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区工作者收入低且辞职频繁,影响居民工作,如何留住统招本科学历的社区工作者?

好多灰机2


社区工作者没必要非招录本科学历,完全可以放低招录条件,招录当地工作能力高而学历相对低的年轻人。

社区留不住人的根本原因就是招录人员要求条件太高,大部分人只把社区工作当跳板,继续考录公务员或其他单位事业编。

现在很多地方招录社区工作者已经不单纯是社区工作人员了,而将社区工作人员纳入了事业编制,也就是说招录的社区人员和事业单位的正式人员是一样的,同样有事业编制,工资有财政拨款,也可以聘用职称。但就是这样的待遇,社区还是留不住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招录条件要求的学历太高。你想想一名大学本科毕业生,甚至是专科毕业生,有几个愿意安心待在社区发展的。其实这和招录的乡镇公务员是一个道理,虽然乡镇公务员一般只要求大专学历,但报名考试的却有很多本科生和研究生,大家只不过是把乡镇公务员当成一个跳板,从而继续努力,向上级机关发展。

社区想要留住人可以参考近年来乡镇公务员招录村两委干部的做法,将村干部纳入招录范围。

社区都是为基层一线居民服务的,工作内容都是日常生活琐事,其实真没必要非要求大专生、本科生。社区工作想要留住人,建议可以参考近年来乡镇公务员的招录办法。很多地方乡镇公务员招录将村两委干部纳入招录范围,包括符合条件的村主任和村支部书记都可以包括,并且,更重要的是将学历条件适当降低,只要求高中或者中专学历,如果想提高学历要求的话,可以要求在职大专学历。这样的话,本地人员中符合条件的就会增多,肯定会有一些致力于在当地发展的年轻人去参加考试。通过这种方式招录的当地年轻人,不但有了正式工作,而且离家近,家里生活也不耽误,绝对比那些直接招录的本科生容易留住。


另外,社区其实没有必要配备专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聘用公益岗位或者社区志愿者来解决,这样不仅能留得住人还大大节省财政开支。


中省直遴选


我是10年以上老社工,我不讲高大上,我觉得我有个倡议,凡是干过社区工作有年头的都要出来说句实话,我要说实话,我那会干社区工作者35了,因为孩子上幼儿园,老父亲78了,爱人是在编老师,我们家就我一个男孩,姐姐去世的早,母亲去世的早,我那会为了照顾孩子还有老父亲,我不知道社区真实情况,我2009年入职,北京一开始试用期1200一个月,开始时周六可能轮到值班上午2个小时,下午2个小时,后来就周六日都要轮流值班,开始时值一天班给30元钱,后来要求晚上也设呼叫转移,前面已经有读者写了社区感受,我不多说,我个人看法,如果您大学刚刚毕业,我个人觉得除非真不行了,否则千万别来,尤其是男孩子,如果能去公司,考公务员或事业编就去,千万记住,什么给个编制基本不可能。


孙悟空104098391


我觉得这个我稍微有点发言权吧,我是一名社工,工作比起前几年确实要求高了不少,不在社区工作的人因为不了解社区工作,会觉得社工工作很轻松,但社工工作确实繁琐,刮大风天气,社工在辖区巡查,下雨天,社工在辖区巡查,下雪了,社工在扫雪铲冰,楼道灯不亮了,找社区,下水道堵了,找社区,小区狗屎猫屎多了,找社区,路面不平,找社区,对物业不满意,找社区,小区没车位,找社区,自行车丢了,找社区,煤改电报销,找社区,购买煤改电电暖气,找社区等等等等,这还没有算办理的相关业务,老龄,住保,残疾,劳动,网格,综治,党委等相关各部门业务的,我,本科学历,拿到手工资四千八九,多吗?不了解社区工作的永远会说社区工作轻松,一点不夸张的说,社区工作已经很累了,你要在赶上两个社区sb副主任,人家天天往办公室一坐,用嘴就指挥相关工作的,那对社工来讲,才是连日阴天呢~


張筅笙BH1JXB


我当初也是社区工作者,坐标H省某二线末城市。我当了4年的“居委会大妈”,干到最后放弃的原因是,第一收入太低,最少的时候是1200/月,我不知道这点钱能不能养起我,最多的时候,也没超过2k。第二发展前景一般,我们这种小地方,社区工作者职业前景非常差,我们的上级管理机关是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需要我们卖力气的时候,给我们许愿,说你们以后按行政事业单位来算,用完了,就当这事不存在,这种话听多了,就懒得听。到了后来,我也就萌生退意。第三,“婆婆多”,这么说吧,如果上级机关把我们当成人,我就烧高香了,举个例子,我临辞职的时候,想要回我的护照,被处处出难题,各种理由不想给我,当然最终还是给了我,只是想说,你的规矩只适合你的人,我出了圈子,和你们什么关系都没有,凭什么难为我?

要想留住人,政策到位,钱到位,为什么那么多的人,虽然天天抱怨,也不愿离开,我想是因为不愿意冒险。


贾明泽68382798


作为一名现在在社区工作的人员,我想说不存在辞职频频繁的现象。大家都很珍惜这份工作,辞职了工作也不是很好找的。山西的社区工作人员由选举的“两委”人员,还有山西招过得省购岗,现在已经转成公益岗,和区上招聘的公益岗组成,两委人员的工资从2019已经按照等级划分,刚来的普通的两委人员工作最低位1700多,时间长一点的,社区书记和主任工资都在2600左右,有个别能达到3000多。大学生公益岗工资是当地最低工资,1427.5元。并且没有两委人员的任何福利。社工证考下来处理补助60,中级补助120。对于公益岗来说没有。社区公益岗是最免费的基层劳动力,没有人关注他们。



真挚76865272


我是一名工作了一年的社工,社工工作真的不像外人想的那样,自从入职以来,就没正经歇过双休,加班成了自然,也没有加班费和倒休,工作不到一年的没有绩效,每月到手3000出头,隔三差五的就是跑整个楼门,敲居民的门,发各类的宣传页和调查,自己都觉得自己烦的慌,很多次的想离职,可是学历和年龄的限制,再加上现在经济的不景气,只能勉强干着。写这个也就是感慨下,希望看到的人如果遇到居委会工作人员敲门,能耐心的给开个门,听我们说完话,我们不是公务员也不是事业编,有些事情没能给居民解决成,碍于没有执法权,真的是有心无力。


海诺1225


我很想知道基层社区工作者每天到底为大家做了哪些事,在我的印象中除了去开证明、办医保之类的,其它的时候都没有接触过,而且有一次办医保一个材料没有说明白让我跑了四遍医院,当时把我气坏了,我在想这种人怎么不淘汰,还在上班。

社区工作者都是以公务员的形式招聘进来的,现在很多进公务员的人都是想着国家的钱好挣,每天不用做什么工作就可以拿到工资,至于工资低与你干的事有直接的关系,没有创造出什么价值,哪来的高工资。

你说因为收入低经常辞职,我感觉不是,很多女的为了考公务员一考就是好几年,费了那么大的力气进去,怎么舍得随便离职,工资是低,可是住房公积金这些都比相对较高,以前退休工资也比一般企业要高。


我认为离职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招聘时把关不严,没有招到真正想服务大家的人

招聘时有些人利用关系进来,没有把真正需要这份工作的人招聘进来,如果想要不离职就招聘一些家庭条件相对不好的人员,对人员进行各方面对比。

二、离职的很多是因为有关系调到其他地方去了

还有一些经常离职的,是因为他们找关系调到其他地方去了,有可能那些比当前这个工资福利更好,对于有关系的人来说,工作就是一句话而已,没有任何压力。


那么怎么留住统招本科学历的社区工作者

一、建立试用期机制

可以把试用期延长至一年,签订合同期限规定5年,在5年内离职要缴纳多少违约金,并且在招聘面试的时候就讲明白。

二、建立蓄水池计划

这个就是每年招聘完,把未录取的名次靠前的直接加入备用人才计划,只要有人离职,直接打电话让未录取的第一人报道,依次顺延,根本不怕人才流失。

只要做到这些,离职再也不可怕,至于你说的影响居民工作,那时你想多了,走几个这些工作照样有人干,人少反而效率更高。


职场小星


太辛苦了,加班加点是常事,顾了大家顾不了自己的小家,婆婆妈妈的事太多太多。我女儿在社区工作,她有两个孩子,根本顾不上。大的女婿带,小的婆婆带,一个星期才能看到小的孩子。有时候在家休息了,一个电话来了又走了—上班。更谈不上照顾我们老两口了,这几天我心脏病犯了,她忙得加班加点没时间回来,我们也心疼她,理解她,她也不易,理解万岁!


shzcyp


评论员妍妍:

对于这个问题,本人确实比较有发言权。十几年前,我还是高中生的时候,妈妈因为前单位买断工龄,不得不在四十几岁的年龄下岗了,一个契机,作为4050人员进入了基层社区工作,每个月仅仅1600的固定工资,来供养全家和一个高中生,这工资低的确实很难接受,但是当时就想想,再忍几年快退休了,也就没有再换其他的工作,至少工作环境还行,但也不清闲,因为几个协管要处理整个小区上千户居民的各种问题。


据我所知,就现在而言基层社区工作者的收入,也不过三四千,而且准入门槛还不低,也得通过报考公务员事业编的体系才能进入,但是,真的进来了,也是一个稳定的不能再稳定的工资,而每天面对毫无竞争力的薪酬和单调重复繁杂的工作,我想任何一个刚从高校毕业的本科生,都不愿意过这种一眼望到头的生活,但这种工作必须得有人来干,如果社会不能改善基层社区工作者的薪酬体系,提升他们的薪酬竞争力,恐怕是难留住人才,毕竟自己的收入与外界的物价并不成正比,人的欲望远远大于收入,不能留住人才也是大势所趋了。。。


首席投资官


现在的社工工资已经比较高了,相对于别的企业工作又很稳定,不担任何风险,没有工作压力,相比较收入来说,真的性价比很高了,企业工作工资和奖金是跟着效益走的,而社工是一分不少的拿钱,年终奖也是一年比一年多,至于那些要走的人,基本上是年轻人吧,毕竟社区工作比较单一,不是技能性工作,人往高处走总是对的,各大企业里也有无数跳槽的,不能拿社工做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