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追悔与自我救赎,为你千千万万遍

一个人的生命阶段里存在着许多重要意义的人,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重要意义的人存在。也许是父母,赐予生命,教我们成长,培养我们的品性。也许是,一起长大,一起嬉闹的兄弟姐妹们。也许是那个刻骨铭心,午夜梦回都让你无法忘怀的人。


对于无法忘怀的人,也许我们无法忘怀的理由是因为对于那个人,我们做错了事情,我们仍带有愧疚。也许可以是感情长跑失败,但有没有想到过,无法愧疚的人,是一个已经不在世上的朋友。

电影《追风筝的人》讲述的就是阿米尔对于哈桑的追悔与追忆。“愧疚”与“救赎”,是这部电影深层次化讨论的问题,死别,在任何电影或者书籍里都是沉重的话题,作为书籍的《追风筝的人》,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白月光,温暖的措辞、记忆犹新的句子、独具一格的描述手段,感人泪流的真挚,都是这本书爆火于全球,荣登豆瓣好评度第一的理由。

《追风筝的人》,追悔与自我救赎,为你千千万万遍


阿米尔与哈桑,从小一起长大,虽然两个人是主仆关系,但是友情甚好,哈桑一直对阿米尔保护有加,许多事情也让着阿米尔。作为朋友,哈桑可以为阿米尔忍受一切屈辱与伤害,但是阿米尔在这样善良,又竭尽全力保护他的朋友面前,却自私,软弱。导致,在“风筝大赛”,追寻风筝的时候,哈桑遭遇了伤害与侮辱,是整部电影里最核心的情节,也是《追风筝的人》这部书里,最核心的情节。

《追风筝的人》,追悔与自我救赎,为你千千万万遍


电影与书籍的核心,都是围绕着追悔与救赎与伤害进行的。这段剧情,是整部电影的华彩之处,因为有那句最动人的“为你,我千千万万遍”,这句话是年纪尚小的哈桑对年纪尚小的阿米尔说的,

风筝大赛,哈桑与阿米尔的风筝在角逐其他风筝的时候,拔得头筹取得冠军,割下风筝线的时候,阿米尔让哈桑追寻漂浮他处的风筝,哈桑边追逐飘落的风筝,边对阿米尔说了“为你,我千千万万遍”这句至今都在感动着无数的话。

《追风筝的人》,追悔与自我救赎,为你千千万万遍


这是一句许诺,也是一句自我牺牲,哈桑可以为阿米尔吃下泥土,哈桑可以为阿米尔掩饰错误,哈桑也可以为阿米尔遭受打骂。

找寻风筝的哈桑,遇到了歧视他的那群孩子,并被殴打、侮辱、侵犯。

看了这些画面的阿米尔,怯懦的不敢挺身而出,他怕是因为自己没有保护好哈桑,造成了对哈桑的伤害,父亲与哈桑父亲会责怪他。

《追风筝的人》,追悔与自我救赎,为你千千万万遍


携带着负罪感,愧疚感,让阿米尔一直挣扎,决定赶走这个为他不惜一切、可以付出生命的哈桑。阿米尔用了无数手段想激怒哈桑,想羞辱哈桑,想让哈桑离开,可哈桑还是忠诚,善良,对阿米尔说一不二。

直到阿米尔用了一系列卑劣的手段制造了一场偷窃案,并通过对父亲的言语引导,把这场偷窃案的小偷,怪罪到了哈桑身上,才赶走了哈桑。

是啊,那个曾经答应阿米尔,可以为他不惜一切代价,为他可以千千万万遍的哈桑,选择了承认偷窃的“背锅”,选择为了阿米尔做出最后一次“离开”的牺牲。

《追风筝的人》,追悔与自我救赎,为你千千万万遍


也许善良、勇敢的哈桑知道,在他的纯真世界里,阿米尔是他唯一的伙伴,也是他的精神救助,他可以不去辩解,只是为了让阿米尔的愧疚感减少点。他知道,阿米尔所做的一切都是阿米尔为了赶他走,如果阿米尔真的想要这样,哈桑只能选择为其牺牲。

吉本邦娜娜曾写的《厨房》里有一段剧情,主人公唯一的亲人奶奶死了,她在游乐园看了一个小女孩因为一些事情指责她奶奶,主人公说了句“讨厌鬼,请你珍惜”


这个游乐园事件发生后,超市售货员对主人公,说了句类似下次光临,下次再见的话。她感慨颇多,她的这一段话很适合《追风筝的人》描述离开的牺牲。


下次总有种限定未来和悲伤的感觉,但是有些事情我们没有下次了,比如一个人消失了或者死了,我们连下次的机会都没有了。

哈桑的再见,却没有任何的下次,哈桑的死去,则让阿米尔连道歉与认错的机会都没有。

这是一个沉痛的事实,阿米尔做了影响哈桑一辈子的恶劣行径,也注定让两个人永无相见机会。不仅体现了阿米尔这个小孩身上绝情与黑暗人性的一面,更是整部电影在角色性格中提炼的精华。

《追风筝的人》,追悔与自我救赎,为你千千万万遍


电影到这,也是给所有人深谙出这样的道理:希望所有人都拥有下次,拥有下次可以见到那个一直固执的保护着我们的人,没有任何生活在我们生命的可惜与遗憾。

电影的前半剧情大概就是这样,阿米尔与哈桑虽然主仆关系,但是也是非常要好的培养,哈桑这个品性善良的孩子可以为阿米尔无数次牺牲,甚至吃泥巴、遭受打骂,因为风筝大会,两人割断风筝,这一切发生了转机,风筝飘落在了一个树林里,哈桑在追逐风筝的时候,遇到了歧视哈桑的一群孩子,并把哈桑侮辱侵犯打了一顿。

电影名字,那个追风筝的人不是男主人公阿米尔,那个追风筝的人是替男主人公付诸过一切的哈桑。

很多人都心疼哈桑,那个遭受了侵犯、又遭受二次伤害,还遭受了朋友的背叛与陷害的善良的小天使,哈桑到最后都还在死咬着牙,心里滴着血的保护着阿米尔,兑现他那句“为你我千千万万遍”。在这里,阿米尔无论做出什么,甚至献出生命,让很多人都无法原谅这个男主角,这个间接害了哈桑一家的罪人。

电影的后半段剧情是追悔与救赎。这一切尘封在阿米尔过去,在阿米尔的学业有成,在阿米尔父亲去世,在阿米尔步入婚姻殿堂,在他平静的生活里,一个个过往的画面,午夜梦回的惊醒下,哈桑的影子成为了这时阿米尔永远的心结,也让阿米尔无法释怀自己。

剧本在后半部的设定,我觉得是用了重合式悲惨经历的震撼,阿米尔因为这段无法释怀的梦,决定要替自己把这段梦了结,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长大成人的阿米尔这一次决定要为哈桑,千千万万遍。

《追风筝的人》,追悔与自我救赎,为你千千万万遍


可此时,阿米尔从别人的口中得知,哈桑勤劳懂事,娶妻生子,把家里方方面面都照顾的很周全,最后因为保护自家的房子与别人发生了争斗,最终被害。在别人口中,这个受过世界无数次伤害的小天使“哈桑”,依旧保持着对于世界的热爱,但最终还是在伤害下,离开人世。

听到这则消息的阿米尔万分难过,他决定踏上救赎之路,找到哈桑的儿子,并且给他一个好的生活,在一家孤儿院里,阿米尔找到了哈桑的下落,最后突破了重重障碍,解救了这个被军队凌辱的哈桑儿子。又在阿米尔的帮助下,哈桑儿子才重获新生,走出了家破人亡,遭遇凌辱的阴影。

无论是原著,还是电影,在哈桑儿子与哈桑悲怆性的设定上,是我觉得不够合理的,在我的眼中,这个遗憾,就应该让阿米尔遗憾一辈子。哈桑儿子也是如同哈桑一样的受尽凌辱的人,阿米尔救出哈桑儿子,就相当于救赎自己了吗,给我答案的是不,救出了哈桑儿子,也无法让哈桑复活,而且这个鲜活的带着与哈桑相同元素的人,更会让阿米尔愧疚与自责。

《追风筝的人》,追悔与自我救赎,为你千千万万遍


这部电影,是07年11越中旬上映的,只在一些艺术电影馆里小规模上映,因为在电影里主演哈桑男孩的父母,不希望电影上映的剧情里,他们儿子被侵犯的那段戏出现,所以才推了一段时间上映。可能男孩父母分辨不清,电影艺术与现实的区别。

而电影选择的场景上,很多都是在新疆取景的,有戈壁、蓝天,新疆的异域感也非常适合《追风筝的人》来取景。

在电影叙事层面上,电影主要用一种平淡的叙述方式进行,本来很沉重的话题,拥有多个可以爆发的元素怒,都在电影里没有呈现的很好,所以在叙事方面,过于平淡也让这部作品少了些心理波动。而剧情方面,基本是把原著上面的故事叙述的很完整,可我还是认为,在电影表现张力不足,是这部电影没有达到我心理预期值的原因。

《追风筝的人》,追悔与自我救赎,为你千千万万遍


再谈谈电影与原著告诉我们“自我救赎”,自我救赎其实是给自己的一剂鸡汤,过错就是过错,特别是造成了大的影响,且品性恶劣的过错,必须自我救赎,但也必须付出代价。阿米尔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代价,他学业有成,事业有成,家庭有成,相反他迫害的哈桑,家破人亡,流离在外,辛苦一生,最后还保不住自己的性命。

为你,我千千万万遍,那么一句真挚,又让人动心的话,这一辈子都萦绕在阿米尔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吧,也是砥砺许多看过这本书的人不断前行的初衷,电影也是,非常值得一看的经典之作改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