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好文學,想提高文學素養,每週閱讀幾本書比較合適?

記憶死在那離別的冬天


文學素養的提高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長期的積累和沉澱。

您提問每週閱讀幾本書比較合適,我認為可以從兩個方面來進行。

首先要明白你想要將書看到什麼層次,其次才能計劃一週看多少本書。

如果是想要涉獵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等,瞭解文學作品的梗概、故事內容和人物等,如過一遍《羅密歐與朱麗葉》、《簡·愛》、《茶花女》、《詩經》、《古詩十九首》、《花間詞》、《西廂記》、《牡丹亭》等不是很大部頭的書,一般1-2天可以翻完一本;像《荷馬史詩》、《史記》、四大名著等大部頭的書,估計一週能翻完一本。這樣的方式看書,一般往往不做筆記,就是有個大概印象,如果您博聞強識,還可以記得比較多,並且可以記住一些細節。

如果是想要深度閱讀文學作品,估計

1-3周看一本書比較合適,這樣您可以在過一遍書之後,還能反覆閱讀一些片段和細節,並且有時間做筆記。

我有一個朋友說過,看書不做筆記相當於沒有讀。我很認同。人的記憶太不可靠了,很容易就忘。“好記心不如爛筆頭”這是很多人都聽說過的勸誡,不過現在能堅持用“爛筆頭”記錄的人都很難能可貴,因為現在電子化、信息化太厲害了。不過我始終堅持知識真正成為自己的一部分,必須經過“閱讀-做筆記-反思-寫作”這一過程,經歷這一過程,外在的東西才能真正化成內在的智慧,正如“腹有詩書氣自華”所說,文學素養就自然而然體現出來了。

不過,對於工作忙碌或者初下決心提高文學素養的人來說,倒沒有那麼嚴肅。我之前說的路子“閱讀-做筆記-反思-寫作”很學術研究範。如果時間有限,能夠每週閱讀1本書,做一些讀書筆記,寫寫感想,積少成多,一定可以稱為富有文學素養的人。如果您想要做一些文學研究,可以適當看一些文學理論和文學研究方面的書,把讀書感想深化,練習寫作文學研究文章。

至於讀書數目,您可以隨便找一本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現當代文學史、外國文學史,首先看書中重點分析的書,就是很經典的了。

文學現在越來越邊緣化,大家好像覺得文學沒有什麼用,又不能直接賺錢。

但文學真的很重要!她無處不在。

文學書寫現實,並指導現實,很多歷史上思想的革新,文學都是先鋒,如文藝復興、啟蒙運動、五四運動等等。

文學裡有豐富的世界,引導我們認識人性和生活。

還有,誰說文學不能賺錢,頭條號就有很多寫文學的大咖。

讓我們一起讀文學,賞文學,寫文學,與文學一同走過世界和人生。

祝您和大家都能心想事成,得償所願。


山今書院


愛好文學,想提高文學素養,當然需要讀書。但每週讀幾本書合適,這個應該沒有固定指標,只要自身條件允許,能讀多少就讀多少,好比吃飯睡覺一樣,按照正常規律即可。

目前似乎有一種不正常的思維,彷彿書讀得越多越好。其實這是個相對的概念。一方面,多讀書固然是好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應該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另一方面,想提高文學素養,也並非是讀書多就能全盤解決的,關鍵在於如何消化理解,並與寫作結合起來。如果把時間都用在讀書上,而不去大量地練筆,想提高文學素養是很費勁的一件事。好比學游泳,理論知識學得呱呱叫,不下水,終究還是不會游泳。既使只做文學評論,也是需要動筆才能完成。想寫一篇好的評論文章,如果只有理論,不具備相當的文字功底,也是寫不出來的。

如果說,我什麼也不做,只是為了單純地提高文學素養而讀書,這種想法倒也說得過去。因為多讀書起碼能提高文學藝術的鑑賞力,在讀書時能分辨出該書的文學藝術水平如何。說到底,文學作品不是生活的複製品,而是一件藝術品,既然是藝術品,就需要有一定的藝術鑑賞水平,才能把書中想要表達的內涵吸收消化理解到位。但如果是這樣,就等於是進入了研究的範疇,既然是研究,也需要動手做筆記,做摘錄,寫讀後感,只有這樣才能加深理解。反之,如果一個字也不寫,讀過很快就會忘記,形成熊瞎子掰玉米,掰一個丟一個,最後也沒剩下啥,都忘記了。所以我還是認為,想提高文學素養,最好讀寫結合才能更加有效。

在這個意義上講,每週讀幾本書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邊讀邊寫,讀寫結合,堅持不懈,持之以恆。您不妨試一試,看看效果如何。


文化一家人


朋友問愛好文學,想提高文學素養,每週閱讀幾本書比較合適。個人認為這個沒有一個統一的衡量標準。可以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合理安排,在工作、家務之餘有了時間就可以多看一些文學書籍即可。作為本人,是把書籍當作自己終生的情人來對待的。具體請看拙作《書籍,我永遠的情人》。

《書籍,我永遠的情人》

朋友,你曾經有過暢飲瓊漿玉液,坐擁美貌佳人,馳馬指點江山,引吭高歌一曲那種暢酣淋漓的感覺嗎?寶劍幾十年在書海里航行,卻經常有這種開懷舒心、欲醉欲仙的經歷。

每每看到一篇好的文章,寶劍心中都好象吹過一縷春風,激起一弘漣漪……

就這樣,我在各種書籍裡悠閒地徜徉,不懈地探索,貪婪地吸吮著裡面的營養。就這樣,我被她的博大精深所折服,被她的柔情似水所感動,被她的熱情似火所熔化,被她的無限纏綿所留戀.....我和書籍為伴,度過了多少日日夜夜;我和書籍纏綿,度過了多少青春年華;我和書籍相戀,勝似卿卿我我,花前月下,相偎相依....

寶劍自幼生長在一個雖然清貧,但卻充滿書香氣息的家庭。祖父、伯父、父親都喜歡聽書、看書。家中自寶劍記事起,就有不少紙張已經發黃、破爛,形形色色的木刻版圖書。由於受到大人們的薰陶,寶劍自八歲起便開始看古典小說,先後閱讀了大五義、小五義、七俠五義、三國演義,聊齋等文學書籍。

當時伯父、父親都在城裡工作,寶劍與伯父家堂兄在農村老家。堂兄那時已是一名教師,接觸書籍的機會自然多一些。記得每當堂兄借回一本小說時,我們兄弟二人經常你爭我奪,到最後只好來個君子協定,每人看一回。那時候晚上沒有電燈,煤油也非常緊缺,我們兄弟二人就或坐或趴在伯父家的平屋頂上,藉著晚上的月光讀書。雖然看的不是很清楚,但我們卻總是看得津津有味,如醉如痴!

通過閱讀了一本又一本的圖書,隨著年齡一天天的增長,寶劍開始知道了孔子、孟子、老子,懂的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知道了屈原、司馬遷、李杜、白居易、柳宗元、辛棄疾、魯迅、莎士比亞、托爾斯泰……懂得了世界文化和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燦爛瑰麗....

看著那些文學巨匠筆下扣人心絃的精美文章,寶劍便自小立志: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用中外文化的精髓不斷地充實自己!自此,在寶劍的陋室裡,多了自己塗鴉的兩個橫幅,一幅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以求索;另一幅是: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為了進一步充實自己的文學知識,寶劍還自費在語言大師王力先生主辦的《漢語言文學自修大學》歷經三年,刻苦學習。

從此,寶劍便與書籍與文學結下了不解之緣,書籍成了寶劍忠貞不渝的永恆情人!

現在,寶劍除了文學家的夢想沒有實現以外,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目標已經達到。通過讀書學習,使寶劍的思想修養、文學素養有了長足的進步和提高。對自己的學習、工作、生活都有非常大的幫助,使自己在改革開放、發展經濟的大潮中如魚得水,遊刄有餘,任憑風吹浪打,潮落潮起……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通過閱讀各種書籍,使寶劍克服了生活、工作中的重重困難,忘記了人生路上的種種憂傷,淡去了紅塵名利的諸多誘惑,使自己變成了一個幸福的人,一個快樂的人。

書籍,我永遠的情人——我將愛你一生一世!





梅花寶劍2


讀書真不在多少,主要看你讀書的目的。

如果只是為了完成任務,數量是一項硬指標,那你就粗略翻翻就是了,大概意思瞭解,一天讀10本也能做到。可是,這樣有什麼意義呢?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書都適合精讀。對於一些泛娛樂類的、故事類的,快速閱讀也就夠了,你要的也不過是想知道書裡描述的這件事,這個故事,僅此而已。

而對於那些文學造詣較高,文字優美的書籍,就需要你靜下心來細細品讀了。這個文字優美,大家理解不一,我認為不需要追尋大眾標準,你喜歡就好。可以翻來覆去的讀,有條件的話,做做筆記。甚至可以放在手邊,隨手拿過來,翻到哪就讀哪。只要喜歡,形式不重要,想怎麼讀就怎麼讀。只需要記住一點,只要去讀,就會有收穫,雁過留痕,時間久了,你自然會體會到。這樣去讀,你說一週讀幾本?我曾經幾年就讀一本書,一直放在沙發上,坐下就翻幾頁。那本書對我影響深遠。我後來寫作風格等等,都模仿過他,並非刻意,可能因為刻在腦子裡吧。

想提高文學素養,也不要想著就是盯著經典去讀,我到覺得抱著開放的心態比較好,什麼書都讀,不拒絕。但是自己心裡一定要分清楚,這本書屬於哪個層次,應該怎麼去讀。略讀,通讀,精讀?自己把握。

祝你早日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



我是熙少爺


個人觀點是,文學素養的提高在於長時間閱讀經典作品的累積。前幾天和好友聊天,一位共同的朋友在朋友圈發了一條動態,說自己在讀書,配了一本通俗雜誌的照片,我們相視一笑。可能在我們的概念中,雜誌是算不得真正的閱讀的。尤其人到中年,對作品的選擇尤為重要,已不想浪費時間去讀一些現代年輕所謂作家的作品,情願將經典著作重溫一遍。而所謂的經典,一定是大浪淘沙、經得住時間檢驗的。首先,作者一定是職業作家,具備最基本的文字功底、善於描述場景及敘述故事;其次,作者的思想高度決定了他作品的廣度和深度;再者,作品是否具備藝術性,這也是為何文學會被歸為藝術類,因為它是通過語言文字來塑造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情感的一種藝術形式。

建議儘可能大量閱讀經典著作,但卻不建議給自己定下目標,因為閱讀不以考試為目的,可以隨心隨性,這樣才能真正感受到閱讀的樂趣、體悟到文字所蘊含的情感及人生真諦。

我個人的一個小建議,不要晚上打開一本新書,否則,可能會讀通宵,因為實在難以中途停下。



喵微言輕


我們總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其實這就是一種文學素養的積累和提升。

如果你也想積累一定的文學素養,至少也需要三年五年的時間。你必須不斷地讀,不斷地積累,才能昇華,才能提高素養。

讀書隨心,有些書需要精讀,有些書需要對比著讀。如果是缺少談資,那麼應該廣泛讀書,不要侷限在文學類。文學類,也應從經典開始讀, 比如國外的《悲慘世界》、《簡愛》、《安娜•卡列尼娜》、《戰爭與和平》、《基督山伯爵》、《傲慢與偏見》、《老人與海》 、《 哈姆雷特》 、《 呼嘯山莊》、《堂吉訶德》、《百年孤獨》等等,國內的四大名著當然要讀一讀,現代文學裡魯迅、聞一多、老舍、郁達夫、徐志摩、茅盾、郭沫若、曹禺、錢鍾書、張愛玲等的作品可按興趣選讀,對作家生平的瞭解有助於你讀書,當代的一些作品包括《平凡的世界》、《白鹿原》、《塵埃落定》、《活著》等(可關注茅盾文學獎)都是不錯的選擇。建議你找個各大出版社的文學書系,國外名著、國內名作都有很多書系,如上海譯文出版社的“上海譯文·名著文庫”,人民文學出版社的“茅盾文學獎獲獎書系”等,按圖索驥地瞭解各種書的簡介,一方面對這些經典有了初步瞭解(作為談資足矣),另一方找找你對那些書感興趣,可以找來深讀。

現代都市人生活節奏太快,娛樂方式多樣,讀書越來越成為一種奢侈。《開卷八分鐘》是鳳凰衛視日播讀書節目,由著名學者梁文道先生主持,節目每天用短短的8分鐘時間介紹一本書,希望讓觀眾用最簡利的方式碰觸到書籍的精髓,進入一個又一個迥異又奇妙的書中世界。這個欄目推薦的書質量高,範圍廣,為很多人推崇。


小和尚釋廣德


愛好文學是好事,但是並不是專門靠讀幾本書就能提高素養。需要將讀寫結合起來才能達到目的。

文學方面的分類也很多,有中國的傳統文學,也有現代文學,另外也有外國文學。

我先不談國外的,就拿國內的來講吧。

首先應該熟悉一下中國的古典文學和現代文學,因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引用古典文化是文學中的一些基本的常識,比如《詩經》、《論語》,都有我們可以借鑑的內容;包括後面的唐詩宋詞,都是中華文學的經典,我建議可以從這些開始去讀。

文學本來就是一種語言學,也是一門藝術,囊括了很多不同的體裁,包括詩詞、歌賦、小說、劇本、寓言故事等等。到了文學發展到現在,一般會將文學分為詩歌、小說、散文、戲劇四大類別。

上面說到了《詩經》,也提到了唐詩和宋詞,這些都是基本的體裁,既然文學也是一門藝術,那藝術就不是一朝一夕能購完全吃透的。很多人看書都是囫圇吞棗,一本書讀完還沒了解到其中的意思。這是完全不可取的,我們讀書應該讀其中的意思,就好比是讀散文,形散神不散,其中有一根主線和多種表達或者修辭的手法,這些是我們要掌握的基本內容。詩歌也一樣,特別是唐詩裡面的一些經典的詩句也是我們要去推敲的。

我個人也買了很多書,時不時的會翻出來看看,比如《唐宋八大家散文》、朱自清的《論雅俗共賞》、四大名著、朱自清作品集等等,這些都是很經典的書籍,我個人覺得讀書在廣的基礎上一定要精,書不要亂讀,一般以一些名家名作的書籍作為平時閱讀的主要內容。只有搞清楚了其中的精髓,掌握了根本才能有好的收穫。一週讀的書不要太多,基本上根據書本的頁數,一到兩本就可以了。

需要主要的是,不是讀書就能完全提高文學素養的,你還要把文學這門藝術表達出來,這樣就要通過說和寫來體現了,能講出來或者能寫出來才是文學修養提高的一個表現。

希望能幫助到你!

文|原創、圖|網絡,歡迎點評和轉發,未經許可,請不要私自轉載至其它平臺!

書畫苑


問這些問題都似乎是比輕年輕的小夥伴吧?因為我認為問得太務虛了,閱讀習慣應該養成,看什麼書也得看自己興趣,至於一週看幾本書那就各隨人意了。忙時自然少看,閒時就多看點,這就不用問了吧?關毽是:該書不是做做樣子,而是真正讀得進去。不是做給人看的。還不要為讀而讀,要動腦筋,記筆記,寫讀書心得,結合實際,學以致用。長期堅持,持之以恆,才會有收效。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現在社會誘惑太多,或交友不良,經常邀你去這那,作一些無謂的浪費時間之事,這就打亂你的讀書計劃。而且現的書,多半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外表包裝太好,紙質也好,價格也高,內容卻不怎麼樣。和我們以前相比,我們從前買書實用得多了,你如在大城市,可以去圖書館借書,一分錢不花,好用多了!實際多了。中外書藉都是名著,任你看,只是那時還年少,也沒確立讀書目標,錯過了許多名著。現在你們前途應比我們好,只是竟爭也大!加油吧!把持住自己,拿出古人的懸樑刺股精神來吧!



103311180523微風


首先,你愛好文學是一件好事情,值得表揚。再則,想通過閱讀提高文學素養,也值得提倡。

但是,你在問題中提到每週閱讀幾本書比較合適這個問題,我個人覺得有點幼稚。這是因為:

第一,關於每週讀幾本書,這要看你本人的閱讀的時間長短,閱讀的速度快慢,是深讀還是淺讀。

第二,書有厚有薄,厚的書幾百頁上千頁,薄的書幾頁幾十頁。所以,這裡也有個選擇書的問題。

第三,在讀書時,如果是泛泛而讀,隨便翻翻,而不深讀,不理解書中的內容。那麼,即使讀再多的書,想提高文學素養也是比較難的。

所以,我建議,要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首先要選好書,選那些經典的書,其次要深讀,在讀的同事要消化理解,這樣才有效果。


羅思空間站


愛好文學,想提高文學欣賞和寫作水平,就要大量的讀書。至於讀多少書這個沒有定例,我想大的概念應該是多多益善,但是多是要在保證讀書質量的前提下求數量。一本書如果是比較經典的話,是要反覆研讀的,要讀它的內容,讀他的思想,讀他的藝術表達方式,讀他的文學特點特色,汲取營養,一遍不行兩遍,兩遍不行三遍。你要問數量的話,我想一星期讀上一本書就夠了,而且呢讀書是交叉進行的,同時讀兩本,甚至三本書比較好,這樣可以交換我們大腦的思維活躍度與新鮮感。另外如果是愛好文學這個角度,那麼讀書就要雜些,儒道釋、古今中外、人文社科甚至時事政治等方面的書籍,都要涉獵,不能偏頗。讀的時候要入心,讀上一段要把書本閉起來,靜心的回頭思考一下,這樣進步才會大。不能土速度囫圇吞棗似的,幾下子把一本兒書翻完了,只知道它的意思就完了。總體上我的建議還是要多讀經典,不是說四大名著啦,世界名著啊什麼才算經典,就是在某一文化學科領域比較著名的傳讀時間比較長的那些書籍,都叫經典著作。有些經典書要終生讀,比如在我的床頭就有毛主席語錄、論語,道德經,孫子兵法、世界名人隨想錄、世界詩歌、世界地圖等等都是常年不離、不時翻閱的書。

當然,文學理論比如中外文學史、詩歌基礎知識等等也是必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