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的捧哏功底厉害到什么程度?

往事随风187


这么说吧,以前老听说“三分逗七分捧”,总觉得是一种客气的说法,比如10大笑星,冯巩那个属于捧逗各半,其他的基本只记住逗哏表演,自从看了郭于,才真能理解这句话,最大的笑声肯定来自于谦的垫底话。

最关键的是,郭德纲离了于谦的相声那就没法听了,但于谦给其他人捧哏的相声不比原配的差,反而感觉更好听了。

最后说天分,郭于的性格就不多讲了,老郭属于励志拼搏型,于谦,说好听叫游戏人生,难听就是混活等死,老郭是公认的天赋好,他自己也很得意的说自己是“祖师爷赏饭”,但就这天赋还天天宅在家充电学习,而于谦呢,天天各种小动物,小玩意和酒局,但水平却也日渐高深,由此可见,于谦的天赋已经脱离了赏饭的行列,应该属于祖师爷喂饭或者求吃饭的层面。


我了个去91


郭德纲于谦的相声中时常出现“说到哪忘了不是,咱们重说好吧”、“你最好照词说”,这种情形少部分是假装忘,就是为了让台下起哄,起到节目效果。大多数是郭德纲真忘词了,后面词接不上。

郭德纲为什么会忘词呢?就是因为于谦上一句话把观众逗得捧腹大笑,台下一片哄乱,有时候是连郭德纲也被逗得笑了场,有时候是郭德纲没来得及反应,愣住了,台下又起哄。好在郭德纲脑子好,转得快,虽然瞬间忘词了,但很快就接上了。

马三立的相声是每句话都要“剧本”,甚至连标点符号都要写清楚。郭德纲经常说,他和于谦的相声是没有词的,只有框架,就是这场相声主要讲哪个主题,而像返场那些小段,更不可能有词,基本都属于“现挂”。

所以郭德纲在台上经常是天马行空的现编现说,于谦全神贯注的看着郭德纲,随时准备接话。郭德纲特能说,一上场就叨叨叨说个不停,于谦极少“抢活”。所以好的捧哏演员还要甘于把“露脸”机会让给逗哏演员,这需要极大胸怀。

为什么著名相声演员杨少华在业界跟很多人合作不来,就是因为他容易“抢活”,令逗哏演员极其不爽。也因此他和马志明的搭档不久就“裂穴”。

"三分逗七分捧"这句话既有安慰捧哏演员的意思,也说明了捧哏对整段相声的重要性。

互相衬托,相得益彰。


岑詮


于谦,汉族,1969年生于北京,祖籍陝西蓝田。


1982年考入相声班学习,跟随王世臣、罗荣寿、高凤山、赵世忠学习。1985年拜师石富宽生生。于1995年北京电影学院影视导演系毕业。


2000年与郭德纲合作表现相声,之后参加《九九归一》拍摄;2001年出演《天下第一丑》;接着又参与《孙中山》的拍摄;2010年主演《三笑之才子佳人》;

到了2013年与郭德纲搭挡登上春晚舞台演《败家子》。

2016年,参加了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第二季》;同年5月担任湖北卫视《我为喜剧狂第三季》的导师;10月加盟浙江卫视《喜剧总动员》。

于谦是个多才多艺的艺人,他出演的相声,捧哏功底深厚,语出惊人,恰到好处,每每令人捧腹大笑赞不绝口!于2009年荣获十大笑星称号!


老蛇正宗


于谦捧哏功夫确实挺厉害的,没有他接不上的话茬,现场节奏掌握的很好,不露表演痕迹,把郭德纲的逗哏衬托的很完美。


现在相声界里面最好的一对组合就是郭德纲和于谦了,两个人搭档合作了这么久,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练,现在配合的天衣无缝,堪称相声界的经典。郭德纲的逗哏经常出其不意,一般人都反应不过来,更不用说接话儿了,好在于谦反应灵敏,没有他接不下的话茬,很多次都是临场发挥,丝毫不露表演的痕迹,顺其自然很完美的捧哏,能达到于谦这种捧哏水平真的不容易。


于谦13岁的时候就考入相声班学艺,跟随著名相声老表演艺术家赵世忠、罗凤山等人学习相声,16岁的时候拜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石富宽为师,199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影视导演系,2000年开始与郭德纲搭档说相声,同时还参与了一些影视剧的拍摄,这么多年来于谦一直都辗转在曲艺的道路上,可见他的相声基本功还是挺扎实的。



郭德纲生性高调张扬,而于谦低调内敛,也只有于谦才能成为郭德纲的最佳搭档,因为其他人都接不了郭德纲的话茬,很多人都说是于谦成就了郭德纲,两个人现在配合完美,给观众带来了很多经典段子,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相声,所以说,于谦的捧哏功夫在相声界来说是一流的,而且于谦做人风格很中庸,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新闻曝出来,艺德还是挺高尚的。


R娱记


照例审题

于谦的捧哏功力厉害到什么地步?

做为一个小钢丝来说,仅仅只听了十年,从最开始的吴月波,到范振钰,到张文顺,到于谦,中间经历过的先生我都听过,但是作为观众,感觉最合拍的还是于谦,为什么?两个字,舒服,听两人说相声就是舒服,特别的合,比方说《论五十年相声之现状》和张文顺先生说的那一段是最好的,在安徽和于大爷说的那一段第二,但是其他,恕我直言,还是于谦老师捧的起来。

郭德纲:“于老师不在台上,就跟没穿裤衩似的”于谦“您拿我当裤衩了?嗯,还是四角裤衩。”捧哏功力四平八稳,台上的郭德纲兴奋,是需要这样一位稳得住他的捧哏存在的,大气的台风属实不可多得。

郭德纲7岁学评书,9岁学相声,于大爷也不差,13岁进了曲艺团学员班,16岁拜师相声名家石富宽先生,1995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98年,经朋友介绍,相识郭德纲,后来没怎么联系,直至于大爷团里缺人,找人帮忙,两人搭档合作,辗转于各个郊县,郭德纲评价“懂相声的人。”

于大爷是个很单纯的人,也很懂生活,也爱玩,玩葫芦,手串,养动物,在大兴弄了个天精地华宠物乐园,他唯一的人生乐趣就是玩,说相声也是为了玩。

更难得的是,于大爷的捧哏功力堪称大家,是位相声行业不可多得的奇才,对相声的理解,在这个年龄段里,无出其右,很难得。两人合作这么多年没红过脸,第一,是郭德纲会做人,第二是于谦不争,两位相得益彰,多想就这么看着两人合作下去,一直到老去,郭德纲于谦两位还在说相声,于老师烫着一头白毛卷,跟喜羊羊似的,140岁了还在台上说相声“我叫郭德纲,来看看于老师吧,在这个盒子里,今天是于老师一百周年……”掌声雷动,……咦……


道门守卫者


郭德纲的成功一半离不开于谦,于大爷的捧哏总是让观众捧腹大笑,甚至有时候让郭德纲都猝不及防,不知道该怎么接。


捧哏比逗哏要难,相声中一个包袱的爆发全靠捧哏对节奏的拿捏程度,逗哏大多负责故事背景和人物发展的铺垫,所以捧哏的要故事节奏,现场气氛,双方的默契等来找到最合适的笑点一语道破。

捧哏的最高境界是于谦老师的临场发挥

行业名词叫:“现挂”!于谦老师的现挂不仅能得到奇佳效果,甚至会让郭德纲猝不及防、笑场等。

当然于谦老师有一个爱好是喝酒,有时上场前会饮上几杯,喝多了的于大爷也有口误的时候,但是笑果更好,哈哈哈,观众更爱看这样呆萌的大爷。

相声中台上台下互动调侃也是精彩百出,郭德纲的天马行空加上于谦的神速反应,完全hold住全场。于谦老师有时候的过度临场发挥,让郭德纲头疼,郭德纲都会说:“你最好按照词儿说”!


于谦的功底不用说,人缘和性格更是公认的好!一方面德云社中连郭德纲都会被黑被骂,但是没有谁去骂过于谦,在这么个互联网喷子盛兴的社会很了不起!另一方面于谦的性格好,气量大度,作为捧哏要接受七大姑八大姨,老婆父母被调侃的艺术形式,这也是于大爷捧哏的厉害之处!

郭德纲和于谦合作之前,也有过不少位搭档,但是让观众记住只有于谦,可以说于谦成就了郭德纲,也可以说郭德纲选对了于谦


松鼠抱着核桃游荡


作为一个资深的相声爱好者,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大家都知道,于谦老师是郭德纲多年的合作伙伴,亲密无间的搭档,陪老郭风风雨雨一路走到今天,着实不易。郭德纲的相声,那肯定是毋庸置疑的没话说,毕竟商演是唯一区分相声好坏的唯一准则,而郭德纲即便走出了国门也能大获全胜,满载而归,可以说这就是非常成功的相声演员了!郭德纲和于谦老师合作多年,十多年之久,两个人对艺术都是有洁癖的,一起商量作品,郭德纲写的段子,每次都会事先和于谦老师讨论,之后才会和大家见面,可见郭德纲对于谦老师是非常尊重的。如果于谦水平很差,或者完全不懂相声,那我相信两个人也不会合作这么久。换句话说,郭德纲作为相声界的内行人,自己和于谦搭档舒服,长久的合作下来了,这就是对于谦老师最大的肯定。

而作为一个普通观众,05年后观众郭德纲,起初只是觉得郭德纲很搞笑,但是久而久之,发现原来于谦的幽默功力丝毫不逊色于郭德纲!于谦老师的神补刀,真的能给人笑的前仰后合,即便在台上只是简单的以哼一哈,节奏也是那么的和谐统一,他们的相声中学问实在太多了!特别喜欢,郭德纲的情景喜剧相声剧,《郭县令轶事》《我是大侦探》《相声演义》等剧,剧中有更多的故事,也是一种相声的表现手法。而于谦老师的于小怀,简直是聪明绝顶又附带了搞笑诙谐,真的是让人非常喜爱!

好啦,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关注。


网游魅力达人


不吹不黑,公平公正和您聊聊相声。俗话说得好,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所以说,于谦的捧哏究竟厉害到什么程度,只有郭德纲自己知道。轩主做为局外人、同时也是一个相声行业的门外人,只知道,郭德纲与于谦的演出费是五五分成,相声百年历史上,逗哏愿意与捧哏五五分成,郭德纲是第一个!

于谦1982年考入北京相声班开始学艺,在校期间跟随著名相声演员王世臣、罗荣寿、高凤山、赵世忠学习相声。当时于谦与刘颖搭档,由于谦哥捧哏扎实,台风稳健,早期就有“小赵世忠”的称号,赵世忠先生与赵振铎先生长期合作,号称相声界的二赵,是中国相声界响当当的捧哏巨匠!所以当时北京相声界一致认为于谦是难得的捧哏奇才 !

1985年于谦拜师石富宽先生,经过石先生的点拨,于谦的捧哏水平再上层楼。2000年,于谦与郭德纲第一次合作,2004年,正式加入德云社,接替张文顺先生,与郭德纲结为固定的搭档。老郭曾经这样评价于谦的捧哏,“谦哥是相声界百年不遇的好捧哏,而且绝对是不孕不育的好捧哏!”


于谦的台风儒雅沉稳,自然从容,舞台上的于谦不温不火、不急不躁、不卑不亢,不抢话,不乱搭话,但是字字珠玑。与舞台上郭德纲的嬉闹灵动,充强扮愣的喜剧风格相得益彰。于谦又极善“现挂”(相声中的即兴包袱),反应十分敏捷,郭德纲的很多包袱都是靠他的“捧”而爆响全场,纲丝们都认为,只有于谦才能接的住郭德纲。只有于谦的捧哏,是真正展现了相声三分逗、七分捧的特点。
关于于谦的捧哏水平,著名媒体人梁宏达曾经说过,他听郭德纲的相声很少笑,因为他能听出郭德纲逗哏的套路,而真正让他笑的是于谦的捧哏技巧,于谦的捧哏令人琢磨不透。轩主觉得老梁所说非常精辟,放眼当今相声界的捧哏,无论是演出经验、捧哏火候、作品尺度、现场掌控能力,如果于谦称自己第二,还真没人敢说第一!


靖逸轩主


就我目前听到的,就是第一人!不愧他“相声皇后”的美名!哈哈哈~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9e30002697fb00c2f8c\

星辰老庄


在当下相声界,谦叔是绝对的捧哏第一人,无人能够质疑。

如果说郭德纲是个机灵的段子手,那么,谦叔便是点睛的神回复,真正体现了相声“三分逗,七分捧”的灵魂。

舞台上,谦叔沉稳儒雅,大气从容,捧哏稳中带韧,张弛有度,信手拈来,如行云流水,自然得体,与郭德纲的嬉笑怒骂,装傻充愣相得益彰。郭德纲每一次的“现挂”,谦叔都能稳稳接住,并翻出一朵花儿来,既能说出观众的心声,又能拔高一个层次,这是难能可贵的,所以说郭德纲的梗只有谦叔能接住,没有他的郭德纲相声都不想去看。

捧哏其实比逗哏要难,前者又称“量活”,指相声中一个包袱的爆发全靠捧哏的来拿捏尺寸,掌握火候,谦叔在这方面从来都是才思敏捷,出奇制胜,又能拽的回来,实属难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想,一段相声前两遍看的是郭德纲,看的多了,主要看的就是谦叔了,这就是他捧哏能冠绝群芳的最直接表现吧。

团队特邀嘉宾:飓风娱乐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