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5214897
大猩猩力气大,正好说明古人的力气比现代人大:因为大猩猩属于古猿,与人类基因接近到98%,人类由古类人猿进化而来,进化成现代人以后,力气逐步减小,智力不断增长。所以古人的力气应该比现代人大,而智力比现代人要低。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应该出现在宋朝以后,而汉唐时期的文人是要求“文武双全”的,边塞诗人都是文人,一直在军队服役,面对强敌勇敢作战,而且写出的是“马革裹尸誓不还”的壮丽诗句。
宋朝以后的文人就温柔了,但是政治手段更险恶(智力更发展了?),如秦烩,他可是写得一手好字的文人宰相哩——宋体字,岳飞是武将,同样写得出好诗——满江红,不比现代的文人差吧。
历史上关羽不使大刀,应该是用长矛一类的东西。三国志里提到关羽斩颜良时只说:“刺良于马下。”,请注意是“刺”而不是“斩”。
15速食
讲个故事,差不多是60多年前,那个时候,我爷爷还比较年轻,在我们村子有条山路,通向一个差不多半山腰上的农村。这个农村从我们家上去大概有20里地,基本上都是爬坡,台阶一个个上的。偶尔有一小段平路。
而我们村到县城也差不多有20里地,这么算下来,那村到县城就差不多是40里了。那个时候还没有通公路,就是这么一段路,那些稍有些力气的,挑150斤谷子从县城走回家。你想想,现代人,空手走这40里已经不可能了,还挑这么重的东西?
所以,时代不同了,乱世才会了英雄。
再讲个三国的故事,诸葛亮为什么这么着急着要攻打魏国?他在出师表里其实讲过一段话,大意是:时代将变了,那个伟大的时代才会出生的英雄们,就要凋零殆尽了,再不打,就没有人打的动了。五虎将都死光了,以后谁能带兵打仗?
所以才有“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说法。
因此,古人的力气,肯定要比现代人大。但是,也不是很个朝代都会出这么多英雄人物。而只有那些天下将乱、正乱之时,才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同的盖世英雄。比如关羽、张飞、吕布、典韦等等。
所以说,人的潜力其实是非常大的。在极端的情况下,什么事都做的出来(除了奥数!)
吴谋
肯定古人力气大。
一个人的力气大小,主要是由自己“工作”决定的。
拿我自己举例,参加工作之前,我就没有我父母力气大。一袋麦子七八十斤,我搬不动。但是,父亲就能搬动。甚至,我娘自己也搬得动。
上大学的时候,同铺的哥们市里人,比我高一头,胖20多斤,他是有肌肉的那种。不过,跟我掰手腕,互有胜负,半斤八两。
我刚参加工作是做县区厂家冰箱销售,经常跑网点,每天至少走十几公里。偶尔,还要帮忙搬冰箱。。。那时候身体非常好,掰手腕,横扫整个办公室。那些同事,天天坐办公室的,偶尔去健健身。
现在不行了,天天坐着,肚子都大了。不过,之前的底子好,扳手腕还是不怂。
回归正题。
古人的职业,90%以上都是农民。而古代的农民,没有任何机械化工具,全都是靠自己人力来完成(还有部分畜力)。这都是费力气的活,这些常年种地的人,都比健身房练出来的“肌肉男”要有力气。
当然,这个力量差距也不会太大,平均也就是“二三十斤的事”。“力能扛鼎”的人,在古代也是凤毛麟角。
而且,有力气不代表整体身体素质好。古人虽然有力气,可是,身体消耗也大。同时,由于生活条件差,营养反而得不到及时补充。因此,古人寿命短。
这在老一辈人中,有个说法:年轻时出国大力的人,老了容易“背伤”。这种情况,在现代的体育界很普遍。运动员老年后,大都有职业病。就是因为年轻时用力过度。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就这么说吧,现代人从事体力劳动的越来越少,普遍来说,骨骼密度,肌肉密度,还有韧带,就是俗话说的筋,都有很大程度的退化。本人在甘肃当兵两年,陆军,军队里没少锻炼,力量体力说起来也算是上等的。可是挑重东西,扛重物,掰腕子都比不过我叔叔。我叔叔身高不到一米七,我179,体重我75公斤,他才60。今年我38,他60,掰腕子我还是掰不过他。真服气
醉依梧桐凉雨秋
今天趁着宝宝睡得早,有些空闲,我也来回复一下这个问题。
我小时候也爱看一些历史小说,对里面的书胆,动辄就手托千斤的行为,也很不解。后来听父辈乃至更大一些的人说起他们年轻的事情,我感觉,古人的力气是比现代人要大的。下面分享我听来的一些轶事:
骑自行车卖粮食。
这事距离不太远,主角邻居二伯。现在70岁出头。事情发生在六十七年代。他有一台二八自行车。听说天津那边的黄豆比较贵,二伯用自行车驮着六百多斤的黄豆,一天一夜骑行300多公里到天津卖黄豆,然后再从天津买高粱回来。说装黄豆的都是用的粗布布袋,一人多高。把两袋子黄豆绑在自行车后座两侧。然后把干粮装在自行车大梁上的褡裢里面,饿了就啃几口馒头,一路不停蹬到天津。
我一个朋友是自行车爱好者,曾经用28天从北京骑行到深圳。我问他能不能用一天一夜骑行300公里,他说做不到。
从这点看,以前的人力气和耐力比现代的人要大。
豌豆米粒儿
这其实是一个有没有长期艰苦工作和训练的问题。一个挑夫可以挑70公斤的物资,相当于蒙古马六成的驮载运力。如果是长途行军,随军的挑夫可以挑25至30公斤的物资。
泰山上的挑夫甚至可以每天挑着50多公斤的担子,步行往返几十公里替人送货。在2013年,黄山挑夫运输了1200多万斤货物,平均一天运输4万多斤货物。一名挑夫可以挑起120斤货物,在黄山险峻的地形,连续徒步行进8公里山路。
当地的挑夫黄大忠,已经57岁,他说:“科技这么发达,谁还愿意让孩子再吃这份苦?我儿子估计连20斤都挑不上去。”这实际上就说出了根源,现代人极少从事体力劳动,实际力量是在下降的。
现在有多少人可以无论寒暑,每天,负重120斤,在黄山爬山8公里,还要5个小时完成任务?恐怕只要一次,刚刚走出去500米,绝大部分人就要累瘫了。
恐怕绝大部分人就连,当一个搬家公司搬运工的能力都没有。也没有背起一部冰箱,走上6楼的力量。在西安,4人搬运工小组一天要卸货上百吨,每吨劳务费10元钱,根据分工不同每人能分到200多元。生意差的时候,扛一袋50斤的大米挣0.25元。
这里的搬运工可以扛起200-300斤货物,平均一天一个人可以卸车25吨货物。在古代,绝大部分工作,都是依靠人力,因此,古人绝大部分都比现代人有力量,也是一种正常状态。再比如现代人一天走路2万步,就已经是很多的了。但是,近代在各个大城市里的人力车夫,每天拉黄包车,一天在外面奔波超过12个小时。现代又有多少人可以承受这种运动量?
深度军事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便认认真真的回答你。
一定比现在大,我觉得就现在我们跟老一辈的比都没有老一辈得力气大,我姥爷原来修过拖拉机,修过铲车,修过挖掘机,一个发动机两个人就能抬起来,现在两个人抬一下试试,没铲车都动不了。
我现在整天拿着手机看来看去,葛优躺知道不,我家沙发都快被我躺出坑来了,就那么躺着,出门就开车,拎个西瓜都觉得累,恨不得叫个外卖送到家,别说什么这个肌,那个肌,我看现在是一身肥膘,还天天嚷着要减肥,但看到肉比谁都亲。
古代人吃什么,干什么啊,我看小说里写的,那些男人们都自带胸肌,那大胳膊,那大腿,想一想都特别有力气,这常年干活吃粗粮的人,跟这常年拿着手机一步路都不走的人没法比。
古代的交通工具只有马,也没有任何的机械,基本上都靠劳动力,除了文人以外,其他人应该都是靠力气赚钱的,打仗的,种田的,就算什么都不做,一天也要走个几里地吧,毕竟得出门,所以古代人的力气跟精神头比我们现代人的大。
古代也出了很多英雄,武松打虎,这点足以证明武松的力量非常强大,他既然能打死一只老虎,就算武松喝多了,酒壮英雄胆了,但是人家是不是最后给虎打死了,来,你也喝点,都不用去野外,你就上虎园试试,跑你都跑不过老虎。
古代的军人你们看到了吗?拿的都是力量级的,一整就好几百斤,拿着都费劲,人家还能用来打仗呢,岳飞的铁锤,纣王的大力如牛,都是古代力气大的代表。
所以不要拿古代的人跟现代的人比了,我们现在太幸福了,出门有车,吃饭、买菜有外卖,跟他们比力气,我们太弱了,我觉得我身边很多人连矿泉水都拧不开。
江水趣谈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今天中国人的身体,不知道比古人强壮多少。
远的不说,大家知道甲午战争时期,日军抓住的清军身体怎么样?
还没小日本鬼子要好。
日本军官石黑忠惪的研究收集了1.4万名日军士兵的数据:
日军士兵体重平均比清兵重12斤,握力比清兵多10公斤,除了身高比清兵少1.8厘米,胸围比清兵少4.5厘米,其他项目包括肺活量、耐力之内,全部胜出。
可见,日本士兵的力量、耐力都强于中国兵。至于身高其实在热兵器作战中,没有什么意义,可以忽略。
另外,大家注意虽然中国兵略高1厘米,但体重轻了12斤,握力差了10公斤。
这说明,日本兵比中国兵要强壮的太多。如果徒手肉搏,即便中国兵略高,也基本不是日本兵的对手。
而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兵的身体比中国兵要差不少。然而,仅仅20多年改革,日本人的饮食习惯逐步改变,尤其是士兵入伍以后的伙食较高,身体立即就壮了。
就力量来说,双方握力差了10公斤,相当惊人了。
道理也是一样。古人很少吃肉,副食特别差,身体又怎么强壮起来。加上医疗奇差,壮小伙子也有慢性病。
在抗战期间,国军在四川某偏远县征兵了几百人。这几百个小伙子到了部队进行体检,发现患有慢性病的比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五,有一些的慢性病还非常严重,根本不能承受军事作战。
无奈之下,只能将有重病的退了回去。
为啥?因为当地医疗太差,县城也只有几个中医,压根没有西医,所以小病治不好,最终会拖成慢性病。
古人也是一样。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古人的力气大,或者以前农村农民力气大?
主要是人家为了活命,必须常年用力气。
就像光亭说的那样,你只要常年锻炼,你也可以做到。
萨沙去黄山旅游,看到那些五十岁多老人,都挑100多斤的重担爬山。我自己背一个几斤重的小包,还气喘吁吁。
看看新闻报道:46岁的吴功银在黄山担任肩运员已有23年,工友们平时称他“大牛”。当日他所挑送的是山上维修公厕所需的水泥,约重100公斤。这趟运程约3.5公里,需要2个多小时。吴功银每前进3到5分钟休息一次,喘口气,喝口水,放松放松双腿。
多年的重复工作,体能方面吴功银已经完全适应。“即使身体偶有酸痛,一般休息一夜,就会恢复。”他说,一年365天,只要身体吃得消,都会出工。对于这份工作,在吴功银看来,一是离老家近,二是收入不错,其次景区规范的管理,让他觉得挺踏实。
然而,你说萨胖力气没他大?
当然不是了。
萨沙徒手可以杠铃弯举40公斤。
但你让我现在挑100多斤的担子爬黄山,杀了我也爬不上去,死在半路都可能。
别说我,就算世界有名的大力士,你让他挑担上黄山试试看?
这种长期负重爬山,其实是很伤身体的,对于关节的伤害很大。
挑山工老了以后,经常会有各种关节疾病,有的因此残疾。
但有什么办法?要生存啊。
如果我和他一样,需要靠卖力气养家,我经过长年锻炼,也可以达到至少接近这个标准。
古人基本完全就是靠体力生存,家里又牲口的人都是凤毛麟角。
常年这样锻炼,当然就不同了。
其实不要说男人,萨沙见过一个乡下的老太婆,挑100斤的担子健步如飞,把我吓了一大跳。
其实今天的人,只要放在古人的环境中,你们能够挑的担子只会更重。
萨沙
本人祖上是武举,家族也有练武的传统,我来说下我的看法。我认为这个问题我理解为现实的力气,而不是特殊同等条件下的比较。首先现代人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古人是完爆现代人的。不说很远的古代就说民国时代的人跟我们现在的人比较,所有人的家里都有在民国时期祖辈的故事,那时候随便一个人做的体力活所体现的背负能力耐力都不是现代人能够承受的。如果非要公平比较的话,现代人如果像祖辈那样工作生活但是有现在的生活水平那么就是现代人力量大耐力好。也就是说古人的力气大是生活造成的。祖辈是武举是被乡里硬拉去住在同族的几个房头之间的交界点,目的是用祖辈的有功夫在身力气很大,还是武举的身份压制两边避免乡斗。祖辈曾经为了制止两个房头为了水源械斗,把一个石碾子双手举到了树杈上放着,声明谁能拿下来谁优先使用。也许现代举重运动员能举起相同的重量,但是石碾子可没有杠铃那种合适的握杆。父亲文革前见过祖辈武举的铁胎弓,祖辈是锻炼的时候双手拉开多次,父亲用脚踏着双手才能拉开,父亲练武在同辈中属于力气大的。那时候的人经常可以挑着300斤的稻谷走好几里,现代人几乎难以做到。我再来说下有些答复的不同意见,至于古代人动不动拿着几百斤的武器挥舞那基本上是扯淡。古代战争是整体的战争不是个人拼武力值,春秋战国之后基本上没有了两军阵前单挑的习惯了。就算有也是偶尔的现象,比如薛仁贵的三箭定天山、秦叔宝的阵斩突厥猛将、尉迟恭空手夺槊。在两军阵前个人的武力并不能改变什么,看过明朝那些事的网友应该知道萨尔浒之战中的四川总兵刘挺,120斤铁刀轮转如飞。重量虽有夸张嫌疑但是那把大刀是铁做的,可以想象一把纯铁的刀能轮转如飞已经够惊人了,现代人就算举重运动员也不一定能做到,当然也要技巧的原因在里面。古代一些人逼出来的生存技能现代人有些不可想象,如果现代人不是真实的见过腹语、缩骨功,只是从书籍和传说里听说看到,那是绝对不会相信的。我们不能以现代人的眼睛去看过去的事情,特定的时代和环境就会造就一些特殊的技能。再说个题外话,中国人的体质身高并不差,差的是锻炼和饮食方式以及食谱。每天吃两个鸡蛋一杯牛奶,少吃猪肉多吃牛肉,每天合理科学锻炼,你想不强壮不高大都难。
龙69258242
这个问答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说。
古人与现在人有本质上的区别,这区别是说身体和心智上。
古代的人应该是个尊贵,优美与健康的。
我们先来看看古代的遗迹,巴比伦空中花园,埃及金子塔,玛雅历法与建筑,祖国长城与京杭大运河,秦陵,青铜工艺,陶瓷工艺等等遗迹。
我们的历史足以说明从前的人与现在人的区别,许多事迹是告诉我们,古人的智力与体力远在今天的人以上。
那我们今天的处境是什么呢?
很简单,我们不应该否认,我们继承了祖宗的基因,这基因已经是几千前的更迭了。
不可否认今天我们能探月,能潜海,掌握核能,但这一切不是建立在古人的实践上吗?
我们现在的人面对的是社会的大环境,与各种策划和习惯的不同,我们是不是真的在退化?
我们今天所有的大工程,(葛洲坝工程,三峡工程,)都离不开液压设备用不着人海战术了。一台机器的一天工作量是古人所难以企及的。
今天的题目是古人的力量,但我个人认为心智更帖切,因为人的脑虽小,但是几千年来传承的都是宝贝,至于古人与我们的关系,我个人感觉,我们今天真正需要的是突破,因为世间万物都在改变,如果不是向上那就是向下。
许多专家都深入不毛之地,或藏于密室都在寻找世界的钥匙,都希望发现新的知识与方法,但愿他们早日如愿
我们的时代,已经是二十一世纪,太空时代,已经不在是从前那个得了伤寒就放弃治疗的乱世了。
最后我个人祝愿,我们的祖国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举世无双的国度。一一配图是古人歌利亚的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