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瞎麻雀碰上好穀穗子”嗎?

是“瞎麻雀碰上好穀穗子”嗎?

——傳統紙媒“脫胎換骨”辦微報 須重視效果反饋

劉榮慶

在網絡化傳播推動下,傳統紙媒都辦了自己的微報,如三秦都市報官網及其數報訂閱號。從2020年1月份起,陝西省、市黨委機關報和三大都市紙媒都下了“脫胎換骨”的決心,改變了將紙媒版面原模原樣搬上網絡的模式,適應手機用戶閱讀的方便,做了大刀闊斧的革新。

打開手機微信訂閱號報紙熒屏,左側顯示各報報頭標徽外,除每日頭條顯示年月日外,連報紙的順序編號、主辦主管機構等似乎也省略了。有的顯示早晨、上午、晚上某時某分出版的時間標誌,大有向通訊社甚至自媒體靠攏之趨勢。打開各報訂閱號,已無版面順序、各版標題導讀目錄。紙媒在融媒化、全媒化所向披靡情勢下如何應對、編排?諸報可謂打開腦洞,預謀策劃,搜腸刮肚,各施機抒。

審讀顯示,陝西日報訂閱號每天早、午、晚三次發稿,導讀頭條標題壓彩圖或在彩底上顯示“陝西日報”及其報徽;其它各條要聞文字在左、配圖在右,力求在狹小的視覺空間達到圖文呼應。手機熒屏下端出“微陝報 移動黨報 陝報官網”。點擊“微陝報”,顯示的為紙媒傳統面貌,下部設版次、目錄、往期。點擊翻頁閱讀,甚方便。

華商報的訂閱號導讀,頭條標題壓彩色圖片或彩底顯示“華商快訊”與報徽;其它各條要聞文圖排列、圖文呼應與陝西日報無二致。其手機熒屏下端出“疫情滾動 我要報料 奮鬥陝西”。點擊“疫情滾動”出“滾動新聞”、“數字報”,“數字報”仍顯示其紙媒傳統妝梳。點擊“滾動新聞”,出華商及其報報徽,下部關注694、粉絲102863986,主頁 微博 視頻 文章,這設計外形已自媒體化。華商報與此同時在努力經營“二三里”、“八百里”客戶端,勢頭亦健。

西安晚報微報屏設計與陝西日報、華商報相類,每天早、晚發稿兩次。其手機熒屏下端無標識,與傳統紙媒如何銜接以顯示融媒體尚不明顯。

三秦都市報微報屏設計與陝西日報、華商報有相近處,早上、中午、下午發稿三次,頭條新聞壓彩底或圖片,導讀如陝西日報,其手機熒屏下端設微報紙,點擊可讀其紙媒;點官方微博設計類華商報,顯示關注739,粉絲1060293,主頁 微博 視頻 文章。

傳統紙媒在網絡化自媒體推動下的急劇變遷求生,剛才起步,猶如嬰兒走路,成熟壯大還需要一個歷史過程。筆者在審讀中發現,傳統紙媒“脫胎換骨”辦微報 須重視效果反饋。

我對三秦都市報微報2020年1月份逐日的閱讀量與留言,在2月4日上午10時至11時做了盤點,記錄閱讀量如下

1日861(無留言)

2日2051(無留言)

3日1364(無留言)

4日2385(無留言)

5日3624(無留言)

6日3152(無留言)

7日1490(無留言)

8日2198(無留言)

9日1658(無留言)

10日1235(無留言)

11日4247(無留言)

12日936(無留言)

13日2328(無留言)

14日3846(無留言)

15日1145(無留言)

16日1388(無留言)

17日610(無留言)

18日1288(無留言)

19日864(無留言)

20日2509(無留言)

21日5064(無留言)

22日3030(無留言)

23日2.4萬(無留言)

24日(除夕)1493(無留言)

25日(正月初一)2.3萬(無留言)

26日7225(無留言)

27日1.2萬(留言1高考志願填報專家宋:陝西挺住!武漢挺住!中國挺住!各自在家好好待著,不出門,不亂跑,半個月過去,該好的就都好了!)

28日9303(無留言)

29日6195(無留言)

30日7345(無留言)

31日7463(無留言)

三秦都市報微報2020年1月20日的紙質文本,我尚能看到。20日後,由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公佈的特殊原因,不能正常出報發行,只能在手機屏閱讀。客觀看,其閱讀量後半月較前半月也有成倍甚至幾十倍增長。從朋友圈看,該報對微博秦聞APP推送亦甚邁力。我的上述統計只限於手機屏的要聞導讀及其所顯示的閱讀量和全月一條留言,可見在競爭激烈的形勢下,研討新聞傳播的信息反饋,確實到了迫不及待的地步。

我也在2019年12月辦了手機上的新豐醉翁微博自媒體,有些篇章的閱讀量較明顯。2020年1月,閱讀量最好的,是發西安交大一附院科普宣傳,將其8幅預防新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集輯編髮,因簡明、形象,一目瞭然,該醫院又是省收治發熱病的定點醫院,有4.1萬人閱讀。

西安三意社演藝、舞美人員繪製的抗疫科普戲劇漫畫組圖9幅,在新豐醉翁微博•看圖知抗疫發出後,也有5189人閱讀。對抗疫的民族脊骨鍾南山,我以自度曲《瑞龍吟•鍾南山》在新豐醉翁微博發出,有3238人閱讀。

我上了年紀,笨頭笨腦、笨手笨腳。辦微博,純是老來圖樂,預防得痴呆症,以少給、遲給家人和社會添麻煩,並不是說“新豐醉翁博客”辦得多成功,陝西省傳播學會新媒體分會執行會長、大V緒剛觀天手把手教我時間並不長。推想起來,圖片與詩的微博自媒體閱讀量較好,與其內容實用、發佈及時,表達形象有關。如俗語云,瞎麻雀碰個好穀穗子吧。這,可供同行參考。

紙媒也罷,數字報也罷,都是為供人閱讀而辦的。一般而言,閱讀量越大,社會反響越大。紙媒較自媒體有著採編發人力財力智力等綜合優勢。萬事開頭難。紙媒向融媒體發展剛剛起步,存在某方面的不足,又在抗疫的特殊情境之下,很容易理解。我提出這個問題,僅為了引起同行重視網絡化條件下的社會效果反饋,並思考何謂新聞的“好穀穗”而已。

2020年2月4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