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患者进入最后生命阶段、治疗已无意义,我们能做些什么?

李大右


临终关怀,姑息疗法,尽可能的减少病人的痛苦。

比如,癌痛病人,不要害怕药物的成瘾性,疼痛时,积极使用止痛药物,即使是级别很高的止痛药,尽可能地缓解不舒服的症状,提高生命质量。

比如,全身多器官衰竭的人,基础的护理,预防卧床并发症,减少褥疮等额外的痛苦。

第二,如果对于意义不大抢救,家属该放手时就放手吧!

虽然说这个话感觉有点残忍,但是如果对于终末期的病人,积极地抢救,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使用,利用各种管道只是维持了病人的生命体征,但病人生活能力、意识、尊严几乎没有的状态下,这种抢救只是增加家属的医疗负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所以,也许走了也是一种解脱!


最怕有意识的衰竭,一个病人,呼吸衰竭,生命终末期的状态,家属仍积极抢救,呼吸机使用上去的时候,病人一直很烦躁、还冒眼泪,最后,家属询问了病人的意见,选择了放弃,的确很艰难,大男人嚎啕大哭,但尊重了病人的选择!

如果觉得有道理就关注我吧,点赞呗#清风计划#

大脑梗知识


首先要纠正题主一个思维误区,治疗的作用是什么?我觉得治疗不仅仅已能否治愈疾病为目的,从医学的角度来说治疗的含义非常丰富,当然治病是第一位,但还有其它的作用,比如尊重、关爱、安慰等…。

当患者的疾病无法控制,生命进入最后阶段,此时继续治疗还有什么意义?这已经不是一个纯理性的问题了,还需要在人性的层面上考虑,比如一个晚期癌症将要离世的患者,任何治疗对他来说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但为什么很多患者家属还要继续治疗,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希望患者在临终之际能得到关怀,让患者感受到即便治疗无效了,家人仍然没有放弃他。


曾经治疗过一位晚期肺癌的患者,癌细胞广泛转移,在治疗的最后一个月家人始终不离不弃,最后患者还是因为肿瘤转移继发的多脏器功能衰竭去世,对于治疗的结果,我们向家属表示了遗憾,患者家属却非常理解,并感谢我们在患者生命的最后阶段给了他们重温亲情的机会。

其实对于很多不治之症来说,疾病的结果可能无法逆转,但疾病带来的痛苦却不能忽视,就拿晚期癌痛来说,严重的疼痛可以让人意志奔溃、丧失活下去的动力,此时治疗的作用就是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要知道活得长固然很好,但如果活不好的话那也没有意义!


我是医心雕龙,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关注与转发哦~

医心雕龙


老薛并不老,今年才56岁。3年前因上腹疼痛、消瘦而诊断为胃癌,手术、化疗也都做了,术后病情还算平稳。半年前感头晕、头痛,查头颅CT后发现右侧颞叶有转移灶,做了手术,术后恢复还可以,生活自理,行动也没有什么异常。仅过了4月又感到头晕、头痛,左侧颞叶见一大两小转移瘤,恶心、呕吐,食欲极差,慢慢地就起不了床了。

头部转移瘤再次手术、或者其他方法治疗吗?单纯以疾病治疗的角度是可以的,但是效果多不好,短时间内复发可能性很大,并且胃癌晚期全身治疗药物有限,家里人结合实际情况做出了不再抗肿瘤治疗的决定,这个决定无对错。脑部发生转移瘤意味着生命即将到达终点,其他人能做些什么?


治疗无意义这句话说的不严谨,治疗有抗肿瘤和姑息性两种方式,最后阶段是不能抗肿瘤治疗了,但是病人的痛苦要缓解吧?胃癌脑转移瘤对病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颅内高压所致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用点“甘露醇”、“地塞米松”降低颅压,也有止痛、止吐药物对症治疗,病人也意愿打一些针,静脉营养支持些氨基酸、脂肪乳,其他乱七八糟的药物就不用了。病人头痛、恶心慢慢地减轻了,也能吃一些饭了,虽然日子不会太长,最起码在病人“最后1公里”痛苦能少些,这是我们能做到的、也应该给予的治疗,对症支持姑息性治疗也是治疗,不是所有的治疗都无意义。

癌症病人最后的日子里思维大多是清楚的,也会意识到自己的时间不多,内心恐惧无法形容,即使七、八十岁的老人也害怕死亡。能做的就是陪伴,减少孤独、减轻恐惧,听听他们的诉说,即就是说有神灵也不要打断,有寄托也就不怕了。

癌症病人会有生命的最后,其他疾病也可能有生命的最后,人都会有生命的最后,若真的不可逆转,就让最后的日子尽可能的有温暖,病人走的宁静。我是 ,感谢您的阅读!


刘永毅医生


当患者进入最后生命阶段,治疗已无意义,我们能做些什么?

在医院会经常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人间悲凉,这是人间的丑恶的最真实体现,即使是到了最后的生命阶段,我个人觉得治疗还是有意义的,今天我来分享一下我对最后生命阶段的一些看法。

1.最后的生命阶段的治疗还是有意义的:

在医院,经常能看到老人家得了绝症,结果几个孩子都不想给老人治疗,可能大家挣钱能力又不强,自己又没有什么孝心,这种我倒是能理解,但是想想老人家当初把几个孩子拉扯大是多不容易,这个社会没有谁是容易的,即便是到了生命的终点,治疗还是有一些意义,钱没有了还能挣,如果因为不给老人治病导致错过了最后能和自己父母相处的日子,那就是一辈子的遗憾。



像癌症晚期的病人是很疼痛的,因为这时候癌细胞已经侵犯到了身体的很多器官,这时候使用止痛药物也是有必要的,治疗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治好,有时候缓解症状也是很有意义的。

2.生命进入了最后的终点,我们还可以多陪陪病人:

生命的终点,这点是人力无法改变的,这时候我们可以把之前没有尽的孝道或者责任尽量去弥补吧,多陪陪他们,让他们在临走之前也是快乐的,多和他们聊聊天,多安慰;可能在生命的终点很多病人都是昏迷的,可以把自己想说的话都说出来吧,最起码不让自己有遗憾,还有就是看淡点,有时候离开是另一种方式的永生,逝去未必是一件坏事,生命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活着,更在于有质量地活着。

最后小结:即便患者已经进入了生命的终点,这时候的治疗也是有必要的,最起码这时候可以减轻他们的痛苦,另外在这仅剩的一点时光就尽量多陪陪他们,把想说的话和想做的事尽快去完成吧,尽量不给自己留遗憾。

以上是我对该问题的解答,纯属手打,实属不易,若觉得写的还可以就赏个赞呗,如有疑问可在下方留言……


医者良言


  • 作为一名肿瘤科医生,经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每天面对那么多的生死,是不是早已麻木了?”我总是笑而不答,因为每送走一个患者,我都会难过很久,即便已工作多年,我那颗柔弱的心仍然坚强不起来。
  • 肿瘤科和其他科不同的是患者因为需要多周期治疗会多次住院,久而久之和医生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他们会很依赖医生,这种信赖也让我觉得担子很重。会因为患者治疗效果好而狂喜,也会因患者疾病进展而倍感沮丧。我们和患者一直肩并肩和死神做着斗争,希望赢得这场生死战。可有些时候我们即便拼尽全力还是无法挽回局面,“那一天”还是来了......
  • 当患者生命进入了最后阶段,治疗已无力回天,我们都该怎么办?这是困扰无数肿瘤家庭的问题,是积极抢救还是放弃?作为医生我真的无法给出答案,毕竟每一个人的想法不同!
  • 可我内心的想法是:若真的到了生命的终点,就让他顺其自然吧,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要延长他的痛苦,让他有尊严的走!临走了,还要插一身的管子,输不完的液体,最终可能延长的就是几天甚至可能只是几小时,真的有意义吗?除非有什么特别想见的人还没有见,否则真的就是在延长他的痛苦。
  • 肺癌患者王大爷让我印象最为深刻,他是个乐观派,什么事都愿意往好的方向想,诊断肺癌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他笑着说”自己中大奖了“之后自己来到医院接受治疗,后来子女才知道肺癌的事情。到了终末期,他还清醒向医生及子女表达了自己的意愿”让我有尊严的走,我不需要任何抢救“同时自己联系了基金会做了眼角膜的捐赠。这样的人不值得尊敬吗?
  • 古话云:该来的总会来!就让一切顺其自然吧!
  • 我是爱讲故事会科普的@肿瘤科小飞侠 关注我分享更多医学知识
  • #清风计划# #青云计划#

肿瘤科小飞侠


当患者进入最后阶段,治疗已经没有意义时,我们最好就是陪伴在身边,看看他想到哪里玩玩就带他去玩玩、想吃点什么尽量做给他吃、他想见谁就让他见见,总之满足他的一切愿望,让他不要留有任何遗憾。

这些都做了以后,就是静静地陪伴着他,让他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远见健康养老


临终关怀疗护,减少痛苦,可请专业人员进行理疗按摩与温敷,吃些温热药食,提高身体热能,然后视情而定。


通经助阳


临终关怀


神内小美医生


这时候能做的就是临终关怀。


E者余生


减轻痛苦,让他安静的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