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当今收藏领域的大家有几个,比较权威的,可否列举一二?

刘娇龙


在以古陶瓷鉴赏为主要研究方向。被多家电视媒体聘为专家的崔凯。

和徐鸿两位专家,

都比较年轻。目前已经经常出现在各大媒体,逐渐树立权威和具有公信力的专家形象。但是距离成为大家,还要假以时日。

目前专家很多,大家很少,教授很多,大师很少。相信凭借良好的社会环境及行业发展前景,一定可以孕育出更多大家。


A神笔A


马未都先生简介:

1955年3月22日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荣成。收藏家、古董鉴赏家、作家、观复博物馆创始人。

1992年出版多部与收藏有关书籍。

1996年成立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

1997年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对外开放。

2002年成立观复博物馆杭州馆。

2003年巴黎展出中国古代门窗。

2005年成立观复博物馆厦门馆。

2010年成立观复基金会。

2016年获得大国非遗文化大使。

至于马未都先生的收藏品就不用多介绍了,也一时半会介绍不过来。我们想了解的可以去就近的观复博物馆,参观后一定会收获颇丰。





收藏万象


当今收藏领域的大家是谁?毫无疑问,当今的鉴藏大家是集宋徽宗,项子京,乾隆等收藏精华于一身的人是宣斋林衡。

每个国家都有一位代表性的巨星

美国:迈克尔杰克逊

英国:罗温艾金、卓别林

印度:阿米尔汗

那么中国谁能代表?

代表中国的超级巨星,非顶级鉴藏大家林衡莫属,其浓缩了中华五千年艺术文化文明精华于一炉,林衡鉴藏千卷历代名画真迹,中国十大名画真迹,兰亭序真迹,快雪时晴帖真迹,由晋代至清代绘画名家数百人,它们每一卷都是孤本,天下无双之物(除非我开印),将老祖宗穷尽一生的艺术结晶悉数还原,逐一呈现给世界人民欣赏到中国历朝历代的顶级艺术,改变世界数十亿人对中国艺术文化之美的重新认知,拾回中华二千年的历代稀世之宝,劳苦功高,居功至伟。

我们需要正能量,中华民族更需要正能量,为了中华艺术文化文明的伟大复兴,此文,望能得到你的支持。林衡谨代表历代数百绘画名家感谢国人。

十大名画真迹 兰亭序真迹 林衡鉴藏

不破不立 不打不真 正本清源 去伪存真

顶级鉴赏鉴定鉴藏大家 林衡敬启











宣斋艺术馆


孙瀛洲(1893—1966),男,河北冀县人,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曾向故宫博物院捐赠大量珍贵文物,受到中央人民政府的奖励,被聘为故宫博物院的顾问。

故宫任职期间,对故宫所藏的陶瓷进行了重新鉴定,并协助故宫为国家抢救性收购了大批的文物珍品。

部分相关著作

《谈哥汝二窑》

《成化官窑彩瓷的鉴定》

《我对早期青花原料的初步看法》

《瓷器辨伪举例》

耿宝昌,著名文物鉴定专家,擅长古陶瓷研究鉴定。1922年生于北京,祖籍河北束鹿(今辛集市,归石家庄市管辖)。

1936年在北京“敦华斋”做学徒,1946年自己开了一家“振华斋”古玩铺。1956年应聘到故宫博物院工作,历任修整组技工、副研究员、研究员。1960年毕业于文化部六联干部学校。1986年,将瓷器、铜器等文物80多件捐献故宫博物院。

河北束鹿(今辛集市,归石家庄市管辖)。1936年在北京“敦华斋”做学徒,1946年自己开了一家“振华斋”古玩铺。1956年应聘到故宫博物院工作,历任修整组技工、副研究员、研究员。1960年毕业于文化部六联干部学校。1986年,将瓷器、铜器等文物80多件捐献故宫博物院。

座右铭:克己奉公

工作信条:活到老,学到老

最难忘的工作经历:新中国首次文物对外交流

最大的愿望和理想:中国有更多德智兼备的陶瓷学术专家

最满意的成果:培养人才的成效得到公认

个人爱好:书法、戏曲

陈万里(1892—1969年),中国近代享誉世界的陶瓷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他早年从医,平生多才多艺,研究过昆曲,能唱能演,还是摄影家。

近代瓷学研究史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一为文献考据阶段,一为考古调查发掘阶段。陈先生是我国近代第一位走出书斋,运用考古学的方法对古窑址进行实地考查的学者。他为考查浙江龙泉青瓷,自1928年起曾“八去龙泉,七访绍兴”,搜集了大量瓷片标本,进行排比研究,开辟了一条瓷器考古的新途径,从而使我国陶瓷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为现代陶瓷学研究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瓷器是中国古代重大的发明之一,是中国对人类文明史作出的杰出贡献,所以中国在世界上被誉为“瓷国”。然而长期以来,陈万里先生曾因“以数千年陶瓷著称的中华,竟没有一部陶瓷史”而感慨。

研究瓷器发展的历史,文献史料与实物史料是不可缺少的两大方面,实物史料除传世品外,即来源于古瓷窑址的调查与古墓葬发掘两个方面。以这两者相互印证的研究方法,是陈万里先生创导的科学方法,为我国瓷学研究奠定了基础。1946年,陈先生撰著的《瓷器与浙江》一书堪称是从传统的“书斋考古”走向窑址考古的一座里程碑。

50年代以来,陈先生不辞辛苦地走遍了我国南北各地,调查了许多窑址,发表了一些调查报告与重要论文。《中国青瓷史略》是他继《瓷器与浙江》之后,根据考古新发现对越窑与龙泉窑青瓷进行研究的重要成果。60年代初他又对北方瓷窑最为集中的河南、河北两省进行了调查,发表了《调查平原河北两省古代窑址报告》与《邢、越二窑及定窑》、《谈当阳峪案》、《禹州之行》等文章。其中《一九五零年以来对于古代窑址的调查》一文则是他对50年代10年间陶瓷考古的一个基本总结。

陈万里先生不仅是中国新瓷学研究的开拓者,而且也是培育中国新一代瓷器研究人才的一代宗师。近30年来,我国在陶瓷考古与科研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应该说与陈万里先生是分不开的。

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为纪念这位瓷学的巨擘,为满足学界及广大读者的渴求,出版了《陈万里陶瓷考古文集》,以示对陈万里先生的纪念和尊崇。  

相关著作

《西行日记》

《陈万里陶瓷考古文集》

《再谈明清两代我国瓷器的输出》

《中国历代烧制瓷器的成就与特点》

《中国陶瓷史上存在着的问题》

《故宫博物院十年来对古窑址的调查》

《谈谈成化窑的彩》

《一九五零年以来对于古代窑址的调查》

《介绍三件龙泉窑的文房用具》

《谈瓷别记》

《三件有永乐年款的青花瓷器》

《调查闽南古代窑址小记》

《鹤壁集印象》

《现代陶瓷工艺》

《陶俑》

《最近调查古代窑址所见》

《邢、越二窑及定窑》

《陶枕》

《谈当阳峪窑》

《调查平原河北两省古代窑址报告》

《宋代北方民间瓷器》

《禹州之行》

《越器图录》

王世襄,字畅安,男,汉族,北京人,祖籍福建福州。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38年获燕京大学文学院国文系学士学位。1941年获燕京大学文学院硕士。1947年3月任故宫博物院古物馆科长及编纂。1962年10月任文物博物馆研究所、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1980年11月任文化部文物局中国文物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作品

王世襄的著作颇多,主要有:《中国古代音乐书目》《广陵散》(说明部分)、《画学汇编》、《清代匠作则例汇编·佛作·门神作》、《竹刻艺术》、《竹刻鉴赏》、《髹饰录解说》、《明式家具珍赏》(并有英、法、德文本)、《中国古代漆器》(并有英文本)、《中国美术全集·竹木牙角器》(与朱家溍合编)、《中国美术全集·漆器》、《明式家具研究》(并有英文本)、《北京鸽哨》、《竹刻》、《蟋蟀谱集成》、《说葫芦》(中英双文本)、《美国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精品选》(中英文本。英文本,与Curtis Evarts合编)、《锦灰堆——王世襄自选集》(包括历年撰写的文章一百多篇,彩色、黑白图数百幅)、《明代鸽经清宫鸽谱》、《明式家具萃珍》(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王世襄编著、袁荃猷绘图)等。

王世襄多才多艺,擅书法与诗词,兴趣广泛,故某些著述超出一般文史工作者的研究范围。

张伯驹(1898-1982年),原名张家骐,字丛碧,别号好好先生,河南项城人。我国著名的古书画收藏鉴赏家、诗词学家。

张伯驹先生自30岁起开始收藏中国古代书画,初时出于爱好,继则以保存重要文物不外流为已任,虽变卖家产、借贷,亦不改其志。

抗战胜利后,张伯驹先生坚辞政、军界之邀,但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新中国成立后,先生曾任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又任吉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副馆长,并被中央文史馆聘为馆员。

1955年张伯驹先生与夫人潘素从蓄藏近30年的法书、名画中选出8件精品,无偿捐献给国家。

相关著作

《丛碧词》

《春游词》

《秦游词》

《雾中词》

《无名词》

《续断词》

《氍毹纪梦诗》

《氍毹纪梦诗注》

《洪宪纪事诗注》

《乱弹音韵辑要》

《丛碧书画录》

启功(1912——2005),自称“姓启名功”,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北京市满人。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

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创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

相关著作

《古代字体论稿》

《诗文声律论稿》

《启功丛稿》

《启功韵语》

《启功絮语》

《启功赘语》

《汉语现象论丛》

《论书绝句》

《论书札记》

《说八股》

《启功书画留影册》


逸飞山房


?之前谁见过,紫金锭,不知道是那个国家国库金,金蟾背上有北斗七星两边六福。











用户3187220485289


当今收藏群雄并起,百家争鸣!伪文化!伪大师满天飞!瞪大眼信自己!为什么古代皇家文化,与现代鉴古创作大师学术不同!世祖章皇帝定鼎燕京,立太庙。前殿十有一间,重檐脊,四下沉香柱。正中三间,饰金梁栋。阶三成,缭以石阑。正南及左右凡五出,陛一成四级,二成五级,三成中十有二级,左右九级。”太庙即今之劳动人民文化宫,其前殿之柱为沉香柱。:玉,康熙时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时曾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其说当可信。清·庆桂《国朝宫史续编》也载:“太庙……前殿十有一楹,重檐垂脊,承沉香柱。” 国朝宫史续编是官修史书,材料来自清宫档案。因此,太庙前殿之柱为沉香柱。奇楠沉香(金丝楠木)帝皇香!金坚玉润,如石投水!永垂不朽!万古流芳!(当世无活体树)











TY笑犇


马未都、曹兴城、刘益谦、郭庆祥。这些人有的懂专业知识,有的资本大鳄,聘请专人收藏!o





青藤玩家


天民楼的陶瓷收藏。天民楼是香港葛士翹先生花了十多年心血的结晶。他过世后天民楼由其长子葛师科接手,至今经历父子两代。天民楼主要收藏明、清官窑瓷器,青花瓷又是其收藏的重点,天民楼元青花的收藏丰富多彩,多达二十件以上,其中不乏佳器。内地的刘益谦虽然建立有博物馆,只是凭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在收藏领域,其才算是刚刚入行。


一介须翁


瓷器类崔凯老师,玉器王敬之老师,都是行业内大家认可有权威的老师


集雅轩古玩


不是有钱就是收藏家!王世襄从不自称收藏家,也不王婆卖瓜。只以玩家身份,著书立说,理智而认真。

林衡自称天下第一藏家,而藏品无人直视。

谁是藏家,国人自有评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