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是诸葛亮故意为之考验刘备的吗?

历史痴


“三顾茅庐”这个说法,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亭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意思是,我本来只是一个乡野间的布衣百姓,先帝却那么重视我,三次亲自到我所居住的茅庐咨询国事,士为知己者死,我感激先帝的赏识,于是答应供他驱驰。

由此开始了几十年的君臣合作,留下一段佳话。

如果用现代思维来理解的话,我认为“三顾茅庐”是应聘者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过程。可以理解为诸葛亮故意考验刘备,也可以理解为刘备在这一过程中加深了对诸葛亮的认识,并且宣扬了自己的礼贤下士,提升了名气,是双赢的事情。

这一过程,看似是刘备主动发起的,但在他一顾茅庐没见到诸葛亮之后,主动权就到了诸葛亮手里,见与不见他说了算。

刘备也不弱,见招拆招,很快看破了内中玄机,他固然可以不再光顾茅庐,但是,他的人设是求贤若渴,要是轻易放弃,人设就崩了。对于靠人设吃饭的刘备来说,这是很危险的一件事儿。

相反,锲而不舍则是有利无弊。如果诸葛亮真有传说中那么厉害,那么刘备就得到了一大助力,如果诸葛亮只是徒有虚名之辈,刘备只是损失了一点时间,却有“千金买马骨”的效果,美化了自己的形象,何愁真正的有识之士不来投?

所以关羽、张飞都觉得诸葛亮在拿架子,力劝刘备不要再理那山野村夫,刘备却一而再,再而三,不辞辛劳做足了姿态,终于见到了诸葛亮,有了名扬后世的隆中对。

隆中对不是对联,而是一个庞大的未来战略构想,基本路线是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正是这一设想,让刘备从此不再东奔西跑,有了立足之地,发展成可以和曹操、孙权相抗衡的蜀汉。

刘备在现代人看来,似乎不太具备雄主的素质,文不成武不就,仿佛他的江山是哭来的。其实,这真是一种误解。

三国豪杰中,刘备起点最低,孙权出身世家望族,曹操也是官宦子弟,提前出局的袁绍、刘表等人,全都有雄厚的背景。唯有刘备,说是中山靖王之后,实际上就是个家境贫寒的平民老百姓,能创下蜀汉基业,真的很厉害了。

再说了,他要是真那么差劲,诸葛亮能看上他?在他死后还恪守着当初的诺言,为了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总之,刘备通过了诸葛亮的考验,诸葛亮也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他们是古代君臣关系的典范。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缥缈峰下一粒沙


在《三国演义》刘备三顾茅庐这段叙述中,司马徽与刘备的对话可看出,诸葛亮常常自比管仲、乐毅,认为自己有兼济天下的宏才大略。而此时逢汉末天下大乱,有朝一日诸葛亮寻得明主肯定会出山去干一番伟业的。而此时刘备仁义之名,世播海内。诸葛亮自然是早有听闻的。刘备此时虽然势力不大,但他贤德声名远播,受到世人的敬爱。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刘备就像一只潜力股,日后发展壮大的机率非常高。在刘备手下做事的人,也一定能施展才学和抱负。因为一个集团若想发展壮大,总是不能缺乏人才来运作的。而诸葛亮正好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才,刘备称之为"大贤"。按理说,刘备亲自找上门拜求对诸葛亮来说,应该是一个大好的机会,为什么诸葛亮迟迟不肯出来与刘备相见?诸葛亮能掐会算,他一定知道刘备要来找他。更何况刘备第一次寻而未见时曾给诸葛亮的童子交代过,令童子一定要转告诸葛亮自己来过。诸葛亮肯定是清楚的。到这里,我们大概可以猜测得出:诸葛亮等到刘备第三次上门来寻访自己时(也就是三顾茅庐之时)才出来与之相见,是诸葛亮故意安排的。诸葛亮这样安排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考验考验刘备是否真的如别人所说是个贤主。若刘备真的是个贤主,胸襟一定广阔不会与自己这点小事计较,并且还会礼贤下士,像诸葛亮这种有才华的人,更会敬重有加!就连刘备三顾茅庐之时,诸葛亮仰卧于草堂几席之上而让刘备拱主于台阶之下等候也是在考验刘备。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这个道理像诸葛亮这种聪明人是理解得非常透彻的。像诸葛亮这种有大抱负和才华卓绝的人,自然不会随随便便的去投靠一个人,自然会对自己的前途和满身才华负责。所以诸葛亮当然也会为自己找一个合适的平台来发挥所长。若把自己一身才华托付给一个平庸或心胸狭隘的人,岂不浪费?而且为贤明之君出谋划策,才真正的是为天下黎明服务,才是真正的兼济天下,自己的所作所为才有真正的意义。因此,对于刘备的上门盛请,诸葛亮自然是要考验一番。史上大贤之一姜太公,准备为周文王卖命之前,也曾考验过周文王。姜太公曾要求周文王背着自己走回去,而周文王整整背着他走了800步。后来姜太公助周取得天下,奠定了周朝800年基业的基础。后来刘备的真诚终于打动了诸葛亮,于是决定出山相助刘备兴扶汉室江山。“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这是诸葛亮说的。果然,刘备没有让诸葛亮失望,不但拜诸葛亮为军师,还对他敬重有加。诸葛亮为了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也使出浑身解数,帮助刘备一步步奠定三分天下的基业。(参考资料:罗贯中《三国演义》)


楠柯壹梦


我是猴大爷说,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我认为是。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还得诸葛亮的出身说起。


不一般的布衣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到自己的出身时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然而诸葛亮真的是就是普通的老百姓吗?


《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中,徐庶曾提到过诸葛亮的出身:


“此人乃琅琊阳都人,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乃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其父名珪,字子贡,为泰山郡丞,早卒。亮从其叔玄。玄与荆州刘景升有旧,因往依之,遂家于襄阳。后玄卒,亮与弟诸葛均躬耕于南阳...”


从上述的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信息:首先,诸葛亮是官宦之后;其次,诸葛亮和刘表二者之间存在关系。


要知道刘表当时是荆州的实际统治者,在其治下的荆州襄阳地区,还存在有庞、蔡、黄、蒯、马、习、杨等地方豪强。其中庞,就是庞德公、庞山民、庞统他们家;蔡,即蔡瑁他们家;黄,即诸葛亮岳父黄承彦他们家;蒯,即蒯良、蒯越、蒯祺他们家,其中诸葛亮的姐姐还嫁给了蒯祺;马,即马良、马谡他们家。(习、杨两家不太清楚,杨姓,杨仪应该是代表吧?)


在这几大豪强中,蒯、蔡两姓出仕荆州,为从政派,而庞、黄、马、习等姓则属于在野党。

诸葛亮出生在181年,189年时,年仅8岁的诸葛亮跟随他叔叔诸葛玄来到荆州投奔刘表,他叔叔去世是在197年,那年诸葛亮已经18岁了。


在中国古代,早婚现象比较严重,汉代更甚。据《汉书》、《后汉书》中所载,男子十五岁至十八岁就可以结婚了。公元197年已经18岁的诸葛亮显然已经到了晚婚的年龄,于是诸葛亮开始张罗自己的终身大事,恰在此时,黄承彦主动上门提亲来了。据《襄阳耆旧记》中所载:黄承彦,高爽开朗,为沔南名士,谓孔明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面,才堪相配。”孔明许焉。


从这时起,诸葛亮就成为黄承彦的女婿,而老丈人黄承彦的媳妇,也就是诸葛亮的丈母娘又是荆州牧刘表的后老伴儿的同胞姐妹,也就是说诸葛亮是刘表的侄女婿,是蔡瑁的外甥女婿,刘表和蔡瑁是诸葛亮的姨父和舅舅,本来诸葛亮凭借叔叔诸葛玄与刘表的交情,二人多少有点关系,而现在他取了黄承彦的女儿,成了刘表的侄女婿,二人的关系更进一步了。


凭借着与蒯姓(姐姐嫁给了蒯祺)、黄姓(黄承彦的女婿)、蔡姓(姻亲)、刘姓之间的关系,诸葛亮成功的打入了荆州上流豪强社会的关系网当中,这就为他从上层阶级获得可靠消息,了解当时的社会情况提供了绝佳的先决条件。


寻找目标


那时候的士大夫文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国情怀以天下为己任,诸葛亮自比管、乐,也想向他们一样成就一番事业,为什么不投刘表呢?因为他知道刘表难成气候,荆州早晚要属于他人。于是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实现自己建功立业的目标,在寻找机会,恰在此时,刘备的出现,给了他希望。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刘备来到荆州,驻扎在新野期间,刘备招兵买马广纳贤才,引得“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不但招到了魏延,而且还把徐庶招至麾下,驻守新野的第二年,刘备在博望就击败了曹军大将夏侯惇。


刘备的这些举动,作为荆州牧的刘表不可能不知道,而作为刘表侄女婿的诸葛亮,即使不能从刘表那里获得信息或者较为准确的信息,但是凭借他此时的身份,从荆襄上流社会中获取准确情报也不是难事。很有可能在那段时间里,诸葛亮就已经动了要投靠刘备的心思。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投靠刘备呢?


刘备有英雄之志

当时天下大乱,群雄割据豪杰并起,汉献帝虽然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元首,但大权旁落,曹操执掌朝纲,所有事情都不由汉献帝做主,天下诸侯不少,但是人人都有自己的算盘,想当年讨伐董卓时怎样,众诸侯歃血为盟,誓要匡扶王室,可结果呢?董卓还没打败,联军自己内部就纷争起来,结果闹的是离心离德,散伙分家。即使是汉室宗亲又如何?刘焉割据益州,还图谋过篡位,刘虞倒是本分,但是实力不行而且胆子太小;刘繇刘岱倒也是汉室宗亲,一方诸侯,但都是水平一般的泛泛之辈,而且这些人都死了,刘璋不过是守门之犬,没有什么大志;刘表虽然坐镇荆襄九郡,但守成可以谋天下不行。只有刘备,一心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和曹操对抗虽然是屡战屡败,但是屡败屡战,从不气馁,这股子志向,值得钦佩。

刘备有创业之资

电影《天下无贼》中葛优有一句著名的台词“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其实不单是二十一世纪人才最贵,放在哪朝哪代什么时候,人才都是最重要最贵的,尤其是像天下动荡的三国时代。要知道在那个年代,有军队,有地盘,腰杆子才硬,当然军队再多,但是统兵的将领不行也是白瞎,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正是这个道理,刘备兵虽然不多,但是手底下的将领厉害,关羽、张飞、赵云皆万人敌,所欠缺的就是有一个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这么一个角色。


刘备实力弱小

建安六年至建安十三年的天下形势,曹操灭掉了袁氏统一了北方,地盘最大;马腾、韩遂盘踞在西凉一带;孙权从哥哥孙策的手中接过了江东六郡;刘表占据荆襄九郡;刘璋在益州;张鲁在汉中,公孙家族在辽东,这些势利尽管大小不一,但都有各自的地盘,刘备虽为一方诸侯,但是地盘仅仅是一座新野县城,管辖之地不过百里,不要说和曹操、孙权相比,就是和张鲁比起来也是相差甚远。但是刘备有张鲁比不了的东西,这东西就是上边所说的英雄志还有创业的资本,另外,别看刘表、马腾、刘璋他们地盘不小,最终也逃脱不了覆灭的命运,而刘备完全可以在诸侯的纷争中发展壮大、茁壮成长。


辅佐刘备

那么既然心动打算投靠刘备,诸葛亮为什么不自己去反而还要让刘备三顾茅庐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诸葛亮当时太年轻,他怕刘备看不上自己。

刘备投靠刘表时已经四十岁了,而诸葛亮才二十出头,尽管齐身于荆襄豪强仕族上流社会,但是诸葛亮的恃才傲物,自比管、乐,常常令他人对他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人相信 他有这个才干。而且“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这当中难免会有几个在刘备面前说诸葛亮坏话的,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总之《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的一句话很能说明当时刘备对诸葛亮的态度: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与君俱来。


什么叫“与君俱来”,就是让他跟你一起过来。完全是一种不屑的语气。如果此时的诸葛亮也像其他的荆州豪杰一样主动去归附刘备,那么很有可能会给刘备留不下什么深刻的印象,更不会像后来那样对他。


所以诸葛亮为了推销自己,勾起的好奇心,他让好友孟公威、石广元给自己散播名声,让司马徽在刘备面前提“卧龙”这个雅号,让徐庶在刘备面前直接推荐自己,最终刘备的好奇心被勾起,求贤若渴的他多次前往诸葛亮的住处进行拜会,尽管都没能见到诸葛亮,但人就是这样,越得不到的越想得到,在多次探望之后,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打动了,最终他二人见了面,诸葛亮献上了他的战略规划《隆中对》,刘备对这个规划表示赞许,俩人的关系一天比一天亲密。


但是这并不能表示在这次见面之后,诸葛亮就跟随刘备走了,《出师表》中说提到的“遂许先帝以驱驰。”仅仅是说诸葛亮答应或者同意为刘备效力。

诸葛亮真正出山跟随刘备是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备屯兵樊城的时候,按《魏略》中所记:


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


而所谓的三顾茅庐,是发生在刘备屯兵新野的时候。


《三国志诸葛亮传》:时先主屯新野.....凡三往,乃见。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在建安七年(202年)——建安十二年(207年)这五年当中的某一天,刘备见到了诸葛亮,俩天谈的都很好,诸葛亮同意给刘备打工,但是两人并不是经常的见面,到了建安十三年(208年)的时候,由于曹军南下,刘备放弃了新野,屯兵在樊城,眼看着曹军大兵压境,荆州日益危机,诸葛亮自己跑去找刘备商量抗敌的事,一开始刘备没在意,但是后来刘备上心了,而且改变了对诸葛亮的态度,再加上曹军开始南下,俩人遂在一起,并最终诸葛亮帮助刘备成就了一番事业。


猴大爷说


其实关于陈寿《三国志》的刘备三顾茅庐,和鱼豢《魏略》中的诸葛亮主动投奔刘备的矛盾(1),纯粹是受到裴松之的误导而作出来的。《魏略》里诸葛亮【北行见】刘备的会面,估计就是发生在三顾茅庐之后。

1,《三国志》里三顾茅庐只是刘备拜访诸葛亮,无任何词语描述是刘备征辟诸葛亮。

2,《魏略》里刘备与诸葛亮【非旧】关系无法得出是双方第一次见面,而是双方关系浅。

3,《魏略》里从诸葛亮【北行见】刘备的方向来看,诸葛亮肯定不是从隆中出发。

4,《魏略》里诸如刘备【知亮非常人】、【由此知亮】等细节,说明刘备已经认识诸葛亮。

5,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就是个宾客身份,并非很多人以为马上就有了官职。

6,直到刘备吞并荆南4郡,诸葛亮才有第一个官职【军师中郎将】。

7,《魏略》没有像陈寿《三国志》那样,美化刘备和诸葛亮的君臣感情,而是从零开始。

8,【情好日密】可概括从【诸生意待之】转变成【犹鱼之有水】的感情升温的时间。

仔细看《三国志》诸葛亮传,就会发现三顾茅庐过程的记载十分蹊跷。在刘备【凡三往,乃见】(2)诸葛亮询问【当世之事】(3),而诸葛亮以【隆中对】回答完毕后,刘备就只说一个【善】字就没下文了,什么表示都没有,随后直接就是刘备和诸葛亮【情好日密】(4)了。压根就无法明确诸葛亮是否答应刘备邀请而出仕。

如果刘备的三顾茅庐是亲自上门征辟诸葛亮,那起码要做到各种礼节。比如事先把征辟的礼物准备好,还有要担任左将军府的何种官职也需安排好,结果什么都没有,【三顾】行动就以刘备的称【善】一字而告终了。这可能说明刘备三顾茅庐只是拜访诸葛亮而已,或者说【三顾】之后,诸葛亮并非以刘备属下官吏的身份为刘备效力。

实际上,所谓诸葛亮出山后,开始并无任何官职,对比简雍、麋竺和孙乾3人很早就担任刘备的左将军【从事中郎】(5),诸葛亮此时就是【宾客】的身份,直到刘备【遂收江南】以后,才有第一个正式记载的官职【军师中郎将】(6)。当然,千百年来,人们总习惯性地认为诸葛亮被刘备请出山后,就立马就受到重视当了官。

要知道在两汉魏晋时期,主君征辟某人为正式下属,那就说明建立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 君臣之好 】(7)的关系。而在诸葛亮在出使东吴的时候,由于刘备并没有征辟诸葛亮为府下官吏,只是宾客身份,张昭才能毫无顾忌地【荐亮於孙权】(8),来挖刘备墙角。又如鲁肃、诸葛瑾为孙权效力时也是【 始为宾客 】的身份(9)。

有趣的是,在诸葛亮以宾客身份去游说孙权前,鲁肃也是以宾客身份来吊丧刘表的(10)。因此先认知到诸葛亮只是刘备的宾客身份,再回头看《三国志》和《魏略》的区别,至少在诸葛亮的身份职位上,两者并无矛盾,无非是《魏略》里刘备和诸葛亮【非旧】的关系与一般人认知的不同。

而恰恰是裴松之可能认为三顾茅庐刘备和诸葛亮的第一次见面后,双方关系就应该好的像蜜一样,才会把诸葛亮一次【北行见备】的行为,和【备与亮非旧】(11)的关系,误认为是诸葛亮主动投奔刘备的第一次见面。其实无论是【北行见备】,还是【备与亮非旧】,这2个用词都无法得出这是双方第一次见面的结论。

在【备与亮非旧】的【非旧】一词里,【旧】解释为:故交,老交情。因此【非旧】解释为两人是新交,并非熟识,关系比较浅,这说明诸葛亮在【北行见备】前已经和刘备认识。毕竟三顾茅庐两人就见了一次面,关系自然不熟,当然是【非旧】了。就如同皇帝的新装一样,一旦戳破,就会发现《三国志》和《魏略》之间并没有无法调和的矛盾。

之后,裴松之可能还认为《魏略》里刘备对诸葛亮【诸生意待之】(12)和【上客礼之】(13)的待遇,就是侮辱了刘备和诸葛亮的君臣感情。但任意两人之间的亲密度都不可能刚开始就是100%的满值。即使陈寿也用了【情好日密】一词,来说明双方关系是通过时间的沉淀,来逐渐升温的。

要知道不但《魏略》这样记载,司马彪的《九州春秋》也是同样记载(14)。而司马彪写《九州春秋》的时候,蜀汉都已经灭亡了,他作为晋朝宗室,拿到蜀汉的史料书稿信件不会太难,加上诸葛亮怎么也是个名人,不太可能搞不清是谁先见谁的面。当然,《魏略》和《九州春秋》作为魏晋史书,自然不会刻意美化刘备、诸葛亮的君臣感情。

其实详加分析《魏略》的这段记载的每句话,就会发现其中的很多细节,早就显示诸葛亮已经认识刘备了。首先,《魏略》提到诸葛亮因为出于【荆州次当受敌】而【北行见备】,之后又提到【刘表性缓,不晓军事】(15)。诸葛亮为什么要为此特意去见刘备,又为什么要特意提到刘表呢?

前文已提到,刘备在三顾茅庐后,对诸葛亮并没做什么具体安排,诸葛亮也没具体答应什么,仅是双方【情好日密】,诸葛亮只是刘备的宾客。在赤壁之战出使东吴时,还曾被张昭挖墙脚。这说明在客观上,宾客身份对诸葛亮需要忠诚刘备来说,并没有强制约束力,随时可以想出仕刘表或者孙权。而诸葛亮以宾客身份为刘备而担忧荆州,也并非难以理解。

而诸葛亮作为刘备的宾客,能够活动的范围也是很大的。在《三国志》诸葛亮传里,刘表长子刘琦可是【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16),还发生一次诸葛亮和刘琦【游观后园,共上高楼】后,被刘琦【令人去梯】(17)的事件发生,这说明诸葛亮并非一直与刘备待在新野,而是随时可以出游,比如经常待在刘琦当时的所在地襄阳。

第二,《魏略》记载诸葛亮【北行见备】时,刘备【屯於樊城】(18),这与《三国志》诸葛亮传里,刘备在三顾茅庐时正【屯新野】(19)产生了地点矛盾,但前文提到了诸葛亮已成为刘备的宾客,而且宾客活动范围很大,那么地点矛盾就不成立了。只不过诸葛亮【北行见备】的方向却有些问题。

众所周知,襄阳、樊城仅隔汉水南北相望,经常一体并称襄樊,而诸葛亮的隆中却【在襄阳城西二十里】(20)的南阳邓县,如果诸葛亮从隆中出发去樊城,似乎用【北行】不妥,用【东行】更为妥当。如此说来,诸葛亮很可能正是以刘备宾客身份在襄樊以南附近活动,得到某些荆州危机的消息后,紧急北上樊城面见刘备。

第三,刘备与众宾客集会时提到【备与亮非旧】。前文也提到【非旧】只能说明两人关系不熟,不是【旧交】,而是【新交】,属于最近认识或者刚认识不久,不可能论证出这是刘备和诸葛亮的第一次见面。如果裴松之仅凭【非旧】一词,就把诸葛亮【北行见备】当做双方第一次见面,那就实在有些武断和牵强了。

第四,当宾客见面会【坐集既毕,众宾皆去】后【而亮独留】(21),排除诸葛亮自来熟的可能,这似乎也不像是其接受刘备面试,即双方第一次见面时诸葛亮所能够逾越干出的唐突事情,类似情况也发生在孙权和鲁肃身上。周瑜向孙权推荐鲁肃后(22),孙权即会见鲁肃,这场合也是一场众宾客集会。

同样是【 众宾罢退 】,然而与诸葛亮不同的是,鲁肃却是【亦辞出】表示告别了(23),然后被孙权叫回来。这说明诸葛亮既然能够自动留下,而刘备又能够在其面前很自然地【结毦】(24),显示了两人互相之间已经有了一定熟悉感,更反证了诸葛亮对于刘备来说不属于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

第五,而后诸葛亮开始对刘备提问时,刘备就突然【知亮非常人也】(25),这显然说明刘备已经多少了解诸葛亮。在刘备纳其策实施后,又出现【备由此知亮有英略】(26),其中这【由此】一词用得非常巧妙,显然又喻示双方已经认识一段时间。最终刘备【乃以上客礼之】,说明这一献策改变了刘备对诸葛亮的宾客的待遇级别。

估计最令裴松之不爽的就是在《魏略》的记载中,刘备对于诸葛亮的态度仅是【诸生意待之】,以及【上客】之类的宾客待遇,似乎与《三国志》诸葛亮传的【犹鱼之有水也】(27)有着矛盾。前者【诸生意待之】在前文已提到,即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里,陈寿也是用【情好日密】来说明刘备与诸葛亮关系是通过时间的沉淀,来逐渐升温的。

通俗的说就是诸葛亮说完隆中对出仕后,双方的感情是1日好过1日。那么诸葛亮出仕之后与刘备,也就是【日密】的第1日的感情是怎么样的呢?在缺乏史料记载的情况下,诸葛亮出仕后【日密】的第1日,刘备对其感情完全可能是一张白纸。因此《魏略》用【诸生意待之】来描述刘备在初始阶段对待诸葛亮的感情,并不能说错。

当然,这【情好日密】中的【日密】具体日数也不太清楚,直到【关羽、张飞等】开始【不悦】了(28),刘备便以一句【犹鱼之有水也】挡了回去。因此【情好日密】一词完全可以概括刘备对诸葛亮从如同白纸般的【诸生意待之】,转变成浓密的【犹鱼之有水也】的这段美好的君臣感情培养升温的时间过程。

对于诸葛亮【上客】之类的宾客待遇,前文已提到即使在《三国志》里,刘备的三顾茅庐只是拜访,并非征辟,对诸葛亮的待遇没做具体安排,诸葛亮完全可以自由出仕其他势力。而在刘备和诸葛亮【情好日密】后,【关羽、张飞等】依然【不悦】,说明对诸葛亮不满的人除关羽、张飞外,大有人在。可见诸葛亮当时的宾客待遇是完全符合规格和情势的。

而诸葛亮在207年刘备拜访时提出的隆中对,再怎么吹也只是个画饼,画饼总归是不能饱饥的,刘备不可能以此来给予诸葛亮高待遇。何况诸葛亮作隆中对还是【因屏人曰】(29)的密室会谈,转化成文字记载则要靠后来补记了。因此当时只有刘备知道隆中对的内容,在其他人不知道的情况下,诸葛亮即无功劳,又无资历,自然无法服众了。

当然,《魏略》记载的诸葛亮向刘备献策虽然也可能属于密室会谈,靠后来补记,但至少内容里建议清查户口、增加兵力(30)是实打实能够现用的谋略,而且务实,能够缓解刘备的燃眉之急,比隆中对这个当时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实现的画饼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刘备把它当做功劳,作为给予诸葛亮上客待遇的奖赏理由,也说得过去。

因此刘备的三顾茅庐虽然并非征辟,而只是拜访,但至少和诸葛亮建立起了关系。诸葛亮以宾客的身份为刘备效劳,按照出师表的原话就是【遂许先帝以驱驰】(31)。随着时间的深入,诸葛亮逐渐展露才华,不仅能画饼,还能务实献策,刘备自然愈发看重诸葛亮,感情和待遇也自然提升,从【诸生意待之】转变成【犹鱼之有水】的【上客礼之】。

而后人认为的刘备三顾茅庐之后,刘备对诸葛亮就有【犹鱼之有水】的君臣感情,这完全是受到陈寿的三顾茅庐对这一美好事件,所进行刻意渲染氛围的影响。陈寿的溢美导致后人沉浸在刘备和诸葛亮君明臣贤的美好情感之中,完全忽视了陈寿笔下的【情好日密】是一个经过精心编织,而是需要通过时间来沉淀感情过程的文字陷阱。

对比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本传全篇专美诸葛亮和刘备的感情,《魏略》可以说是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来表述双方的感情。从刘备三顾茅庐,到赤壁之战前夕能够出使孙权(32),说明诸葛亮即使没有官职,也已经凭借才华成为刘备集团中极其重要的一员。当然,直到刘备【遂收江南】以后,诸葛亮才有第一个官职【军师中郎将】。

其实《魏略》和《三国志》的用意都差不多,都是表明诸葛亮是通过显露才华来博得刘备的青睐和信任,《三国志》是通过隆中对,《魏略》则是用募兵之计。只要知道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只是宾客的身份,就很好理解《魏略》的记载事件是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发生的。将《三国志》诸葛亮传和《魏略》结合起来,可以将过程叙述如下:

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以宾客的身份为刘备效力。作为宾客,诸葛亮能够活动的范围是很大的。当时诸葛亮并非在襄樊西面的隆中,而是在南面活动。当诸葛亮觉得荆州受到北方威胁越来越大时,临时起意而北上,向正驻扎在樊城的刘备献策。刘备从此觉得诸葛亮有真才实学,在纳谏后将诸葛亮升为上级宾客。

引用史料:

(1)裴松之:臣松之以为亮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则非亮先诣备,明矣。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

(2)三国志诸葛亮传: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3)三国志诸葛亮传: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

(4)三国志诸葛亮传: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於是与亮情好日密。

(5)三国志简雍传:先主至荆州,雍与麋竺、孙乾同为从事中郎,常为谈客,往来使命。

(6)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7)晋书向雄传:雄初仕郡为主簿,事太守王经。及经之死也,雄哭之尽哀,市人咸为之悲。后太守刘毅尝以非罪笞雄,及吴奋代毅为太守,又以少谴系雄于狱......时吴奋、刘毅俱为侍中,同在门下,雄初不交言。武帝闻之,敕雄令复君臣之好。

(8)袁子曰:张子布荐亮於孙权,亮不肯留。人问其故,曰: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

(9) 三国志吴主传: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

(10)三国志鲁肃传: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

(11)魏略曰: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

(12)魏略曰: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

(13)魏略曰:乃以上客礼之。

(14)裴松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15)魏略曰: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

(16)三国志诸葛亮传: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

(17)三国志诸葛亮传: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於吾耳,可以言未?

(18)魏略曰:刘备屯於樊城。

(19)三国志诸葛亮传: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原见之乎?

(20)汉晋春秋曰: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21)魏略曰: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

(22) 三国志鲁肃传: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

(23)三国志鲁肃传: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

(24)魏略曰:备性好结毦,时適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

(25)魏略曰: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

(26)魏略曰:备由此知亮有英略。

(27)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原诸君勿复言。

(28)三国志诸葛亮传:於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

(29)三国志诸葛亮传: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30)魏略曰: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

(31)三国志诸葛亮传: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32)三国志先主传:先主遣诸葛亮自结於孙权。


笑谈历史奇闻


我是日航君,为您解答。

三顾茅庐一事,在《三国演义》中写得非常非常的详尽,里面有神态,有人物,有对话,有张飞想要烧了诸葛亮家的房子。那么这个事情是诸葛亮故意考验刘备吗?下面请听日航君为您分解。

一、诸葛亮爱装神秘

说实话,诸葛亮这个人很有意思,诸葛亮其实挺爱装装深沉,装装神秘的,颇有一些我们经常说的“神棍色彩”。

例如说诸葛亮在荆州的时候,和石广元、徐庶、孟公威等人都是好朋友,大家经常一起聊天。诸葛亮在其中属于最为优秀的一个人,有一次诸葛亮对另外三个人说:“你们三个人日后肯定都能做到刺史郡守的位置。”

诸葛亮这么一说,肯定就会引起这几个人的好奇啊,这几人就必然要问问为啥为啥。而这个时候,诸葛亮的反应就是笑笑不说话。说实话,诸葛亮这种行为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叫做“卖关子”。面对这种人,你必然要奉承一下他,说他几句好话,或者是拿出点真金白银来他才肯跟你说。

考虑到诸葛亮毕竟是个少年人,骨子里还是有着少年人的好玩的习气的,诸葛亮作出这种事也就不奇怪了。

后来诸葛亮还帮过刘琦出主意。刘琦非常器重诸葛亮并且信任诸葛亮,因此找诸葛亮帮他出主意。结果诸葛亮经常搪塞他,不帮他出主意。刘琦一怒之下,将诸葛亮引上高楼之上,然后撤去梯子,逼诸葛亮出主意。然后诸葛亮才出了。

因此我们可见,诸葛亮性情里面其实是带着一些少年人的好玩而且喜欢装神秘的性格的,因此诸葛亮会让刘备三顾茅庐说起来也不奇怪了。

二、诸葛亮试探刘备的心理

说实话,人活一辈子,谁不希望碰上一个能够实现自己价值的主公?这个时候天下形势已经有些明朗了,曹操携鲸吞之势要兼并天下,对于诸葛亮来说,选择就很重要了。是选择刘备,孙权,还是曹操?

司马德操曾经跟刘备说,识时务者为俊杰,随后便推荐了诸葛亮和庞统。这个说来有趣,什么是时务啊?曹操鲸吞天下,不应该才是时务吗?为什么要跟着如同败家之犬一样的刘备呢?

因为诸葛亮看好了刘备的坚韧不拔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心态。说实话,当时诸葛亮多闭门拒绝刘备,就次是看看刘备有没有争霸天下的雄心。如果没有的话,可能刘备一次就会走人,不会再去找诸葛亮,如果刘备还有争取天下的雄心,那么他就会一次又一次来找诸葛亮。

最终诸葛亮出身辅佐刘备,这不仅是诸葛亮的价值体现,也是刘备的价值体现。正是刘备在四五十岁的年纪依然雄心不改,才能博得诸葛亮的心。

文:日航通鉴 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


日航通鉴


三顾茅庐我个人觉得可以理解为诸葛亮故意考验刘备,也可以理解为刘备在这一过程中加深了对诸葛亮的认识,并且宣扬了自己的礼贤下士,提升了名气,是双赢的事情。

三顾茅庐,是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军师徐庶打破曹仁的八门金锁阵后,被曹操威胁而离开刘备,临行前向刘备推荐了当时在南阳的卧龙——诸葛亮。刘备在当时的诸侯之中实力较弱,急需一位能人辅佐,于是三次前往拜访诸葛亮,才请得孔明出山。这一段故事,在正史中也有记载,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对话《隆中对》也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我认为“三顾茅庐”就相当于现代社会应聘者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过程。

那么为什么刘备拜访的前两次,诸葛亮怎么刚好都不在家,而第三次还假装在睡觉,让刘关张三人等上半天,急的张飞差点拿绳子去绑他呢?难道真如大家所说,诸葛亮是信不过刘备,故意多次刁难刘备来考验他的诚意吗?按理说,刘备亲自找上门拜求对诸葛亮来说,应该是一个大好的机会,为什么诸葛亮迟迟不肯出来与刘备相见?诸葛亮知道刘备要来找他,刘备第一次寻而未见时曾给诸葛亮的童子交代过,令童子一定要转告诸葛亮自己来过,诸葛亮肯定是清楚的。到这里,我们大概可以猜测得出:诸葛亮等到刘备第三次上门来寻访自己时(也就是三顾茅庐之时)才出来与之相见,是诸葛亮故意安排的。诸葛亮这样安排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考验考验刘备是否真的如别人所说是个贤主。若刘备真的是个贤主,胸襟一定广阔不会与自己这点小事计较,并且还会礼贤下士,像诸葛亮这种有才华的人,更会敬重有加!

事实上在刘备第一次登门之时,诸葛亮已经为刘备和自己将来逐鹿中原做谋划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刘备实力太弱,别说北边的曹操和江东的孙策,就连与刘表刘璋之流相比也是大大不如。刘备所倚仗打天下的,只有一个皇叔的虚名和关张两名大将而已,这样子是无法吸引人才前来投靠的。

因此,诸葛亮前两次故意不见刘备,是为了和刘备联手炮制三顾茅庐这个故事,让天下人都知道刘备礼贤下士,求贤若渴。故事传出后,刘备的声望自然会大大提升。早知道,在当时的乱世,决定一个人投靠谁的重要参考因素,就是主公声望的高低。

而除了为刘备提高声望之外,诸葛亮也没忘了给自己打算。他知道,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感情自是深重,而关羽自傲,张飞鲁莽,若自己随随便便就投于刘备麾下,这二人必定会不听指挥。因此,三顾茅庐其实还是个一石二鸟之计,诸葛亮借此为自己在刘备军中立威,方便日后得到重用。

当然,刘备对此自然也是一清二楚,所以说:“我得孔明,如鱼之得水”,也就不顾关张反对,顺水推舟地和诸葛亮上演了这一出三顾茅庐的戏码了。


大江侃历史


一方面“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一方面君王选择文臣良将辅佐自己,另一方面,臣子也在选择君王来追随,通过三顾茅庐,诸葛亮可以通过刘备的言谈举止,通过和刘备的交流来了解刘备的志向,了解刘备的为人,了解性格等等,分析分析他是个怎么样的人,能不能成大事,是不是一个值得追随的人。

另一方面,太容易获得的都不太珍惜,欲擒故纵,会让刘备更看重,更尊重诸葛亮,更看重诸葛亮的辅佐。

还有一方面是通过三顾茅庐来提升刘备的知名度,千金买马骨,三顾茅庐,宣扬刘备知人善用,重视人才,哪个诸侯像刘备三顾茅庐来请人。让更多人才来追随刘备。




历史学习鸡


三顾茅庐是三国中一段非常精彩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说的是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打天下,亲自去请了三次,态度非常谦恭,诚恳,最终感动了诸葛亮。

但是,刘备第一次去请时,一上来报了一大堆官职,却吃了闭门羹。因为在刘备心里诸葛亮卓尔不群,自比管仲和乐毅,骨子里一定非常清高,所以,刘备想以他不同凡响的身份,获得诸葛亮的好感。没有想到人家不吃这一套。毕竟当时刘备的名声已经打响了,诸葛亮想要多考验刘备所以不会被各种头衔所吸引,诸葛亮要的是以恢复汉室为己任的明主。刘备后来降低身份,以极其谦卑的态度和真诚最终打动诸葛亮为其出山。最终三分天下有其一,建立了蜀汉基业,当了皇帝。


鼠年有猴


我个人觉得是的,为什么呢?因为三国处于乱世,作为隐士,应该是绝顶聪明之人,他肯定也得为自己的未来着想,肯定想找一个好相处的主人,让刘备来三次也是为了试探刘备的为人,看值不值得自己跟随一生,看有没有耐心,来了三次,肯定觉得他是真的爱才才愿意出山相助,看到刘备为人以后,看愿意把自己的满腹经纶,奉献出来


指尖遗落旧时记忆


三顾茅庐真实吗?作者怎能知道的,凭什么吗?无非作者作出用来神化诸葛亮而已,结果是怎样,流一天下了吗,作者心态,不能信真,就是小说,不成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