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來到攻堅階段,焦慮恐慌怎麼辦?中華醫學會精神醫學分會向全國同仁發出這封“倡議書”

截至2月5日上午,全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人數已達23696例,死亡491例,治癒859例。雖然確診人數依舊上升,但治癒人數再次超過死亡人數。不過,另一個社會現象也越來越明顯,那就是焦慮與恐慌等心現層面的問題。

抗擊新冠肺炎來到攻堅階段,要特別注意心理的問題,這個時候,無論是一線醫務人員、患者還是普通大眾,都很需要心理方面的疏導和積極情緒的應對。確診的擔心病情嚴重,無法治癒,疑似的擔心自己會被確診,怎麼辦?一線工作人員如果心理負荷達到極限,怎麼辦?宅在家中的人如果出現煩躁恐慌等情緒怎麼辦?

事實上,一些輕微的症狀已經開始出現在人群中,時常見諸媒體報中。有人變得敏感多疑:門把手,電梯按鍵,地鐵車廂,好像到處都有“敵人”,有人打一個噴嚏就立刻陷入“我是不是感染了”的擔憂中,有人每半個小時就要測量一次體溫……還有的人明知新冠病毒傳染性強,卻還是要出門甚至聚集,原因在卻是在家呆得要瘋掉了……

疫情當前,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視!

2月3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心理自助與疏導指南》出爐,這是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疾病預防控制局指導下,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組織專家,配合國家最新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緊急心理危機干預指導原則》中有關公眾心理社會支持內容撰寫的。

2月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網絡在線、電話熱線等社會心理服務有關情況,要求各地在原有心理援助熱線的基礎上設立應對疫情心理援助熱線。

近日,中華醫學會精神醫學分會向全國精神心理界同仁發出了《同舟共濟 共抗病毒——致全國精神心理科同仁倡議書》,指出在重大的災難面前,作為專業的技術人員具有責無旁貸的使命,要和奮戰在一線的醫生同仁們同舟共濟、並肩戰鬥。

“當一個群體或個人面臨公共突發事件時,精神上或大或小都會出現一些壓力,這是正常現象。但如果精神方面的壓力過大,就會損害到我們的健康,需要進行調節和干預。”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精神科李凌江教授表示,如何正視這些壓力,積極應對,對建立起自己的健康免疫力十分重要,也是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的重要保障。

“在人類歷史長河中,類似此次肺炎疫情這樣能導致精神創傷的事件經常發生。”李凌江教授介紹,這樣的重大事件包括公共暴力事件,如戰爭、還有局部的恐怖主義活動等;自然災害,如水災、地震、海嘯,SARS、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等急性突發傳染性疾病;意外事故,如交通事故、空難、礦難等。

《同舟共濟 共抗病毒——致全國精神心理科同仁倡議書》原文 如下:

全國精神心理界同仁:

最近,牽動無數國人心的,不是過年回家,而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目前,舉國上下,正在響應黨中央號召,全面開展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阻擊戰,城市封閉,交通停運,景點關門,聚會取消,餐飲停業,雖然諸多措施多管齊下,但疫情仍來勢洶洶。

鑑於此次疫情加快蔓延的嚴重形勢及由此而來的廣泛心理服務需求,在這種重大的災難面前,我們作為專業的技術人員,具有責無旁貸的使命。我們需要和奮戰在一線的醫生同仁們同舟共濟、並肩戰鬥。

鑑於此次疫情加快蔓延的嚴重形勢及由此而來的廣泛心理服務需求,現倡議如下——

  1. 在黨中央和國務院及各地政府部門的統一領導和部署下,堅守工作崗位,有序、高效的做好本職工作;
  2. 面對社會大眾恐慌和焦慮的心理,積極進行相關科普工作,增強大眾的心理免疫力;保持心理援助熱線7*24小時開通,對易感人群開展健康宣教,提供疾病預防的科學知識,積極引導,消除恐懼;
  3. 積極參加學會及各地、相關組織機構的心理援助服務,利用互聯網等平臺,幫助因不方便出行而無法就醫的精神心理障礙患者提供義診服務;
  4. 對一線醫務人員和疾控人員,面對高強度的工作和高度緊張的心理狀態,成立緊急心理危機干預醫療隊,教授他們減壓技術,提醒勞逸結合,鼓勵多與家人朋友溝通傾訴,疏解焦慮、抑鬱、自責、悲傷、緊張等不良情緒;
  5. 切實維護自身健康,在提供心理服務的同時,勞逸結合,做好自我身心調適。

希望各位精神心理同仁同攜手,齊行動,眾志成城,竭盡全力,積極投身到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攻堅戰中,為健康中國、平安中國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中華醫學會精神醫學分會

2020年1月30日


新冠疫情來到攻堅階段,焦慮恐慌怎麼辦?中華醫學會精神醫學分會向全國同仁發出這封“倡議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