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R利率調整後,你最該看的買房建議

“中國可以儘量避免快速地進入到負利率時代。”


周小川雙眉緊蹙,神色嚴峻地加重了語氣。


這位72歲的前任央行行長的憂慮,和現任行長易綱不謀而合。


易綱在《求是》雜誌上發表長文,表示


“即使世界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向零利率方向趨近,我們也...不搞競爭性的零利率或量化寬鬆政策”。


這是易綱的決心。他拯救不了全球經濟體增長停滯的危機,但可以讓中國成為其中的一股清流。


01


說一個簡單的規律,“利率”“增長”就像一對手牽手的小夥伴。


利率高,增長快;利率低,增長慢。


一方面是市場的調節。


需求旺盛時,老闆們開始借錢擴張,買設備蓋廠房;借錢的人多了,利率就上去了。需求下降時,借錢的人少了,利率就會下降。


更重要的因素,是央行的調節。


經濟過熱,央行會加息,防止通脹;經濟萎靡,央行會降息,刺激需求。


各大經濟體都在降息,折射出了一個大趨勢:全世界的增長都在放緩


掌櫃我經常感嘆,我們這一代人是極其幸運的,見證與經歷了中國過去三十年、前無古人的高速增長。


這樣的高速增長,大概也將後無來者。


世行的數據庫裡,有張人類過去2000多年的經濟增長曲線的圖:


LPR利率調整後,你最該看的買房建議


直到兩百年前,人類還貧困潦倒。衣食無憂也不過是這幾十年的狀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部電影:《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裡面的男主角,活過了一萬四千多年。在他的眼裡,人類史會是怎樣呢?我想應該就是一場接一場的饑荒史:


1709年到1710年,一場巨大的寒潮席捲法國,溫度從10度猛然下降到-10度。隨即而來的就是大面積的饑荒,糧食價格在幾個月內猛飈5倍,差不多60萬人餓死在這場災難中。


1845年,愛爾蘭被病蟲害侵蝕,馬鈴薯大減產,連續5年的饑荒讓人口銳減1/4。


...


也是歷史的巧合,從兩百多年前開始,工業革命、全球貿易、計算機革命、通信技術、互聯網...一連串的事件,點燃了持續增長的導火索。


大家越來越富足,就開始有了慣性思維:總會有突飛猛進的科技,讓高速增長持續下去。


可下一個突破口究竟在哪裡呢?


目前大家比較認可5G。可即便是5G的應用場景,距離真正落地,還很遙遠。


任正非也承認,“5G實際上被誇大了它的作用”,“現在人類社會對5G還沒有這麼迫切的需要”。


或許,對於我們這一代人,甚至我們的子孫後代,低增長才是未來的常態。


低利率時代,即將隨之來臨。


02


利率說起來是簡單的兩個字。


可實際上,它牽扯的概念,就像萬花筒一般繁複:基準利率、回購利率、國債利率...


LPR利率調整後,你最該看的買房建議

▲ wind菜單


你如果對這些利率指標的來龍去脈都瞭如指掌,那麼在投行當個年入數百萬的固收首席,絕對是妥妥的。


一開始還沒這麼複雜。



轉折點是“327”事件。


事件發生在1995年的2月23日。“327” 是國債期貨的代號。


那時的債券市場創建還不久。交納少量保證金,便可入場博弈。相當於允許了幾十倍的槓桿,這讓國債期貨成了對賭的標的。


當時有個大人物叫管金生,萬國證券總經理,人稱“證券教父”。他在業界的地位,就好比賭神電影裡的周潤發。


情節不細說了。大概就是,管金生率領著萬國證券和追隨者們,全力做空“327”國債。


可是,行情一路向上,萬國證券面臨60億元虧損的滅頂之災。


為了避免鉅額虧損,管金生在收盤前的8分鐘開始了瘋狂反撲,大舉透支,賣出國債期貨,最終在沒有足夠保證金的情況下,以上千億元的賣單把價位拉了下來。


多方連反應的時間都沒有,全部爆倉;管金生大獲全勝。


然而,2月23日晚上10點,上交所在緊急會議後宣佈,當天收盤前最後8分鐘的所有交易違規無效,萬國證券鉅虧56億元。


那可是1995年的56億啊!


這導致如日中天的萬國證券被申銀證券接管,成了現在的申銀萬國。


一個小插曲是,當時的一名期貨經紀人,交易席位上虧損了七千多萬。他一氣之下轉了行,取了筆名“寧財神”,寫下了《武林外傳》這部喜劇。


事後,央行深深地反思:金融市場不能成為一個大賭場,而是應當加強監管,控制風險。


1997年,為了減少市場風險,央行在“交易所市場”插下了一塊擋板;把商業銀行隔離了出來,並單獨成立了“銀行間市場”。


此後,中國的金融市場就好比一池水,被一塊塊的擋板分割成了好幾個板塊。


板塊間的水不流通,以致於水位有高有低,形成了不同的利率。


03


很多人都詬病監管,說要讓“利率自由化”


自由主義學派很玄妙。與其說是一個學派,還不如說是一個教派。


即便在現實中從沒應驗過,但就是能夠獲得源源不絕的信徒,屹立不倒。


在金融領域,只要你給的自由過了火,市場就會變成一個危險的叢林社會。最終,任何人都不能全身而退。


例如:


1989年試點的“存款利率市場化”,在部分地區演變為了“高息攬儲”的惡行競爭。在情形最為嚴重的湖北襄樊地區,存款利率最高竟然超過了35%。


惡性競爭險些引發了當地的金融危機。湖北襄樊的大量銀行、儲蓄所遭擠兌。部分不願意上調存款利率的銀行,被迫臨時關門。


這就是“利率自由化”的歷史教訓。


現在,雖然名義上已經完成了“利率市場化”,但央行對利率的隱性引導,仍將長期存在。


04


目前,央行最為關注的利率,是貸款利率


中小企業貢獻了80%的就業。“穩就業”的關鍵,就是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


以前,商業銀行的利率定價,主要參考基準利率。換句話說,基準利率就是一個“錨”。


可基準利率的問題是,它不能反應實際的資金成本(例如七天回購利率)。


像2018年後,回購利率一直在下降,但基準(貸款)利率卻紋絲不動。降低融資成本就無從說起了。


央行也不是沒試過換個新的錨。2013年7月,央行引入了貸款基礎利率(LPR)。商業銀行可在LPR上加(減)點,給貸款定價。


可實際效果並不好。銀行在進行LPR報價時,參考的依然是基準利率;LPR這個“新錨”,名存實亡。


於是,基準利率,成了易綱的“眼中釘”。


2019年5月,央行在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明確指出,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重點是推動貸款利率“兩軌合一軌”。


簡單來說就是,新舊兩個錨,只能留下新的那個。


這就是易綱,對基準利率的“斬首令”!


05


“斬首”進展得極快:


--2019年8月17日,央行宣佈了新的LPR形成機制;


--2019年8月25日,央行公告新增房貸必須與LPR掛鉤;


--2019年12月28日,央行公告存量房貸定價基準轉換為LPR


基準利率,將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對於存量房貸,你有兩個選擇:要麼轉化為固定利率,要麼與LPR掛鉤。


記住,正確的選擇是:與LPR掛鉤。


前面已經說過,低利率時代即將來臨,利率一定是長期下行的。


“重定價週期”設置為一年。這樣你的按揭成本將根據最新的LPR,每年調整一次。


去年8月25日,央行發佈公告, 要求10月8日後的新增房貸必須與LPR掛鉤。


我第一時間就(在我的50萬粉絲微博大號上「阿卜教授」)說過,一定要選LPR為基準的房貸。

LPR利率調整後,你最該看的買房建議

LPR利率調整後,你最該看的買房建議


全網沒有任何人,比我更早看透這一點。


將來,你的房貸利率=LPR+地方(省級人行)加點+各商業銀行加點(另外,二套房還需額外加0.6%)
兩大操作性建議,幫你降低按揭成本。
1. 在行情低迷的時候買房地方加點,取決於“一城一策”,或者當地樓市的火熱程度。火熱的行情下,按揭的人多,資金需求高,“地方加點”就變高了。而低迷的時期,地方加點少,甚至為負。
2. 儘量在上半年買房上半年,各大銀行的房貸額度還比較充足,“商業銀行加點”較低。到了下半年,銀行的房貸額度通常就很緊了,“商業銀行加點”也會水漲船高。

無論最終怎麼選,你都不得不承認,在降速的大勢下,房子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大家可能再也看不到,“買房晚一年,等於白忙十年”的大行情。


我覺得這是好事兒。


以前每個人都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讓人感覺這個社會很浮躁,擅長投機的人才是人生贏家。


現在大家都說“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努力重新比選擇更重要了。


這樣踏實的心態,才適合負重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