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式相声新作《万事如疫》献武汉引热议:有人捐诗,你捐了个相声

有一对博士夫妻,丈夫叫李宏烨,妻子叫郑钰

他们把工程学里的有限元理论公式全部类比到了相声上,做了个“笑果预期总公式”。自称能通过他们衣服上这些复杂的运算公式,创作出最好笑的相声。

之前在综艺《相声有新人》里现场怒怼郭德纲而引起公愤,被网友从其表演到情商、修养上全方位全角度喷成筛子。

他对现场别人的表演评头论足:

公式相声新作《万事如疫》献武汉引热议:有人捐诗,你捐了个相声

公式相声新作《万事如疫》献武汉引热议:有人捐诗,你捐了个相声

自己嫌弃成这样的选手竟然通过了,他当场表示不服。

公式相声新作《万事如疫》献武汉引热议:有人捐诗,你捐了个相声

等夫妻俩一上场,李宏烨指着郭德纲说:您不认识我是吧?

郭德纲巧妙化解:那你今天让我认识认识吧。

公式相声新作《万事如疫》献武汉引热议:有人捐诗,你捐了个相声

李宏烨带着和妻子出版的3本关于相声的书送给郭德纲,并抽出其中一本书说:“我估计您能看懂这本差不多”。

公式相声新作《万事如疫》献武汉引热议:有人捐诗,你捐了个相声

夫妻俩写在书里赠言:

“看懂难,应用更难!咀嚼咀嚼!”

公式相声新作《万事如疫》献武汉引热议:有人捐诗,你捐了个相声

那么,夫妻俩的“公式相声”,到底什么水平呢?

简单概括,他们一段名为《好浪漫啊》的相声,玩一些常见的关于博士的梗。

比如,月亮倒映在湖水里,博士的说法是:月亮被湖水镜面反射形成的虚像;


再比如,博士之间的互相告白和拆台:


男方说,我保证会像永动机一样,一直对你好下去的。


女方说,千万别,永动机是个伪命题。

公式相声新作《万事如疫》献武汉引热议:有人捐诗,你捐了个相声

选手吐槽:这是学术论文吗?

夫妻俩的“公式相声”《好浪漫啊》除了关于博士的梗,也表达了对传统相声的态度:

“他们要么天天说老段子,要么就抄网络笑话,照这样下去发展十年,相声能有什么前途。”

公式相声新作《万事如疫》献武汉引热议:有人捐诗,你捐了个相声

郭德纲:你打刚才一直在说公式公式,其实我一直在怀疑这个问题……

李宏烨直接打断郭德纲,非常不客气:您说,我指点,没事。

公式相声新作《万事如疫》献武汉引热议:有人捐诗,你捐了个相声

“指点”这个词一出来,现场其他选手摇摇头:这真不会聊天。

公式相声新作《万事如疫》献武汉引热议:有人捐诗,你捐了个相声

郭德纲接着说,相声跟其他艺术还是有区别的,讲究一个人一个样。

郭德纲抛出了他著名的理论:评价相声是否成功的标准是商演。他对李宏烨说,如果在上海的一个体育馆举办“公式相声”专场,观众能坐满了,就是成功。

李宏烨:您投资我马上就做。

郭德纲:我不能投这个资,赔了怎么办?

李宏烨:一句话,没抢您生意!

接下来,双方直接开始互怼,相声比赛秒变辩论赛,最后以李宏烨“我们走着瞧”收场。

公式相声新作《万事如疫》献武汉引热议:有人捐诗,你捐了个相声

当时就有不少网友认为,这位博士场上表现让人失望,连起码的尊重都不懂。

公式相声新作《万事如疫》献武汉引热议:有人捐诗,你捐了个相声

我为什么要跟你们说这些?

大家都知道,在这个特殊时期,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心系武汉。

艺人、企业也好,普通老百姓也罢,纷纷捐钱捐物,希望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公式相声新作《万事如疫》献武汉引热议:有人捐诗,你捐了个相声

在全国严格防疫期间,李宏烨也在家原创了一段相声作品,并且取名《万事如疫》,献给武汉。

公式相声新作《万事如疫》献武汉引热议:有人捐诗,你捐了个相声

短短的五分钟的视频,李宏烨夫妻俩搭档出演,内容上主要是对疫情宣传的防治、防控——比如不要和从武汉、湖北回来的好友聚会,不要走亲戚,还有包括遇到问题先自我隔离、注意日常的卫生等等。

公式相声新作《万事如疫》献武汉引热议:有人捐诗,你捐了个相声

就内容上来讲,基本上达到了一个 " 宣传片 " 的作用,但如果说这是相声,很多人真的不认同。

还有就是这个名字——《万事如疫》

眼下这样的情况," 万事如疫 " ——有一种诅咒的意味,并不是一种加油祝福。

果然,这相声一上线,就引来无数网友的 " 嘲讽 ":这是相声?

公式相声新作《万事如疫》献武汉引热议:有人捐诗,你捐了个相声

更有网友直接调侃李宏烨:

真有担当,有人捐诗,你捐了个相声。

这位 " 相声大师 ",不仅勇敢反击,随后还搬出了 " 黄宏老师 ":

这是黄宏老师亲(自)教我们的,一定要挑战最合适的度。

公式相声新作《万事如疫》献武汉引热议:有人捐诗,你捐了个相声

公式相声新作《万事如疫》献武汉引热议:有人捐诗,你捐了个相声

被批评了,说这段相声是黄宏老师教的,不知道其是何居心?

坦白讲,“公式相声”夫妻的作品确实够得上业余春晚水平,不过包袱冷、表演愣,不时触发观众尴尬症。但这是创作自由,无可厚非。

真正让人不敢苟同的是,以科学之名曲解相声,还美其名曰“有科技含量”。

无可否认,无论科学还是艺术,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需要创新,用“公式”来计算笑点、解剖相声,作为对传统艺术形式的一种探索未尝不可。

但别忘了,创新的前提是尊重基本规律和专业规范,任何脱离研究事物基本规律的“创新”,都可能是打着“科学”旗号的凭空臆造。

在一次郭德纲的采访中,他还谈到了李宏烨,甚至不留情面直接表态:

" 我们这行没有一夜成名 "

" 你可以用各种方法来说你是相声,但是不存在这个东西,这不管用,为什么都能到相声这里来?好骗!"

公式相声新作《万事如疫》献武汉引热议:有人捐诗,你捐了个相声

相声,本就没有什么捷径可走,所谓的成功都是很多基本功慢慢磨砺得来的。

拿郭德纲的得意门徒岳云鹏来说,也是一步步从 " 说学逗唱 ",到慢慢登台,从小的舞台,慢慢走向大的舞台。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有经验的表演艺术家临场抖出的包袱,可不是靠公式计算出来的。

就像知乎用户史炎所说,他已经有点像科普作家马丁加德纳笔下的科学妄想家。

他们认为自己是天才;

他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当然,即便这样也掩盖不了素质差的事实。

即使他顶着博士的光环,即使他认为自己相声讲的不错。

但那又能怎样?一个用手指着别人说话,在自己的对手表演时指指点点,不尊重别人努力的人永远都不会得到别人的欣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