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为什么不带马超?

綵煦醌


提到马超的时候,总会有朋友很疑惑,以“小吕布”马超能够与曹操抗衡四年的能力,为何马超在蜀汉政权中得不到刘备重用?

甚至于,诸葛亮北伐这样的大事件都不带上马超?

在此,我们要先搞清楚两件事情:

1、马超在刘备的蜀汉阵营里,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2、马超在诸葛亮北伐事件中,担任什么样的角色。

一、马超在刘备阵营的地位

马超字孟起,扶风茂陵人,诸葛亮对他的评价是: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黥、彭之徒,一世之杰也,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黥、彭指的是西汉开国功臣英布和彭越,诸葛亮将马超和英布、彭越、张飞三人想提并论,并且说他只比“威震华夏”的关羽差一点,这个评论真的是相当高了。

毕竟,张飞可是有官方认证的“万人敌”称号,三国能够在战场上说自己可以稳胜张飞的又有几人呢?

不过,与张飞、关羽这样一起创业的合伙人不同,马超加入刘备阵营这件事,颇有一番曲折。

建安十六年,曹操派钟繇征讨汉中张鲁,然后让夏侯渊从河东与钟繇合击张鲁。

马超、韩遂这些凉州的军阀,见着夏侯渊领兵朝着自己这边过来,还说是借道打张鲁。

两人素来和曹操不和,马超还几次拒绝了曹操的招揽,因而他们便联合各路诸侯,一起出兵抗击曹操。

《三国志·卷六·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第六》:超既统众,遂与韩遂合从,及杨秋、李堪、成宜等相结,进军至潼关。

这一系列战争前前后后持续了长达四年之久,最终结果以曹操取胜,韩遂被杀、马超父母妻儿被杀收场。

马超在这场战斗中,失去了地盘,只得带着弟弟马岱投靠了张鲁。

不过,像张鲁这样平庸的诸侯手下,又哪里容得下马超这样的能人?

突然多了马超这么一尊大神,马超一过去便立马把张鲁手下的将领们比了下去,毕竟当鹤立鸡群中时,是鸡还是鹤可是立见分晓。

张鲁手下杨白等人觉得这样不行:本来我们大家都是混吃等死的咸鱼,怎么突然来了你这么一个不守规矩,积极进取的家伙?

随后,马超被踢出群聊……

马超:???

“行吧,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不合群的马超给刘备写了一封信,表示自己自愿归顺,刘备一瞧这不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吗?我本就急需“智能之士”,马超简直就是雪中送炭的好人啊!

那一天,刘备很高兴,吃饭的时候酒都多喝了几口,旁人只听到刘皇叔高兴的和大家说:"我得益州矣。"

马超见到刘备的时候,许是不知道见到领导该怎么称呼,初次见面时,他竟然“因见备待之厚,与备言,常呼备字”。

也不知道是各地风俗问题,还是马超纯粹就是被刘备热情感动,想要交个朋友。

但落到关羽、张飞眼中,这就有点没大没小了,怎能直呼我们兄长名讳?

【关羽怒,请杀之。】(见个领导好累)

刘备很大度:人家落魄了来投靠我,你们因为他喊我表字,就气到要杀他,这让我何以面对天下人!

【"人穷来归我,卿等怒,以呼我字故而杀之,何以示於天下也!"】

关羽退而求其次:行吧,那明天我们用仪仗教会他,什么叫做礼仪。

《山阳公载记》:明日大会,请超入,羽、飞并杖刀立直,超顾坐席,不见羽、飞,见其直也,乃大惊,遂一不复呼备字。

这事,就这样揭过去了,刘备称帝后,给了他极高的待遇迁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斄乡侯。

《三国志·马超传》:章武元年,迁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斄乡侯。

二、马超在北伐中的角色担当

马超没有参加北伐一事,其实怪不得诸葛亮,也不是蜀汉政权不重用马超,正相反,其实马超在蜀汉政权中的待遇相当不错。

关于北伐一事,马超因病早逝,虽没有直接参与,但刘备早给马超布置了任务:"朕以不德,……暨于氐、羌率服,獯鬻慕义。以君信著北土,威武并昭,是以委任授君,抗飏虓虎,兼董万里,求民之瘼。其明宣朝化,怀保远迩,肃慎赏罚,以笃汉祜,以对于天下。"

《三国志·马超列传》:二年卒,时年四十七。临没上疏曰:"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讬陛下,馀无复言。"

刘备期望,马超能够守住阳平关,处理好蜀汉政权与昔日马超所在的关陇民众的关系,为诸葛亮北伐打下民众基础。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脑洞趣味历史


诸葛亮北伐时马超早已经郁郁而终了,即使马超活着诸葛亮也驾驭不了马超。

不得重用郁郁而终

马超自从投奔刘备麾下以后,并没有得到重用。马超被刘备封为五虎上将也是因为马超为西凉世家,对周边的少数民族有一定的威信。刘备一直想利用马超统一西凉之地,可惜关羽失了荆州让诸葛亮蚕食雍凉的计划无法实现,与此同时马超也就进入了冷藏期。

刘备派遣马超协助魏延守汉中,而马超的职位远远高于魏延。马超也明白刘备的心思,马超不得志也没有回到西凉的希望,因此郁郁而终。马超死时才四十七岁,英年早逝。


即使马超活着诸葛亮也不会带马超北伐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对于这些活着的大将没有调度力。这些武将都是随着刘备南征北战的上将,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傲气,对于诸葛亮的调遣比较轻视。

如果马超活着,诸葛亮一样很难调配马超。马超活着时曾与曹操对峙还险些击杀曹操。这说明马超在军事上有一定的见解,那么一旦战场上发现了战机马超未必会听从诸葛亮调派。而且马超家族二百余人全部被曹操所杀,马超一旦掌握了兵权对曹魏势必会有不死不休的势头。这样很容易被曹魏利用,坑杀蜀军。诸葛亮一生谨慎,必然会考虑这些,所以即使是马超活着,也不会带马超北伐。


总结:马超英年早逝非常可惜,但马超一生志不在关中。即使活着对于北伐也不会有太大的贡献,如果取西凉马超必然干劲十足。所以马超活着诸葛亮也不会带马超北伐。


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历史。


青梅煮酒品三国


提问者,小陈说历史来回答的提问。

首先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间是228年,而马超在222年已经死了,诸葛亮没有办法带马超北伐了。那我把马超的事迹与你说说。其中包括马超降蜀后,没有得到刘备与诸葛亮重用。

在《三国演义》中,马超作为刘备集团中的“五虎上将”之一。在大家的心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马超是马腾的儿子,当时其父马腾参与了董承的”衣带诏“事件,讨伐曹操活动,事后被汇露,遭到灭家之灾。

马超听到马腾被曹操所害,联合韩遂举义复仇。迫得曹操割须弃袍。出现了”马许大战“的局面。此战后马超,名气飞涨。曹操对马超评价”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

。曹操被马超吓得不轻。同时说明马超骁勇善战。

后来马超中了曹操的离间计,让马超对韩遂起了疑心。两人分开阻击曹操,蓄势而起,杀掉了投降的韦康,却重用杨阜,最终被杨阜暗算。妻子儿女遭杀害,以致于马超“捶胸吐血。”兵败投靠张鲁,征讨刘备,再次出了经典之战”夜战张飞“。

刘备与诸葛亮看到马超勇猛无比,起了爱才之意。“以亮度之:孟起虽雄烈过人,亦乃默布、彭越之徒耳;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美髯公之绝伦超群也。“诸葛亮设计策反了马超。

马超归顺刘备后,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有一定的问题,当时见到刘备直接叫他的全名,引起了关张的不满。《三国志·马超传》中引《山阳公载记》,“超因见备待之厚,与备言,常呼备字,关羽怒,请杀之……自后乃尊事备。”

这就是马超不得重要的原因之一,另外马超,先反韩遂,再反张鲁。在古代,以义字为先的刘备,其实很反感马超的行为,当时蜀汉缺乏军事人才。招揽马超。

马超投降刘备,助刘备讨伐刘璋时,刘璋放弃抵抗,开门投降。然后镇守阳平关。最后郁郁而终。在马超死前,上书给刘备,希望他能照顾好弟弟马岱。死时对其妻子弟弟说:“阖门百口,一旦同命,今二人相贺邪?”马超的悲痛之声,确实让伤悲

其实马超在诸葛亮南征前就已经死,但《三国演义》把他推迟死,硬生生的马超从地狱中拉回来,作为诸葛亮的棋子用。

不知道,提问者,小陈说历史的回答是否满意呢?


史学长空


自从马超归顺蜀国以后,黄金圣斗士锦马超好像在大家的眼球渐渐消失了。唯有彭羕造反的时候出了出场。仿佛马超唯一的任务就是抵御羌兵了。仅仅留他作为守将是否不恰当(与关羽守荆州不同我认为)?


本来蜀国人才就不多,为什么刘备南征,诸葛亮南擒孟获,北伐中原的时候都不用他呢?我粗略看过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都找不到答案。 感谢大家的回答。没想到自己这个提问会在三国话题里面这么火。当初我提问的时候没有问好问题,获赞最多的那个回答狠狠打了我一巴掌,确实也是我咎由自取的(诸葛亮北伐之时马超已死)。但其实这并不是我真正想要的答案。我真正想问的问题其实是,为什么马超在蜀国不被重用?以下是自己的一些见解,现在时间有限,见解也不足,以后一定还会补充。

不当之处,还请大家谅解。但求抛砖引玉。 感谢 费米 的答案 一, 历史上的马超人格上是一定的问题的。在正史中,马超是私自起兵,而马超起兵之时,马腾并没被曹操杀害,而是还留在许都。曹操软禁马腾,目的就是以此限制马超的行动(这种行为在三国十分常见,例如曹操屡次叫孙权送儿子(质子)到朝廷做官。
但孙权从来没真正送过儿子到曹操掌控的范围内)。不料马超竟然不顾父亲的性命安全强行出兵。后来马超兵败曹操之后投靠张鲁,张鲁十分爱惜马超,想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结果大臣发对说,一个连自己父亲姓名都不顾的人,主公又怎么可以把爱女交托给他?此事由此作罢。由于马超的人格污点,蜀国领导人对于这个半路投靠的大将恐怕也不会太过任用。再之,刘备一直是打着仁义旗号起家的。 二, 在内忧外患的蜀国中,马超镇守边疆(羌)有着重要的作用。


河北瑞弟


诸葛亮北伐不带马超惟一的原因是:马超已死!

马超自西凉战败投张鲁,又因饱受猜忌转投刘备,助刘备攻取成都后,又因“彭羕事件(此人鼓动马超与其同反刘备,被马超密告最终被杀)”饱受非议,又于217年率部出征无功而返,刘备称汉中王时被封为左将军,称帝后又被封骠骑将军。222年,马超忧愤成疾,于12月病逝蜀中,终年47岁。

而诸葛亮于公元227年3月率部进驻汉中,屯兵沔阳(今陕西勉县),首次北伐时间为公元228年春攻祁山,因马谡失守街亭而不得不宣告首次北伐失败。

故,诸葛亮不可能率马超北伐!


2许云辉


诸葛亮北伐,马超在哪里?

事实上,马超在另一个世界!

01.诸葛亮北伐

事实上,诸葛亮北伐开始在建兴六年,出兵前他写下了有名的《出师表》。

当时的蜀国,已经在夷陵之战的创伤中慢慢恢复,诸葛亮已经平定南中,同时和江东的联盟关系也初步恢复。

而曹丕篡汉以来,诸葛亮们恢复中原的梦想中,同时也有了恢复汉朝的元素。

但从建兴六年开始直到建兴十二年秋风五丈原,诸葛亮先后有过五次北伐,每一次都与胜利失之交臂。

而与此同时,蜀国的国力越来越弱,蜀国的人才越来越枯竭,以五虎上将为首的蜀汉名将们逐渐陨落。

02.诸葛亮北伐时马超在哪里?

事实上,诸葛亮开始北伐的时候,世界上已经没有了马超!《三国志•马超传》记载:

二年卒,时年四十七。临没上疏曰:"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讬陛下,馀无复言。"追谥超曰威侯,子承嗣。

可见,马超逝世于章武二年,当时刘备依然在世。

而诸葛亮一出祁山,要在六年以后,马超只能在冥冥中保佑蜀汉大军北伐顺利了!


历史迷猴神通


这个问题朕来回答

看到楼下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差点笑死,竟然有人说是刘备对马超的不信任,在这里我也就不说太多了,我们步入正题,我们来看看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时间。

第一次出祁山,是在公元228年春,诸葛亮恢复与吴联盟、平定南中后,才准备的北伐曹魏毕竟嘛,做大事前要多做准备,后因为马谡丢了街亭,恐被抄了后,将蜀军灭了,所以诸葛亮撤军,第一次出祁山失败。

第二次出祁山,也是228年,只不过是同年的冬季,因为此时的陆逊在石亭打败了曹休,天时地利人和皆有,诸葛亮携蜀军出散关,包围陈仓,结果打了数十天后,没有打赢曹魏军队,直到曹魏军队援军到来,迫不得已撤军。

第三次出祁山,是第二年,诸葛亮进攻武都、阴平,这次战绩不错,占了这两个郡城,公元230年,魏军调兵前来,进攻汉中,诸葛亮调军,却连续几场大雨,直到魏军退去。

第四次出祁山,是公元231年,蜀国军队包围祁山,这个时候司马懿登场,好戏连连,司马懿是个战术高手,知道蜀军的目的,知道诸葛亮的想法,就是闭门不出,任凭你诸葛亮叫骂,玩拖延战术,本来诸葛亮早有倦意,成都方向正好有人在刘禅耳朵里传黑话,诸葛亮被迫起兵归蜀。

第五次出祁山,在公元234年的春天,诸葛亮亲率十万大军出斜谷口,把曹睿气到骂娘,后诸葛亮此次在五丈原扎营,非要搞事情的司马懿却在对面安营扎寨,再次拖延战术,谁料这次诸葛亮竟然在此处自己种地搞自给自足,自己种地,自己收割,准备打持久战,本打算在5月和孙权一起搞魏国,结果魏国战败,这边只有诸葛亮一个人扛,最后诸葛亮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

咱也不说第六次了,因为二叔实在憋不住想笑了,提问题的这个人似乎真的不知道,其实马超在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的时候,坟头的草都一人了。


北派说书人


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可谓是三国演义后期一场重头大戏,虽然这几次北伐轰轰烈烈,也打得魏军疲于奔命,落花流水,但是可惜都无一例外的失败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就是这几次北伐的真实写照。

在三国演义中蜀汉有非常多的名将,最著名的就是五虎将了。除了关羽张飞之外,马超也是一名非常勇猛的武将,在整个三国演义里面都是赫赫有名的,曾经打得曹操割须弃袍,名震天下。在北伐的时候,关羽张飞都已经因为某些原因去世了,黄忠大约也在那个时候死了,但是为何诸葛亮没有带马超前去北伐呢?

马超虽然是比较勇猛的武将,但是在和曹操的战争中已经丢失了几乎全部的实力,基本上只剩下孤家寡人来投奔刘备。在刘备的阵营中,他之所以地位比较高,能够被封为骠骑将军,主要是因为他的家世和他在西北凉州方面的影响力。当时刘备想借用他在西北的影响力,执行自己下一步北伐雍凉的战略。

可惜天不假年,因为关羽在北伐中被孙权截了后路,很快被杀。而刘备为了为关羽报仇,执意东征,也被孙权打得大败,最终自己也很快去世了,导致蜀汉江山的大业开始走下坡路。而马超在这个时候,诸葛亮派他在西北和魏延一起镇守汉中,但是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马超就已经去世了。

马超去世的时候还比较年轻,主要是因为他一直郁郁不得志,并且由于自己一意孤行,导致几乎家族中的所有人都被曹操给杀掉,只剩下一个弟弟马岱。本来他投奔刘备就想借刘备的势力去报仇,但是一直没能成功,而刘备这个时候都已经去世了,眼看蜀汉也没有可能帮他报仇,所以他就这样郁郁而终。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自然不可能带一个已经死了的人去北伐,所以北伐的时候始终以魏延为主将。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冰哥聊史论古今


因为诸葛亮做不到,罗贯中也做不到,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在228年,而马超是在222年去世的...中间间隔了六年。

马超

刘备入益州的时候,马超正依附于张鲁,张鲁也特别赏识马超,不但封马超为都讲祭酒,还打算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但奈何张鲁手下的杨白等人妒忌马超的才能,因此构陷马超,这也导致马超写密信与刘备,投靠了刘备。

马超投靠刘备之后,对刘备最大的贡献,就是以自己在陇西的威望,帮助刘备拉拢了陇西、汉中的大族和部落势力,特别是汉中之战,马超在刘备主力未到的情况下,策动当地部落万余人牵制曹军的先锋主力,为刘备立下了大功。

汉中之战后,刘备汉中称王,封马超为左将军,221年,刘备称帝,封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

但很遗憾,转年,也就是222年,马超因病去世,临终前将自己的从弟,也是唯一的亲人马岱托付给刘备,享年47岁,英年早逝。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

以战养战,从战争中求发展,是当时蜀国唯一能做的事情,也是诸葛亮为报答刘备,实现《隆中对》唯一能做的事情。

228年春天,诸葛亮上书《出师表》,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并阐述了北伐的重要性。

于是,从228年春开始,诸葛亮拉开了北伐的序幕,并前前后后进行了五次之多。

这时,离马超去世已经过去六年了。所以,诸葛亮北伐不可能出现马超,不仅仅是马超,五虎上将此时仅有赵云还健在,其他四人都已经过世了,都不会出现在北伐的名单上。

附:五虎上将去世顺序和时间

黄忠 病逝 220年初

关羽 斩首 220年末

张飞 刺杀 221年

马超 病逝 222年末

赵云 病逝 229年


始终先生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无论是题主还是答主,都是江湖上一面镜子。

豹眼也来凑一下热闹。

豹眼在回答问题之前,一般是先看一下别人的回答。一方面是为了学习,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被折叠。

就这个问题,豹眼以为最好的回答就是六个字:马超已经死了。

次一点的回答是:222年,马超就死了,而诸葛亮北伐是在228年。

有一些回答在说题主无知的前提下,详细介绍马超一生的丰功伟绩,或者在论述诸葛亮历次北伐的盛况。这是不是风马牛不相及呢?为了凑一下字数吗?

有人在探讨马超是不得志郁郁而终,有人在感慨诸葛亮驾驭不了马超而为诸葛亮担心。

豹眼感兴趣的是,题主究竟是个啥样子的人呢?

如果真的对历史感兴趣,咋不上网自己简单搜一下,了解一下基本的历史知识呢?

如果是靠提问得红包的话,这样的问题也可以有红包吗?

恐怕唯一的可能,就是为了博眼球,越看似毫无知识,或者无聊的问题,越能带来热度。那么,系统咋就不甄别一下呢?

最近豹眼发现,系统开始了问题合并,就是雷同的问题合并在一起,避免反复提问、反复回答。这个非常得好,系统在努力,希望做得更好。

像题主这一类的问题,也不能就说纯粹是娱乐,可能真有人想知道究竟是为啥。

豹眼在回答问题时,经常产生一个感觉,就是很认真地查阅资料,写一个很满意的回答,结果是没几个人去看。感觉没啥意思,或者没有多少知识含量的问题,反而阅读的人很多。

系统体谅创作者的辛苦,认真回答的问题,阅读量不高,但红包并不少,但感觉还是不太爽。

但为了心理平衡,豹眼也会去写一写自己并不很喜欢的问答,为了一点人气。

新的一年开始了,豹眼总想说一下自己新年度的打算。

过去的一年,感谢友友们和系统的厚爱,豹眼对于系统奖赏的红包非常满意,也非常感谢。

新的一年,究竟如何来回答问题,才能更有意义、红包更大呢?

总是回答三国的问题,好像有些烦了。

但豹眼在想,一个时期的历史还没有弄明白,咋能去掺和别的问题?

一个人一生都恐怕搞不明白,三国究竟是咋一回事?

一个人真正对三国了解了,还需要去了解其他的历史吗?

因此,豹眼真心期望提问者用点心,系统再努力一下,把把关,提出一些好的问题,答主们认真一些,更努力一些,共同把悟空问答这个版块搞好。

昨天有一个刘备夷陵之战为啥不带马超,今天有一个诸葛亮北伐为啥不带马超,明天再有一个姜维北伐为啥不带马超,后天就会再来一个蒋介石去台湾为啥不带马超呢?

诸如此类,究竟有多少实际的意义呢?

存在即是真理,豹眼真的不知所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