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住!22號之前疫情拐點一定會到來,現在是黎明前的黑暗

昨晚,我夜觀天象,發現疫情拐點,一定會在本月22號之前出現。

前半句當然是瞎扯。

但這個判斷,確實是專家的基本共識。

比如,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就認為,拐點可能在2月20日至2月22日。

國家衛生健康委專家組成員蔣榮猛認為可能是2月20日左右。

最樂觀的是鍾南山院士,他認為拐點會在2月12日到2月16日期間出現。

最謹慎的是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王辰,他考慮到病毒有可能變異,拐點難以判斷。

所以,本文關於疫情拐點的結論,先得有個前提,就是在病毒沒有發生重大的變異。

那麼,作為一個凡人,怎麼理解,22號之前一定會出現疫情拐點?

01

這兩天,一個良好的信號已經出現了。就是全國的新增確診病例,在2月5日首次出現下降,從3887下降到3694。

挺住!22號之前疫情拐點一定會到來,現在是黎明前的黑暗

說明湖北的疫情得到了初步的遏制。

同時,非湖北地區的新增確診案例,連續第二天出現下降。從最高峰的890下降到了707。

這些下降的數據,當然是好事,但還沒到真正的疫情拐點。

真正的疫情拐點,表現在數據上,是新增確診案例急劇減少。

我舉個栗子。

這張圖是北京2003年SARS時期的發病人數序列圖,相當於每天的“新增確診案例”。

挺住!22號之前疫情拐點一定會到來,現在是黎明前的黑暗

現在我們所處的位置,大約是在Top A點這個地方,新增確診案例達到最高值,開始下降。

從圖上看,這個時間大約是當年的4月20日左右。真正的疫情拐點,出現在5月3日左右。

那麼,這段時間裡發生了什麼?

——4月21日,北京確定了6所非典定點醫院

——4月24、25日,人民醫院、北方交大、中財大學生宿舍實施隔離

——4月27日,北京停止娛樂場所經營

——5月1日,小湯山醫院竣工,全部隔離病人集中遷入

要知道,SARS時期非典的感染病人,並沒有這次新冠肺炎那麼多,而且很多是院內感染。

所以,這段時間最關鍵的一件大事,就是:全部疑似病人完成了隔離。

當所有的攜帶病毒者,全部被識別出來,完成隔離,不再進行院外傳染,整個冠狀病毒的傳染鏈條就被切斷了。

這時,哪怕確診案例仍然在增加,但是大局已定,病毒已經被徹底包圍。

這才是真正的疫情拐點時刻。

02

說到這,就不得不考慮到兩個關鍵變量,一是新冠肺炎的潛伏期,二是全人類最大的季節性遷徙運動——春運。

先看潛伏期。新冠肺炎的潛伏期很長,專家說,最長可以達到14天。

這就帶來了一個大問題。很多人已經感染了新冠病毒,但還處於潛伏期,他自己也不知道,仍然到處活動,感染了更多的人。

為了便於理解,我們可以把所有人分為四類:ABCD。

A是有湖北接觸史的人,經過春運大潮,現在分散在全國各地,其中有一定比例的人群攜帶有“新冠”病毒。

B是在公共場所與A接觸過的人,但A與B互不認識,也不知道對方存在。

C是與A達到目的地後接觸的人,無論A接觸了多少個C,C都是容易能找到的,並可以對他們隔離。

D是與ABC都沒有接觸的人。

這樣我們就可以分類來考慮了。1月24日湖北封省,又時值除夕,該返鄉的人都返鄉了,總體上不會有跨省流動。

從這個時間點開始算起,14日的潛伏期內,A和C中有一定比例的人群,會因發熱、乏力等症狀,成為疑似病例,最後得到確診。

也就是說,到今天(2月6日)為止,A和C中該確診的也都確診了。

這就是為什麼,國家要把企業復工時間推遲到2月9日。

這也是為什麼,確診人數會在這兩天出現小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03

因為,沒有人知道誰是B,B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是B。而D只要出門,就有可能被毒B傳染,就會變成新B。

B根本找不到!

這樣一來,在1月25日(大年初一)到2月6日之間,我們稱為第一個潛伏期內,B和D都有可能踏上返城的歸途。

要知道,中國人口這麼龐大,返城的人群是數以億計的。當B和D在返城的途中相逢,新的感染就發生了。

當然,由於舉國抗疫,大家的防範意識已經提高了很多,絕大部分人都是戴口罩出行。

無奈,新冠病毒真的是很強,感染性不是當年的非典能匹敵。

今天的新聞,有一個D和一個B相遇,僅僅接觸了15秒,就被感染了。

再加上,電梯、空調、門把手這些地方,都有可能成為傳染的媒介,我們絕對不能大意。

所以,各地就想了很多辦法,來減少B和D接觸的機會。

很多大城市,都放出大招,建議大家推遲返城,在原地隔離。比如北京,就讓很多房東給租客打電話,先別回來了,回來也很難進入社區。

各地的做法大同小異,都儘量勸B和D們,先在家好好待著,等待疫情結束。

不僅北京,廣東、浙江等省份,也都通過各種渠道做了動員。

比如杭州,“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揮部就發了一封信,勸全體新杭州人:

“按捺住急切返杭之心,暫時停下返杭的腳步,留在家裡和親人再共度一段溫馨時光”。

挺住!22號之前疫情拐點一定會到來,現在是黎明前的黑暗

動員令的效果還是很明顯的。

比如杭州,在除夕前的遷徙數據和去年基本持平,而節後返城的規模,遠遠小於去年,趨勢非常明顯,返城人流基本上來自省內。

挺住!22號之前疫情拐點一定會到來,現在是黎明前的黑暗

百度遷徙數據顯示,今年各大城市的節後人流遷徙規模,大約比往年下降了六成。

另一方面,留在大城市的人們,在2月9日的復工之前,也基本上閉門不出,在家裡自我隔離,幾乎返城的B接觸的機會。

但是,仍然會有一定數量的B和D,在返城的過程中,在公共場合出現接觸,形成新的傳染。

這時候,帶病毒的B尚處於潛伏期,他們可能會感染一批新的B。稱為新B。

不得不說,返城人流仍然是非常大量的。

今天,廣州南站專門做了闢謠,並非人山人海。不過2月5日的發送旅客數量也在4.4萬人次,到達旅客數量6.5萬人次。仍然是非常龐大的人流。

廣州這幾天的地鐵,是這樣的:

挺住!22號之前疫情拐點一定會到來,現在是黎明前的黑暗

挺住!22號之前疫情拐點一定會到來,現在是黎明前的黑暗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B和D的接觸面,仍然比較大,可能會有一批新的B出現。

今天過後,返城的人,由於是在第一個潛伏期(1.24-2.6)過後才出門,路上反而安全了。理論上不會再出現新的B。

所以,以今天(2月6日)為節點,再過一個潛伏期,這批新的B也都會被識別出來,進入疑似病例。

2月20日,是下一個節點。

這就是為什麼,絕大部分專家都預測,2月22日之前出現疫情拐點。

當所有的攜帶病毒者,全部被識別出來,完成隔離,真正的疫情拐點就出現了。

04

就像張文宏醫生說的,大家隔離在家,也是戰鬥,可以把病毒“悶死”。

但是,也決不能放鬆警惕。目前還處在第一個潛伏期階段,各地已有多發聚集性病例。

截至2月3日,北京41起聚集性病例,涉及140人;山東60起,涉及225人;哈爾濱10起,確診37例,佔地區確診病例總數的58.7%。2月4日,福建晉江一男子武漢返鄉,謊稱從菲律賓回來,多次赴宴吃酒,4000多人因此居家醫院觀察。

疫情拐點的到來,仍需要每個人的努力。好好在家待著,為國家做貢獻。

剛剛的分析,是就全國而言的。湖北的情況有所不同。

湖北的拐點,很大程度上要看醫療資源的保障。

因為確診A和C,救助病患,關鍵看醫療資源。主要是,醫院收治響應時間和醫院床位。

現在,確診的難關已經基本解除,檢測試劑多了,CT檢測也寫入了診療方案。

火神山、雷神山兩座醫院,加上3所“方艙醫院”,提供了更大的騰挪空間。國家也在繼續調配醫療資源,進入湖北。應收盡收,相信能夠做到。

不過,我們的心仍然揪著。

在湖北,受難受苦的同胞太多了。到現在,湖北省確診病例超過1.6萬例,還有2萬多的疑似病例。許多的患者,還在病床上輾轉反側。

就在今晚我寫稿的時候,又傳來了令人悲痛的消息。

最早發現疫情,向社會發出警示的武漢醫生李文亮,因新冠肺炎加重,不幸去世了。

1月3日,他因“在互聯網上發佈不實言論”,而被轄區派出所提出警示和訓誡。他是最早發出警示的8個人之一,醫者仁心,卻受了巨大的委屈。

即使這樣,他還是表態,等到治療結束,身體恢復之後,“還要上一線,因為不想當逃兵。”

現在,李文亮走了。

為眾人抱薪者,竟如此凍斃於風雪。

挺住!22號之前疫情拐點一定會到來,現在是黎明前的黑暗

疫情再好轉,拐點再樂觀,也難解我們心中的哀痛之情。

李醫生,一路走好!

願這場災難儘快過去,人間重回你樂見的樣子。

對我們倖存的人來說,哪有什麼勝利可言,挺住就意味著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