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棉种植成本高吗?

云霄799


做为亲身做无土栽培的我很明确的告诉你,成本高,不实用,产出不成比例不适合规模生产,可以考虑观光示范园。

岩棉栽培是以岩棉为植物生长基质的无土栽培技术。岩棉作为工业原材料有容重小,孔隙大,具有很好的通气性和保水性的特点,再加上岩棉生产过程中高温处理以后会呈无菌状态,所以成为无土栽培中深受欢迎的栽培基质之一。

但在我国的国情下,使用岩棉作为基质栽培的生产成本过高,并且岩棉栽培以后不能循环使用只能填埋,会产生环境污染,因此近年来除了引进设备之外,国产化岩棉生产设施仍不多,发展的比较缓慢。

适合我国国情的是有机基质栽培技术,也就是利用当地的废物资源经过生物有机处理后代替土壤栽培,材料遍地都是。并且成本低,技术管理要求不高,并且能够解决废物二次污染。


三农开拓者


导读:岩棉种植也是属于无土栽培的栽培的一种形式,与基质栽培非常相似,岩棉本身属于物理材质,没有任何的营养成分。这一点与基质栽培基本一样,基质的营养成份非常有限,相比岩棉来讲只是稍微好一点。在岩棉中种植作物完全靠外界提供营养成分的供应才能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 岩棉基质块

种植岩棉的基本成份

①岩棉材料构成

关于种植岩棉中的基本成份有玄武岩、白云石、少量矿渣等,其主要的化学成份是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镁等。对于其中的天然矿石需要进行高温消毒处理,基本可以达到无病菌和一般病虫的虫卵寄生。

▲条形岩棉基质

②岩棉种植特性

种植岩棉的孔隙度93%以上,相对于水和空气可以均匀的分布在岩棉的空隙中,非常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呼吸效果。种植岩棉吸水率在900%以上,说明有着充分保水性能和保肥性,植物对其中的营养成分吸收的会更好。种植岩棉不释放任何化学成分,相对于PH值更容易控制。采用岩棉种植营养液可以直接直达作物根系,提高肥水利用率。

岩棉作为种植的基本环境

①智能温室为常用的无土栽培环境

智能温室在温室行业中属于顶级配置的温室,有着良好的空间结构和采光。对于温室内的环境温度控制的也非常好,对于作物来讲可以说智能温室内一年四季都是恒温的。夏季智能温室顶部有遮阳系统,保证温室内不会太晒。智能温室内部有通风降温的风机湿帘系统,充分的把室内温度、湿度控制的非常好。冬季智能温室的保温性也非常好,在于配套的采暖设备,可以说温室外面冰天雪地,温室内春意盎然。

▲ 岩棉种植

②岩棉种植基本是一年一茬

在智能温室中采用岩棉种植本身属于一种基础性高投资,对于岩棉的使用寿命在1-2年。肯定会选择可以长时间种植模式,比如西红柿的采用岩棉的方式进行无土栽培,它在智能温室中一年就生长一茬,一茬可以持续一年。西红柿可以生长得高度在3-4米,对于它的产量来讲也就会非常高。普通的种植西红柿就生长1.5米左右就打尖了。在国外的采用这样的立体栽培西红柿,每平米生长70斤,应该就是生长高度的原因吧。

▲岩棉生长的须根

在岩棉中生长的植物的根部,植物的毛细须根基本上就把这个岩棉块给缠绕的满满的。想进行下一茬的种植来讲,这个岩棉块中残留的植物的根是无法进行清理的,对于同品种的作物进行种植就是属于重茬了,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如果想用这样用过的岩棉进行二次种植,需要进行岩棉晒干处理,也就算相当于消毒的作用。但也只能种植一些叶菜类的作物。

岩棉种植整体设计、投资情况

①岩棉栽培系统

整套的岩棉栽培系统包含的基本设施有,岩棉块、岩棉条、岩棉支架(根据实际情况定制)、营养液池、滴灌系统(包含管道、滴灌喷头、电磁阀、回液管道等之类)、施肥系统(主要是用来控制不同营养液比例的控制)等主要设备,在实际当中并没有我说的这么简单。在这里只是给大家进行的一个初步介绍,对于岩棉栽培有一定的基础性了解。在实际当中任何一个设备的选型都是需要进行计算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 岩棉西红柿栽培

②岩棉的投资情况

岩棉投资情况只是整套岩棉无土栽培中的一小部分,相比智能温室的建设费用来讲还是非常低的。在这里就不说废话了,采用有岩棉有两种形式,分别为定植方块状(一般为75*75*65或100*100*75mm)和定植长条,一般一个定植长条可以放置4个定植方块。具体的投资情况咋们以2000平米智能温室为例: 只计算岩棉的大概数量,采用定植岩棉条的数量为960条,定植的岩棉块4800个,岩棉条的价格为20元/条,岩棉块的价格为2元/块。2000平米智能温室中采用的岩棉总的价格为28800元,大概对于岩棉的初步计算就是这么多。

智能温室采用岩棉种植的基本优势

①种植精准性

岩棉属于是无机物,也可以是说无极基质。岩棉不含水分与养分,只是起到固定作物的作用。它也存在消耗水分和养分的情况,更不会与营养液中的任何成份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无需考虑农作物生长阶段基质对营养液中的水分和养分的损耗问题,可以非常好的对于作物生长需要的养分和水分 进行精准的控制。

▲ 岩棉种植幼苗

②作物生长的安全性

在岩棉基质生产过程经过1500℃高温消毒,可以说是99%的能把病原菌、虫卵等有害生物 消灭。它原材料主要为天然火山岩都是无机物,并不容易滋生细菌。在岩棉基质的经检测中都不含Hg(汞)、As(砷)、Pb(铅)、Cd(镉)等有毒有害重金属。这样以来就可以从源头控制了细菌的感染或传播情况,生长的作物肯定是无污染、安全、优质、有营养的果蔬。

③作物优质高产,低能耗。

岩棉基质种植可以做到作物一年一茬的种植,比如西红柿的种植产品每平米可以到达30-50斤。在岩棉基质本身结构的因素,使得空气与水肥含量相当足,非常有利于根系对氧气和水肥的吸收,使得作物主根粗壮,侧根密集,毛细根增多,吸收面积大,效果最佳,产出的作物品质差异性很小。岩棉基质具有保水肥能力,这样就减少了灌溉次数、降低肥料消耗量。岩棉基质无杂质、无病菌,有利于水肥的回收再利用,提高水肥利用率,也是低能耗的表现。

岩棉种植精准施肥控制系统

①岩棉种植的基本原理

岩棉本身属于无机物,也就是说没有一点营养成分。在岩棉中栽培前,一般都是先用配套的滴灌系统把岩棉全部湿透,然后在把需要定制的苗移栽岩棉的种植孔位,基本就完成种定植步骤。在经过一周左右的缓苗期后,基本也适应了岩棉种植。接下来就是岩棉种植的肥料供应了,这是整套岩棉种植的系统的核心系统了,整体系统会根据不同作物或不同的时期进行不同成分的养分供应。比如开花期、坐果期等对于肥料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在岩棉种植的过程中可以做到精确的控制,相比传统的土壤种植的施肥情况,会更节约。液体的肥料更容易被作物吸收,作物生长的情况也会比土壤生长有一定的优势。

▲ 智能施肥机

②岩棉种植的智能施肥设施

对于岩棉种植的智能施肥设施这个非常重要,它的在行业中的名词为施肥泵,是在岩棉种植中不缺少的部分。因为岩棉种植的作物的养分全是靠它来供应,岩棉本身是存储水分和养分的作用。在智能的施肥泵可以同时供应多种不同的液体肥料,对于不同的液体肥料有着一定比较的供应。也就是在种植行业中常说的施肥比例,在这里控制的比例更容易一些,只需要在施肥机的控制端进行设计,整套的系统就会根据设计的指令进行工作。在期不需要任何的人为干预,只要保证供应肥料的储存设施中有足够的液体肥料就可以了。现在如今施肥泵已经不在完全依赖进口产品了,国产的相应的自动施肥泵也非常好用,也符合国人的使用方式。对于选用哪种形式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吧。

▲ 液体肥

③岩棉种植模式肥料的选择

在岩棉种植的中,对于肥料上选择的基本要求必须是水溶性肥料。不然在施肥泵系统中运输的情况下会发生堵塞,尤其是滴灌的喷头相对比较细,对于颗粒稍微大的情况下,就会发生堵塞。直接就会导致发生堵塞的地方的作物生长情况不好,如何长期没有发现的情况,就会出现死苗的现象。

总结:一个2000平米的智能温室采用岩棉基质种植,单纯的基质费用大概在2.8万元左右。如果在配套上相应的设备的情况下,不含温室大棚建设费用。最低也需要5-6万的基础性投资,对于普通的种植户或菜农来讲,这样的种植投资还是显得比较高。虽然它的单平米产量比较高,这个也于其中管理因素、品种等有一定的关系。

温馨提示:岩棉基质的使用年限 1-2年,还有一个优点是岩棉可以回收。

起点农业


岩棉具有很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经过1600℃的高温提炼,无菌、无污染,因此是欧洲主要的无土栽培的基质。工业岩棉和农用岩棉,他们的使用功能不同,在原料选用,加工工艺,内部结构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差别,因此生产栽培中强调使用专业的农用岩棉,反对用工业岩棉代替。

1、物 理 性 质 农用岩棉是由约60%玄武岩、20%焦碳、20%石灰石加上少量炼铁后的矿渣经高温熔融、抽丝,最后纺织、压缩成特定密度后再裁剪而成。在纺织过程中加入了一种具有表面亲水作用的黏结剂,能保持岩棉浸水后长时间不变形,而且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工业岩棉只是加入一般的黏结剂,不能保证长久使用后不变形和孔隙率不变,没有任何添加剂,亲水性不如农业岩棉。 与工业岩棉80~150k/cm3的容重相比,农用岩棉容重较小,一般在60~80kg/cm3之间,因此其孔隙率更高,其中3%体积的纤维和97%体积的孔隙。

2、内 部 结 构 农用岩棉采用摆锤式加工方式,纤维紧密,呈波浪式交织在一起,纤维的分布有水平式、垂直式和立体网状结构,即使水平式和垂直式的纤维也无法一层一层剥离。纤维均匀地分布,有利于根系的延伸和生长,保证作物的均匀生长;工业岩棉由四辊离心机采用离心的方式加工而成,纤维多呈水平片状,分布不均匀,并且片层之间的间隙较大,根系只能在片层缝隙中生长,无法蔓延至所有岩棉的生长空间,因而使用工业岩棉,不仅使根系不舒展,而且造成水分和养分浪费,作物产量低下。

3、化学性质 岩棉的化学性质一般呈碱性,农用岩棉经过酸性营养液浸泡后能调整pH值,但工业岩棉用酸性营养液浸泡后pH值调整不大,碱性基质对幼苗时期的毒害作用很大。工业岩棉种植的幼苗,叶边呈圆形,叶片与同时期的农用岩棉相比很小,是很明显的病态弱苗。该对比试验在苏州西山国家现代温室种植园区首次报导,此外,上海农科院也作过反复的实验,得出相同的结论。

4、商 品 性 农用岩棉的主要成分玄武岩含量较高,呈灰绿色;根据种植的需要,农用岩棉出厂时被切割成大小不同的形状,育苗塞为育苗期使用,中间有眼,可直接播种,有的没有眼可作花卉扦插使用;生长块四周包裹一层PVC,防止水分蒸发和根系蔓延到另一个生长块内,为育苗和成苗的中间过渡生长环境;生长条为最终成苗生长使用,外面完全包装一层外白、内黑的PVC塑料层,防止水分不过分蒸发,并保持根部适当的温度,热带地区可以不加塑料外包装,加大蒸发量以降低根部的温度,大部分地区使用时有外包装,防止藻类和病菌的滋生。因此农用岩棉是适合农作物生长的一种特殊岩棉,不可以简单被工业保温和隔音岩棉所取代。工业岩棉由于玄武岩含量较低呈黄色,出厂时只有条状产品,没有任何外包装,没有生长块和育苗塞等多样的形式,没有针对农业生产的商品化产品。

5、成本与效益分析 增加成本不一定都导致盈余亏损,只有当边际成本和边际产量的收入达到平衡时,继续增加该项成本的投入,才会导致继续投入的亏损。由两种岩棉材料的投入和产出达到平衡时可以得出如下公 式: P(Y1 - Y2)=C1- C2 (1)其中 C1——农用岩棉的成本; C2——工业岩棉的成本; Y 1——使用农用岩棉的产量; Y 2——使用工业岩棉的产量; P——销售价格。 目前农用岩棉的价格C1为17.24元/m2,工业岩棉的价格C2为8.9元/m2。 因此式(1)为 P(Y 1- Y 2)=8.34 (2) 上式表明,两种基质的产量之差与当年销售价格的乘积如果大于8.34,采用农用岩棉,即能获得相对效益,否则可以考虑“低成本”生产方案。以2002年西红柿、甜椒的平均销售价格为例,西红柿4元/Kg和甜椒9元/Kg,采用农用和工业岩棉两种基质的产量之差只要分别大于2.085Kg/m2和0.92Kg/m2,使用农业岩棉的效益就要高于工业岩棉,从实际生产来看,实际产量的差异要远远大于这些数字。所以,在基质选择上不要盲目选择低成本材料,要根据种植技术水平和产品市场价格综合确定。

存在问题

我国当前岩棉种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管理和岩棉种植技术,制约了岩棉栽培的推广 现代的园艺设施应有现代化的园艺栽培技术与之配套,才能充分发挥先进设施和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岩棉种植中的核心技术是水分管理(Water Management)和养分管理(Nutrition Management),这是一套精确的管理技术,通过它可以有效地控制根系的生长,实现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平衡,达到控制收获时间和产量的目的。但国内与进口农用岩棉成套引进的这项技术并没有真正掌握。除此之外,建设单位缺乏现代化管理技术,在环境控制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止技术等方面与国外也存在很大的差距。

2、产量不高是限制效益的最主要因素 岩棉种植的产量不高是这一技术推广的主要障碍。与荷兰、日本岩棉种植的西红柿50~80 Kg/m2,黄瓜40~50Kg/m2相比,我国岩棉种植的西红柿产量18~22Kg/m2,黄瓜24~30Kg/m2,存在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很大程度上是栽培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原因。 分析产量的差距,除了上述原因,当前普遍流行的节约成本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产量的提高。这种思想提倡低产、低收、低成本;认为增加的成本投入,不仅耗资大,而且给回收造成压力。因此,这种观点不仅影响了温室整体效益的发挥,先进技术的推广,而且前期就决定了它不仅不能节省费用,无法增加收益。


行走天下王建峰


成本不算高,岩棉栽培法是用岩棉块作基质,将蔬菜种植在岩棉的种植孔内。

岩棉是一种用多种岩石熔融在一起,喷成丝状冷却后粘合而成的疏松多孔、可成型的固体基质。一般将岩棉切成一定大小的块状,外部用塑料薄膜包住,形似一枕头袋块状。种植时,将薄膜切开一小穴,种上带苗块的小苗,并滴入营养液,植株即可扎根入其中吸收养分和水分。


建设玻璃温室大棚


1、缺乏管理和岩棉种植技术,制约了岩棉栽培的推广 现代的园艺设施应有现代化的园艺栽培技术与之配套,才能充分发挥先进设施和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岩棉种植中的核心技术是水分管理(Water Management)和养分管理(Nutrition Management),这是一套精确的管理技术,通过它可以有效地控制根系的生长,实现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平衡,达到控制收获时间和产量的目的。但国内与进口农用岩棉成套引进的这项技术并没有真正掌握。除此之外,建设单位缺乏现代化管理技术,在环境控制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止技术等方面与国外也存在很大的差距。

2、产量不高是限制效益的最主要因素 岩棉种植的产量不高是这一技术推广的主要障碍。与荷兰、日本岩棉种植的西红柿50~80 Kg/m²,黄瓜40~50Kg/m²相比,我国岩棉种植的西红柿产量18~22Kg/m²,黄瓜24~30Kg/m²,存在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很大程度上是栽培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原因。 分析产量的差距,除了上述原因,当前普遍流行的节约成本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产量的提高。这种思想提倡低产、低收、低成本;认为增加的成本投入,不仅耗资大,而且给回收造成压力。因此,这种观点不仅影响了温室整体效益的发挥,先进技术的推广,而且前期就决定了它不仅不能节省费用,无法增加收益。


九笔念思


成本不高!技术要求高!!利润空间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