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最风流的一句诗词是什么?

梓筱筱


刬袜香阶金缕鞋 花明月暗笼轻雾 分享小周后和长孙皇后的最美青春 纵死尤闻侠骨香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风流就是浪漫,风流是演绎悲欢人生的浪漫表现。是烦恼如歌,是卑微如梦。诗是承载风流的最好工具。一阙歌词一片情,片片诗歌总风流。诗有几样风流?诗有诗酒风流、边塞风流、送别风流、登高风流、怀春风流和最风流。(还有什么风流大家可以补充)

何为最风流?最风流就是每个人无可比拟和无法超越的青春,你的体验永远是奇绝并且独此一份,稍瞬即逝,无可缅怀,无法忘怀。

所以最风流笔者在这里选的是李煜与小周后的一段爱情故事,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也就是选取小周后的最美青春与大家分享。可能人生对大多数人而言,你的最美青春就是你人生的顶点吧。

诗酒风流—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以酒配诗最是风流,诗仿佛是酒之精神,酒仿佛是诗之流溢,正如谪仙人所说,人生在世,为欢几何?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杜甫《饮中八仙歌》

首先出场的是贺知章。杜甫说他喝醉酒后,骑着马就像坐船一样,结果眼睛昏花失足落井,竟在井底睡着了。

汝阳王李琎饮酒三斗以后才去朝拜天子,路遇引车卖酒的,垂涎三尺,恨不能把自己的封地移到“酒泉”。

左相李适之酒量恢弘,为每日饮酒尽兴而不惜花费万钱,饮酒如长鲸吞吸百川之水,自称举杯豪饮是为了脱略政事,以便让贤。

风流名士崔宗之英俊潇洒、衣袂飘飘,举杯饮酒时常常傲视青天,俊美之姿犹如玉树临风。

苏晋虽然吃斋礼佛,但还是喜欢在“酒”中逃避“佛”的束缚,宁愿用长久的修行换短暂一醉。

以“草圣”著称的张旭在喝醉的时候常不拘小节,不顾及王公显贵在场,会脱了帽子奋笔疾书。笔走龙蛇,字迹如云卷云舒,潇洒自如。

接着出场的是唐代著名布衣焦遂,他五杯酒下肚后才会精神振奋,在酒席上高谈阔论,常常语惊四座。

八仙当中,最著名的当属李白。杜甫说李白饮酒一斗,立可赋诗百篇。写完诗,干脆就睡在酒家里,醒了之后,往往还可以继续喝。这还不算什么,连天子召见的时候他都不上船,还说自己是酒中的“神仙”。这种酣然醉态彰显了其不畏权贵的个性,也令他浪漫、可爱、无拘无束的形象深入人心。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

诗歌的气度和酒量,在李白之外还有许多佐证。那些诗名和酒名一样盛传的人们,都对酒充满了感情。

子酌我复饮,子饮我还歌。(王建《泛水曲》)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罗隐《自遣》)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韩愈《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

……

一杯清酒,让飞扬的青春更加浪漫;一杯烈酒,让灼热的胸怀更加激荡。英雄的壮烈、美人的惆怅,都化作清酒、美酒,陶醉了人心,酿就出诗情。

边塞风流—纵死尤闻侠骨香:

边塞本是苦情,但多少好男儿投笔从戎,壮怀激烈,以苦为乐,视死如归。好一个纵死尤闻侠骨香。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维《少年行》

王维离开家不久便成了皇帝的御林军,随后跟着骠骑将军辗转沙场,参加了渔阳大战。由古至今,人们对“保家卫国”这一理想的诉求,似乎从未改变过。

无论古今中外,投身军营都是对一个男子汉的历练与考验。而王维当时也正青春年少、热血沸腾,对杀敌报国自然也充满了向往。所以,那些在许多诗人笔下凄惨的离别、遥远的相思,他还都未曾在意。他所关注的只是尽自己的全力报效祖国。这份报国之志,也是所有有志青年的共同心声。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边塞烽火已经映耀到京城,点燃了诗人心中的满腔怒火。一个“照”字把边疆和京城紧密相连,也渲染出了战争的紧张气氛。初唐时,突厥等少数民族不断侵扰边境,严重威胁着西北边陲的安全。战情点燃了诗人心中之火,在国家安全受到威胁之际,即便是一介书生也愤然而起,欲投笔从戎。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尾联两句是诗人的呐喊:哪怕只是当个低级军官,也好过做一个弄墨书生苟且偷安。这是诗人杀敌报国雄心的真实写照。

送别风流—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江淹曰: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由此杨过与小龙云凄然别离二十载求而不得,悲愤之余,作黯然销魂掌,一时为武学大乘。

但诗人却把送别弄成一种风流,时间在岁月中流成一种古旧的美。时间的细手无孔不入地伸入每一个空隙,变幻着世事。离别时,挥手道声珍重,不相见此生便是陌生人。不是彼此太无情,而是相遇太早,敌不过流水,赛不过时间。

韦应物深知时光的匆匆,世间所有因时光而生成的故事,最后都化作诗篇,缠绵入梦。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曾在梁州流连过一段时间,他在淮上见到了在梁州交往过的一位老朋友,有感而发,遂成此作。

诗人遇到故人是在“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一回首,离别的时刻已经过去了十年,时光如流水一样一去不返。诗人慨叹人生如浮云,所以对这次的老友相逢是乍喜还叹。

末尾两句“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是回答友人的问话。为什么不回梁州?因为淮上这个地方山景美妙,故此留恋不归。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二首》其一

这是高适送别友人琴师董庭兰时所写的诗歌。黄沙漫漫,又逢大雪降至,高适当时又恰逢不得志,四处漂泊,心情无定,但却能写下“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样大气的劝勉诗句,以开朗的胸襟把离别之情也染上了一缕祝福的色彩。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春,李白在南京居住了半年之后前往扬州,友人为他饯行,会上李白即兴作了这首《金陵酒肆留别》。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之情。在金陵居住期间,诗人朋友众多,每天都过得十分快乐。现在要离开这个让人留恋的地方,诗人心中虽然充满了对新的旅程的向往,但也难免有一些不舍。诗人不禁感慨,滚滚东流的江水也比不上离别的情谊深长。诗人巧妙地将离情比喻成了滚滚东流的江水,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给人情谊绵绵不绝的感觉。

登高风流—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李白《登太白峰》

天宝元年,李白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奉诏入宫,期望可以在朝堂之上施展才华,但是当时的朝廷已经奸臣当道,朝政腐败。不久,李白终于被权贵排挤,远离了政治中心长安。《登太白峰》作于李白离开长安之后,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失望和对政治腐败的愤愤不满,同时也表现了对理想世界的憧憬。全诗奔放豪迈、自由洒脱。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诗人登高望远,在习习清风之中,想象着自己飘然飞升,在云雾间飞翔。“愿乘泠风去”由《庄子·逍遥游》中“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一句化出,自然天成,生动形象。

李白胸怀大志,一直希望匡时济世,兼济天下,功成身退。但在现实中却屡遭排挤,不被重用,因而本诗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其中既有对仙境的憧憬和对摆脱现状的渴望,又流露出对人世的难舍之情。全诗语言生动形象,意境雄浑壮丽。

古人登高,不仅登山,也登楼、登台,一切可以令自己目光更开阔,胸襟更豁达的地方,都要去攀登。这似乎是登高的魅力,也是诗人们积极奋进的一种情怀。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刘禹锡《秋词》(其二)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这两句是说:如果有人不相信(秋景如此动人),不妨登上高楼亲自感受一下,一定能感觉到一丝丝的清凉浸入心脾,自然不会像春天那样使人轻狂。最后一句诗人直言“春色嗾人狂”,以景喻人,自比像自己一样的高洁之士是秋色,而那些轻狂之徒乃是春色,贬春而褒秋,泾渭分明的爱憎尽显其间。

“诗言志”是中国诗歌历来的传统,文人们常常借助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志向。而诗人对秋高气爽的歌颂,正是唐朝蓬勃激情的具体显现。秋风秋雨、秋月秋花,常常不是缠绵的愁绪,而是给人们带来了清冷、矍铄和振作的感觉。

怀春风流—出众风流旧有名:

这里选李世民的长孙皇后以及徐惠徐妃的怀春诗,自古女子伤春多有哀怨。

作为大唐的后宫红颜,长孙皇后和徐惠却颇具大唐风韵。她们一个温柔,一个活泼。也许正是这份真诚率直,加上她们的情思与才华,才使她们从佳丽三千中脱颖而出,赢得属于自己的爱情。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长孙皇后《春游曲》

美景配佳人,春色动春情。将香艳、风流写得如此信手拈来,该诗可谓是描写唐代女子的一首绝唱。而这首诗却是出自大唐一代贤后长孙皇后之手。

历史记载,长孙皇后端庄贤淑、勤俭公正,是唐代后宫的表率,深得太宗的信任。她善良、高贵、优雅,不但是唐朝女子们竞相效仿的对象,也是现代社会知性女子的典范。如此德高望重之人,想象中应该是正襟危坐、不苟言笑才对,且唯有如此,方能震慑三宫六院,母仪天下,立德、立言、立行。但长孙皇后却颠覆了这一印象。

人们常说“结束爱情的最好办法就是开始新的爱情”。也许是太欣赏前妻的才德,所以直到长孙皇后去世两年后,李世民才开启了自己的又一段旷世绝恋。这段爱情的女主角便是大名鼎鼎的湖州才女—徐惠。

据说,有一次太宗下旨召见徐惠妃,结果左等右等,千呼万唤就是不见踪影。太宗非常生气,正要发火的时候却忽然来了—但来的不是徐惠妃,而是徐惠妃写的一首诗。

朝来临镜台,妆罢暂徘徊。

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

—徐惠《进太宗》

太宗看完此诗之后,反而哈哈大笑。原来,徐惠在诗上说,“从早上开始,我就为了迎接陛下而整理妆容。但是等了很久你都不来,急得我在屋子里团团转。古人说千金才能博佳人一笑,怎么能现在你一下诏我就来呢?”这当然是徐惠和唐太宗开的一个玩笑。“女为悦己者容”,这实在是恋爱花语,必得解花之人才能明白其中的情味。

最风流—教君恣意怜:

花明月暗笼轻雾⑴,今宵好向郎边去⑵。刬袜步香阶⑶,手提金缕鞋⑷。画堂南畔见⑸,一向偎人颤⑹。奴为出来难⑺,教君恣意怜.

李煜李后主无疑是千古一词帝,花间词派之中峰,婉约词的开派词祖。

18岁的李煜未登帝位时娶了大司徒周宗19岁的女儿周娥皇,就是后来的“大周后”。十年后的十月,大周后病卒。四年后,又娶了周娥皇的亲妹妹周嘉敏(小字女英),是为“小周后”。据说,在大周后患病之时,小周后就已经入宫。据陆游《南唐书》记载:“初后寝疾,小周后已入官。后偶褰幔见之,惊曰:汝何日来?小周后尚幼,未知嫌疑,对曰:既数日矣。后恚,至死,面不向外。”实际上,这首词写的就是李后主与小周后幽会的情景,可视为后主与小周后的爱情词。词中感情真实生动,描写细致,形象十分动人。

昭惠后患病,妹妹小周后进宫探望,与李后主日久生情,于是两人开始幽会之事。首句写环境,娇花吐艳,月色朦胧,再加薄雾弥漫,把花月都笼罩其中,有一种朦胧的美,正是男女幽会的好环境。下接“今宵”句,表现了小周后的心理活动。“刬袜”句更生动地表现出小周后此时的兴奋、紧张又怕人发现的复杂心理,所以她脱掉了金缕鞋提在手里,穿着袜子走在香阶上。下片写见了李煜之后,在“画堂南畔”,久久依偎在情人的怀抱中,身体一直微微颤抖。一个“颤”字,把久久期盼后终于得见,但又因偷情密约而紧张,余悸未平等种种情绪,都包容在内了。结尾两句,是小周后向李煜的告白。“出来难”,当是事实,因为“难”,所以要更加珍惜这次相见,因此要“教君恣意怜”。

李煜写给小周后的菩萨蛮一共有两首,只因第一首太过香艳生动了,第二首一般都不传,现找来以献读者:

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无人语。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潜来珠琐动,惊觉银屏梦。慢脸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洗云忘言


风流这个词,大体含有三个方面的意思,一是男女情事之风流,二是精神气度之风流,三是生活态度之风流。小楼分而言之。

一、男女情事之风流

在写男女情事的古诗词中,小楼觉得最风流的便是牛峤和李煜的两首《菩萨蛮》。

菩萨蛮

牛峤

玉炉冰簟鸳鸯锦,粉融香汗流山枕。帘外辘轳声,敛眉含笑惊。

柳阴轻漠漠,低鬓蝉钗落。须作一生拚,尽君今日欢。

牛峤的这首词,便是写男女欢会之艳词,最后两句“须尽一生拼,尽君今日欢”,直是枕边艳语,狎昵至极。王国维说此词是“专作情语而绝妙者”,“求之古今人词中,曾不多见。”

彭孙遹《金粟词话》:“牛峤‘须作一生拚,尽君今日欢’,是尽头语。作艳词者,无以复加。”

菩萨蛮

李煜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李煜的写首《菩萨蛮》是写他与小周后偷情的情景,小周后是昭惠后的妹妹,因为昭惠后病了,她便经常进宫看姐姐,结果跟李煜好上了,昭惠后死后,李煜纳了他这个小姨子为小周后,后小周后与李煜一同降宋,李煜被死后,小周后因伤心过度,也于同年死去。李煜与小周后的感情,虽有违常理,却是极为真挚的。

这首词极写小周后出来幽会时的微妙心理,最后两句“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可谓是风流至极。

二、精神气度之风流

精神气度之风流,展现的是一个的精神风采,小楼觉得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最得此中风流者。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人间的交往,本就让人向往,况李白孟浩然这样的绝代大诗人。

诗的前两句是孟浩然的视角,孟浩然辞的是黄鹤楼,这里曾有仙人乘鹤而去,下的是扬州,那里的繁华艳丽之乡,风流荟萃之地,而他下扬州的时节,又是阳春三月,此时繁花似锦,春光明媚。

这两句,被编选《唐诗三百首》的蘅塘退士孙洙评为「千古丽句」,李白用这样的千古丽句,将孟浩然的扬州之行渲染得风流艳丽,在这风流艳丽的行程中,孟浩然的风流气度也就突显了出来。

后两句写孟浩然离去后,碧空之下李白独立黄鹤楼,唯见长江在天际奔流,展现出李白浩然博大的风采。

这首诗写离别,情深而不伤,意厚而不悲,别得深情而潇洒,这就是李白与孟浩然两们大诗人的风流气度。

三、生活态度之风流

生活态度之风流,是在生活中一种自在潇洒的人生态度,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能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各种美好的事物。

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最切此种风流。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首词写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将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写得极美,展现出张志和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

此种风流最得诗人喜爱,清刘熙载《艺概》:“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一阕,风流千古。“

<strong><strong><strong>


谢小楼


唐代诗人崔护的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把诗人风流倜傥,寻花问柳的心态刻画的惟妙惟肖。去年我踏春路过农家小院,一位妙龄女子倚门而立,向我嫣然一笑,粉红的笑脸和门口的桃花相映红,让我心醉。我欲上前搭讪,女子却掩面向院内走去,把一只手帕丢在了门口,我急切的拾起手帕,手帕上刺绣一朵鲜艳的桃花让我绷然心跳。又是一年春光明媚的早晨,我来到了那个让我梦牵魂绕的小院,一树桃花依旧绽放,小院紧闭挂锁,扣动门环无人应答。看不到向桃花一样美丽的女子,我茫然失措,不知何往。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信笔留诗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西域之子cyj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 豆蔻花儿三月三,一个虫儿往里钻,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玉女楼阁巧梳妆, 侧卧绣枕看鸳鸯, 春水涓涓河外溢, 两畔青青草色荒, 小船摇曳荷间荡, 轻揉莲子散春香,
  • 紫雾青烟罩红床,玉凤金龙梦高唐。轻喘娇吟连夜雨,天明余音犹绕梁。
  • 巫山云雨几时休, 才效鸳鸯结并头。 揉到花心花知颤, 未曾停顿水先流。

驿动星期六


豆子来回答。风流一词,有多重含义。其一,指男女情事;其二,指才学盖世;其三,指潇洒不羁。

“被翻红浪”看风流

先来一首李清照的《丑奴儿》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浓夏黄昏雨后,弄乐梳妆,穿着轻薄的纱衣,冰肌雪肤隐现,笑着对郎君说,今晚的枕席有些凉啊……

这首词作于李清照新婚不久,向丈夫邀欢的幸福小女人形象让人心动,艳而不俗。千百年来,敢将闺房之乐写成诗词,还能传颂千百年的奇女子,只李清照一人耳。


说到浓诗艳词,怎能不提柳永?我们来看这首《蝶恋花·凤栖梧》

蜀锦地衣丝步障。屈曲回廊,静夜闲寻访。玉砌雕阑新月上。朱扉半掩人相望。旋暖熏炉温斗帐。玉树琼枝,迤逦相偎傍。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

这首词很有名,被称为艳词典范,尤其最后一句“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堪称写尽人间欢愉。画面感极强,却并不露骨,足见柳三变的遣词功力。

“我见青山”看风流

辛弃疾《贺新郎》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沈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辛弃疾的这首词,我一向认为是千古风流之最。词人虽年老体衰,自叹落寞,但话风一转,一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是何等的自傲、何等的自信、何等的自负!

“知我者,二三子。”稼轩之傲,不输李太白!

“一蓑烟雨”看风流

东坡词,最爱这一首《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蓑烟雨任平生”,说不尽的阔达洒脱;“也无风雨也无晴”,道不完的人生况味。

这已经是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自述“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而超然的他,硬是在清贫苦涩、不为人识的时光里,找到了人生的真谛:无晴无雨,不悲不喜。

也许,苏轼此种心境,亦是吾辈于当今嘈杂社会,最好的灵魂归宿。


文眼豆子


你见过最风流的一句诗词是什么?

“风流”一词有很多含义,在下取其中三种,各列举一首相关的诗词,请大家欣赏。

一、众所周知,最广泛的含义的那种

看李煜的《菩萨蛮》,写与小周后私会情景。风流艳词,无出其右者。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

月色暗淡,轻雾迷离,小周后轻声轻脚,穿花过柳,偷偷来和李煜相会。两人在华堂难攀相见,小周后紧紧依偎在李煜怀里,一副任君品尝的模样,心里因偷情的刺激,微微发颤。不知道后来是不是被姐姐发现了,小周后连鞋都来不及穿,穿着袜子,手里提着鞋就跑了。

二、作风度、仪表解释的时候

李白《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孟浩然为人风流潇洒,天下闻名,我李白最爱他这一点。少年时他放弃了仕途,闲云野鹤,神龙见首不见尾,到老了仍然在名山奇松白云间逍遥自在。每当皓月当空,他都会大饮而醉,沉醉于自然美景,不管帝王朝堂的事情。他的品格就像高山一样,我等连仰望都不能及,只好作一首诗向他致敬。

还有写人的仪表风流更具体些的:

《世说新语·容止》中对“竹林七贤”对嵇康的描述:“嵇康身长六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往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说的是嵇康举止潇洒安详,气质豪爽清健。站着像一棵松树那样挺拔,醉了像一座将要崩倒的玉山。

三、作“放荡不羁”解释的时候

唐伯虎《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看唐伯虎的放荡不羁:在桃花庵里种桃树,又折下桃花枝去抵酒钱。酒醒了也只是坐在桃花前,喝醉了就要在桃花下睡觉。日复一日的在桃花旁,年复一年的酒醉又酒醒。世间的人笑我太疯癫了,我笑他们都太肤浅。还记得五陵豪杰的墓前没有花也没有酒,如今都被锄作了田地。


磊落故人


“一树梨花压海棠”典自宋代苏东坡嘲笑好友词人张先(990-1078,字子野)的调侃之作 。据说张先在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东坡就调侃道: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梨花指的是白发的丈夫,海棠指的是红颜少妇,一个“压”道尽无数未说之语! 清朝刘廷玑在《在园杂志》里写道,有年春天他到淮北巡视部属,“过宿迁民家”,见 到“茅舍土阶,花木参差,径颇幽僻”,尤其发现“小园梨花最盛,纷纭如雪,其下海棠一 株,红艳绝伦”,此情此景,令他“不禁为之失笑”地想起了一首关于老人纳妾的绝句: “二八佳人七九郎,萧萧白发伴红妆。 扶鸠笑入鸳帏里,一树梨花压海棠。” 这与苏轼意思相同。 原来,“一树梨花压海棠”是老夫少妻,也即“老牛吃嫩草”的委婉的说法。


小历影视


《大德歌》双调[关汉卿]

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 困坐南窗下, 数对清风想念他。 蛾眉淡了教谁画? 瘦岩岩羞带石榴花。

[赏析]

这是一技相思曲,又是一首闺怨曲,直率而又细腻地抒写女主人公的孤独无聊和对远行的心上人爱恨交织的思念。语言质朴流利,酷似美丽泼辣的市井女子的口吻,充分体现出关汉卿散曲本色天然的风格特征。


刘楚云817


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


许岳炳


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