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伯翔和沈鹏哪个地位高?

简单a简单


综合起来看,由于他们所处的位置不同,各自对书法态度有异。最后呈现出来的社会影响力也不一样。沈老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肯定要高于孙老,因为沈老所处的地位决定了这些。但书法作品的艺术性和学术性,孙老肯定要高于沈老,因为孙老是一个学者,一个比较纯粹的书法艺术家。书法几乎是他的全部。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区别会更加凸显出来。毕竟艺术品的传承最后还是取决于作品本身的艺术质量。

但从具体的作品来看,沈老和孙老都是当代书法大家,在艺术圈都家喻户晓。他们的作品也广泛被社会认可。他们的作品有继承也有创新,同时还成功变法,独树一帜。沈老是以草书为主,孙老是以北碑为主,各有千秋,但又殊途同归!

仅从作品本身来看,沈老是编辑出身,对各领域的文化知识涉猎广泛,学养深厚,书法于沈老来说只是工作之余的雕虫小技而已,也算是副业吧。总得来说,沈老是属于才华型的艺术家,个人悟性极高,能兼容并蓄,触类旁通。但沈老的作品显得不够醇厚、宁静,也缺少一点书卷气,他对传统书法艺术骨子里面的东西还是没有花时间去体悟。也没有理解透书法本质和真谛。也许是因为从政太忙吧,毕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

反观孙老的作品,不但个人的艺术符号极其明显,而且具有非常好艺术欣赏性。孙老的东西不但非常纯粹,而且还具有极强的书法韵味。他在北碑厚重、古拙、雄浑的气息里,天衣无缝的融入很多雅致、机巧、隽逸的文人韵味。让作品具有更好的欣赏性和把玩性。这点尤为难能可贵。当代“北碑第一人”于孙老来说,也是名副其实,并非浪得虚名。








无心斋手稿研究


孙伯翔是专工魏碑的,沈鹏是专工草书的。按照地位来说,沈鹏要高于孙伯翔,毕竟沈鹏掌门过中书协,其影响力比孙伯翔大得多。

上图为孙伯翔先生的魏碑书法作品

孙伯翔和沈鹏二位先生都是书法创新的倡导者,他们的书法都有一定的传统根基,特别是沈鹏先生,在担任中书协主席期间,大力提倡展览体书法,说是与时俱进,之后,丑书就越来越盛行,在各类书法展览和各层次的书法比赛中,都是清一色的展览体,关于这一点,沈鹏先生是有“功劳”的。

上图为沈鹏先生的书法作品

在话语权方面,沈鹏先生的影响力要比孙伯翔先生的影响力大,因为沈鹏是中书协一把手,卸任后又一直当中书协顾问,其门下还有不少弟子。他的弟子们在他的推荐和影响下,在书界都有一定的名气和地位。孙伯翔先生在这方面远不及沈鹏先生,但这并不是说孙伯翔先生的地位低影响力小。

上图为沈鹏先生的草书作品

难能可贵的是,孙伯翔和沈鹏二位先生都是传统书法文化的继承者和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的践行者。孙伯翔和沈鹏二位先生都是当今书界的大腕级人物,称他们书法大师一点也不为过。


书法水平高低不能按照年龄大小来评判,但是,人书皆老的道理也是不可否认的。年龄大的书法家毕竟道行深,经历多,经验丰富,书法理论也是比较高的,关于这一点,凡事有良心的书法人都是认可的。书法人的地位和影响与以上所说是分不开的。

在书界有一个事实,就是地位越高,影响力越大,其书法作品润格就高,反之,书法作品润格就低。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地位高的书法家都是有一定特长和背景的,若刁具备以上两点,地位和影响力一切归零。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果各位网友对此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和评论!


中州耕牛堂主


孙伯翔与沈鹏谁的地位高?

明显,沈鹏知名度及地位要高于孙伯翔,从学者角度,沈鹏才气过人,诗人,书画艺术评论者,因而属于文人书法家。从书协领导层,一则国家级,一则是省级,所写的书风有别。

沈鹏,善草,尽情性豪放,孙伯翔,工魏碑。尽古意典雅。

书法成就各有千秋,都在各领域具有知名度。魏碑是孙伯翔一生专攻,走了一条魏碑入行体,写的雄强笔趣。属于严谨一丝不苟,淡泊明志,守智心性,不趋俗尘,静心于魏碑探索,勤业用功。当今在魏碑研究上,属于高水平者之一。因为其文化底蕴层次低,终究文化气质稍有别于沈鹏。但是其书写的书法体会文章,朴实无华,很有见地,很有哲理。



沈鹏现在被评为终身书法家,且现在活跃在书法界,频频举办自己的书法作品展览。诗情书法,草书有一定的高度,虽然书评褒贬微词,但是沈鹏的草字,本人非常喜欢。其书墨挥洒能够表现出自己的文人高雅气质。


对其了解点滴,理解浅之,知其都是高龄而依然书人俱老又具辣。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狂喜淡墨a


孙沈两位,从世俗意义的地位来说,沈鹏更高,从专业圈公众的艺术成就来说,孙伯翔更胜一筹。

沈孙一辈,著名者包括周慧珺、李铎等,都经历过特殊年代,算是青黄不接的一代,既无法比民国前辈比传统,也不如生于60后、70后的中青年见识新、取法高。

相比之下,沈鹏的行草风致近宋人,萧散自然,颇见才情。因为基本功的问题,草法偶有错误。他的大字对联尤其可观。网上百度图片,多数为低劣赝品,因此也影响了大众评价。

孙伯翔世称当代北碑第一,与清代以来碑一系大师相比,毫不逊色。关于这点,我觉得没什么争议。




向金港的象


孙伯翔在魏碑书法是是出类拔萃的,而沈鹏则在草书是是出类拔萃,可以说上抗行吧。这书法艺术总体成就方面,孙伯翔可能略损色沈鹏一些,至少在媒体上的传播度或影响力上如此。实际上,现代人不评现代人,这个问题还是留给未来吧。就是评的话也无法是什么南什么北什么的,何况一个是草书一个是楷书。名气上是沈鹏大于孙伯翔的。

孙伯翔自幼学书,临池不辍。曾得王学仲、孙其峰指导。崇尚碑学,倾心北派,兼涉隶、篆、行、草、书作雄强古拙,形散神聚,气质不凡。(百度百科)对于沈鹏,就其书法方面的评价如下:赵朴初先生曾赞扬他的书法“大作不让明贤,至所欣佩。”启功先生评价道:“仆获交沈鹏先生逾三十载,观其美术评论之作,每有独到之处。”“所作行草,无一旧时窠臼,艺贵创新,先生得之。(百度百科)

实际上沈鹏或孙伯翔的书法都到了人书俱老,炉火纯青的化境。





我们欣赏一下沈鹏或孙伯翔的线条形质。沈鹏的形态曲屈而不见柔弱甜媚之气,线条老辣,形质、血肉具丰。孙伯翔的则以直为曲,直中见肉而不僵,同样骨肉丰满。且满而不肥不腻。用笔生涩中间高洁雅韵。

就法度方面二人也难分伯仲。

一个是草书一个是行楷,但字形都是计白当黑,疏密虚实恰到好处。及做到了疏可跑马密不透风,同时还是疏不透风,密可跑马。也就是说疏处气密,密处不失空灵。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如此的法度,往往或现代谨小慎微,束手束脚,可他们的书法却相反相成。与矛盾构成中和谐融洽,对立中见统一。疏而不散,密而不闷,何其妙哉。













翰墨书道


不知道











华玉495


"孙伯翔和沈鹏哪个地位高?"这句话是个病句。地位是哪个地位?经济地位?社会地位?…… 论书法水平,一人写魏碑一人写草书,就好似一人打乒乓球一人打羽毛球二人对比谁高?但无论孙翔或是沈鹏两人的字写的都不咋地,一个东倒西歪一个死蛇掛树。只不过沈鹏曾任中书协主席在书法界的名声比孙伯翔大的多。



凤谊1


二位在当今书坛都有很高的地位,沈鹏先生擅草书,书法作品中透露出一股民国文人遗风有书卷气。沈老在诗书画等方面都很有造诣,不是单纯的职业书法家,启功先生赵朴初先生等书坛泰斗都对沈老的作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而孙伯翔先生则是全身心投入于北碑研究,在近代碑学与帖学融合创新方面起到了引领者的作用,这正是现在社会所需要的工匠精神。因此我认为,二位先生在书坛的地位不分上下


云鼎居士


孙伯翔和沈鹏二位书家各有所长,孙伯翔善魏碑,沈鹏善草书,二者不可相齐并论。

一、魏碑的笔法严谨,厚重而扁长,端庄而秀丽圆润。虽是楷书但运笔则有行书之韵味,结体刚柔并施,刚中带柔,柔中又带有刚气,具有铁画银钩之意。其笔法之精妙非常严格的规范。其代表如《张猛龙碑》、《张黑女墓志》等。

二、草书分章草、今草、狂草(也叫大草),是书法中的最高境界。其笔法要求更高,差之一毫失之千里。所以草书是最难掌握的一门书体,先要认识草书,正所谓学草先识草,再熟记草书代号,再学习草书之笔法,最后去临贴。其作品有怀素《自叙贴》张旭《古诗四贴》《冠军贴》孙过庭《书谱》等等。

三、魏碑和草书,二者没有实质上对比性。后者是前者的速写,前者的结体上可规范性,后者在结体上有着随意性。所以沈孙二位书家各有所长,各有特点,没有谁高谁低,只有善长与不善长之说。

. 总之,要在书法有所成就,首先是爱好,坚持学习各书体的规则特点,再学百家之长。领悟书法之精髄,以为已用。

个人见解,不足之处欢迎大家交流。谢谢






飞鹰94806


沈鹏,错别字一大堆;草书,没有坚实的楷书功底,根本就是笑话。孙伯翔,硬是把魏碑写小气,写轻滑。这样的人竟然当大师,是书法荒唐还是书协荒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