在秦始皇时代,秦国的铁骑如风卷残云一般,在这个不世出的帝王领导之下,历时8年,逐步消灭山东六国,随着齐国这个山东六国最后一个国家于公元前221年的灭亡,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建立了。


再言春秋


小弟终究是小弟,未必靠得住

齐之远,远在三晋之外

其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战国策.齐策一》

齐国是个人口大国、经济强国,而且齐国并没有与秦国直接接壤的土地。韩国跟魏国可就不一样了,他们离秦国最近,而且魏国在经历了马陵之战后一蹶不振。挑柿子得挑软的捏,韩、魏是最优的目标。

就算秦国先灭掉了齐国又能怎样?首先其他五国绝对不会坐视一个国家灭亡。其二,你出兵攻打齐国,一定越过韩、魏的领土。你派少了打不过,派多了秦国本土会有危险。

有一个叫乐毅的男人曾经到过齐国,他走后齐国整天葛优躺,啥也不掺和了。这时候,秦国仍然没有选择优先攻打齐国,因为你打下来你也守不住。不如像温水煮青蛙一样,齐国慢慢的放弃挣扎。

楚之大,一锅炖不下

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战国策.楚策一》

楚国鼎盛时期的疆域西到四川中部、贵州,东到大海,南抵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界线南岭。秦国如果想一锅把楚国煮了,不太现实。因此,秦国对楚国一直以来的政策是不断蚕食。即便到了秦始皇时期,秦国已经灭掉三晋,把燕国驱逐到了辽东。秦始皇问他手下的将领们,灭出需要多少人马。李信认为20万足矣,老将王翦认为非60万不可。嬴政赞同了李信的方案,李信进攻楚国前期一直势如破竹,但项燕所率领的楚军一直尾随秦军,在秦军麻痹大意的时候,突然发起攻击,秦军大败。

秦始皇没办法,再次请出老将王翦负责灭楚。王翦采取了很多麻痹对手的办法,楚军果然以为秦军只是来驻防的。秦军趁楚军麻痹大意之时,突然发起攻击,楚军大败,王翦长驱直入,灭掉楚国。

远交近攻

远交近攻是《三十六计》当中的一计,也是范睢向秦昭襄王提出的国策。他的核心就是优先打击离秦国近的国家,韩魏自然是最优之选。


文史辩论谈


题主的这个问题,范睢刚入秦见秦昭王时就提出了联盟韩魏以控制赵楚齐的策略:

“今夫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王其欲霸,必亲中国以为天下枢,以威楚、赵。楚彊则附赵,赵彊则附楚,楚、赵皆附,齐必惧矣。齐惧,必卑辞重币以事秦。齐附而韩、魏因可虏也。”

秦王你想要称霸天下,就必须要亲近作为中心之国的韩国和魏国,以威压楚国和赵国;楚国和赵国臣服秦国,齐国就会害怕,也必然归附秦国;齐国归附了,韩国和魏国也必然归附。

不要以为我们比古人聪明——其实有些我们想到的东西,古人早就想到了。

秦昭王继续问:我也想联盟魏国,但魏国善变,一点都不靠谱,怎么办?

范睢的答案很简单——先礼后兵,打到服为止:

“王卑词重币以事之;不可,则割地而赂之;不可,因举兵而伐之。”

秦始皇灭六国并不是用远交近攻的谋略而是用尉缭的阻断六国合纵策略

远交近攻,是范睢针对魏冉越过韩国、魏国而攻打定陶一事而做出的改正。但远交近攻并非范睢开始,秦国从秦武王时期就开始采取这个策略,只是没有范睢说得如此直白而已。

魏国大梁人尉缭在秦王政亲政后入秦,向秦王政提供阻挡六国合纵的策略:

“原大王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

秦王政采纳了尉缭的建议,让李斯具体负责实施:

1、赵国的郭开:

“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

2、齐国的后胜:

“君王后死,后胜相齐,多受秦间金,多使宾客入秦,秦又多予金,客皆为反间,劝王去从朝秦,不脩攻战之备,不助五国攻秦,秦以故得灭五国。”

除了采纳尉缭的阻断合纵策略,秦始皇还采纳李斯的建议——先灭韩:

“李斯因说秦王,请先取韩以恐他国”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远交近攻不是从秦始皇开始的,是从他的曾祖父秦昭襄王嬴稷就明确了。道理容易理解,近处的东西容易拿,远的不易,在力量并不足够时,联合远处拿近处。别说是冷兵器时代国与国的争衡,就算放在现在,也不能说这种理论过时了。核心就是有的放矢,少做于国无益的无用功。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理解秦始皇为什么不联合韩魏攻齐楚。齐楚虽是大国强国,离秦国远与韩魏接壤,攻打这两国,得到国土变成飞地,难以管辖,没多大好处,倒有可能让韩魏占了便宜,喂大两国。

这个道理,从魏国入秦的范雎就说得透彻了,其时秦宣太后干政,大权大握,朝堂又有昭襄王四位亲人称为四贵的操控,尤其是穰侯魏冉,是嬴稷上位的大功臣,又是娘舅,关系特殊,在朝野威望素著,当时,四贵各有封地在外,他们也为自己的利益着想,借重秦兵扩大自己的地盘。前271年,穰侯要攻打齐国夺取刚、寿两城,借以扩大自己在陶邑的封地。这一套在秦国行之以久,没有人觉得不对,这时范雎就游说秦王,劝他不要这么做。

范雎说,秦、韩两国的地形,犬牙交错直刺入秦国的腹心,现在秦国势大,他们不敢有异心,如果有一天,秦国疲弱,就会被他们所乘,所以,绕过近在身边的三晋,去攻打远处,是很愚蠢的做法。劝说秦王采取远交近攻的国策对付六国,说夺取近处的土地,无论大小都是秦王所在,而夺取远处的土地,只会有益于臣下,又难以守住。秦昭襄王也想重夺大权,不想再让宣太后和四贵控制,就采纳了这个建议,因势利导,既制定了长远国策,又顺势化解了权臣坐大威胁秦王的可能。为了防止齐国与韩、魏联合,秦昭王派使者主动与齐国结盟,与赵国东北的邻居燕国,也采取拉拢手段。其后四十余年,秦始皇继续坚持“远交近攻”之策,终于一统天下。

秦王嬴政掌权后,任用尉缭和李斯等人,大行武事,对外重兵进攻,又以重金分化各国权贵,奋六世之余烈,逐步蚕食与强攻并举,先灭韩国,最后灭齐国,经过十年时间的攻伐,一统宇内,首称皇帝。其时的疆域,东起辽东、西抵高原、南据岭南、北达阴山。


南方鹏


其实在秦国统一六国之前的一系列战争中,既有过远交近攻,又有过联合韩魏先攻齐楚。


公元前286年,齐国吞并宋国,此时齐国的君主是齐湣王,他穷兵黩武,欲与秦国争锋。

他在位时期,接连打败了秦国、楚国,差点吞并了燕国,彻底吞并了宋国,并割走了楚国东北部大片疆土。

此时齐国的势力,已经达到巅峰状态,它曾与秦国并尊为“东帝”、“西帝”,齐湣王还自称天子,有横扫六合之心。

其他国家感受到了齐国的威胁,在秦国的组织下,组成了一个反齐联盟。

齐国吞并宋国的第二年,与其有血海深仇的燕国,派出大将乐毅率领燕、秦、韩、魏、赵5国联军进攻齐国。

齐国主力与联军交战,很快就溃散了,乐毅遣回其他国家的军队,带领燕军四处占地,除即墨、莒两座城外,齐国全境被燕国占领。

虽然到后来,齐国人赶走了燕军,收复了全境,但这场战争对于齐国来说,无疑是一场灭顶之灾。

齐国在战乱中被严重地削弱了,失去了抗衡秦国的力量,这也是六国迅速灭亡的原因之一。

我们可以看到,秦国虽然也参与进了联军打败了齐国,但除了达到削弱削弱齐国的目的之外,秦国没捞到别的好处,反而差点让燕国成为了超级大国。若燕国吞并了齐国,势必成为第二个能与秦国争雄的大国,甚至可能会有超越秦国的国力。所以秦国若进攻不接壤的齐、燕,可能会产生养虎为患的危险。


秦国是一只都在谋求削弱楚国的,因为楚国太庞大,它只能采取步步蚕食的做法,无法达到一举吞并。

例如楚国有名的昏君楚怀王在位时期,就被秦国严重地削弱了,秦国从巴蜀、武关两面出兵攻打楚国,占领其西部大片领土,甚至打得楚国将都城东迁到陈。

到后期,秦国再想进攻楚国,就要从韩国、周国绕道,需要担心韩国、魏国、周国三国切断兵道,这种做法十分危险,所以秦国又盯上了三晋(韩赵魏)。


远交近攻是李斯提出来的策略。

秦国的远交,只能保证远的国家不出兵干预秦国的侵略战争,不能保证远的国家派兵帮助秦国。

因为秦国的虎狼之心天下皆知。

李斯提出了策略:用重金收买六国重臣,让他们站在秦国那一边,给他们自己的君主洗脑,保证他们奉行“不合纵攻秦”的构想。那些节行高的,不能被收买的,全都被刺客杀死。

秦国还采取恐吓的办法,阻止第三国干预秦国的侵略战争。

例如秦攻赵时,魏国派兵救赵,嬴政威胁魏王说:“赵国已无抵抗之力,你若敢救,我灭了赵后第一个灭你。”

魏王于是令军队作壁上观,魏公子无忌偷魏王虎符,才让魏军参与进了救赵的战争中。

而秦国灭赵时,赵国几乎是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灭亡的。

当时齐国已经彻底奉行了“顺从秦国”的策略,楚国已无还手之力,燕国不敢惹怒秦国。


远交近攻其实是最科学的吞并六国的方法,所以嬴政才采用。


清心论史


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数代人的努力才最终统一了天下。而其中秦国的执政方针由几大思想所指导着,从商鞅变法开始,以法为准则,富国强兵,调动秦人的积极性;到张仪的连横破合纵的外交政策,从外交的手段解决秦国外在的危机;再到范雎的远交近攻,由近及远逐步扩张版图范围;最后是李斯的离间六国君臣,从六国内部瓦解敌人。

今天要说的“远交近攻”其实是从秦昭襄王时期由相国范雎所推行的一种扩张版图计划。而范雎最早推出这个计划的时候其最大的目的或许仅仅是为了报仇。

在《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范睢者,魏人也,字叔。游说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 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睢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睢辩口,乃使人赐睢金十斤及牛酒,睢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睢持魏国阴事告齐,故得此馈,令睢受其牛酒,还其金。既归,心怒睢,以告魏相。魏相,魏之诸公子,曰魏齐。魏齐大怒,使舍人笞击睢,折胁摺齿。睢详死,即卷以箦,置厕中。宾客饮者醉,更溺睢,故僇辱以惩后,令无妄言者。睢从箦中谓守者曰:“公能出我,我必厚谢公。”守者乃请出弃箦中死人。魏齐醉,曰:“可矣。”范睢得出。后魏齐悔,复召求之。魏人郑安平闻之,乃遂操范睢亡,伏匿,更名姓曰张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范雎虽然是魏国人,但魏国的上层确实是对不住范雎的,而范雎这个人也是出了名的小心眼,有一个成语“睚眦必报”就是从范雎身上出来的。离开了魏国的范雎,来到了秦国,这个时候的秦国是最有利于六国人才所施展抱负的地方。到了秦国之后,他逐步受到了秦昭襄王的赏识,在这之后他做的第一件是就是报复。《史记》中记载的是“昭王曰:“吾欲亲魏久矣,而魏多变之国也,寡人不能亲。请问亲魏柰何?”对曰:“王卑词重币以事之;不可,则割地而赂之;不可,因举兵而伐之。”王曰:“寡人敬闻命矣。”乃拜范睢为客卿,谋兵事。卒听范睢谋,使五大夫绾伐魏,拔怀。后二岁,拔邢丘。”这个是范雎第一次在对外政策上给秦昭襄王出注意,而这第一次就是把矛头指向了曾经辜负过他,但也是他的“祖国”的魏国。在这个之后“范睢相秦二年,秦昭王之四十二年,东伐韩少曲、高平,拔之。”这是第二次对魏国出兵,而这一次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只为了达成一个结果就是“魏齐闻信陵君之初难见之,怒而自刭。赵王闻之,卒取其头予秦。”自己,范雎的私仇已经报了,而“远交近攻”的计划他既然已经推了出来,就不可能在把这个计划终止了。当然了远交近攻的计划也的确是最适合秦国,甚至是适合任何一个国家扩张自己版图的一种计划。

介绍完了“远交近攻”计划的推出,和它背后所隐藏的个人恩怨,咱们把目光挪回今天的问题上,就是秦始皇时代的远交近攻。

秦始皇继位时,秦国已吞并了巴、蜀、汉中,西南越过宛城到达郢都,设置了南郡;北面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并且吞灭了二周,在其故地设置三川郡。

给大家放一张秦始皇灭六国的形式图。从上面的年份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秦始皇第一个下手的是韩国。为什么进攻韩国,第一个,韩国是当时六国中最弱的国家,而且韩国距离秦国最近,如果不打通韩国,不灭掉韩国,秦国想组织大战略的远征就会有所牵制,所以从地理方位和国力强弱来看,韩国都是秦国要灭掉的第一个国家,于是公元前230年韩国灭亡。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可以清楚的从这张图中看清楚各个国家的灭亡顺序,咱们就不一一的详细说明来。咱们就说为什么要执行这种策略。

一、由近及远的进攻,可以保证国土本身政治的稳定性,不用担心距离近的国家在远征的时候对国土本身进行突然袭击,同时可以更好的控制已经攻取的领土。而且韩魏赵三国在秦始皇继位之前就已经占领了他们大量的领土,在管理方面比那些距离较远的区域好管理,推行制度的时候也更顺畅一些。而如果一上来就把目标定到与自己的国土无接壤的位置上,那攻打下来的地方归属给谁,归属于秦管理难度无疑会增加,那么如果归属其他国家自己又一点好处没有。

二、韩魏赵三国在秦国多年的进攻之下,军事能力已经非常的薄弱,对这三个国家进攻受到的军事阻力会比其他的国家要小。回忆一下秦国在对楚国发动战争的时候,所受到的阻力要比这三个国家的综合都要打。用现在经常说到的难度系数一词来讲,就是攻取这三个国家的难度系数要小。

三、早早的攻取下这三个国家,对将来攻打其余三个国家来说都会提供很大的便利。打仗就会用到粮草。拿下这三个国家,在未来的战争中不会受到阻碍,粮草运输方面要更便捷,部队调动的方面也更迅速,这是一种节约成本的方法。

四、这三个国家距离的秦国太近了,秦国多年的进攻几乎把他们蚕食的已经是名存实亡了,给他们所造成的心里压力使得他们很多城池根本没有发动进攻就主动的投降了秦国,造成了一种秦国想不打都对不起这些国家的态势。

五、这三个国家在山东六国抵御秦国的时候是最积极的,而其他的国家态度要消极很多。如果秦国打这三个国家其他国家或许会坐视不理,而跨过他们去打别打国家,这三个国家一定会捣乱。

所以说,无论是从军事的难以程度,还是领土的稳固前景,或者是经济使用成本来说,远交近攻都是最佳的一种方案。


随意言之


都别抢,我来答。

“远交近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地缘政治手段,十分符合秦国的发展战略布局,可以说是秦国破解合纵盟约中的重要一环。另外纠正一下,“远交近攻”是秦昭襄王时代开始的战略,不是秦始皇。

  • 什么是地缘政治?

学术上对地缘政治的定义为:一个国家依据地理因素对于安全政策的统筹规划。

所以地缘政治学最初的名字叫做地理政治学,简单来说就是根据不同国家的地理位置以及政治环境制定相应的政治对策,因此衍生出如“海权论”、“空权论”以及“陆权论”这些不同的学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

如今的西方国家是玩地缘政治的高手,你看他们在不同的地区实施不同的政治策略,以适应不同地理位置上的政治环境,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基于这一理论,所以我们可以把“远交近攻”策略看做是秦国根据地理位置制定的政治策略。

  • 从地理上来看“远交近攻”的必要性

秦国在地理位置上位于西垂之地,也就是今天的关中地区,这是远离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原的。所以秦国的主要发展方向就是向东,但是在东面挡着三晋,秦国想要称霸中原,就必须先把这三个国家征服,才能图谋中原,进而征服齐楚燕三国。

秦穆公时代,晋国还没有被瓦解。秦穆公是一位拥有雄心壮志的君王,他继位以后就试图称霸中原。但是无奈中间挡着一个老牌强国晋国,为此秦国和晋国打了两场仗,分别是崤之战和彭衙之战,结果秦军被晋国击败,由此东进之路完全被晋国堵死。

迫不得已之下,秦穆公只好调整战略发展方向,掉头向西边去攻打犬戎,为秦国开辟了大片的土地。值得一提的是在秦穆公时代发生的一件事,那就是《烛之武退秦师》,颇能说明春秋战国时代地缘政治的繁盛。

晋文公邀请秦穆公一起去攻打郑国,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郑国和秦国是不接壤的,秦国帮助晋国攻打郑国自己是没有好处的,最终受益的必然只有晋国。因此当时郑国的君主郑文公就派烛之武出使秦国,去跟秦穆公谈这其中的厉害。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

什么意思呢?这段话有一句可以说明问题,“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的实力呢?邻国实力增强,就等于您的力量削弱了)”。通过结合地图我们可以验证烛之武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到秦国在东面被晋国和周国、楚国阻绝,如果秦国帮助晋国灭亡了郑国,秦国因为地理位置和郑国不接壤,显然无法派出军队驻守在郑国,而且也不利于自己控制。

周国秦国暂时不敢去打,那是周天子在的地方,单挑楚国秦国暂时还办不到。所以秦穆公最终同意了烛之武的建议,放弃和晋国一起攻打郑国,所以这就是地缘政治,就是充分利用每个地区不同的地理位置以及政治环境,然后制定相应的且有利于自己的政策策略。

所以秦国不联合三晋一起攻打齐楚,就和上面不攻打郑国是一样的道理,因为打下来对自己没有好处,因为最大的受益者是三晋,他们可以借机向东扩张自己的地盘,但是秦国却不能,最终还是会被三晋挡在西边,齐楚假如被击败了,三晋的实力必然会得到壮大。

这对秦国来说肯定是百害无一利。

  • 远交近攻对秦国的好处分析

三家分晋以后,历史进入战国时代,曾经的老牌强国晋国在被瓜分,分裂成为三个国家韩赵魏。对于秦国来说,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好的地方表现在至少曾经强大的晋国不存在了,秦国面对的压力相对要小了许多。坏处是一下子出现三个国家挡在自己的国境线上,而且这三个国家还经常联合在一起,所以让秦国颇为头疼。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秦国东进的形势是十分不乐观的,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大概就是鲁国所在的那一带。秦国想要占有中原,就必须得越过韩赵魏三个国家,那么在范雎没有向秦昭襄王提出“远交近攻”战略时,秦国面临的是什么形式呢?

那就是整个东方六国对自己施加的政治压力,在合纵之约没有瓦解的时候,秦国就是共同的敌人,大家伙都团结起来对抗秦国。那么在范雎向秦昭襄王献上“远交近攻”策略时,秦国是用什么态度对待东方六国的呢?

简单来说就是打乱拳,完全没有章法,三晋他也打,齐楚他也打。到处给自己树立敌人,我们可以从《资治通鉴》中记载的当时秦国攻打的对象来看秦国当时颇有一种有力无处使的困境。

秦庶长奂会韩、魏、齐兵伐楚,败其师于重丘,杀其将唐昧;遂取重丘。秦尉错伐魏襄城,秦败魏师于解。韩公孙喜、魏人伐秦。秦攻赵,拔杜阳。秦王会楚王于宛,会赵王于中阳。秦蒙武击齐,拔九城。

从这些零星的记载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秦国陷入了和东方六国无尽的纠缠当中,一会儿去打这个国家,一会儿去当另一个国家,近处的三晋他打,远在滨海的齐国他也打。譬如乐毅伐齐中,秦国就出兵帮助燕国,结果人家燕国占领了齐国全境,秦国自己啥好处也没有捞着。

虽然说这从战略上遏止了齐国的崛起,但是足以看出当时秦国面临的尴尬处境。因为他如果打三晋的话,三晋就会寻求其它诸侯的支持,如果他要攻打齐国或楚国,又得寻求其它诸侯的帮助,所以这是非常纠缠的。

结果秦国一直被挡在西边,一边进展都没有。

所以当时范雎向秦昭襄王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时就一针见血的说:

大王之国,四塞以为固,北有甘泉、谷口,南带泾、渭,右陇、蜀,左关、阪,奋击百万,战车千乘,利则出攻,不利则入守,此王者之地也……今见与国之不亲也,越人之国而攻,可乎?其於计疏矣。且昔齐湣王南攻楚,破军杀将,再辟地千里,而齐尺寸之地无得焉者,岂不欲得地哉,形势不能有也……此所谓借贼兵而赍盗粮者也。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今释此而远攻,不亦缪乎!且昔者中山之国地方五百里,赵独吞之,功成名立而利附焉,天下莫之能害也。今夫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王其欲霸,必亲中国以为天下枢,以威楚、赵。楚彊则附赵,赵彊则附楚,楚、赵皆附,齐必惧矣。齐惧,必卑辞重币以事秦。齐附而韩、魏因可虏——《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通过分析范雎的策略,其实远交近攻绝不仅仅只是如同字面意思那样攻打近处,结交远处,实际上远交近攻的重点在于破坏东方六国的合纵之约,何以见得,上面谈到“楚彊则附赵,赵彊则附楚”,意思楚国强大就亲近赵国,赵国强大就亲近楚国,以此孤立对方,从而达到破解对方可能结盟的趋势。

另一方面针对齐国所要做的就是拉拢齐国,让它臣服秦国,因为齐国位于三晋的大后方,如果齐国臣服了秦国,那么三晋必然非常恐慌,通过这种破坏合纵之约的方式,从而使得秦国能够腾出精力专心对付三晋,蚕食中原。

从大方向来看,远交近攻是让秦国把注意力专心放在挡在东面的三晋之上,对于楚国和齐国隔的相对较远的国家采取笼络离间的方式,防止它们和三晋联盟。所以我们再去看《资治通鉴》的时候,就会发现后期秦国的进攻方向主要就是韩赵魏三国,范雎到来不久,秦国就发动了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可见这是秦国调整战略进攻方向后的表现。

因此司马迁在《史记》中发表议论说“自缪公以来,稍蚕食诸侯,竟成始皇”,可见“远交近攻”才是符合秦国的发展利益,倘若秦国继续执行之前的战略,四处招风的话,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无尽的战争泥潭里,无法打破僵局。

因为当时的政治环境就是东方六国采取合纵之约共同对抗秦国,所以秦国必须打破这个僵局,那么它无疑就需要在树立敌人的同时,也给自己拉拢颇有,以便瓦解这种政治环境,创造符合自己的政治利益。

亲,如果对这篇回答满意的话,点赞关注鼓励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