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报复心强怎么办?不给他看电视玩手机就也处处搞小动作烦人?

没这个道理啊


给孩子规定了,动画片只能看一集,偶尔也会玩会儿手机,我们也会盯着,玩一小会儿必须停止。和他说清楚了,在电脑上看动画片、玩手机时间长了眼睛就坏了,爸爸妈妈都戴眼镜,找不到眼镜啥都看不清,你想眼睛变坏么?说出严重性他就他能理解。他说过他相当宇航员,我们就告诉他眼睛不好不能当宇航员,这么一说他也听话。但毕竟是孩子,有时候也不自觉,做大人的还得紧盯,态度必须强硬,孩子会试探我们的底线。


avoicerlou


我看见你说孩子的报复性很强,你不给孩子看电视玩手机,他就处处做了很多小动作,让你感受到烦躁。



类似的事例,说说在暑假的时候,我的小伙伴跟我说她女儿一天到晚在老家玩手机看电视。当时是老人家和他在一起,很溺宠孙女。因此小伙伴都非常焦虑,想赶紧带她回家,管束下她对玩手机。于是我跟她说一句话,当你的孩子不玩手机不看电视的话,她有什么事情可以做呢?小伙伴愣了一下说:“对哦,她在老家除了看电视玩手机,真的没什么事可干。”



所以你可以理解到,当你不让孩子去玩手机看电视,那么有什么事是可以代替,让他同样可以快乐又能成长,又让你舒心呢?也许这不是他的报复心强,恰恰是他很希望和你一起玩。如果你允许愿意的话,跟他玩一玩一些促进亲子关系的亲子游戏,或者一起看书交流沟通等。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祝福你们。


遇仪


孩子会捣乱,是有着他们的理由的,作为家长,要理解他们的行为,并给予他们适当的引导,才能让孩子成长,否则,孩子会变成孤僻、盲目、自私的人,对孩子的人生有着负面的影响!

1.孩子的生理发育不完善,孩子捣乱分两种,一种是无意识的,这种两岁前的孩子为主!别一种是有意识的,当孩子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便会以捣乱的方式发泄不满,以求达到目的!

2.为吸引父母的注意,当孩子欲望被中断后,便会学得无聊,而父母无暇顾及孩子,所以孩子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就会用捣乱的方式引起父母的关注!

3.孩子在发泄不满的情绪,孩子的自控能力弱,有了负面的情绪就会当场发泄出来,如哭闹、攻击他人或伤害自己等!

当孩子出现捣乱的动作时,很多父母会有两个误区,一个是粗暴压制,另一个是轻易妥协!这两种方式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不利,容易使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和让孩子无法无天,不服管教!

父母要理解孩子捣乱的根源,作出适当的引导,多陪伴孩子,关注孩子:

1.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父母与孩子一起制定规矩,限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对电子产品的依赖都是越来越高,因而彼此忽略了对方!在家里少玩手机少看电视,父母陪孩子一起做作业或玩游戏,孩子得到重视,感到关怀,自然健康快乐成长!

2.买一些益智类的玩具,孩子从玩玩具中不但能开动大脑,还能感到有乐趣,获得心理的满足!

3.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不管多忙,父母都应抽空陪孩子,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让孩子感到父母的关爱!

4.引导孩子合理宣泄情绪,当孩子处于情绪激动时,应避其锋芒,不要粗暴打压,也不要急着教育孩子!应该让孩子有个合理的宣泄渠道,用合理的宣泄法来训练孩子的自制力,引发孩子把冲动、不满的情绪释放出来,从而达到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冲动的目的!

孩子的一切行为都有其目的性,要想教育好孩子,就要了解孩子的需要,才能有针对性的引导!





好奇人生彭琪皓


王华老师来答疑,以实例讲教育。

这个提问的家长,有几个点没有说明:孩子的年纪,孩子看电视玩手机的程度,家长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制止孩子看的,孩子的小动作又有哪些?

在我所接待的家庭教育咨询中,因为看电视玩手机造成家庭矛盾的非常多,从幼儿园到成年人都存在,而这其中以青春期的孩子冲突最为显著。往小的说,孩子在身高和体重上都不如家长的时候,如果家长的说教训斥无效,家长会采取打骂等方式来强行镇压,这时候孩子能反抗的方式或许就是背后嘀咕或者是搞些小动作,反正就是表达不满的情绪就好了。然而随着孩子年纪的增长,孩子会采取对抗的方式,会变得越来越激烈,小动作已经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反感,为争取自己玩乐的权力,孩子会进行大动作了,比如和父母进行激烈的肢体冲突。当然,也会有一些孩子由于从小被管控得严重,在年纪大些以后,还是不敢和家长对抗,也会采取小动作的方式来表示不满。

因此,我预估,这孩子是处于青春期及以下的年纪,并且,这孩子看电视和玩手机是由来已久,只是在这个阶段,家长觉得有些过了,要管了,所以才会开始采取措施。比如孩子上学了,或者要小升初了,初升高了,或者孩子的成绩下降了,学习状态不对了等等,总之,孩子现在的行为让家长觉得,看电视和玩手机是影响到他的正事了,所以要干涉了!

家长会采取什么方式呢?好言相劝?严厉指责?定规矩明惩罚?或者,就是在一切的说教都没效用的情况下,直接关掉电视抢过手机?有的家长是会和孩子进行沟通的,但沟通无效就会采取强硬措施,而有的家长就是直接来硬的,当然孩子即使是接受了这个结果,也是口服心不服。这时候孩子搞些小动作就不意外了!

那么,这些小动作,是报复吗?在提问的家长眼中, 这些行为不仅是属于报复行为,而且对于孩子的报复心理也是非常的反感。这里面表达了家长对于孩子不服管,不理解家长苦心的愤怒和嫌弃,给孩子的行为定个标签,也是上纲上线式的吐槽。

家长问的是,怎么办,是希望得到制止孩子这些报复行为的办法,是终止孩子报复心的方法。但归根结底,实质上最应该解决的是,家长的心态和沟通方法,把孩子看电视和玩手机的问题与亲子矛盾的问题解决了。

1、家长重新调整心态,接纳孩子现在的情况。孩子看电视玩手机不是这一天形成的,那么孩子进入这个阶段,家长一定要接纳这个事实。只有接纳了这个事实,才是接纳了这个孩子,不然,就会因为这些行为而否定掉这个孩子。

2、确定孩子贪恋手机和电视的原因,从家长自身找根源。孩子在手机和电视上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响到学习和生活,是家长最不能容忍的。那么,我们需要倒回到孩子还没有这么迷恋的时候,家长在做什么。孩子如果有更好的选择,就不会如此迷恋这些电子产品。家长是否对孩子缺少陪伴,是否没有帮助孩子有效的结交良友,是否没能发现孩子有更多兴趣方向?现在,就从头做起,多陪伴,多交友,多乐趣,让孩子的世界里,不需要只是手机和电视的陪伴。

3、以上两条的支撑,在于亲子关系的调整,而这里面最关键的就是沟通。家长和孩子不是敌对的关系,报复这样的心理是因为家长已经这样认定了,才会下判断。并不否定孩子的行为是有报复的意思,但是,更多的要体会到孩子反抗的原因。沟通的内容,不是孩子要不要反抗,要不要报复,而是在他的快乐到底从哪里来这个点上进行。

孩子的快乐可以来自看电视玩手机,也可以来自有良好的朋友,有懂他的父母陪伴,可以是大家一起看的一场电影,也可以是和父母的一次旅行,也可以是一本书一首歌,当然,学习中的快乐也是非常多的。我们为人父母了,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本就是有限的,如何让有限的时间有效起来是非常难的。

我们要引导孩子不要仅痴迷于手机电视,就要从孩子身边一点一点的创造出其他快乐的因素来。当孩子有了其他选择,就不会仅着眼于电子产品。

建议家长重新考虑,每周给到孩子一次亲子交流,一次家庭活动,要有集体全家参与的内容,也要有一对一的给孩子的专属时间。让孩子的世界里有现实的人际交往,孩子就会从虚拟的电子世界里走出来!

为了孩子,我们值得经营未来的每一天!

王华老师以实例讲教育,欢迎关注交流。


王华教育


这样的孩子要好好教育一下哦!孩子为什么会报复心强呢?是嫉妒心理还是什么呢?先想想,你可以告诉孩子,人生是有得必有失的,有时候你失去了一些东西,但不代表你就是吃亏了,你可以想想,站在另外一个角度去想想,比如说你有一颗糖,被一个小朋友抢走了,你心里很嫉恨,是不是想要去报复一下他呢?其实没必要的,如果你当时懂得跟这个小朋友分享一下你的这糖,给一半给他,那么这个小朋友会很高兴的,也不会抢你手中的糖了,并且这个小朋友很可能会记得你今天给了他糖,下回他有东西的时候也会给你的,和你一起分享的,并且你们还会成为很好的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只有懂得分享的人,并且没有嫉妒心理,也没有报复心理的人才会拥有更多的朋友,并且人生也会走得更顺利,运气也会越来越好的。


路亚白条哥


我想说孩子毕竟还是孩子,在自己想做什么事情时,家长制止呵斥,孩子没有得到自己内心的满足,肯定会用行动表现出自己的不满。我觉得题主所说不给看电视就处处搞小动作烦人,不叫报复心强,而是在表达自己的不满。

我发现在生活中,有很多父母有这样的心理,孩子要看电视,或者是玩游戏。但是父母认为这样的行为是不好的,因为耽误学习,或者是经常看电视,玩游戏影响视力。在孩子提出要求之后,父母就自然而然的拒绝,并且要求孩子懂事,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若是孩子因此胡闹,家长就会很恼火,认为孩子不懂事,不理解父母。曾经我也这样做,在不想让孩子做某事时,就直接拒绝。

其实这样是不对的。正确的做法是:就如题主所说孩子想看电视,这是孩子的需求。作为父母应该看到孩子的需求,他想要娱乐一下。如果父母真的不想让孩子看电视,那么就要给出孩子建议。比如说因为今天已经看很长时间电视了,咱们换一个娱乐代替。可以给孩子提出一个可执行的好玩的建议,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而不是专制的否定不行。

同时,我认为这也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方式。和孩子相处时不要专制,要看到孩子背后的需求,提出可行建议。这样的相处方式,让孩子觉得放松的同时,也会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也就是在自己的某一个愿望达不到时明白可以换种方式也是可以的。


暖萌肉肉


老穆认为,孩子大都是单纯的,做事都是简单直接的,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当家长不让孩子看电视、玩手机时,他的欲望就得不到满足,因此需要发泄!

孩子往往会有如下表现:

【1】孩子大吵大闹,甚至坐地上哭;

【2】孩子打家长,甚至骂家长;

【3】孩子不配合家长要求;

【4】孩子处处搞小动作,表达其不满。

这是许多家长都要面临的问题,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老穆给你如下建议:

【1】注意力转移法

你不让孩子玩手机或看电视,那么,孩子干什么呢?

如果你不告诉孩子,孩子必然不知所措,肯定不高兴。

如果你告诉孩子,到了该看书的时间了,并且拉着孩子一起看!

或许,孩子就会不生气。

如果孩子还是生气的话,那么,家长也不要过于担心,孩子不生气才不正常。

时间久了,孩子就变好了!

【2】教会孩子做事要有度!

不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个度,适可而止!

比如看电视,可以看,但要限定时间,时间到了,就要及时停止!

如果孩子没有这个好习惯,以后才麻烦了。

【3】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讲文明,懂礼貌,孝顺父母,团结同学……

【结束语】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耐心教导!

倘若父母只会大喊大叫,孩子又怎能学好呢?

朋友们,你们觉得呢?


老穆说语文


家庭教育问题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其实一个孩子不让看电视不让玩手机,在搞破坏的话,想必还是家庭教育没有到位。

当然如果说孩子的报复心特别强,我觉得可能还有待商榷,毕竟孩子小的时候,他争取自己的爱好,有一些时候会使用一些手段,而这些手段不一定是报复心的问题,这只是成年人的看法。

这种问题其实很简单,要么退步也就是说让步,让孩子可以看电视,可以玩手机,如果这样子的话,孩子有可能会强化自己这种捣乱的行为和思想,在以后遇到类似情形进行处理的时候,仍然会和家长或者外来的一些成年人做这方面的类似的沟通,也就是说还会接着搞小动作搞破坏。

另外一种方式就是绝对不退步,话很简单,搞小动作搞破坏直接兑回去,适当的体罚是非常必要的。

很多人很多现在的中国人,他们在针对家庭教育的时候,弱化了一些体罚的必要性,讲道理肯定能讲得通,但实际上如果讲道理有用的话,我们的社会中就不会存在刑法这样的一个,以剥夺人的自由,甚至以剥夺人的生命为标准的惩罚了。

在讲道理没有用的前提下,那么只有体罚才是最有效的,没有人不怕地方,没有人不怕死,所以适当的提法制止一些混乱的行为,绝对是可以的,当然一定要遵纪守法,千万不要给孩子带来身体上的伤害。

家庭英语就是这样,和孩子之间的教育也是这样,有的人会说困难,像弹簧,你弱他就强,其实对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类的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大概也可以这样来看待。

对于这种行为家长自己拿主意,别人怎么说也没有多大用处。


宜城老师


孩子报复心强怎么办?不给他看电视玩儿手机就处处搞小动作烦人?

我是7姐,回答您的问题!

暂时不说“报复心强”这个词汇用在孩子身上合不合适。我来说一下这种心态有可能产生的原因?

1:孩子曾经被冷暴力过

冷暴力是一种家庭暴力行为,遇到问题,会说话不理人,也会用其它行为,比如搞怪,搞破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这种行为在父母双方应该有发生过,孩子是在模仿大人的行为

2:孩子不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家庭教育当中,家长没有教会给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遇到不高兴的事情就喊叫,不会表达自己都想法!

3:家长和孩子的亲子关系不好

在家庭教育中,亲子关系一旦不好,其他的任何行为的修补都不容易进入到彼此的内心。

所以家长要多学习一些教育方面的知识,修补亲子感情,逐渐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家长需要付出更多的爱,关心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

我是7姐,希望对题主有帮助!家长改变1%,孩子改变100%,家长任重而道远!再见!


7姐儿


这个我可以回答,我家正好有一位6岁的宝宝,首先跟他立规矩,规定他什么时间内做什么事情,譬如看手机,规定他只能看10分钟,就是到了10分钟就收手机,可能他看的正开心,会反抗,那么大人一定要坚定立场。既然规定了时间,就一定要遵守,多试几次,他就明白了。其次,不想孩子玩手机,多给他布置的作业,和他一起做他感兴趣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