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伤害,打着“我都是为了你好”的旗号


最近,徐峥的电影《囧妈》打破常规,选择在网络平台播放。


有一种伤害,打着“我都是为了你好”的旗号
<section>


影片里徐峥饰演四十多岁的徐伊万,在去莫斯科的火车上,与妈妈上演一场控制与反控制的戏码。

有一种伤害,打着“我都是为了你好”的旗号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发语音时,妈妈一个劲地往他嘴里塞小番茄;

为了阻止儿子一直打手机,把手机扔进水里;

吃什么,穿什么,和谁谈恋爱,什么时候生孩子,该不该接电话,吃不吃零食,都要强烈的干涉。

有一种伤害,打着“我都是为了你好”的旗号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在妈妈的过度控制下,徐伊万说了一句话:


“你心里住着一个幻想的儿子,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难道你没有发现吗?我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个儿子。”

这句台词也许莫名地戳中了我们的心。

曾经的我们正处于准备展开翅膀独立飞翔的某个时候,是不是也想过类似的问题,为何妈妈总是想要我变成她心目中的模样,无数次的我不想这样,我难以做到,但妈妈依旧锲而不舍,固执地认为这就是为我们好。

再回想一下,是不是我们讨厌父母控制自己的人生,却也完美地承袭了这份基因,转头去控制自己的孩子,就像电影里的徐伊万去控制自己的妻子一样。这种可怕的控制欲,仿佛一个恶性循环没有出口的怪圈,吞噬着家庭中的温情和爱。

有一种伤害,打着“我都是为了你好”的旗号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尤其一些独生子女家庭,孩子更是独一无二的。

孩子在父母眼里永远都是小孩子,父母担心孩子不能完成一些事情,以至于事事插手干预,打着爱的旗号大肆侵入不属于他们的领地,越俎代庖,扼杀了孩子应有的成长经历。

那么面对的,必然是紧张、易爆的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

有一种伤害,打着“我都是为了你好”的旗号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中国家庭有太多这样的亲子关系,父母为孩子操心一切,尽心尽力,到最后吃力不讨好,孩子不但不理解,有些甚至越来越叛逆。

多少良好的亲子关系,都毁在了父母强烈的控制欲上。


家庭教育作家尹建莉说:


那些极具控制欲的家长,真正在意的不是孩子的需要,而是自己的需要。与其说你关心孩子,不如说你关心自己的想法是否得到落实,是否得到回报。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你不光用强迫和打骂的方式逼她接受你的控制,还用哭或是自虐来威胁她——利用孩子对你的感情和对成人的敬畏来绑架她,逼她就范——你越是事无巨细地“关心”,越是对孩子的世界形成入侵,对她的心理和精神进行毫不节制的打扰。

我们都相信父母是爱孩子的,但这样充满控制的爱对孩子来说却是一种伤害。作为父母,我们也许可以控制自己所察觉的,但未察觉的则会控制我们,我们需要时刻反省自己,到底对孩子的控制是不是源于我们内心对自己需求的一种满足。

我们不能做孩子的人生杀手,而应该成为孩子人生的引领者。孩子的成长教育中,家长才是那个最需要改变的人。父母们首先要活明白自己,再教育孩子。

有一种伤害,打着“我都是为了你好”的旗号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所以说,良好的家庭教育前提应该是家长的自我教育。我们常常感慨,天下没有坏孩子,只有被错误对待的孩子。

如果家长真正付起了自己的人生责任,做好了自我反省、自我管理,保持对生活一贯的激情与责任心。孩子便会因为对父母尊重和信赖,追随我们的脚步,感受并接受其中的道理。模仿我们,然后超越我们。

父母要学会偷懒,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飞。

父母的懒不是真正的偷懒,而是给孩子留下自己动手、动脑的空间,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管理自己。

当孩子做不好一些事情,不要急躁地斥责他们,不要抢着去替他们完成,要多些支持和鼓励。给他们动手的机会。当孩子小的时候,就要让他们学会如何去铺床单,叠被子,自己整理衣服和书包,在锻炼他们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做事情的条理性。

有一种伤害,打着“我都是为了你好”的旗号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父母们要知道,孩子总会长大,他们总要离开父母自己生活。

正如龙应台在《目送》中所写的: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父母不要怕孩子吃苦,不要怕孩子做不好,更不要事无巨细地包办孩子所有的事情。

孩子只有不断地在实践中学习、模仿,才能做成一件事情。当孩子完成一件事情,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才能有信心和勇气去面对以后的生活,在未来成为更好的自己。

有一种伤害,打着“我都是为了你好”的旗号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影片在最后有一句话发人深省,它说:

爱,不是控制和索取,而是接纳和尊重。

“一直以来,我们总是在争吵。但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对彼此的爱,只不过,这份爱,是希望对方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其实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都应该是完整的。爱不是控制和索取,爱是接纳和尊重。”

父母们不要再用一句“我都是为你好”来捆绑孩子的人生,不要以为这就是爱,可以为所欲为。

真正的爱是接纳和尊重,是给孩子自由。良好的关系,不是强行改造,而是默默影响。

在疫情笼罩下的这个特殊春节,部分地区已经施行限行不许外出,但这也是家人间难得共处的机会。希望父母和孩子能够相互尊重,亲密有间,活出真正的自己。

有一种伤害,打着“我都是为了你好”的旗号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