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馬鈴薯全膜雙壟栽培管理關鍵技術

本文以樂都區為例展開旱地馬鈴薯全膜雙壟栽培管理關鍵技術的闡述。主要闡述了旱地馬鈴薯全膜雙壟栽培的意義並分析旱地馬鈴薯全膜雙壟栽培的技術要求和關鍵技術,旨在促進我國馬鈴薯栽培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旱地馬鈴薯全膜雙壟栽培管理關鍵技術


樂都區耕地總面積3.05萬公頃,在青海海東農業園區各區縣行政區域面積中居第三位,在我國西北區域中,樂都區在馬鈴薯種植方面具備很大的優勢性,相關數據顯示,本縣在馬鈴薯種植的面積上已1.3萬公頃以上,每667m2有1200kg的產量,總產量達到了約2200萬噸。旱地馬鈴薯全膜雙壟栽培充分利用了降水,並提高了地溫,發揮增產潛力,本文就樂都區旱地馬鈴薯全膜雙壟栽培的相關技術展開分析。

旱地馬鈴薯全膜雙壟栽培技術要求


旱地馬鈴薯全膜雙壟栽培管理關鍵技術

1.1 品種選擇及種子處理

在選擇馬鈴薯脫毒種薯的基礎上實行種源對調,洪水地區屬於南山,應向北山地區種薯集積,選用抗旱、抗病毒、質佳的優良品種,如大西洋1 號、脫毒等品種。

在種子處理主要可以從兩方面進行:一是在播種前一週需要對種子進行背風向陽處理,並且溫度需要控制在12℃~18℃。由於晝夜溫差較大,因此夜間還需要每隔幾天進行翻動處理,避免產生大量的爛病薯種。二是為了有效防止播種後產生爛種的現象,需要在薯種切口進行風乾處理,並用ABT生根粉5號15ml兌1kg水拌種,經過該處理後能夠有效增加薯種的出苗率,進而在產量上明顯增加。


旱地馬鈴薯全膜雙壟栽培管理關鍵技術


1.2 選地、整地與倒茬

應選擇土壤肥沃、地勢較為平坦、土層較厚的旱地進行栽培,以坡度小於15°的緩坡或梯田為宜。選茬以小麥玉米,大豆茬較好。秋後深翻、灌溉達到春耕的要求。

1.3起壟覆膜

在進行起壟覆膜的過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划行器進行划行處理,規格為小行40cm,大行70cm。此外還可以直接使用機械起壟法,覆膜之後需要及時在壟溝內打滲水孔,這樣能充分讓降水下滲。為了防止大風天氣造成揭膜或損膜,可以用一定量的細土覆蓋,防止出現跑墒。

1.4 播種

在播期上當地氣溫穩定通過5℃~7℃時,3月下旬即可播種。可以採用人工方法,即先用打孔器打孔,然後放入薯種,再將打孔器土一起放入壟上,注意不能跑掉墒氣,保護好壟膜。在密度上一般控制株距在20cm~25cm,25cm~30cm 為宜。

1.5 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主要分為查田補苗、及時鏟趟、控制分層培土三塊。在查田補苗中需要苗出齊後再進行插田補種。雨天需等天晴撥後播,以便下一次雨水天氣能夠及時補充水分。及時鏟趟是指當幼苗頂出時通過培土的方式促進根莖膨大,進而增加產收。控制分層培土是指通過噴灑多效唑、膨大素的方式以提高馬鈴薯的單產。

旱地馬鈴薯全膜雙壟栽培管理技術


旱地馬鈴薯全膜雙壟栽培管理關鍵技術


2.1 品種選擇和種子處理

良好的品種是獲得的馬鈴薯優質高產的基礎,所以品種應選擇高產、抗逆性強、抗旱、抗病毒、質佳的大西洋1 號、脫毒等品種。在進行種子處理時主要包含曬種和切塊,在曬種時需要將種薯放在土質場中,目的在於保證全苗。在切塊上應將馬鈴薯切塊後進行播種,切塊的大小應適宜,重量不應小於30g,每塊所帶芽眼應超過2個。在對馬鈴薯進行切塊前,為防止病菌感染。一定要對用於切塊的刀進行消毒,可用於消毒的藥劑為:50%來蘇爾溶液、高錳酸鉀溶液、75%酒精等,還可用沸水蒸煮或者火燒的方法進行消毒 (一般準備2把刀)。

2.2土壤肥力檢測及配方施肥

土壤肥力的檢測主要目的在於防止土壤因缺少某種營養成分而導致作物不能正常生長。其中在前茬收穫後可以施入農家肥22.5~30.0t/hm2;在秋覆膜時,可以施入馬鈴薯專用肥900kg/hm2,均勻撒施在大壟內。在開花和結薯期,可進行葉面噴施,藥劑可選擇0.5%磷酸二氫鉀溶液、0.1%~0.3%硫酸鋅或硼砂溶液,或尿素水溶液,用量均為750~1050kg/hm2。



旱地馬鈴薯全膜雙壟栽培管理關鍵技術

2.3 水分管理

在整個生長期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80%。如何檢驗土壤的含水量也有一定技巧,可以採用手握法,當將土壤握出團時能夠清晰的發現水痕,這時的含水量基本符合標準。灌溉上同樣需要分時而定,出苗前、塊莖形成期、開花期需要的水分依次增加,其中出苗前不適合灌溉操作。

2.4 病蟲草害防治

在樂都區晚疫病的發生一般為中等偏輕,若遇降雨量偏多年份需防治。低溫高溼天氣有利於發病,噴施保護性殺菌劑進行預防,當發現中心病株時為噴藥防控的關鍵時機。

樂都區農業技術推广部門引進淺山旱地馬鈴薯全膜雙壟栽培技術後,在全區進行推廣種植並取得了成功,經濟及社會效益均較高,農戶在做好選地及起壟覆膜、選種及種子處理、播種、田間管理、科學施肥、病蟲草害防治、適時收穫等方面就可獲得成功。旱地馬鈴薯全膜雙壟栽培技術可在青海省山旱地進行大面積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本文摘自龍源期刊網:《吉林農業》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