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二“滿庭芳”,兩廊秀色鄉間道,一樹寒柏讀書人

正月十二“滿庭芳”,兩廊秀色鄉間道,一樹寒柏讀書人


(王清茗)古人在安排春節每天作息的時候,並非是單純和刻板的進行儀式和娛樂,而是根據四時有序的原則和勤儉持家的傳統,對生活、農事和娛樂交錯進行。如在大年初六,很多地方有清茅廁的習俗,看似破五之後百無禁忌,其實是因為節日期間人員冗雜,及時清除穢物有利健康。

再有錢的人也不敢對自己和家人的身體狀態做出承諾,陰陽兩儀下是物極必反的規律,防止春節期間過度吃喝造成的健康不適,採取了勞逸結合的方式,儘管以休息為主,但會有安排些簡單勞作以適應開春之後繁重的體力勞動。

當然這種可有可無的安排並非是春節程式的必須,但是繼續生活的必要,甚至是彰顯家訓門風的必要。清代晉商巨賈喬致庸曾告誡子孫:求名求利莫求人,須求己;惜衣惜食非惜財,緣惜福。傳統的家族理念中,將勞動看成家族興旺的根本和品質,即耕讀傳家、詩書濟世才能一有門興旺的根基。

但古人對客觀世界的認知有限,特別是生老病死的折磨和莫名的瘟疫。在漫長的歷史發展和經驗積累中,以風水學為基礎的古代衛生防疫方法先從家庭開始衍生,最常見的便是春節前的大掃除和各種富有情趣的生活點滴。


正月十二“滿庭芳”,兩廊秀色鄉間道,一樹寒柏讀書人


芷案焚香是生活的大雅,也是驅除蚊蠅最好的方式。明清之際,有錢人為了避免蚊蟲的困擾,在建築房屋時,採用花椒水浸磚砌牆的方式,使整個宅院都有暗香襲來,同時還芳香醒腦。如晉中的王家大院,三百年間依然有幽幽之氣隱隱飄來,張口便芬芳而至。

次級的便是香料在生活日常的使用。從先秦時期開始,人們已經有攜帶香囊或者香草的習慣。唐宋以後,香料或者焚香的習慣被普通百姓所接受,並逐漸成為待客之道。當時焚香的器皿和過程都非常講究,在配以古人的衣袂飄飄,君子之象儒雅之風的文明古國氣息便穿越時空撲面而來。

香料的使用在宋代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不僅有專人研究香料的配比,還有人專門著作和傳授制香、焚香之道。宋代著名書法家和詩人黃庭堅和其外甥洪芻還編輯了一本《香譜》傳世,可見當時人們對香料的喜好。

在各種香料中,有單品和合香的區分。單香材有沉香、檀香、龍腦香、安息香、乳香、藿香、麝香等,而按照一定配比將這些名貴香材按照“合香方”調和在一起,成為香餅、香丸、香篆、末香等,屬於古代高級奢侈品,是在貴客和重大節日才可以使用。


但對普通人來說,價格昂貴又沒有時間優雅進行,於是民間便有春節門楣插柏葉、秋季掛茱萸、夏季燃艾草的習俗,均是利用這些植物特有的芬芳氣息來抵禦蚊蟲侵擾。在古代,這些隨處俯拾的植物,成為那時人們驅瘟辟邪必備之物。

面對瘟疫,即便在觀念相對狹隘和封閉的時代,祖先們並非束手無策,而是採取各種方式積極應對,同時以家為單位,做好各種防護準備,主動與外界斷絕往來。中國古代豪門便是一個小社會,如晉城皇城相府、運城裴氏家族和榆次常家大院,甚至包括商賈雲集的平遙古城,關上城門便可保一方平安。


正月十二“滿庭芳”,兩廊秀色鄉間道,一樹寒柏讀書人


在歷史上著名的“丁戊奇荒”時刻,晉城周邊的野狼是被餓死的人喂大,而之後肆虐的瘟疫橫行整個山西,但這些豪宅憑藉著相對封閉躲過一劫,其間家訓的告誡和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成為避瘟避疫的有效手段。如《論衡》告誡人們不能吃老鼠碰過的東西;《金匱要略》則指出,決不能吃被蟲子、螞蟻咬過的掉在地上的果實;《淮南子》總結民間經驗,認為被打死的病犬不可以投入水中,否則會汙染水源。古代城市汙水聚集性住宅和也受到重視,據說西漢蕭何在未央宮修建了下水溝;為了減少城市灰塵,還製造了類似灑水車的“翻車渴烏”,榆次後溝古村則圈全部採用暗渠下水的方式,不僅排洪排澇,還擁有封閉傳染源的功效。

當習慣成自然後,一些好的習慣便成為習俗、風俗被保留下來。馨香的世界任何人都會憧憬和嚮往,特別是在春節這樣隆重的節日中,人們以新衣新風笑顏徜徉在香風中,是何等的自在從容。但每個家庭必須有人在上元節的前夕,換下體面的新衣,著上粗布的短裳,去尋找柏葉的存在。

木諧白者柏,向西承製,以全木德,肝臟體用備矣。葉側曰孫,曰絡,曰經,曰脈,克肖乎形。蓋肝藏血,失所藏,血吐不止。守所藏,何吐之有。時珍廣之洗療漆瘡,金形人,膚受其眚,名曰橫漆克承製,又何橫之有。


李時珍《本草綱目》上的這句話並沒有促進柏葉成為更多中藥的配方,但促進了民間對柏葉驅蟲辟邪的興趣。過去鄉野柏樹較多,因此在建築房屋和楹框時多以柏木為材、柏葉作為苫蓋和裝飾,為志向讀書者增添一分雅趣。宋人有詩曰:

翠柏童然雜蘤間,簿書餘暇獨來看。

不須更共春葩競,留取青青待歲寒。


正月十二“滿庭芳”,兩廊秀色鄉間道,一樹寒柏讀書人


志向與生活合一,生活融入了平安,看的人之心境與態度。福無雙至或禍不單行,是勤勞之上能否保持良好生活習慣與修養的結果。採摘柏葉,在勞作中排解出胸中汙濁之氣,又與馨香為伍,因此整個春節都變得健康和心曠神怡,宛若仙遊。


這樣整個春節都成仙境,仙境裡雲香四溢。從除夕旺火到上元燈夜,每天都是柏葉的清香與恬淡,若有若無,氤氳在房屋中,院落裡,大街上。

古人誠不欺人,獲取滿庭之芳,一枝柏葉,一縷心香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