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種茶的農戶越來越多,真有這麼大的茶葉市場嗎?

下壩毛哥


中國茶葉多多少少有些產能過剩,當一種茶葉通過各種方式宣傳,名噪一時時,價格就會高漲,就會有大批茶農擴張種茶,有很多資本進村建廠。這樣一來,打破了原有的供需平衡,導致一些地方的茶不賺錢拋荒的現象,形成了一個諷刺的結局,一方面大力發展茶園,一方面大面積拋荒茶園.。

為什麼感覺農戶越來越多了?事實上整體農戶的數量並沒有增加多少,只是通過互聯網,農戶增加了曝光度,讓原本默默無聞的農民走上了媒體曝光臺,增加了曝光率,就自然而然的感覺,農戶增加了。






老范家信陽毛尖種植戶


為什麼種茶的農戶越來越多,真有這麼大的茶葉市場嗎?

最近幾年確實種茶的農戶越來越多,就拿我自己住的這個村子舉例,以前種植水稻的水田都已經被改成旱地,種植起了茶樹。而現在中國的茶葉市場尚未飽和,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當然,越來越多的農戶變成了茶農,除了市場的需求外,還有很多的因素起著作用,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重要原因:

  • 茶樹種植的經濟效益遠遠高於其他農作物

茶葉是一類經濟作物,有著很好的經濟效益。像我們這裡以前種植水稻,一畝產量大約為500斤,當地米商收購價格是2元/斤,即一畝水稻能夠取得1000多元的毛收入。而茶園一畝能採摘茶葉約600斤,平均的收購價格約為3元/斤,即一畝茶園能夠取得1800元左右的毛收入。

由此可見,茶樹的經濟效益遠高於水稻。而且,我們在茶樹的行距間還可以種植椪柑等其他經濟林木,或者大豆等來獲得額外的收入。雖然水稻田裡也能養殖淡水蝦或者黃鱔等,但是有些地方的水源無法滿足一年的需求。

  • 相關政策的引導,有助於茶樹種植的推廣

茶樹可以在絕大部分地形、地勢條件下生長,無論是山地,還是平原均可種植茶樹,因此不少地區把茶樹種植推廣作為一項很重要的措施。比如在我們鄔陽鄉,公司和當地政府聯合起來,免費為茶農發放茶苗,並且給他們提供相應的茶苗栽培技術輔導,幫助他們更好地管理茶園。

另外,茶樹的經濟效益和茶的持續性,也是廣大農民朋友們獲得收入的不錯來源。像種植土豆等作物需要一年一種植,耗時耗力。而茶樹一次種植以後,如果管理得到可以持續幾十年的產出鮮嫩茶葉,所以很多有眼光的農民開始選擇種植茶樹。

  • 目前市場的需求,也是廣大茶農選擇種植茶樹的原因

2018年世界茶葉市場的需求量為575萬噸,而這個數字在2017年只有534萬噸,這表明世界茶葉市場的需求量在穩步上升,且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所以說,在這個時候選擇茶樹種植一點也不晚,且還能獲得不錯的回報。

另外,我國也是世界上主要的茶葉生產國和出口國,現在與各國之間的交流和貿易往來越來越頻繁,今後勢必有著更多的中國茶葉走向世界。

隨著越來越多的茶農開始種植茶樹,我們更應該用嚴格的水準來要求自己,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經驗。比如要學會茶樹、茶園的管理,茶樹的修剪、施肥等等,保證茶樹的成年期在30年以上,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也才能持續產出市場認可的優質茶葉。


愛茶者九號


農民在擴大茶葉面積是被誤導?

根據2018年相關統計:目前國際茶葉供求關係是供大於求,並且這種趨勢再增大;中國是世界第一產茶大國,國內市場茶葉已供大於求,供給過剩20%左右。

目前對茶葉發展是穩定面積,提升品質,提高效益。國內以貴州為代表的新增茶園較多,還未完全進入豐產期,過幾年中國茶葉產能過剩矛盾會更突出。

中國勞動力成本與印度、斯里蘭卡、越南、非洲等茶葉主產區高一倍以上,在國際上缺乏競爭優勢。

農民包括一些地方政府缺乏對市場的長期判斷分析,只是眼前什麼值錢就種什麼。特別在一些扶貧項目支持上容易跟風,盲目性極大。我認為一些品質很特別的茶葉、茶山適當發展一點,對一些品質差、效益差的茶園可改種其他作物。當然效益又差、又沒勞動力的地方就當綠化造林。


包忠華新華國茶


就我瞭解的情況,是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喝茶了,就我身邊的很多朋友,也喜歡把茶代替酒來喝,茶可以清熱解毒,還能補充一些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比如鉀、鈉、鈣等等。

我朋友就有一個大茶園,沒事的時候,我就會去摘茶,剛剛摘下來的茶可以賣8-12元一斤,當場摘當場就賣,一天可以摘幾十元,其實就是享受這種摘茶的過程。就像品茶一樣,細膩而不乏味,只有精心才能感覺到這種享受自然的平靜。

對於種植農戶而言,很多都是參加了入股分紅,其實就是自己出土地,然後出了自己可以賣,還能每年分紅,這是一個合作共贏的方式。

茶葉市場在每個時候都很大,只要茶葉的品種好,就會直接佔領這個市場,而打造一個茶葉市場是難上加難,不但要當地的溫度適宜種茶,在培植過程中,摘茶也是講究技術的,比如我們摘茶的時候不能全部摘,摘茶分為摘茶尖、摘茶葉片,茶尖是比較高級的茶葉,就是剛剛長出了的新芽。

茶葉市場主要表現下禮品,會議及茶館,這些地方的茶用量是非常大的,所以要說到具體的市場數據,能可以進行市場調研,就可以獲得本地的茶葉市場數據,畢竟,每個地方茶文化不一樣,茶葉市場就不一樣。


一春


種茶的農戶越來越多應該是個別地區的現象吧,我的家鄉也是以種茶為主的,但感覺現在是越來越少人種茶了。

主要原因可能是外出打工的人多,茶葉收購價格也越來越低,我們這裡的茶葉都是現摘現賣,每條村都有收購點,收購的人收完茶葉直接拉去茶廠進行加工。

但是鮮摘的兩葉嫩芽只賣得兩三塊錢一斤,一天下來倒是能攢個幾十塊錢,但是茶葉不是一年到頭都有得摘的,過冬時候最少有三個月休息期,所以,多數留在家裡種茶的也就只有婦女和老人了。

據我所知,在華中有些地方帶一葉的嫩芽能賣二十多塊錢一斤,一天能摘幾斤那收入也很不錯了,像這樣的地方,種茶收入高,願意種的人就多,反之,如果茶葉收購價格底,自然願意種的人就少了。


甘木棉


就武夷山來說,茶葉賣價還可以,其它地區不知道,我家就是茶農,不過很辛苦的哦




溪山小曲



菜鳥語林


其實真實的是沒有,我們家裡祖祖輩輩的是茶農,現在種茶的是越來越少了,採茶季節性特別強,也就二十多天時間,現在想請人採茶都好難好難,小傢伙高中讀完基本就城裡上班,年紀大的都是外婆級別,再說採茶也辛苦,所以我們那是慢慢的要消失了


深山孤鷹1


我認為是有的,說實話,我們90後就是喝著茶長大的,只是在小時候,我們並不知道茶葉會在十幾二十年後身價倍長,好茶也就罷了,就連那些垃圾茶一個個都披上了好茶的外衣,真不要臉。

話說回來,我身邊包括我就有很多愛喝茶的朋友,他們不喜歡在某寶某東上買,畢竟次品太多,喝著太不放心了,他們大部分都是托熟人帶某地茶農自己種的茶葉,一來價格公道,二來品質有保障,所以說,茶葉的市場還是很大的,只是你沒有察覺罷了


哈士奇奇奇奇03


從個人家鄉來看,種茶的沒有越來越多的現象。還是那些家裡有山的茶農在種植。

您所說的越來越多的人在種茶,只是說明了茶農的曝光量開始增加了。我們家鄉也是這樣,隨著網絡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網上做生意,茶農也不例外。一到春季,白天摘茶,晚上製茶,中午抽空發快遞的茶農比比皆是。

越來越多農民發現了自己的勞作並不只是侷限於每天幾十塊錢的價值,開始走上茶農直銷的路線,才導致了問題中的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