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喝湯,誰都幹不過洛陽人

導讀:受制於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的影響,不同的地域有著自己獨特的飲食文化。就拿早飯來說吧,武漢人將吃早飯稱之為過早,當地人過早的主要吃食是熱乾麵。對於北京人來說,早餐最常見的美食是豆汁兒、油茶麵兒和炸糕。而對於洛陽人來說,早飯一年四季都離不開一碗湯。大早上街坊們一見面,第一句話就是:“你喝湯了沒有?”

論喝湯,我只服洛陽人。洛陽人的一天是從一碗熱乎乎的湯開始的,這裡所說的湯並不是南方人眼裡的“湯羹”,而是指實實在在的一頓飯。洛陽人見面時寒暄的開場“喝湯了沒有?”,其實就是問你“吃飯了沒有“?

論喝湯,誰都幹不過洛陽人

洛陽牛肉湯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千古帝都洛陽城——名符其實的“湯城”

千古帝都洛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濃厚的文化底蘊,這裡是十三朝古都,擁有眾多的名勝古蹟。洛陽城,在外地人的眼裡,除了是一座古城,更是一座湯城。

一個三線小城遍佈著上千家湯館子,這是在其他城市根本里所無法想象的。要問去洛陽吃什麼,那當然就是喝湯了。從老城、澗西再到西工,不論是大街還是小巷,都遍佈著大大小小的湯館。在老城區,一條不起眼的小街巷甚至有著四五家湯館,而且每家的生意都非常火爆,不僅當地人喜歡,外來遊客也是源源不斷過來品嚐這裡的特色美食。

喝湯是洛陽人的習慣,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一天的飲食終歸離不開一碗湯。

洛陽湯館遍地開花,種類也比較多,滿大街都是牛肉湯館,羊肉湯館,豆腐湯館,驢肉湯館,丸子湯館等眾多湯館,就連洛陽的名菜洛陽水席也都是由各種湯菜組成的饕餮盛宴,從這裡足以看出洛陽人對於湯的執著與衷情,湯城的稱號也就實至名歸了。

論喝湯,誰都幹不過洛陽人

洛陽水席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洛陽城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生活氣息很濃厚,慢節奏的生活和古色古香的古城韻味讓你一來到這裡就不想離開,撐著油紙傘步行在老城青石板街的古道上,在麗景門邊上喝一碗當地的牛肉湯,目睹一下國花園裡牡丹的雍容華貴,感嘆伊河對岸龍門石窟的鬼斧神工,只有來一次洛陽,才能感覺不枉此生。因此不少外地來旅遊的姑娘有感而發,“真想找個洛陽的小夥子嫁了”。

論喝湯,誰都幹不過洛陽人

洛陽古城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洛陽人到底是有多愛喝湯

洛陽人早上愛喝湯,坊間還流傳著一句話,早上一碗湯,給個神仙都不當。洛陽人喝湯是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飲食習慣,一天不喝,就感覺生活中似乎少了點兒什麼。

這裡的各大湯館沒有豪華的裝修和新潮別樣的名字,有的是本地人的熱情和樸實無華的店面以及始終如一的味道。早上五點以後,就有打完太極的老市民精神抖擻地來喝湯了,人多的時候就坐著小板凳在店外喝,有的甚至是就地蹲著喝,就如同是在自家一樣,毫無拘束感。

在洛陽,無論你是平民百姓還是公子王孫,到湯館裡來喝湯,都會被一視同仁。呼呼的吹湯聲,滋溜的吃麵條兒聲,閒聊聲兒,歡笑聲交織在一起此起彼伏,儼然是一幅生動的市井生活的畫卷。

老洛陽人有一句口頭禪:“早上豆腐湯,晚上丸子湯”,洛陽人的生活終歸是離不開湯的。端上一碗,呼嚕呼嚕大口喝個連渣都不剩,喝完一抹嘴,心裡熱乎乎的真叫一個得勁兒。第一次去洛陽喝湯的食客也不要感覺到奇怪,洛陽的湯館是不提供勺子的,當地人都是直接拿碗喝,洛陽人這麼愛喝湯,用勺子小口喝跟當地人的粗獷豪爽的性情不符。

論喝湯,誰都幹不過洛陽人

洛陽湯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洛陽的老湯客

在洛陽有那麼一群人被授予了“湯客”的稱號,他們習慣於早起喝湯。在洛陽,如果你能被人稱之為“老湯客”,那是很榮幸的一件事情。“老湯客”一般是有著長達十年甚至幾十年的喝湯經驗的長者,他們也是地地道道的洛陽人,久經“沙場”,喝過洛陽大大小小的湯館,對於洛陽的各種湯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如果遇上地道的老湯客,關於洛陽湯的故事,他們能給你說上三天三夜。

洛陽老湯客深知洛陽飲食文化以及湯的靈魂,不正宗的湯統統都逃不過老湯客的舌尖。“老湯客”喝湯講究的是望聞品,一碗湯端上來以後,老湯客們並不著急喝,而是用他們那犀利的眼神先瞅一眼,主要是看湯夠不夠清純。老湯客喝湯的第二個步驟是“聞”,主要是嗅一下湯是否有異香,是否少添了或者只多加了某種作料。最後才是慢慢先喝一口品一下,順著碗邊輕輕吸吮一口,讓湯汁在舌尖纏繞。

聰明的老湯客最為喜歡的就是喝頭鍋湯,很多老行家都在雞叫第二遍的時候就起身去湯館門口排隊,為的就是能夠喝上頭三碗。老湯客深諳喝湯的門道,七點鐘喝湯(原汁原味),八點鐘喝油(靠油出味),九點鐘喝水(清湯寡水)。要想喝到上等的頭湯,看來是需要早起啊!

論喝湯,誰都幹不過洛陽人

牛肉湯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洛陽人都愛喝哪些湯

洛陽的湯有葷湯也有素湯,品種多達十種以上。深受食客喜愛的主要有牛肉湯,豆腐湯,丸子湯和不翻湯等。

洛陽有一種習俗,那就是喝湯的時候可以續湯,添湯不加錢,喝一碗感覺不夠了還可以拿著碗去讓掌勺師傅給加湯,真正的管飽。

------牛肉湯------

牛肉湯館在洛陽最是常見,到湯館,要一碗牛肉湯和一份餅絲,排隊等師傅做就可以了。大口鍋裡牛肉湯在咕嘟翻滾,旁邊的案板上整齊碼放著一排大碗,碗內有盛好的牛肉、蔥花、香菜等調味品,掌勺師傅一個熟練而又帥氣的大勺舀湯動作看著就讓人垂涎三尺,一大勺剛好一碗湯,熱氣騰騰端上桌迫不及待就想開吃了。

如果有什麼特殊口味需求的話也可以告訴師傅,不要香菜或者是不要蔥,要

清湯還是肥湯,只要您吩咐,掌勺師傅統統滿足你。肥湯就是上面漂浮著的帶著油脂的湯,清湯就是撇開油湯盛下面清淡的湯。

一勺湯入碗,衝起牛肉、香菜和蔥花,香氣立馬撲鼻而來。薄薄的牛肉呈現出醬紅色,青色的蔥花和綠色的香菜漂浮在湯上面,能吃辣的再挖上一勺辣椒油,紅綠相間看著就饞人,泡上餅絲,大快朵頤吃起來。

論喝湯,誰都幹不過洛陽人

牛肉湯+餅絲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豆腐湯------

豆腐湯在洛陽也小有名氣,豆腐營養豐富,可謂是老少皆宜。洛陽豆腐湯主要是以鮮豆腐油炸豆腐為原材料,而且還少不了一樣重要的佐料——薑汁。炸豆腐要老豆腐,煮湯要嫩豆腐,嫩豆腐不破不損,夾一塊兒入口,水嫩爽口。而炸豆腐則外緊內酥,透著一股焦香氣兒。黃白兩色加上嫩綠青菜、蔥花的點綴,再加上鮮紅的辣椒油,香氣撲鼻頓時令人食慾大開。冬天的早上,來一碗熱氣騰騰的豆腐湯,新的一天便在一碗熱湯裡變得有滋有味起來。

論喝湯,誰都幹不過洛陽人

豆腐湯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丸子湯------

說起洛陽湯,丸子湯也不得不提。只做丸子的工序也並不發雜,基本都是手工製作。首先需要將新鮮乾淨的黃豆芽用刀剁碎,然後加入適量的鹽和高湯,加入綠豆麵攪拌均勻,然後放置醒發一小段時間。起鍋熱油開始炸丸子,將醒發的菜面兒擠成大小均勻的丸子,隨即輕輕放入鍋中,炸至金黃漂浮上來就可以出鍋了。

製作丸子湯,除了要先炸好丸子外,湯底也很關鍵。洛陽的丸子湯都是選用的牛棒骨熬至十幾個小時而成,湯味濃郁、原汁原味。一碗丸子湯,除了有丸子之外,還要搭配血塊兒、牛肉、油炸豆腐、韭菜、蔥等輔料。

掌勺師傅用大勺舀一勺滾燙的湯倒入配好料的大碗裡,丸子經過高湯的澆灌,香氣四溢,口感外焦裡嫩,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論喝湯,誰都幹不過洛陽人

丸子湯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不翻湯------

洛陽不翻湯,單看名字恐怕讓人有點兒摸不著頭腦。“不翻”其實指的就是一張

綠豆小餅,大概有小孩子的巴掌大小。製作綠豆餅需要將綠豆泡發磨細,然後兌水調汁兒,汁水要調的不稠不稀恰到好處。將調好的汁兒舀一勺子攤在鏊子上,用爐火加熱一分鐘就差不多熟了,只烤一面不用翻面,因此叫做“不翻”。

“不翻、”極薄,一面豆綠色,一面淡黃色。拿出一個白瓷碗,碗底加入白胡椒粉、醋、鹽等調味品,然後再放些煮熟的海帶絲、泡好的粉條,撒上一小撮兒蝦皮和幾小塊兒雞血,外加一大把切碎的韭菜,再扔進去一塊兒紫菜,把不翻鋪在最上面,澆上一勺滾燙的骨頭湯,一碗不翻湯就大功告成了。

不翻湯吃到嘴裡,味道純正,不翻軟綿不化,是洛陽人吃夜宵的首選美食

論喝湯,誰都幹不過洛陽人

不翻湯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洛陽湯中數牛肉湯最興盛

在洛陽的所有湯中,數牛肉湯館最多。牛肉湯的興盛,還誕生了一個讓人捧腹大笑的故事。據說曾有運牛車裡的牛一路上叫喚不停,當司機大喊一聲洛陽到了的時候,整車的牛瞬間變得安靜起來。因此大家就打趣說,沒有一頭牛是活著離開洛陽了。雖然是一句玩笑話,但也折射出洛陽濃厚的牛肉湯文化。

-------洛陽牛肉湯的製作工藝------

洛陽牛肉湯採用的是上等黃牛的牛骨頭熬製的湯底,煮湯之前必須將牛骨頭洗乾淨放在清水中泡上一天一夜,而且在這期間要進行多次的換水,直至泡牛骨的水清澈見底,這個時候才能將骨頭撈出煮湯。

熬製湯汁的時候一定不要吝嗇時間或者是圖一時之快,第二天的湯頭一天傍晚的時候就得熬,需要熬製整整一個晚上才能熬出香濃的牛肉湯底。

論喝湯,誰都幹不過洛陽人

熬湯底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關於配料一定是洛陽人手裡的絕密配方,一般是不外傳的。好喝的牛肉湯關鍵在於配方,在於捨得用料,而一定不是在偷工減料。

煮湯的時候一定要第一時間將水加足量,不能中途再添水,這也就是老喝家所說的“

原湯”。

洛陽人喝湯講究“三美”,即“瘦肉、薄餅、原湯”,三者缺一不可。

洛陽人對於牛肉湯的情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洛陽的牛肉湯養活了這裡的一代又一代,已經成為了這裡的人們堅守了上百年的飲食習慣,在外打工的遊子們最為渴望的就是家鄉巷子裡的一碗牛肉湯,每次回家的時候就迫不及待去湯館大飽一下口福,以慰藉自己對家鄉美食的相思之苦。只有每天喝一碗家門口的熱湯,才感覺心裡比較踏實。

論喝湯,誰都幹不過洛陽人

洛陽人愛喝湯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總結:洛陽的湯誕生於民間,流傳於民間。那一鍋鍋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材煮出的濃郁湯水,承載著洛陽尋常百姓對平凡而又樸素生活的尊重和熱愛,也是每一個洛陽人對家鄉飲食文化的世代傳承。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如果有什麼意見和想說的可以在評論區交流,喜歡我文章的歡迎關注、點贊、收藏、轉發。最後祝您生活幸福、吃嘛嘛香!

文|食尚橘子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