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看待老闆在工作群裡發一些雞湯文章?

奶爸417000


老闆喜歡在工作群發雞湯文章,這已經是屢見不鮮的“新常態”,那為什麼老闆會喜歡發雞湯文章呢?雷哥歸納總結一下,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原因一:裝 逼,顯格調

不可否認,雞湯文一般都還是有一定的思想高度和理論水準的。要麼從瑣事之中總結出一套大道理,要麼從平凡中提煉出一套人生哲學,反正,雞湯文的格調看起來不低,正好適合老闆們顯擺。


在老闆的心目中,自己轉發了這樣的雞湯文,也就證明了自己日常閱讀的文化高度。試想一下,如果老闆在工作群裡轉發搞笑文章,那會顯得自己智商太低;如果轉發娛樂八卦,那會顯得自己庸俗不堪;如果轉發艱澀理論,那會顯得自己太過虛偽。


老闆們想來想去,只有雞湯文才是最適合自己轉發的,不僅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同時也更能讓閱讀者都可以有所感受。


所以,發發雞湯文,裝裝文化人,格調猛提升。這就是老闆愛轉發雞湯文的最主要原因!


原因二:忽悠,好洗腦

雞湯文之所以叫雞湯文,就是因為文章裡面充滿了鮮美好喝的雞湯,這種雞湯味道雖然不錯,但是細細品味之下,其實就是一盆“味精水”。所以,雞湯文雖好,但是對於實際生活來說,卻沒有多少幫助。


不過,在老闆的心中,這些雞湯文所宣傳的內容,都是老闆期待員工達到的狀態,所以,老闆在工作群裡轉發雞湯文,也就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讓下屬員工能夠多閱讀雞湯文,在潛移默化之中,被忽悠、被洗腦,接受老闆“畫大餅”的激勵,努力為老闆工作付出,這樣老闆才能更好地攫取你的剩餘價值。


所以,雞湯文也是老闆日常的忽悠之術、洗腦之術、打雞血之術。至於作用有多大,那就要看具體情況了,反正老闆也就是轉發一下,費不了多少工夫,但是日積月累之下,雞湯文還是多少會有一些作用的。


這也就是老闆愛轉發雞湯文到工作群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原因三:量大,容易找。

老闆愛轉發雞湯文的最後一個原因,就是雞湯文層出不窮,數量不少,隨便哪個網站、隨便哪個APP,一搜一堆,特別容易找到。


特別是各種朋友圈、公眾號,都是各種類型雞湯文的匯聚地。老闆只要翻翻手機,每天都可以得到各種新鮮的雞湯、各種勵志的文章。


另外,老闆平日裡的社交關係多是其他各種與其類似的老闆,故而,其他老闆自然也喜歡轉發雞湯文,而你們的老闆則可以將其他人的雞湯信手拈來,輕輕一轉就可以了,這麼方便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啊!


最後總結一下:

老闆愛在工作群轉發雞湯文,就是三個原因:一是可以裝逼顯得格調高,二是可以忽悠下屬洗洗腦,三是雞湯文章量大容易找。 不過,工作群裡的雞湯文究竟有多少人看,有多少人真的被洗腦,那就不得而知了。


畢竟,就算是真的雞湯很美味,但是喝多了,喝長了,你也總會感覺有一股雞屎味,何況是雞湯文呢!呵呵!


我是優質職場領域創作者、問答達人、問答青雲計劃獲獎者【雪天驚雷】。如果我的觀點對您有啟發、有幫助,勞煩您點贊並關注我,雷哥將把職場乾貨與您分享到底,謝謝!

雪天驚雷


下面的觀點有的和您原來所認為的觀點相符,也有您原來沒有想過的視角。老鬼索性當一回“中間人”來談談個人看法:

一、有些老闆純粹是在用這種方式試圖奴化、忽悠員工!

“聽其言更要觀其行”,有些老闆在薪酬待遇、獎懲機制以及管理的公平性等等很多方面不的非常差勁!

他們不去努力改善、調整、完善、提升管理機制、薪酬待遇、獎懲機制,不去提升管理團隊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卻希望通過發送一些文章、視頻,來試圖愚弄、奴化員工。讓員工不去關注員工本來應該獲得的回報。

還有的更好玩,他們對於生產經營過程中的產品質量、服務等等的提升不甚關注,卻希望通過給銷售團隊打雞血、洗腦的方式讓大家跑銷售。

連產品質量、服務等等基礎的生存要素都做不好,卻希望員工靠“激情、衝力”來厚著臉皮賣產品、騙客戶。

這種企業老闆,往往無法將企業做起來,或者無法做大。

老鬼見到過這樣的企業,也聽很多朋友談過他們企業的現狀。

當一家企業忘記了生存發展的根本,卻用這種雞湯、雞血類的東西給員工灌輸時,請有志向、有夢想、希望獲得發展的朋友們儘快離開吧!

又或者,如果暫時機遇不對,實力不夠,那就暫時忍耐,長本事長能耐、尋找機遇。沒必要為這樣的企業浪費時間、生命。也沒必要為了這種企業老闆的這種行為浪費腦細胞。

二、如果您所在的是一家優秀的、對待員工整體而言很好的企業。那就需要我們重新理性的分析“雞湯”......

分析任何現象都是要講前提的。同一個現象,背後的原因、行為的出發點、本質性的是非觀等等往往有很大差異!

如果您所在的企業是一家發展前景非常好,企業實力雄厚,管理體系、薪酬待遇的合理性、管理公平性、專業度等等各個方面表現都可以的企業。——請您對於“老闆發雞湯”這個行為有深層次的分析為好!否則,很有可能得出錯誤的、偏差性的結論。這不利於自己與老闆的互動!

(老鬼說“還可以的企業”,是因為萬事無絕對,任何人不可以用極高的標準來審視自己的企業。任何企業內部都不可能做到完美!我們需要看的是大方向、大事。)

在這個前提之下,請聽聽老鬼的幾個觀點:

1、有時候我們認為的雞湯,其實是“無辜”的

有些人對於雞湯的定義是有偏差的。只要老闆發勵志的、充滿正能量的內容,就一股腦的定義為雞湯!這種定義的方式是有失偏頗的。

有些人所謂的“雞湯”,其實傳播的是一些需要我們注意、需要我們堅持的理念、思想、行為、習慣。他們本身是正確的!只是很多人可能看多了、看煩了,就認為那些就是雞湯。

還有些人,潛意識裡知道里面說的內容沒錯,只是自己做不到,或者由於管不住自己而長期沒有去做!卻鬼使神差的將這些東西定義為雞湯!

自己做不到,怪誰?怪那些思想、理念自己總是忽視、忘記?怪那些行為、習慣自己總是無法養成?——怪自己才好!憑什麼要將那些定義為雞湯?

雞湯有真假之分的!

有些確實是愚民的、奴化人的思想的!可以稱之為真雞湯。(老鬼將那些定義為垃圾、精神鴉片、毒藥!)

還有些是喚起人內心的動力、精神、看待事物的不同視角、讓人養成某些習慣、形成某些正確理念的!這些不是雞湯!這些本來就是社會人、職場人應該去體悟、學習、堅持的!

老鬼開個玩笑:有些人說那些東西沒用 ........本來人家說的是對的內容,你自己做不到,卻說人家那些東西沒用?!是自己沒用才對!

2、要清楚:同樣一個觀點的文章,不同的人說出來、發出來,不能下同一個定義!

一個整天只知道提拔自己身邊小人、提拔獎勵親屬裙帶關係的老闆,發的文章裡宣揚職場人應該奮鬥,靠實力贏得企業與老闆的重視、提拔。——這樣的老闆發這樣的雞湯,是純粹的糊弄鬼!

一個優秀的企業家、重視人才、重視管理團隊的能力與素質、懂得識人用人的老闆,發同樣的文章——絕對是在談自己的心聲!

一個靠關係、靠後門當了一把手的傢伙,或者衣食無憂長大卻接管家族生意的老闆,宣言員工的無私奉獻精神,應該被員工臭罵!

而一個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幹出來的總經理、老闆,他們提出了奉獻精神,那很可能是他們多年經驗得出來的實實在在的個人觀點。他們也會重視、培養擁有奉獻精神的員工。

因此,同樣的一篇“雞湯文”,不同的人發出來,請不要以同一個結論來評判!否則,只會導致我們出現錯誤的論斷!

三、最關鍵的——身為職場人不應該還為老闆發什麼文章而傷腦筋、浪費情緒!

不要給自己找什麼理由、藉口!為這種事情傷腦筋、浪費腦細胞,根本不值得!老鬼做此文最終的目的就是要闡明這個觀點!

老闆不就是發了幾篇文章嘛!又沒強迫你看!也不會因為你看沒看這些文章而獎勵、處罰。動這個腦子幹什麼?自己應該關心的是自己的實力提升與儲備、企業提供的平臺、自己價值與回報的匹配、企業綜合環境因素對自己的影響,更應該考慮的是如何規劃自己未來的發展!

老闆優秀與否、為人是否“地道”、對員工的好壞、各種日常問題的處理能力等等,我們完全可以看得見、感受的到!

老闆發什麼文章,根本不是重點。老闆優秀、對員工很好,“雞湯”到底是不是雞湯自有公論。老闆不是玩意兒,他發雞湯,你也更不值得傷腦筋了!

我們經常說“發心”很重要,因此有了“正用邪時邪亦正、邪用正時正亦邪”的說法。不能單單根據一個現象就下某種結論的哦!

否則,一旦形成了錯誤的判斷、分析。會導致我們與老闆互動、溝通過程中出現很多瑕疵!老闆都是過來人,能感受到你潛意識中存在的、對他的負面評價的!


以上供參考吧。希望能擴展朋友們在看待問題時的視角。

歡迎【關注】老鬼,每天分享職場、銷售、口才、人脈類實戰內容。

越多分享,越多收穫!


老鬼歸來


思想工作歷來是組織活動的重頭戲。

統一思想,或者說講白了洗洗腦,有時候是領導的需求,甚至也是員工的需求。因為老闆總是需要員工對組織多付出一些,而員工也需要對他自己所付出的工作有認同感,所以,這個手段玩好了,對於雙方都是有利的,只是近年來思想工作被一些段位比較低的老闆們給玩壞了,就像題主提到的,僅僅靠轉發一些雞湯文章,是相對比較低級的模式。與之差不多的就是喊口號之類的方式,同樣也是青銅局裡才會出現的橋段。

進階一些的方式是結合工作實際,給員工講故事,分享經驗,營造一個正能量的團隊氛圍,但是一旦活動暫停,效果就會消失。

高級一些的應該是老闆用自己的人格和個人魅力來影響團隊,正如潤物細無聲。參考李雲龍是怎樣做團隊思想工作的,他和趙剛就說起來過,獨立團沒了他李雲龍,照樣能打勝仗,因為他已經為團隊注入了靈魂。

所以,成品的雞湯文章,完成不了你們團隊的思想建設,權當消遣就好。


風雨同舟質量人


高處不勝寒,空虛寂寞冷。不發點雞湯怎麼暖身子呢?論溫補,雞湯是佳品啊。

只不過,這裡說老闆經常在工作群裡發一些雞湯文,我不太同意,這種情況不多。除非她是女老闆,心思和感情比較細膩,發出來跟大家分享,這倒無傷大雅,甚至還會讓員工感覺這老闆有人情味。至於是什麼主題,有沒有邏輯,你何必在意呢,只要大家感覺好,那就真的好!

你爽我爽大家爽,只要錢給到位,又何必太在意?

你想想啊,平時大家工作都比較累了,女老闆在群裡發一點這樣類型的文章,多少能讓人感覺輕鬆一點。

其實,真正的雞湯文章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毒雞湯和洗腦文。類似像咪蒙那種觀點"職場不相信眼淚,要哭回家哭",這種毒雞湯就是煽動情緒,遭人唾罵了;洗腦文就更不用說了,什麼"沒有任何藉口","對老闆的意見,請遵循兩條原則:第1條,老闆永遠是對的,第2條,請參照第1條。"

你看看,服從、感恩、絕對忠誠,是老闆洗腦文的核心要素。讓人感覺這哪是管企業啊,而是在管軍隊、管家庭、管教會,一開始就把自己置於員工的地位之上,把勞動契約關係放在哪裡?雖說老闆更有話語權和經濟權,但也沒有必要把員工搞成人身依附吧?

老闆有選擇僱員和裁員的自由,員工也有選擇工作的自由,憑什麼一定要在你這一棵樹上吊死呢?前天還看到董明珠說員工被奧克斯挖,她有點氣不忿,站在格力公司的角度,也許她是對的,但是站在跳槽員工的角度上看,她這樣說完全是錯的!

說一句到位的話:如果你敢保證對員工養老送終,人家就敢保證對你忠誠一輩子。什麼東西不能僅憑一面之詞,也不要只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考慮問題,那樣太狹隘。你看看人家任正非老先生說的多好,他們家人也用蘋果產品,用蘋果不代表不愛國。比起強制要求每個員工都用自己生產的手機,根本不在一個境界和層次上。

說的好像有點扯遠了,但是核心的思想是一致的:老闆可以發雞湯文,但是不要發洗腦文,千萬不要把員工當傻子。很多道理都重複1萬遍了,讓人的耳朵都起老繭子了,就不要再把故事重新翻新了。

我當然明白,你老闆在公司群裡發這些文章,一是尋找存在感,二是尋找認同感。

作為一個公司的老闆,天然是這個公司群裡的群主,擁有了這個群天然的權力,在群裡說話不說一言九鼎,也至少代表權威官方發言,這就是話語權。話語權只有掌握資源者才能擁有,這種資源可以是權力、金錢和社會地位。老闆在群裡每說一句話,就代表權力的存在,就代表老闆在行使權力存在感。

認同感就更不用說了,老闆既然發這種類型的文章,無非是想讓文章替他作代言。讓群裡的員工瞭解他的想法以及他所倡導的理念,言為心之聲,省得他自己再說了。我以前有個老闆,就經常喜歡在群裡發任正非的文章,可以說他是任正非的鐵桿粉絲。公司在管理上有些做法,確實在模仿任正非,但總感覺有點畫虎不成反類犬。甚至只學了任正非的脾氣,卻沒學來任正非的精髓,悲哀呀。

其實很多員工都心知肚明,但沒有人願意點破,無非就是像皇帝的新裝,跟你一起嗨唄。大家的心態普遍是:你只要給我發錢,其他的都好商量,就這麼簡單!

喻派職言,今日頭條簽約作者,15年人力管理經驗的職業導師。出版有《績效管理頂層設計》、《互聯網+人力資源管理新模式》等專著。

喻派職言


怎樣看待老闆在工作群裡發雞湯文章,要看自己身處“何境”。

每家企業,在發展的不同階段都會灌輸一些雞湯文章,我也同樣遇到過類似的事情,但每回看過後都有一種啟發。

心靈雞湯既是良藥,也是毒藥。

具體要看老闆是否對症下藥,時機、對象很重要。

老闆希望通過這種表達方式無外乎達到某種目的:

警示或者間接警告,洗腦或者自我良好。

前者是整風運動的預兆,是有準備的,後者是轉移矛盾和掩蓋不足的表現,是無結果的。

心靈雞湯是管理的一種手段,但不是企業管理的金剛石。

不同的公司,不同的雞湯;

不同的老闆,不同的想法;

不同的員工,不同的解讀,

所以有了不同的結果。

我們不提倡老闆頻繁發一些所謂的雞湯和成功者的名言名句等等,因為這些舉措用錯了地方將是悲劇。

老闆感動了自己,但讀不懂為了生機而打拼的員工,有何用呢?只會招致反感!

雞湯有時是給自己喝的,是心靈的洗禮,是自我覺醒,是自我完善。

經營好公司的前提是把員工和老闆兩者利益和命運捆綁在一起,讓他們產生歸宿感。

把管人放在次位,理解了管與理的關係並善於化解矛盾,自然而然會起到效果。

我每到一家公司就職,深入基層去理解和體會,放棄了管理條框制度,放棄了豪言壯語的說教,不是沒用,而是暫時不用。因為,你要清楚的知道,公司的現狀,必須解決的問題點在哪裡,你才能施對藥救命,而不是施錯藥要命。

管理方向錯了,抓不住重點,解決不了內部矛盾,無法突破發展瓶頸,無法凝聚人心,靠心靈雞湯能解決什麼問題,起到什麼效果呢!

沉寂了一段時間,現在回來繼續聊聊大家關心的職場哪點事,希望通過這個平臺結交廣大朋友,交流經驗,共同成長。

謝謝大家閱讀!


職場聊點啥


老闆在工作群裡面發雞湯文屢見不鮮,總結有三,第一,公司太low制度不健全;發雞湯文給員工洗腦;第二,老闆裝逼賣巧引共鳴;第三,純屬無聊沒事幹,找存在感。

發文洗腦術

通常那些業務體系、薪酬體系,公司規章制度不健全,產品low的一塌糊塗的公司,老闆就喜歡發雞湯文給你洗腦。
  • 加班不給加班費,調休基本空談,美名曰:年輕人初入社會就應該多付出,不應計較金錢諸如此類的話
  • 天天口裡含堅持、堅持、再堅持,但是再怎麼努力,業績不上升的公司。特別是一些電銷公司,靠人海戰術,個人發展一眼望到天花板,老闆超級喜歡發些堅持就是勝利的雞湯文;
通過大量的雞湯文潛移默化的影響你,激發你“強大”的潛力,達到榨乾剩餘價值的目的。

裝逼引共鳴

這類老闆一般情況下文化水平不高,但是為了塑造自己有文化、內涵的一面就常走這種路線。並且看了此類的文章,第二天早會還會結合自身的經歷與文章重合點相結合給予同事們講故事。工作群、及他朋友圈常見這類型文章,偶爾發表一些看法。但是其看法總是從文章中整段摘抄。

高大上的雞湯文符合他現有的身段,凸顯老總風範,彰顯成功尊貴引起同時成功人士客戶共鳴。

沒事找存在感

在辦公室無聊,逛逛論壇、朋友圈、微信公眾號,看到美文不論何時隨手就是一個轉發。員工上班時間沒看到,深夜偶爾還釘你一下,讓你閱讀及回覆。如未回覆,第二天開早會還點名批評“執行力低”,消息都不回覆還能將什麼事情交給你。
但是,經常發雞湯文的老闆你能不能考慮下我們的感受,你以為就發一篇雞湯文能改變員工執行力,提高業績?如果不從公司出發思考戰略發展,不完善業務體系、薪酬體系、員工動力何來?公司何以發展?不分時候發雞湯文,雖說公司是你開的,如果工作任務因雞湯文影響跑偏了,那責任又該誰負責呢?

鍾黑牛聊職場


老闆在群裡發雞湯文實在是太常見了,但具體怎麼看待,要看老闆是基於什麼樣的目的來發這些雞湯文的,一般來說我會將其歸為三類:『忽悠型』,『焦慮型』,『學習型』

忽悠和洗腦

有些老闆發雞湯文的目的很純粹,就是為了忽悠。

公司自己面臨一些問題,但是沒條件改變,甚至不想改變。

於是就希望通過各種各樣的忽悠來誆騙員工繼續為老闆賣力。

這類的東西真可謂是最純粹的毒雞湯。

最大的特點是根本不講什麼邏輯,一味的進行情緒輸出,宣揚所謂的“狼性”和“奉獻”。

看起來貌似是正能量的東西,但本質上是叫人放棄思考。

焦慮型老闆

還有一種情緒,普遍存在於創業期和上升期的老闆之間,那就是焦慮情緒。

即使公司目前的現狀還好,但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會使得某些老闆陷入嚴重的焦慮情緒當中。

一有風吹草動往往就會使他們的神經過敏。這種老闆一般對待工作都非常的投入。但由於他實在太過焦慮了,就導致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看待所有的員工都覺得他們還不夠努力。

這一類的老闆,他的本意不壞,希望公司能更好,也希望員工能夠像他一樣努力的工作。

但實施起來就會出現兩個問題,首先是忽略了員工和老闆原本就是不一樣的。老闆為了自己的公司,再怎麼拼命也是應該的,但員工在自己的崗位上只要做到盡職盡責,就已經遵守了本分。

所以,拿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員工,必然會面臨各種困難,老闆又找不到更實際的解決方法,最後只能求助於雞湯文。

可是他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打雞血並不能掩蓋核心的矛盾。如果需求與願望原本就是不合理的,打再多的雞血也毫無意義。

此外,受到焦慮影響的老闆,往往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干擾。說到底還是經驗與管理能力略有欠缺。

有一類雞湯文,專門就是針對這種老闆的,主要做的就是販賣焦慮。這類文章片面的放大某些問題與矛盾,不斷的煽動焦慮的情緒。可偏巧這種文章的頻率與焦慮型的老闆是非常吻合的。

老闆們看到這種文章,一面加深了自己的焦慮,一面高呼著我要讓別人也有警醒,然後就隨手把文章發到了工作群裡。

學習型老闆分享乾貨

有關雞湯這件事情,我們不應該一竿子打死。不得不否認的是,有不少老闆還是非常清醒,而且具有善意的進行分享的。

這些老闆往往自己就是那種學習進取型的人格,有時看到一篇好文章,一份乾貨,就希望能夠把它分享給自己的下屬。

這本是好意,文章也沒有任何問題,可是有的時候身為員工,我們天然的就已經戴上了有色眼鏡,哪怕分享的是乾貨,也覺得老闆在發雞湯。

其實,我們應該更冷靜客觀的看待這個問題,如果你的老闆自己是一個進取學習的人,而他又願意分享知識,帶著自己員工一起學習。

能夠跟隨這樣的老闆,其實是員工莫大的幸運。要知道老闆分享這些乾貨,固然是為了讓員工產生更大的價值,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把乾貨學習下來,對員工自己同樣是一種增值。

對於員工來說,不要把精力浪費在吐槽上。

說完了老闆,我們不妨再來聊兩句員工。老闆總是往群裡發雞湯文智的行為,身為員工我們應該做什麼呢?

其實不要把過多的精力浪費在吐槽上,這對你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真正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判斷一篇文章到底是雞湯還是乾貨。

如果是毒雞湯,那麼由他去就行了,你不理不信,他對你造不成任何傷害。

如果是乾貨文章,那就要好好的學習鑽研一下,首先對於你的個人成長非常有利,其次,當你有機會與在老闆面前發言或交流時,有意無意的提兩句老闆曾經分享過的內容,會讓你在老闆的心裡印象分也大大增加。

我是腫麼破,專注職場難題,如果您喜歡我的答案,歡迎點贊、評論、關注我哦。

腫麼破


這個世界上什麼事做了不如不做?其中之一,就是老闆在員工群裡發雞湯!

這種事情幾年前我也幹過,希望員工投入加班,便找了一個勤奮工作的段子,發在員工群裡!希望員工放大目標,發了一些關於目標勵志的雞湯進員工群……或者有些話想對某位員工說,又不方便說,就來段相關的雞湯……

我以為會有效果!

直到有一天,我上廁所時發了個雞湯進群,發完無意中聽到有兩個人進廁所!“看,看,老闆又發雞湯了,還不是希望我們拼命幹給他掙錢!發這種東西有啥用?”一位如此說,另一位則說:“我估計他發的這些雞湯他自己都不信!”然後,兩個人各種公司的不是,各種管理的問題……

後來,我也是痛定思痛,想明白了!如果員工都想老闆一樣想問題,他就或遲或早不是員工了……每一個人的三觀都是根據自己的曾經的生活經歷與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身邊人的影響等綜合因素形成的,不會因為你的雞湯而改變……中國文化太過智慧,凡事都可以正著說,也可以反著說,角度不同,便可以產生不同的說法……

我不是說雞湯不管用,只是說那東西沒有你想象得管用,更多時候只是自說自話!別人反而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說出個不是!建立一個體制、模式,作用遠遠大於雞湯!





陳天哲


針對你的這個問題,首先我認為,老闆這樣做,無非就是希望他的員工能從他認為正確的文章裡面得到啟發和幫助。簡單地說,他希望他的員工能像文章要求那樣。

作為一個老闆,也是很正常的做法,對此希望你必先報以理解,不但如此,我給你還有下面的建議:

一,理解的同時,在一些對你確實有所啟發和幫助的文章章節中,你有必要適當予以回應,必要時給予點一下贊。

二,千萬不要在公眾場所和平臺評論老闆的任何作為,這樣絕對會害了自己。

三,呼應點贊時,應把握好尺寸和火候,儘量不要讓人感覺你是馬屁精,這樣反而對己不利。

四,以後不要再過分理會老闆的作為,若不會嚴重影響自己的底線,多理解老闆,配合好老闆及上司的工作,才是職場高素質的表現。

願你進步!祝你好運!


melon方法先生


老闆在工作群發雞湯,可從“小”、“軟”、“弱”幾個角度來看待這個事情!

首先,這是老闆一個“小”希望。

心靈雞湯一般都是積極上進和正能量爆棚的文章,老闆可以借文抒情,表達自己的志向!

往往會配合企業文化來組團使用,除了工作群裡發“雞湯文”,可能在各種會議、活動中也會有類似的內容表達!

你可以把這個行為理解為老闆在給員工“洗腦”,但你最好“配合”一下下,因為老闆如果覺得他“清洗”不了你的“腦子”,他可能就會想轍“清洗”你這個人!

其次,這是一種“軟”溝通!

老闆找你直接談話,聊聊工作得失,說說職業發展。老闆提出話題,你被動回應。在這種有壓力的環境下,有時並非是你的真實想法!

但在工作群裡,老闆把想說的話假借“雞湯文”的方式表達出來,所有人都看得到。老闆的目標人,被一群人“掩護”著。這個環境相對“輕鬆”多了,往往能達到暢所欲言的效果!

通過“軟”溝通,老闆往往能得到“真”答案!

最後,這是一個“弱”試探!

工作群裡發雞湯文,並不強制所有人都回復,你完全可以“假裝”看不見。

一個雞湯文發出去,文章本身並沒有任何意義!老闆在試探,誰能對他有“反饋”;誰不僅“反饋”,而且還很及時;誰不僅“反饋”和“及時”,而且還非常“深刻”。

這雖然是一個小細節,但往往老闆會用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細節來試“試探”員工。通過這種方式,劃分出自己的“圈內人”。在老闆心裡,這些人更加值得“信任”,要給他們更多機會和上升的空間。

老闆通過“弱”試探,找到自己的“圈內人”!

工作群裡發雞湯文,只是老闆利用新媒體的工具,達到以上個人目的!其實,手段不止這個“雞湯文”,在工作中我們要注意及時“分辨”,防止自己犯錯低級的“政治”錯誤!

END

職場一切問題,「職場相對論」給你精彩答案!關注,私信必回,不信你試試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