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区块链,区块链有什么作用?

大方老梁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区块链,区块链是一种由多方共同维护,使用密码学保证传输和保证安全,能够实现数据一致储存、难以篡改、防止抵赖的记账技术。典型的区块链以块--链结构存储数据。作为在一种不可信竞争环境中低成本建立信任的新型计算范式和协作模式,区块链凭借其的信任建立机制,正在改变诸多行业的应用场景和运行规则,是未来发展数字经济、构建新型信任体系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

各类区块链虽然在具体实现上各有不同,但在功能架构上存在共性,区块链的功能架构划分为基础设施、基础组件、账本、共识、智能合约、接口、应用、操作运维和系统管理等模块,这些功能架构同时阐述了区块链。

接下来我们来谈一谈区块链的作用,也就是它的应用。

区块链源于加密数字货币,正向多领域延伸。2019年以来,区块链在各领域应用落地的步伐不断加快,正在贸易金融、供应链、社会公共服务、选举、司法存证、税务、物流、医疗健康、农业、能源等多个垂直行业探索应用。截止2019年8月,有全球各级政府推动的区块链项目数量达154个,主要涉及金融业、政府档案、数字资产管理、投票、政府采购、土地认证、不动产登记、医疗健康等领域。

2019年6月18日脸书牵头发布全球数字加密货币项目“天秤座”的白皮书,“天秤座”将作为一种简单、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为数十亿人提供无国界、低成本、普惠的金融服务。“天秤座”一经宣布就受到了全球各界的关注与讨论,各国监管部门先后发声,显示出区块链技术在重塑全球金融基础设施方面的巨大潜力。

我国监管机构以及相关部门、企业是如何看待和应用区款连技术的,我们以金融为例,区块链技术将在未来10年迅速发展,扮演互联网通行证角色,在金融领域将推进货币无纸化进程以及其他应用场景的落地等。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公开表示,央行从2014年开始研究法定数字货币,目前仍处于研究测试过程中。周小川透露,5年甚至更长时间以前,一些印钞造币厂商曾提出纸币的替代性做法可能是数字货币。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央行数字货币采取的是双层运营体系。单层运营体系,是指人民银行直接对公众发行数字货币。而在数字货币发行时,人民银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或者是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就属于双层运营体系。“央行做上层,商业银行做第二层,这种双重投放体系适合我国的国情。既能利用现有资源调动商业银行积极性,也能够顺利提升数字货币的接受程度。”穆长春说。

区块链技术将扮演互联网通行证角色

中国银保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原局长陈伟钢日前在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中国经济周刊》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经济论坛上表示,区块链可能是未来金融科技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也是网络技术的第三代产品。

陈伟钢谈到,“区块链应用在金融上,比如对小微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完全可以使用供应链金融,增加关联企业之间的信任度。数字货币也是区块链技术,运用数字货币可以大大降低对外贸易的交易成本,提高效率。“

目前,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探讨主要集中于两个方向:数字货币和数字民生。不论哪个方向,都指向一个趋势:数字经济。

上海区块链技术协会智库专家魏雪飞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指出,和任何通信科技一样,区块链技术作为底层技术,没有应用场景,就没有任何价值。它与物联网、大数据、VR、VI等是相互融合的互联网通信技术,相辅相成,将在未来10年迅速发展。

区块链技术之所以被用于数字货币,主要因为它早先是运用于记账的技术。但是未来,它将被用于全面的政务管理、跨部门协作、跨职能的公众服务。供应链管理也是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广泛空间,农产品、畜牧业都将因为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而变得可追溯源头、可关注消费端后果,使得消费变得更加安全可信。同时,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和交易也会变得更为简单,区块链技术将带来知识创新的新高潮。

魏雪飞预测,未来10年,区块链技术将推动合作共信,将加强全球化的合作,推进货币无纸化进程以及更为批量化的交易过程。区块链技术对于司法存证的促进,也将互联网法院、互联网仲裁推向前台。因为数字资产和资产数字化将使得法人和个人产权更加透明,跨地域的裁决和执行变得更为容易。区块链技术将加强合法权益的透明度,也将严厉打击非法活动,增加社会公平性。


戴维斯王金奎


案例,一间教室有50名学生,每名学生的大脑等于一个账本,记录每个人的行为,每个人知道自己的行为被大家记录,所以每个人自然约束自己的行为,也不敢拿过去发生假事件骗大家。教室等于一个统一的,透明的,人人记账,人人查账的记账系统,每个学生即是一个区块,又是一个自动记账单元。

当前,区块琏被炒的神乎其神,成了精英把玩的游戏和有的人骗钱的手段。你百度看那个概念的解释,根本不是普通人能看懂的。专家懂吗?我接触几个,他们是不好意思说不懂,而强背概念,我说了教室模型,他们才瞬间明白所谓区块是可以自由定义的。

未来最牛逼的应用,以人为本。每人1个区块,1个区块2股。全人类70亿区块,140亿股。股价由大家决定:因为全人类承认的欠条是美元等价物。欠条对个人是义务,但全民承认的欠条则是钱(权利)。也就是说,区块链的终极方向是将货币发行权赋予每个人。相关实践,云钱包客户端。提出注册即股东(开辟一个区块,领1股),正在游戏方式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


高金波


最近区块链火的一塌糊涂,很多人搞不清楚啥原因,很大国家和企业不停的进去好像有金矿可以挖掘一样。2018年无论是在技术、投资、创新、金融等行业,出现的最火热名词就是比特币、区块链这、等词了。也正是这样很多投资人都预感到了风口将近,都想做一些赛道提前布局。

实际上区块链是一种非常创新的技术思想,价值很大,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区块链是一种颠覆性技术,可以在打造一个互联网哦。

那么区块链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用处?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和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的一个大数据库,你可以往里面放很多东西,当然别人也可以这么做。

目前区块链结合很多行业发挥了作用,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是以太坊了,当然国内也有不少,比如玩客云、星光链等企业的项目。通过区块链技术和云存储模块结合起来造福用户,让用户可以享受到技术的红利。


区块路上


什么是区块链?会对以后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

区块链(Blockchain),是比特币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同时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批次比特币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

比特币白皮书英文原版其实并未出现 blockchain 一词,而是使用的 chain of blocks。最早的比特币白皮书中文翻译版中,将 chain of blocks 翻译成了区块链。这是“区块链”这一中文词最早的出现时间。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9年1月10日发布《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自2019年2月15日起施行。

狭义来讲,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 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

广义来讲,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方式。

其实非常简单和形象的理解我们可以想象为把生活的一切事情都以数字化的形式实现,衣食住行,看病,教育等等的一切,以互联网为基础,在家就可以轻松搞定,不论去哪里办事还是交易,手机就可以完全操作完成,随着不断的发展我们的万事万物都可以在网上轻松完成,比容工作,生产,种植等等,当然5g的崛起带来的到底是什么现在也没有人可以精准的预测,但是肯定会给生活和社会形态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区块链诞生自中本聪的比特币,自2009年以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类比特币的数字货币,都是基于公有区块链的。

数字货币的现状是百花齐放,列出一些常见的:bitcoin、litecoin、dogecoin、OKcoinetc,除了货币的应用之外,还有各种衍生应用,如NXT,SIA,比特股,MaidSafe,Ripple,Ethereum等等。

2016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讨会宣布对数字货币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会议肯定了数字货币在降低传统货币发行等方面的价值,并表示央行在探索发行数字货币。

可以用区块链的一些领域可以是:

▪ 智能合约

▪ 证券交易

▪ 电子商务

▪ 物联网

▪ 社交通讯

▪ 文件存储

▪ 存在性证明

▪ 身份验证

▪ 股权众筹

可以把区块链的发展类比互联网本身的发展,未来会在internet上形成一个比如叫做finance-internet的东西,而这个东西就是基于区块链,它的前驱就是bitcoin,即传统金融从私有链、行业链出发(局域网),bitcoin系列从公有链(广域网)出发,都表达了同一种概念——数字资产(DigitalAsset),最终向一个中间平衡点收敛。

区块链体系结构的核心优势包括:

任何节点都可以创建交易,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确认之后,就可以合理地确认该交易是否为有效,区块链可有效地防止双方问题的发生。对于试图重写或者修改交易记录而言,它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区块链实现了两种记录:交易(transactions)以及区块(blocks)。交易是被存储在区块链上的实际数据,而区块则是记录确认某些交易是在何时,以及以何种顺序成为区块链数据库的一部分。交易是由参与者在正常过程中使用系统所创建的(在加密数字货币的例子中,一笔交易是由bob将代币发送给alice所创建的),而区块则是由我们称之为矿工(miners)的单位负责创建。

所以终上所述,这无疑是一个改变生活的新技术,未来的整个社会的生产活动都会以区块链作为底层逻辑展开进行,很多事情我们都可以触手可及,加上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融入,能让我们轻松搞定现在看来貌似比较繁琐的事情,比如一些证券市场的交易,和理财活动的智能化匹配。

通俗易懂的说区块链是将人财物,人机物、人场货一体化,打包做成一个整体;把它放在一个基础设施上来运行的网络计算中心。

现在笔者的脑洞不够大,无法想象未来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的,很期待!


萧楠8


这个问题,我了解一二,下面我们就认识一下这个神秘的东东-区块链。

第一:概念解析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Blockchain),是比特币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同时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批次比特币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

第二:区块链核心:记账+认账

越是热潮,越要去伪存真。首先,我们先得搞清楚什么是真正的区块链技术。

举例说明,以网上购买水果为例。

以网购买水果的流程如下:

  1. 买家下单并把钱打给支付平台;

  2. 平台收款后通知卖家可以发货了;

  3. 卖家收到通知之后把水果打包进行发货;

  4. 买家收到之后,觉得水果很满意,在平台上选择确认收货;

  5. 平台收到通知,把水果款项打给卖家,流程结束。

使用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的形态后,购买水果的流程如下:

  1. 买家下单并把钱打给卖家;

  2. 买家将这条转账信息记录在自己账本上;

  3. 买家将这条购买水果的转账信息广播出去;

  4. 卖家和平台在收到你的转账信息之后,在他们自己的账本上分别是水果交易记录;

  5. 卖家打包水果开始发货,同时将发货的事实记录在自己的水果交易账本上;

  6. 卖家把这条购买水果交易事实记录广播出去;

  7. 买家和平台收到这条交易事实记录,在自己的账本上分别做水果交易记录;

  8. 买家收到水果。

  9. 交易流程走完。

小结:

1、我们发现,原有的交易流程是:买家跟卖家做交易,所有的关键流程都是在跟支付平台打交道。这样的好处在于:万一哪个环节出问题,卖家和买家都可以通过平台寻求帮助,让平台做出仲裁。但平台发生重大bug或被黑客攻击,导致一段时间内的转账记录全部丢失,损失怎么处理是一个麻烦事。

2、使用区块链技术的交易流程是:所有人的账本上都有着完全一样的交易记录,即使支付宝的账本服务器坏了,卖家的账本还存在,买家账本还存在。这笔交易一旦发生,就再也抹不去痕迹。

这就是区块链的核心,就是“记账+认账”四个字。

第三:应用场景

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与成熟离不开以上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基础和铺垫,区块链不单单是一种技术,更是提供了一种服务模式和解决方案,为互联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1、区块链+金融

2、区块链+供应链管理

3、区块链+智能制造

4、区块链+公共服务

5、区块链+教育就业

6、区块链+文化娱乐

7、区块链+支付

8、区块链+发票{深圳已启用}

总结:

区块链的可追溯性及不可篡改性,与金融行业天生本质及需求,恰好结合到一起,这使得区块链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应用,是到目前为止最为深入、相对成熟的领域。区块链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未来的科技竞争,也必将是属于区块链的竞争。


天天面试题


区块链是近两年非常火热的一种技术,而且区块链技术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

区块链的基本定义:区块链本的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 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

什么是中心化?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我相信现在一想到买东西,大家第一反应是淘宝吧,为什么大家相信淘宝,愿意在上面买东西呢,相对来说它的支付是有保障的(我说的是支付有保障,并不是商品哦,哈哈哈,大家都懂的),因为只有当买家在收到商品的时候才会付款,支付方式可能通过网银,微信,支付宝平台,那么这些平台就充当了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信用中心。

那么去中心化顾名思义就是去掉这些中心信用载体,去掉中间商赚差价,实现人对人(点对点)交易。当然这只是金融支付方面的中心化,应用到其他的我们统称为节点(上面的商家和消费者都可以理解为一个节点),在一个分布有众多节点的系统中,每个节点都具有高度自治的特征。节点之间彼此可以自由连接,形成新的连接单元。任何一个节点都可能成为阶段性的中心,但不具备强制性的中心控制功能。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影响,会通过网络而形成非线性因果关系。这种开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统现象或结构,我们称之为去中心化。

去掉中间商,买家和卖家又不熟悉,我凭什么相信你,放心跟你交易呢?这里就用到了分布式账本技术,讲到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比特币,因为比特币就是最早采用的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衍生出区块链技术,可以说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的第一款应用。

那么要了解分布式账本,我们可以先了解下比特币。最早提出比特币的是在2009年,一个自称“中本聪”的神秘人物,直到现在还没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2008年10月31日下午2点10分,几百个朋克密码成员收到了一个自称“中本聪”的人的电邮,内容如下:“我一直在研究一个新的电子现金系统,这完全是点对点的,无需任何可信的第三方”,并附上一份九页的白皮书,里面描述了一个打开新世界大门的全新的货币体系。2008年11月16日,中本聪发布了比特币代码的先行版本。2009年1月3日,中本聪挖出了比特币的第一个区块——创世区块(Genesis Block),并获得了首批“挖矿”奖励——50个比特币。从此,比特币进入人们的视野。

好像有点扯远了,回归正题,那么比特币的分布式账本技术是怎么实现的呢?

1、把每笔交易在全网广播。让全网承认有效,必须广播给每个节点。

2、矿工节点接收到交易信息后,都要拿出账簿本记载该次交易。一旦记录,就不可撤销,不能随意销毁。矿工节点是通过电脑运行的比特币软件对交易进行确认的。系统会出一道使用哈希散列(Hash)算法的运算题,谁能最快解出值,谁就将获得记录入账权利,并赢得奖励。为了鼓励矿工,对于其所记录和确认的交易,系统为矿工提供25个比特币作为奖励(这个奖励数量,系统设定每4年减半)。

3、获得记账权的矿工将向全网广播该笔交易,账簿公开,并由全网其他矿工节点进行核对。交易达到6个确认以上就成功记录在案了,矿工记录的时候,还会将该笔交易盖上时间戳,形成一个完整时间链。

4、当其它矿工对账簿记录都确认无误后,该记录就确认合法,矿工们就进入了下一轮记账权争夺战。

矿工的每个记录,就是一个区块(block),会盖上时间戳,每个新产生的区块严格按照时间线形顺序推进,形成不可逆的链条(chain),所以叫做区块链(Blockchain)。而且每个区块都含有其上一个区块的哈希值,确保区块按照时间顺序连接的同时没有被篡改。对于要制作虚假交易,除非你说服了全网里超过51%的矿工都更改某一笔账目,否则你的篡改都是无效的。网络中参与人数越多,实现造假可能性越低。

到这里我相信大家就基本能理解什么是区块链技术了,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归纳总结出区块链的几个特征:去中心化、开放性、不可篡改和加密安全。

理解了区块链技术的基本原理,那么区块链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实例呢?

一、加密货币:比特币就是第一个加密货币,而比特币以外的密码货币又统称为山寨币/竞争币,目前有市面800种以上的密码货币在流通。

二、物流链:区块链的数据不可篡改性,也保证了已销售出去的产品信息已永久记录,无法通过简单复制防伪信息蒙混过关,实现二次销售。物流链的所有节点上区块链后,商品从生产商到消费者手里都有迹可循,形成完整链条;商品缺失的环节越多,将暴露出其是伪劣产品概率更大。

案例:

1、沃尔玛将与毕马威、制药商默克共同参与区块链药物追踪试点计划

2、葡萄酒怎么辨别真假?安永为葡萄酒开发可追溯性的区块链平台

三、供应链金融:借助核心企业的信用实力以及可靠的交易链条,为中小微企业融资背书,实现从单环节融资到全链条融资的跨越,从而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四、版权保护:流程简化:区块链应用到鉴证证明后,无论是登记还是查询都非常方便,无需再奔走于各个部门之间。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存储,保证没有一家机构可以任意篡改数据。

案例:

1、新加坡高校采用区块链技术授予学生“防篡改”毕业证书

2、区块链技术可能会带来真正的电子书所有权

五、信息共享:首先,区块链本身就是需要保持各个节点的数据一致性的,可以说是自带信息共享功能;其次,实时的问题通过区块链的P2P技术可以实现;最后,利用区块链的不可篡改和共识机制,可构建其一条安全可靠的信息共享通道。

六、跨境支付:通过公私钥技术,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再通过加密技术和去中心,达到数据不可篡改的目的,最后实现点对点的结算;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也展望了普及跨境小额支付的可能性)。

七、数字资产:资产数字化后,易于分割、流通方便,交易成本低,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资产数字化后,所有资产交易记录公开、透明、永久存储、可追溯,完全符合监管需求。

区块链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目前一些区块链技术被用在不法道路,比如加密货币洗黑钱、在线赌博、非法集资等等,所以国家目前一方面抵制和监管,另一方面大力支持也是不难理解的。


米立子菌


我简单描述下,不一定很准确,但一定通俗易懂。

最核心的一句话,区块链是一个账本,保存了所有账户的转账记录。

账本是电子化的,就是一个计算机文件。

账本是网络化的,所有参与者都通过互联网连接。

账本是分布式的,所有参与者上存着一模一样的文件,随着时间推移,该文件膨胀越来越大。

分布式意味着非常强大的生存能力,因为要消灭所有参与者是不可能的。

账本会定期更新,所有参与者通过一种电子化的投票机制决定更新咋写。

不同的区块链技术可能采用不同的投票机制,使用不同的账本更新时间,在几十秒到几十分钟之间。

所谓转账记录,有两个要素,分别是账户和转账条目。

账户一般就是一串全球唯一的数字,与其关联还有一串密码,谁知道密码,谁就是账户的主人。

转账条目描述了账户A给账户B转了多少钱,就是一个数字。

把转账的东东看成钱时,区块链就可看做是一种货币,看成资产时,就可看成一种资产记账器。

看成资产记账器时,可以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比如房产,股权,甚至法律文书。

比特币,莱特币等所有的加密数字货币背后都是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规定了一系列机制,保证转账记录的准确性,安全性,不可更改性。

不同的区块链技术采用的上述机制有可能不同,在对应白皮书可找解释。

基本上,核心的概念就这么多,详细的,还得看其他资料。


醒不来睡不着的孩纸


目前我们的区块链各个公司说的天花乱坠,其实,我觉得他们更多还是概念阶段,根本没有真正的实际的应用。

我举两个例子:区块链主要特点去中心化或者说弱中心化,以及智能合约。这是两个最重要的特点,我能明白这两个特点的意思,但是无法理解怎么应用。

什么是去中心化?简单理解就是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如果牵强一点举例子就好比ETC,原来是收费员收费,现在只要有钱,就自动通行,这是某种程度的去中心化,也是某种程度的智能合约,但实际这个中间还是有很多问题的。

说到智能合约,比如保险理赔,合乎标准,自动赔付,就是具有区块链色彩,但问题是,标准谁设定?设定什么标准?严格说,单纯的区块链是不存在的,不可避免经过人的操作。

其实,网购的评论也算是一种记账模式,也具有初步的区块链色彩,因为这是一种历史记录,可以寻根溯源,但是,问题是,第一可以删差评,第二,可以买好评,根本不在,程序就意义不大了。

现在有区块链在做蔬菜的溯源,其实意义不大的,因为记录还得由人来完成。怎么保障记录的准确?大家都记账的机会是很难实现的。

去中心化的最大问题,缺少信用背书,我们知道,现在银行,保险等行业,包括发行货币和游戏币,是有信用背书的,我们不担心他们倒闭,比如游戏币的Q币,有腾讯背书,但区块链呢?

我们都知道比特币值钱?想一想它值钱的价值由何而来?时间成本,机器成本,凭啥值一万美元?如果说稀缺性,事实上并不稀缺,因为比特币不好挖,那么可以挖张特,王特,李特等币,最后又变成疯狂的炒币了。

现在对区块链运用最好的应该是爱彼迎,但我觉得也只是皮毛,最后发现也无法去中心化。


韩东言


区块链是一个信息技术领域的术语。从本质上讲,它是一个共享数据库,存储于其中的数据或信息,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集体维护”等特征。基于这些特征,区块链技术奠定了坚实的“信任“基础,创造了可靠的“合作”机制,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

比如支付领域中,可追溯的特性可以较为有效的反洗钱。现在还在主要还在发展当中,应用落地的比较不错有CoinPayments等等。一开始CoinPayments就是最早最大的数字货币支付处理器,现在又有了亲兄弟Velas,Velas是做公链,通过AI赋能的技术,在不降低去中心化程度的前提下提高TPS。

未来CoinPayments的生态会全部接入到Velas公链网络中,前景还是很大的。


用户9045501317903


理解区块链很重要,这对于识破各种伪区块链骗术很重要。

如果别人用一堆专业术语来解释区块链,您很难听懂,他自己也未必真懂。

所以,我们首先建立起一道心理防线。给您兜售概念、讲一大堆不明觉厉专业术语的人,可能就是骗子。要千万小心!

理解区块链要知道区块链最核心的诉求是什么。您想象,当今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世界,最担心什么?

隐私,对就是隐私。如何保护隐私?您随时可能被监控着,您个人的任何资料随时都有可能被人窃取。如果个人隐私得不到绝对保护,那互联网就会变成另一个权力金子塔。站在金子塔顶的是谁?是最聪明的技术高手,是平台提供者,是信息监管者。您我,可能是这个金子塔底的人。

最初发明区块链的人怀着个人被互联网完全吞噬的严重忧虑,试图创造一种绝对安全的加密技术,把个人隐私锁起来。这种技术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加密技术。实际上,与其说是把隐私锁起来,还不如说是把隐私撕碎,然后把各个碎片分配到不同人手里私下保管。除非所有人都同意把碎片拿出来拼出完整的密码,否则真相无法再现。这也就是区块链的第一个机制,即去中心化。

但是光去中心化还不够,还必须让那些偷密码碎片的人无处遁形,让小偷的每一个动作都被无法擦除的记录下来,并在互联网中随处扩散,公之于众。这就是区块链的第二个机制,即不可匿机制。您想,哪个窥探隐私的人不是鬼鬼祟祟的?

总结起来,区块链就是要把隐私分散地藏起来,把任何再现这个隐私的行动记录起来并公之于众。看到这,您可能要为区块链拍手叫绝了。先别急,世上哪有那么好的事?存在绝对安全的乌托邦吗?如果真能实现绝对意义上的区块链,政府的存在还有意义吗?不错,区块链最初就是无政府主义的化身。它的终极意义注定不会实现。它的生存可能必须依附权力,注定成为另一个被精致包装的谎言,骗人的幌子。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必然也必须为区块链的发展指定框架,对区块链的价值进行重构,将区块链里面裹挟的反政府、反国家企图驱逐出去。区块链的一些技术能够具体应用,但绝不能宣扬什么去中心化。总之,对区块链要保持高度警惕。美丽的外表下面往往藏着毒刺。绝对理想化的配方往往成了毒药。那个说能绝对保护你隐私和资金安全的人,才是真正的偷窥狂和吸血魔。

我们最能保护隐私的方法或许只能是不要有任何隐私,完全坦荡地生活,要么活成一轮太阳,要么活成一个酒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