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让四百死囚犯回家过年,结果如何呢?

丿ZouJunWei丶


李世民是唐朝最有作为的一代名君,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明君。但是,李世民历来被人诟病的是,他的皇位来的不正。

他是通过发动政变,杀了自己的哥哥太子李建成,然后登上的皇位,当上的皇帝。正是因为李世民的皇位来的不正。

所以,在他当皇帝之后,勤勤恳恳的工作,极力的想证明自己的能力,想告诉世人,选择我当皇帝,就是对的。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李世民才给世人,留下了一个好君王的名声。

你看他和房玄龄,杜如晦的故事,他和魏征君明臣直的故事。无一不是彰显唐太宗李世民的宽大为怀,英勇无比。

通过上面的事迹,我们也可以得出,其实李世民放400名死囚回家,也是他一次精心安排的炒作而已。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还是因为他想极力的证明自己,他要通过死囚的事迹,告诉后人。他统治的大唐王朝,到底有多么的清明。

在古代的时候,一般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就是太平盛世了,但是,唐太宗觉得,若是自己治理的天下,达到这个地步,还不行。

他必须要超越古人。

要怎么超越古人呢?

所以,这时候死囚就显得格外的重要了,毕竟在唐太宗统治的时候,连死囚都是讲信用,就不用说其他的人了。

那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个清明世界。

这件事大致的经过,是说当时快过年的时候,唐太宗去了一趟监狱,然后他看到这么多死囚,觉得他们很可怜。

于是,他就有了放这些死囚回家,和家里的人团聚的想法。

不过,在放走死囚之前,他和死囚约法三章。

这些死囚必须过完年之后,在返回监狱里来,继续坐牢。

因为他们是死囚,等到秋后是要问斩的。四百名死囚一听,还有这好事。

所以,他们就答应了。

就这样李世民把他们给放走了,到了明年秋后问斩的时候,李世民数了一下,发现所有的死囚都回来了,竟然一个都没有少。

他没想到这些人如此的讲信用。

所以,他大为感慨,然后把所有的死囚,全部给赦免了。

你看连死囚都是如此的讲信用,不得不说唐太宗统治的时代,超越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时期,你觉得呢?


汉史趣闻


李世民释放390名被判处死刑的囚徒,让他们回家探亲,并约定来年秋天再回来受刑,而这390名死刑犯竟然毫无一人爽约,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回来受刑。而李世民见这些囚徒果然如约而至,便把他们都赦免了。



可以肯定的是,这件事情是真实发生的,并不是史官们为了替李世民粉饰而故意捏造的子虚乌有事件。宋代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这样记载:去岁所纵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无人督帅,皆如期自诣朝堂,无一人亡匿者; 上皆赦之。

如果大家对于《资治通鉴》的记载有怀疑的话,那么唐代的白居易也在其《七德舞》一诗中有过这么两句话: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

因此,太宗纵囚一事,应属千真万确。

但是在这件事情的背后,是否真的如史书上所载,囚徒们都是心甘情愿的主动回来,恐怕也未必,背后怕是另有隐情。

实际上,宋代的大文豪欧阳修在其《纵囚论》中就对此事提出过质疑,认为这是李世民沽名钓誉而做出的行为(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

欧阳修认为,即便是君子,想要做到视死如归,也绝非易事,更何况是那些死刑犯。历朝历代,能被判处死刑的犯人,大部分情况下是那些罪大恶极之人,是小人里面的小人,想要这些人做到君子都难以做到的事情,何其困难。(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

只能说,纵囚一事,有猫腻。

唐太宗李世民,在历朝历代的帝王中,确实还算得上是一个比较宽容的君主,对于臣子很少有大开杀戒的事情发生。但是别忘了,李世民一生征战沙场,又踏着自己兄弟的鲜血登上了九五至尊的宝座,李世民可没有想象中那么仁慈。


近400名死刑犯,李世民说房就放,那是因为李世民有绝对的把握知道这些死刑犯会乖乖的回来。也许,李世民在事先就已经和这些囚徒已经约定好:如果他们能按时回来,那么回来之后就赦免他们;如果他们不能按时回来,那么等待他们必然是灭顶之灾。

说到底,死刑犯也是爹生娘养的,也有家人,他们能跑,但是他们的家人又能跑到哪里去?恐怕从那些死刑犯离开牢笼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包括其家人就已经处于帝国最严密的监视下了。

与其做毫无意义的挣扎,还不如赌一波,赌他们回去之后沽名钓誉的李世民会真的赦免他们,这样以后还可以清清白白做人,不用生活在阴影之下。事实的结果也确实如他们所料想的一样,李世民为了博取名声,真的赦免了他们。

毫无疑问,这是囚犯与李世民之间相互配合演的一场好戏,结果也是皆大欢喜:死囚重获自由,李世民也博取了好名声。

李世民为什么要这么做?恐怕还是脱离不了当年的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不仅杀了自己的大哥和三弟,而且对于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们也没有放过,这件事情也成为了李世民人生中挥之不去的一个污点。而偏偏,李世民是一个容不得自己有污点的人,这就是为什么李世民要去看褚遂良记录的起居注,为什么要去干涉史官。

而这次纵囚事件,也可以看成是李世民为了宣扬自己形象而自导自演的一出大戏。


小镇月明


事情是说在唐贞观六年年末(公元632年),唐太宗李世民亲自审查复核案件。当唐太宗李世民看到30多个死囚时,觉得很是可怜,就下了一道圣旨:“把这些死囚一律放回家,与家人团聚,一年之后的秋天来京城执行死刑。”

接着太宗又下了一道命令:把全国的死囚都放回去,来年都到京城,一起问斩。于是乎,全国390个死囚都回了家。唐太宗李世民他在位期间,朝廷每处决一名重囚犯,他都要求“三覆五奏”,并把死刑的终审权收归中央,以免出现冤假错案。他还一再告诫大臣们说:“死者不可复生,用法务在宽简。”

不过当时皇帝的这一做法还是引起了一片哗然。因为够得着判死刑的,除了一些真的被冤枉的,肯定都是罪大恶极之人。这些死囚可都会有一些杀人越货、强盗无耻之徒。一旦放纵他们,岂不天下大乱。

而更为关键的是,这个命令没有保障措施,也就是说没有警察跟着,全靠自觉。如果让一个人去相信死刑犯的保证,我估计他自己心里也犯怵,但是唐太宗还是这样做了,放这些人回去。

后来的结果是“去岁所纵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无人督帅,皆如期自诣朝堂,无一人亡匿者,上皆赦之”。也就是说被放回去的全国390个死囚,在没有人带领,也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都自己按时从全国各地返回长安,没有一个逃跑或隐藏的,最后太宗将这些死囚们全都赦免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唐太宗贞观十三年(贞观元年是指唐太宗执政的第一年,即公元627年),全国户数恢复至304万,人口达1235万人。差不多一千万人中,只有390人被判死刑,可见当时真的可能有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景象。

在贞观时期,可以说是基本上做到了王子犯法与民同罪。官员执法时铁面无私,但量刑时又反复思考,慎之又慎。唐太宗说:"人死了不能再活,执法务必宽大简约。"由于唐太宗的苦心经营,贞观年间法制情况很好,犯法的人少了,被判死刑的更少。据史书记载,贞观三年,全国判死刑的才29人,

唐帝国的存在,以它包容的态度,创造了我国古代的一个辉煌的时代,那是真正的万国来朝。许多人可能会疑问,前面放那些人回去还可以理解,但是如果赦免那些人,那么如何对那些被害人交代呢。想想可能是唐太宗从大局层面上出发,想要树立起社会的品德标杆吧。

总的来说,唐朝的贞观之治是我国古代王朝的一个巅峰。而英国那个时候扒窃或偷食物可以处死刑、超过40先令的盗窃一般都可以判处死刑。曾有人因为盗窃一顶帽子、一块手绢、甚至一片牛肉而被处死。一直到到1801年,13岁的布朗宁因为偷了一个调羹而被绞死(PS:例子来自天涯社区)。


小王子木有钱


“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 是白居易在《新乐府》里歌颂唐太宗李世民的诗句。众所周知,李世民即皇帝位后,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极负盛名的贞观之治。彼时,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官吏各司其职,百姓安居乐业,真正做到了夜不闭户,道不拾遗。据统计,贞观四年(630年),全国判处死刑的囚犯只有二十九人,贞观六年(632年),死刑犯才增至三百九十人,而白居易的诗里所说的,正是李世民和这三百九十个死囚的事迹。

贞观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唐太宗李世民到监狱亲自过问囚犯(古称录囚),看到了已判死刑的这三百九十二人,“闵之”,就和他们约定好,现在我放你们回家,明年秋天,你们自己回来领死。第二年到了约定的时间,“去岁所纵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全都按时回来了,“无一人亡匿者”,为了表彰囚犯的诚信,李世民把他们的罪名都赦免了。据后代史学家分析,此事正是体现李世民执政的民本位思想。当时,战乱初平,举国上下,到处是田园荒芜,百姓流离的景象,而唐太宗亲自参加了反隋战争,从中认识到了劳苦大众力量的伟大,在吸取隋朝灭亡的前提下,李世民从一登基,就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为政强调以民为本,政令也多是爱惜民力,并下令轻徭薄赋,让百姓能安心生产,耕作有时,衣食有余。正是这种与民休养生息的为政方针,使大唐迅速从战乱的苍夷中恢复过来,并缔造了后来举世暏目的贞观之治。

同时,唐太宗李世民以民为本,对人命的重视,还体现在他设立的死刑覆奏制度。李世民认为,死刑是至关重大的,所以规定门下省监督各级官员,凡有判了死刑的犯人,二天之内要五次复议,称“五覆奏”,下到各州的也要“三覆奏”,以达到“盖欲思之详熟”,“尽无冤”的目的;而行刑当天,当吃斋、禁乐以保持清醒的思维;如有依法当处死但其情形可以怜悯的犯人,记下情况上报朝廷决策。同时,对于执行死刑的日期,李世民也有明确规定:阴雨天、下雪天不能杀,冬天春天夏天不能杀,只有在秋后才能对犯人执行死刑,这也是后来“秋后问斩”的来历。当时因为这套死刑执行制度而免于死罪的人很多。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当时历朝历代君王不以庶民利益为重,重刑罚,轻教化的风气下,李世民能敏锐的觉查以民为本的重要性,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但是,北宋欧阳修对李世民的做法却不怎么认可,他在《纵囚论》里写道:“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意思是这不过是太宗和罪囚们事先约定的一场政治秀,太宗借此以成贤君之名,罪囚们也得不死之惠。简而言之,李世民乃沾名沽誉之辈,有这种看法的还有清代大儒王夫之。

沾名沽誉也好,心怀百姓也罢,我们只须看到有唐一朝,在太宗李世民的带领下,励精图治,用人唯贤,从谏如流,轻刑订律,最终缔造了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经济发达,各民族关系密切,万国来朝的贞观之治。其它功过,就任凭大家去说吧。


风中谈历史


一、白居易的诗歌《七德舞》

早在唐朝武德年间,高祖李渊时期,军中就有《秦王破阵乐》这种歌舞,内容为秦王李世民的各种英勇善战的事迹。目的是鼓舞士气,提高军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励志作用。辅助作用是休闲,休整。

贞观七年,唐太宗李世民亲自制定大型歌舞——《破阵乐舞图》。后来又经过魏徵﹑虞世南等修改歌词,多次商榷,最后更名为《七德舞》。"七德"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指的是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这七件事。



唐宪宗元和年间,大诗人白居易在看过《七德舞》后非常感动,诗兴大发,挥毫泼墨书写了这首唐诗中的精品之作——《七德舞》。

此诗歌声律优美,且穿插了一些安邦治国的脍炙人口的,值得传颂的小故事。

白居易《七德舞》原诗名为《七德舞-美拨乱,陈王业也》,全诗如下:

【七德舞-美拨乱,陈王业也】 白居易七德舞,七德歌,传自武德至元和。元和小臣白居易,观舞听歌知乐意,乐终稽首陈其事。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亡卒遗骸散帛收,饥人卖子分金赎。魏徵梦见子夜泣,张谨哀闻辰日哭。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剪须烧药赐功臣,李勣呜咽思杀身。含血吮创抚战士,思摩奋呼乞效死。则知不独善战善乘时,以心感人人心归。尔来一百九十载,天下至今歌舞之。歌七德,舞七德,圣人有作垂无极。岂徒耀神武,岂徒夸圣文。太宗意在陈王业,王业艰难示子孙。



其大意是:

太宗生擒王世充,杀死窦建德。他安葬阵亡将士遗骸,重金赎回因饥贫被变卖的老百姓子女,亲自为良臣魏徵及张公谨治丧,放大量的宫女出宫让她们自由婚配。让死刑犯归家,数月后尽数归来无一私逃,得特赦。太宗剪胡须为大将李勣作药,太宗吮血治大将军李思摩箭伤。太宗使人心回归,歌七德,舞七德。

白居易《七德舞》诗中这两句话:“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流传很广。

二、贞观之治

唐太宗是中国唐朝历史上,乃至中国历史上的一代英明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其政绩一直为后世所传颂。

北宋司马光和欧阳修都对他高度评价:

司马光的评价为:"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而欧阳修的评价为:"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自古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

"贞观"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出自《易·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意思就是以正道示人。

因唐太宗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期间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昌盛局面,故史称"贞观之治"。



1、知人善任,用人唯才

唐太宗实行以功臣代世胄,科举代门第,广开平民高仕的机会,清除旧社会的观念和恶习。开创了让能者上,知人善任,用人唯才,不问出身的好局面。

李世民手下人才济济,如人称"房谋杜断"房玄龄,杜如晦,还有长孙无忌、杨师道、褚遂良,李绩、李靖,等,皆为忠直廉洁之士。同时,李世民还重用建成旧部和一些降将,如魏征、王珪,尉迟恭、秦琼等。

太宗求贤若渴,严格遵循德才兼备的原则来选拔人才,曾先后5次颁布求贤诏令,并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扩大应试的范围和人数,当时真是"人才济济,文武兼备"。



2、虚怀若谷,从谏如流

唐太宗重用人才,虚怀纳谏,从谏如流,营造出政治清明的氛围。太宗把谏官的权力扩大,又鼓励臣下直谏。朝中除以魏征以外,又如王珪、马周、孙伏伽、褚遂良皆以极谏知名。

太宗注意纳谏,谏官不少于35人,尤其就被他称为自己的一面镜子的魏征更是在这方面表现特别出色。



3、注重法治,主张量刑谨慎

唐太宗曾说:"国家法律不是帝王一家之法,是天下都要共同遵守的法律,因此一切都要以法为准。"

唐太宗重视立法,而且以身作则,带头守法,是法律的忠诚的践行者和维护者。

在贞观时期执法时铁面无私,做到了王子犯法与民同罪。量刑慎之又慎。

唐太宗曾说:"人死了不能再活,执法务必宽大简约。"

由于太宗的苦心经营,犯法的人少了,被判死刑的更少。据史书记载,贞观三年,全国判死刑的才29人,几乎达到了集权社会法制的最高标准--"刑措",即可以不用刑罚。



太宗知人善用,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稳固边疆,使唐朝在当时与西方国家相比,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三代以后,治功莫盛于唐,而唐三百年间,莫若贞观之盛"(明宪宗语)。

三、赦三千宫女还家

唐太宗说:“妇人幽闭深宫,情实可愍,今将出之,任求伉俪”[愍(man)本义指令人忧患;痛心的事情]。

于是令左丞戴胄等,于掖庭宫西门,拣出数千人,尽放归,即“怨女三千放出宫”。

这可以说是一大快事,当时很多宫女会一辈子在宫中服务,难得回家一次,更别说被放出宫了。在这方面,或许太宗与长孙皇后享受夫妻伉俪情深,会由己推人,才做出了这一英明决定。



此事肯定是深得民心的,特别是对那些年老的宫女来说,再不回家,可能一辈子都回不了了家,也会耽误自己的终身大事。

这些宫女回家会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影响,老百姓会初一十五烧香拜佛为唐太宗祈福呢!

而且宫女们回家并成家后,会为社会添丁,给社会注入新鲜的血液和生命力。真是值得拍手叫好!

四、放四百死囚回家探亲

“怨女三千放出宫”得到大家的高度评价之后,那“死囚四百来归狱”具体是什么情况呢?

《新唐书.刑法志》“六年,亲录囚徒, 闵死罪者三百九十人, 纵之还家, 期以明年秋即刑; 及期, 囚皆诣朝堂,无后者,太宗嘉其诚信,悉原之。”



《新唐书》记载,贞观六年,死刑犯增至三百九十人。太宗开始找原因,不是量刑过重呢?里面有没有冤情呢?于是,他开始走进监狱,拿起案宗,亲自理狱,开始了解实情。

这一年的岁末,唐太宗最后对四百名该处死刑的犯人起了恻隐之心,与他们交流,并签订君子协定,先特赦他们,放他们回乡归家过年,办理后事。如果此段时间不再有新的犯罪记录,会有好处。如果反之,那另当别论,并要求他们于第二年秋天回归,再来执行死刑。次年秋,四百囚犯尽数归来,无一私逃。

或许是由于当时人民安居乐业,不公平的现象少之又少,因此犯罪的概率也就少之又少。他们尽数归来以后,均得到特赦。



太宗此举,我觉得有如下原因:

一是太宗为己正名,他弑杀兄弟,逼退老爹,内心深处肯定也觉得自己的这个皇位的获得怎么也有些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如果来个名正言顺的大赦天下死刑犯,那么影响肯定很大,效果肯定很好。而且还通过挽救人的形式进行,效果就更绝佳了。二是唐太宗确实有怜悯之心,为天下众生考虑,人活一世不容易,尽量少地留下冤情。三是太宗大气魄,心里有数,自己的赌注肯定能赢。他相信人在将死之际,如果给他生的机会,他肯定会积极向上,感激涕零。为了生的机会,这些死囚焉有不归之理?

宋代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这样记载:(贞观六年)辛未,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使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仍敕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师。 …… (贞观七年)无人督帅,皆如期自诣朝堂,无一人亡匿者; 上皆赦之。



多方证实,此事肯定不假,不过新旧唐书记录不一,有说290人,有说390人,其实人数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此事确确实实地发生过,存在过。

贞观十一年(637年),太宗曾问当时的大理寺卿刘德威:“这些年来,量刑过重,案犯增多,到底怨谁?”

刘德威直谏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还记得当年张蕴古吗?只有遵照刑法不遵照君王的看法,才能改变现状。“

唐太宗大呼:“高见,高见。”

唐太宗下令依法断案,后来量刑过重、案犯过多的情况才得以改变。

“死囚四百来归狱”这样事件是政治秀吗?历史自有公论。但无疑它的影响力非常大,李世民仁德爱民的形象慢慢的开始深入人心。



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文豪欧阳修在其《纵囚论》中就对此事提出过质疑,“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认为这是李世民沽名钓誉而做出的行为。

有人也觉得李世民曾经去查阅褚遂良记录的起居注,去干涉史官的做法就是例证。但谁不注重自己的清名呢?众说纷纭,还是任凭后人评说吧!


历史漫谈君


400死囚被李世民假释回家过年属实,更不可思议的是,他们居然在次年全部自动返回受死,李世民一高兴,全部赦免了他们的死罪,而李世民却被后来的欧阳修和王夫之臭骂了一顿!

我们先来看看事情的经过原委。

据《资治通鉴》记载:“(唐贞观六年十二月)辛未,帝(唐太宗李世民)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使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仍敕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师。”

大体是说,公元632年12月22日(农历),唐太宗为体现亲民作风,亲自过录囚犯,看到一批按律处死的犯人,想到马上就要过年,别人家庭团圆,他们却身陷囹圄,静待等死,顿时起了怜悯之心,于是大发慈悲,决定放他们回家与亲人团圆,约定明年秋季返回就死。

这件事已足够让人惊诧,但李世民接下来干的事更是惊世骇俗,他下令全国所有死刑犯都要享受这个待遇,等明年秋后问斩前,再让他们返回京城受死!

类似的“君子协定”在古代并不罕见,但一般是流行在上层社会(君子士大夫阶层)里,堂堂一国之君居然和一帮死刑犯搞“君子协定“,这绝对是空前绝后,毫不靠谱啊!万一这些人借此机会逃之夭夭,甚至继续作案犯罪,那岂不是大唐律法的耻辱和灾难?

虽然很多官员们对此颇有微词,但皇恩浩荡,谁也不敢给李世民找不痛快,于是有关部门把390名死囚犯全部假释回家,然后静静等待奇迹发生的那一刻。

然而,奇迹真的发生了。

《资治通鉴》:“(贞观七年)九月……去岁所纵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无人督帅,皆如期自诣朝堂,无一人亡匿者;上皆赦之。”

这意思是说,去年那些被假释回家的390名死刑犯,在无人监督和催逼的情况下,全都如期赶回京城,听候发落,无一人借机逃亡!

此时此刻,恐怕李世民本人也万万没有想到。他震撼了,激动了,感动了,他感念于死刑犯们大义未泯,知恩图报的精神,干脆御笔一挥,宣布390名犯人全部赦免,彻底释放!你们知恩图报,没让朕丢面子,朕也还你们一条性命!这将是一个名垂千古的佳话!

此事在历史上一直被认为是法治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案例,认为法治约束和道德教化完全可以并行不悖,比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就曾为此赋诗:“怨女三千出后宫,死囚四百来归狱。”直至近现代,有些监狱出于人性化考虑让犯人回家过年,也是作为正面典型宣传的。

但欧阳修和王夫之两位大V认为李世民是拿律法作秀,搞面子工程,纯属沽名钓誉,欧阳修还专门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纵囚论》,把李世民狠批了一顿。

欧阳修批判李世民的核心思想在于,死刑犯就是死刑犯,小人就是小人,你不能跟小人搞君子协定,否则就算这些小人遵守了约定,也改变不了他们的小人本性,你也是沽名钓誉!

欧阳修并不孤单,他的观点得到明代大思想家王夫之的认同,王夫之还补充说“古所未有者,必有妄也;人所争夸者,必其诈也”,既然大家都夸奖你李世民,那就说明你这件事其中有诈!

其实历代都不缺乏皇帝特赦囚犯的案例,几乎都是被赞美鼓吹的 ,李世民的做法确有给自己邀买名声的嫌疑,但自古以来哪个皇帝不是此中高手?李世民不过是用了一招世所罕见的特殊手段而已,这种手段只是特例,不可推而广之,就连李世民也没有让它常态化。

道德和法制从来都不会泾渭分明,从来都是彼此影响,互相补充,欧阳修和王夫之对这件事的理解和批判,大多数还是出自书生意气——你们都说李世民的好,我偏偏来一个反其道而行之——从这个角度看,他俩的观点与标新立异、沽名钓誉的李世民又有什么两样呢?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件神奇的事。

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翻阅死刑犯名单的时候,突然同情心泛滥,决定让他们回家过年,那这些犯人后来都怎么样了呢?

秋后问斩

公元632年,马上就要过年了。

为了展现亲民爱民,唐太宗决定亲自看死刑犯的名单,一想到自己吃香的喝辣的,他们却还要在牢房里,瞬间泪目,决定放这390名犯人回家过年,还跟这些犯人约定,明年秋天再回来审判。

这件事情已经够震撼的了,但是接下来李世民干了另一件事。

他下令,以后所有的犯人都可以享受这个待遇,都等到秋后问斩。

虽然跟犯人都有约定,但怎么会靠谱呢?

万一有人逃跑,或者回去继续杀人放火怎么办?

就连当时的欧阳修和王夫之,都站出来指责李世民做的不对。

但是奇迹真的发生了,第二年秋天的时候,这390名犯人,自觉主动的返回京城,听候发落,没有一个人逃跑。

李世民看到之后,无比的感动,他心想这么多人都愿意听我的,没让朕丢面子,我得知恩图报啊,还你们一条性命。于是一道圣旨,把他们全部赦免了。

但是欧阳修跟王夫之,都认为李世民只在乎自己的面子,拿法律不当回事。大文豪欧阳修还专门写了一篇《纵囚论》,把李世民狠批了一顿。

欧阳修认为,犯人就是犯人,小人就是小人,不能跟小人搞君子协定,就算小人受了约定,也改变不了小人的本性。

小伙伴,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


爱问爱答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的得道明君,他的皇位虽说来得有点惨烈,但他登基即位后奋发图强、革新除弊,施行仁政,他自己更是兢兢业业勤奋工作,使得唐朝在他的治理下越发的强大,当时更是出现万邦来贺的盛况,他上马打下了天下,下马创造了盛世,为唐朝中期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世民贤良能干,凡事亲力亲为,虚心纳谏,善待百姓,非常关心百姓的疾苦,就连后宫的宫女生活也都关心,在他登基的第二年,他和长孙皇后在后宫共享花前月下的浪漫生活,看到有的宫女年龄偏大,就问她们想不想出宫回家,得到的答复是肯定的,于是李世民就大手一挥,同意她们回家嫁人生子,还送给她们银两,当时一共有三千宫女荣幸的出宫了,这样做不仅减少了宫里的开销,而且还让当时许多的光棍有了娶宫女的艳福,那些宫女也对李世民感恩戴德,四处传播李世民的美名,李世民大量裁员,人们失业了,不但不恨他,还要感激他,李世民真是赚翻了。



白居易有两句名诗“怨女三千出后宫,四百囚徒来归狱”,将李世民善待老百姓的行为描写的淋漓尽致。李世民不仅让三千宫女重回民间,还让400死囚回家与家人团聚,够匪夷所思的吧,对,李世民就是这样敢作敢为。

公元632年的十二月,李世民听说一些死囚犯搞暴动,他们想回家看一眼家人,于是李世民便来到关押死囚犯的监狱调研,他看到这些死囚犯们目光呆滞,对于狱卒的指令唯命是从,仿佛行尸走肉,看着他们绝望的神情,李世民不免动了恻隐之心,想成全他们,让他们回家与家人团年。


可监狱长却连连摇头,不主张放入,他说这些死囚犯们平时作恶多端,杀人放火,无所不为,一旦放了他们必将危害乡邻,而且把他们放了,他们要是不回来,到时候再抓他们也是个麻烦。

李世民觉得监狱长说的话也不无道理,但他还是想给这些囚犯们一次机会,于是他跟这些死囚犯们来了个“死亡之约”,可以放他们回家探亲,但次年秋季之前必须回来接受处罚,同意的签字画押。

那些死囚早就想回家见家人一面,听到李世民如此的仁慈,不无感激涕零,如今能与家人再待一年,自然是求之不得,纷纷签字画押,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在死囚被放走后,李世民也没有让人对他们进行监视,一年之期到来之际,这400死囚如期而至,集体归来赴死,没有一个借机逃走的,李世民好生欣慰,大为感动,又来一个大手笔的举动,赦免了他们的死罪,愿意回家的回家,愿意参军的参军,悉听尊便。 或许有人会问,难道李世民真的不怕这些人跑了吗?答案是肯定的,有的人说这是李世民在跟死囚犯们玩套路,在那时候,他们能往哪里跑,那时的户籍管理相当的严格,而且当时还有株连制度,你一人跑了,全家人遭殃,这些死囚也不想连累家人,更何况李世民这些善待他们,他们更不想辜负李世民的信任。

实际上这样做也是有风险的,然而死囚犯们死到临头了,还这么守信用集体归来赴死让李世民感慨无限,他深知用残忍的法度让人学会做好事是极其困难的,法律是惩戒手段以外的目的,希望人能变好,对于法外开恩,死囚犯们知道感恩,回来领罪又懂得信义,那么一个懂得信义的人,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让他重新开始生活,让他们都有善念,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很多人认为李世民释放死囚犯回家过年是出于怜悯之心,或许有这个原因吧,但更多的是这些死囚犯们通过了李世民的考核,他们信守约定,知道感恩。


这可能也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例吧,李世民的出发点可能是好的吧,在那时候是王权高于法制,李世民尊重了生命,但强奸了法治,被害人的生命谁尊重,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在法治社会里,李世民的这一套是行不通的。








遗产君


宋代司马光曾在《资治通鉴》中记录这么一件奇事,贞观六年十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亲录囚徒,看到许多必死的囚犯后心生怜悯。


于是李世民命人将已判处死刑的390名囚徒召集起来,与其约定,释放他们回家探亲,但须来年秋后悉数归案,到时再问斩。

结果却是令人诧异,此次被释放回家的死囚,在第二年九月份竟然全部回到京城归案,无一人逃亡,于是李世民也宽宏大度,慈悲为怀,赦免了这批囚徒。

一时间,这个故事在民间传为美谈,也成为古代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经典案例,然而一切都是那么完美吗?


对于太宗纵囚一事,应属千真万确,不过这里面的囚犯是否都心甘情愿回来,背后恐怕有着更大的隐情,也暗藏李世民的谋略。

其实,北宋大文豪欧阳修就对此事进行过质疑,他认为,纵然是君子,要想做到视死如归,也绝非易事,更何况那些犯下滔天大罪的死囚,要让他们的思想达到圣人的高度,那绝对难于登天。

虽说李世民是古代一位难得的宽容君主,不过别忘了,他也曾在战场上杀人无数,玄武门之变,他的两位同袍兄弟也死于他的刀下,这么说来,他的心肠也绝对够狠。


言及于此,我们不妨设想这么一副场景,李世民在释放这些人之前就与其约定:如果你们按时回来,那么回来就赦免你们;如果不能按时回来,那么等待他们和他们家人的将是灭顶之灾。

那么这些囚徒就要掂量一下了,自己如果真跑了,家人怎么办,皇帝绝对不会放过他们,反正原来都已经死路一条,那么为了自己的家人,不如卖给皇帝一个面子!

当然,这出由李世民自导自演的历史大戏也以囚徒最终被全部赦免,君民和谐而完美收场。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李世民为何费尽心机,导演这出大戏呢,要知道,万一真遇到一个亡命之徒,皇帝的脸面很真的不好放呀!

要说原因,还得提到玄武门之变,虽然李世明是一代贤主,不过上位的过程毕竟不太光彩,杀死了自己的兄弟,又逼着父亲退了位,即使政绩在突出,在重视人伦的古代社会,这种做法也必然会引起很多人的异议。

于是,在他上台后,便一边收集编造废太子李建成、兄弟李元吉的黑历史,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受害者的模样,一边继续向世人显示其宽宏大度的胸怀,用来说明其得位之正。

当然,这么多人被判死刑,说明唐代初年的刑法还是很重的,李世民在查阅了大量死囚的罪案后发现,很多人罪不至死。


于是通过纵囚的举动,也在提醒主管刑狱审判的官员们,让他们面对人命时,一定要拿捏好分寸。为什么不明说呢,因为一旦明说就会引起官员的集体自保,这样对该判的案子反而会裹足不前。

这样,通过一次释囚举动,巧妙地提示了官员,又为自己赢得了名声,不得不说唐太宗李世民的确智慧过人!


策神历史


那被判死的400人没有一人逃跑也没有一人被处决。他们当中有部分人死于返乡途中(病死或者野兽袭击),有部分人被减轻处罚(年岁太大),有300多名死囚犯则是被赦免戴罪立功(充军加入敢死队)!

李世民放400死囚犯人回家是贞观3年的事。当时是李世民自己得了重病,以为自己要死了,就想要做点功德来祈福。李世民于当年的农历6月30日宣布大赦天下,而这些死囚徒便于7月1日上路返乡,并约定农历7月30日返回都城伏法。这便有了后来的普渡节(现保存在闽南地区)。

在当时出现了一场意外,当时的突厥可汗得知李世民病重,想要浑水摸鱼入侵大唐边疆,攻下了三座大唐边城。李世民便下令调兵遣将迎战突厥可汗。当时的丞相魏征提议从死囚犯中挑选精壮编入军中,让他们戴罪立功。李世民觉得有道理,并把这件事交给李靖去办。李靖从中选取了300多名青壯(其他人则死刑改无期),李靖把这些人编入了敢死队,然后交由苏定方统领,苏定方带领了这三百多人奇袭了突厥可汗的营帐,打得突厥可汗四散奔逃。战后,这些人被李世民亲自下旨赦免并论功行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