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存!年后复工,滨海新区出实招

从滨海新区了解到,新区共有各类市场主体250000余个,其中企业近155000家。春节期间没有停工的429家企业,保持正常运行。同时,涉及城市运行必需、疫情防控必需、群众生活必需及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相关企业正在按照统一要求逐步复工。目前已复工复产企业近200家。

应对外来(返)津人员疫情防控工作

新区做足“五个口”!

卡住进口,外防输入,管控好前沿阵地。

交通进口是阻断疫情的前沿。新区制订了《疫情防控交通卡口设置方案》,做到交通运输全线布控。覆盖11条外省过境高速公路、2条国省公路、1条区级道路及6条乡村公路的防御线全部搭建,24小时值守,实施100%拦截、登记、消毒、测温等措施。铁路方面,组织交通、公安等力量进驻滨海站、滨海西站、塘沽站及轻轨站,协助铁路、轨道交通部门对外来人员严格落地检查。站点防控方面,省级客运全部叫停,对公交客运、场站渡口等178处点位进行消毒。

守住门口,内防扩散,落实好网格防线。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新区在社区、村、自然小区、外来人员集中的公寓,设置出入卡口1000多个,严格实施“一看一测八问一账”措施。

把住关口,群策群力,营造好宣传氛围。

全区72万户居民实现了100%的宣传、排查全覆盖。全区通过4787块电子显示屏、1.65万条宣传横幅、7.4万张宣传海报、6148条媒体公益广告、104万份“明白纸”、103万张“致广大市民一封信”及23.6万份宣传折页,广泛开展疫情防控教育。

管住归口,明确重点,预防好返津高峰。

经济开发区、泰达街制定返津员工五类疫情防控标准化监管图,明确管控主体、工作人员的具体任务和防护流程,确保各项工作有规可循,确保可操作、可监督,已在五个开发区推广。通过“湖北来津人员管理群”、“一对一电话”“一人一企一档案”等方式,确保不遗漏一名企业返津人员。

贴住心口,全力保障,传递好滨城温度。

在通过公众号、发“明白纸”、宣传车等方式的基础上,从了解人员动态、体温情况转向关注居民生活物品保障、家庭需求和提供科学防控知识。同时,滨海热线和8890便民热线工作人员每天24小时值守,随时解决、派转居民的各类咨询诉求。

近日

滨海新区人社局发布的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新区企业复工指引

就大家关心的这些问题进行了权威解答

一起来了解一下

关于延长假期、复工时间

1.企业可否自主决定复工时间?

除涉及保障城乡运行必需(供水、供电、油气、通讯、公共交通、环保、市政环卫等行业)、疫情防控必需(医疗器械、药品、防护用品生产运输和销售等行业)、群众生活必需(超市卖场、食品生产、物流配送等行业)和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相关企业之外,其他类企业暂不复工,复工需按照“一审核三到位”(复工经审核,员工摸排到位、防护措施到位、安全保障到位)要求,报各开发区或相关主管部门审批同意,未经审批不得复工。

2.强令员工提前复工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妨碍或者拒绝执行政府采取紧急措施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拒不执行紧急状态情况下发布的决定、命令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严重损失或严重后果的,按照《刑法》相关规定,承担刑事责任

关于企业复工应注意事项

1. 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1)做好正向引导。(2)做好职工健康状况排查统计。

2. 复工生产后,企业应当如何做好疫情防控?

企业应当对员工加强体温检测和健康防护,及时报告相关信息,做到防护工作全员覆盖。

一是建议增加疫情期间职工未做好自我防护不允许进入工作场所、公用物品及公共接触物品或部位要定期清洗和消毒等相关规定。

二是保证空调系统或排气扇运转正常,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加强开窗通风换气。

三是洗手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

四是实行分散就餐,餐具和厨房用具都要经过高标准的清洗和消毒。

五是若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状者,应该立即停止工作,及时就医,并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防控机构或医疗机构报告。

3.为预防疫情扩散风险,假期结束、复工后,企业是否有权安排职工居家办公?

提倡企业与员工协商一致,安排员工在家办公,并保障员工福利待遇。为避免劳动争议,建议企业保留双方协商一致的证据,比如,邮件、微信聊天记录等。

4.员工因疫情不能按时返回复工,或者用人单位为了安全考虑拒绝部分员工返岗复工该怎么处理?

用人单位如无特殊规定或约定,可与员工自主协商,确定休事假、病假、年假,保留好申请书,电子邮件、录音录像、诊断证明、通知书相关材料,如部分员工未复工时间较长的,企业经与职工协商一致,可以安排职工待岗,签订《待岗协议》或变更劳动合同,约定待岗期间的待遇。

5.居家办公期间,员工未按照要求完成工作任务,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建议用人单位考虑到疫情防控期间,员工居家办公的环境、心理影响因素,及时沟通,对员工进行工作指导和批评教育。同时,确保工作任务的可量化、可衡量。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企业应当将维护劳动关系稳定作为提升企业形象、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来看待,谨慎解除劳动合同

关于劳动者复工应注意事项

1.为防控疫情,外地劳动者应做好哪些准备?

(1)尚未返津。如果您来自疫情集中爆发地区(武汉等),请主动向单位人资及所属部门报告,暂缓返津。

(2)已返津。应按照天津市卫健委要求,向所居住社区、所在单位等部门如实报告,主动居家隔离14天,不聚餐、不串门,不去人员密集区域。要自行进行健康监测,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等),及时就医,不要带病上班。否则,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3)计划来津求职。身体健康、不在疫区的,可登录天津海河人才、泰达人才、天津自贸区人才网等网站,查询滨海新区岗位需求信息,进行网上应聘;也可登录天津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北方人才网站查询企业用工需求信息。

2.单位通知复工,劳动者担心感染不愿复工或者劳动者不同意延期复工怎么办?

对远程、分散办公能够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单位,劳动者应首先积极与单位沟通,了解单位复工后疫情防疫措施,提出分散办公、弹性办公的要求,积极与单位进行协商;不能远程、分散办公的单位,劳动者有权要求企业做好消毒、通风、分散就餐等防疫措施,同时做好个人防护。

对不愿延期复工的,建议劳动者充分考虑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状况,服从单位安排,就延期复工期间的待遇与单位协商

关于劳动报酬支付相关问题

1.国务院延长3天假期,是什么假?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的通知》第三条的规定,2020年1月31日、2月1日、2月2日这三天的性质应是休息日

2.国务院延长的3天假期,加班工资如何计算?

结合劳动法关于补休政策,首先安排调休、补休无法安排调休、补休的,应当支付加班费,向标准工时员工支付200%的加班费,对综合计算工时员工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向其支付150%的加班费。

3.受疫情影响,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员工工资报酬如何支付?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其隔离治疗期间或医学观察期间以及

因政府实施隔离措施或采取其他紧急措施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职工,企业应当支付职工在此期间的工作报酬

4.外地返津职工自行隔离期间待遇如何支付?

职工进行自行隔离期间,如属于响应倡导性的行为,用人单位可以安排居家办公,无法安排居家办公的,可统筹安排休事假、年假。待遇由双方协商确定

5.受疫情影响造成的停工停产,劳动报酬如何发放?

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当按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企业安排劳动者工作,经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调整其工资标准,但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

关于劳动关系处理相关问题

1.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企业、为稳定工作岗位,如何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

生产经营困难用人单位需与职工协商一致变更劳动合同,有基层工会组织的,需要将调整方案告知工会,征求工会意见,没有工会组织的,也应积极获得所属地劳动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或建议。

用人单位应确保协商程序的合法性,不便于集中当面沟通的,尽量采取电话会议、视频会议、有效的电子邮件、EMS邮寄送达的方式向员工通知相关事宜,并注意收集员工反馈信息,保存相关证据,防范法律风险。应当及时向劳动者公开企业生产经营,说明企业困难情况,争取员工的理解与支持。

2.员工因受疫情防控因素影响,不能按时返回的,需要请假么?

员工应当及时、如实向企业说明情况,并按照企业规章制度规定履行请假手续,与企业协商解决。

3.对因隔离、交通限制等防控措施,无法按时返回复工的员工,用人单位能否按旷工解除劳动合同?

不能按旷工处理。企业可以要求员工提供被隔离、交通限制的证明文件。比如,医院的诊疗证明,社区居委会(村委会)书面资料,政府发布的限行通知等。

4.如果在治疗或隔离期间劳动合同到期了如何处理?

应当顺延

5.员工可以通过微信方式提出离职么?

不建议接受这种辞职方式。建议员工将签字确认的辞职申请快递至企业,或者通过私人邮箱以正文形式提交辞职申请。

有劳动关系问题向哪咨询?

如果您在工作中有需要咨询的劳动关系问题,欢迎拨打以下电话,将有工作人员为您解答。

  • 天津市劳动保障咨询热线:12333

  • 滨海新区咨询电话:

    劳动保障监察02266300580

    劳动争议仲裁02265168235

    劳动关系管理02265306707

新报记者 王月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