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換了100種說法,孩子還是不聽?只是你沒用對方法而已

航航媽最近很苦惱,因為航航越大越不聽話,說什麼都不聽,不要他摸插座,還偏偏多摸幾次;不讓他玩刀,還偏偏想方設法去拿;不讓他走泥坑,還偏偏往泥坑裡跳幾下;不讓他用樹枝逗狗,他偏偏要,結果最後不小心被狗咬到了。航航媽實在想不通,孩子為什麼偏偏要跟自己對著幹?說也不聽,吼也不聽,打也不聽,到底該如何是好?

為什麼換了100種說法,孩子還是不聽?只是你沒用對方法而已

其實,父母要解決這個問題,最主要的還是先從瞭解孩子開始。

一、孩子總是跟父母“對著幹”的原因

1、孩子自我意識的增強

孩子的自我意識增強後,就不太願意被父母支配,他會發現自己與父母並不是一體的,而是可以分離的,並且當自己能控制的事物越來越多時,力量也會越來越強大,所以他會嘗試向父母挑戰,去獲取自由的權利。

如果父母強力阻止他去做想做的事情時,他就會非常氣憤,會用大哭和發脾氣來表達自己的不滿。父母應該理解孩子的這種思維發展過程,有對策地對待。

為什麼換了100種說法,孩子還是不聽?只是你沒用對方法而已

2、孩子的好奇心在作祟

孩子天生具有好奇心,他們對所有事物都充滿了好奇,於是想要積極去體驗,如果這個時候被父母粗暴阻止的話,孩子就會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他會問父母,我為什麼不可以做?我做了就會怎麼樣呢?到底會不會引起你說的這個後果呢?我就想看看會不會。所以,才會出現父母不讓孩子做什麼,孩子就偏偏要去做什麼的情況。

3、父母跟孩子的關係出了問題

有些父母平時對孩子溺愛慣了,養成了孩子小霸王的性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當然什麼都不聽了;還有的父母平時對孩子管教過度,就連孩子怎麼走路,怎麼睡覺都要管,孩子沒有一點空間和自由,久而久之就覺得壓抑,想叛逆;還有的父母對孩子管教的方式太粗暴,直接就是不許,要不就是動手,使得孩子更加叛逆。

為什麼換了100種說法,孩子還是不聽?只是你沒用對方法而已

因此,在面對孩子說什麼都不聽的情況下,家長一定要先了解和尊重孩子的心理,然後再想出好的對策應對。這個時候,你和孩子之間可能要運用“第三者效應”來化解矛盾。

二、“第三者效應”可化解死循環

“第三者效應”是什麼?理論上講,就是通過第三個人來對當事人表達意見,比當事雙方自己表達的效果更好。比如法庭上的調解員、居委會大媽等等,都可以稱為第三者。那麼,在親子關係中,“第三者效應”有何作用呢?

1、能緩解緊張氣氛

如果孩子和父母發生了衝突,或是父母說什麼孩子都不聽時,氣氛一定會處於很緊張的狀態,如果沒有第三者進行調節的話,說不定一場家庭大戰即將上演。這時候,如果有第三個人出來調解,就能緩解這種局面。比如,媽媽管教孩子時,爸爸就可以充當第三人,兩邊解釋原因或者表達歉意,這樣就可以成功化解矛盾。

為什麼換了100種說法,孩子還是不聽?只是你沒用對方法而已

2、能加強說服力

有時媽媽說什麼孩子都不聽,可能因為孩子被管教得太多,本身就對媽媽有了逆反心理,潛意識認為媽媽說的什麼都不對,媽媽就是一個喜歡控制別人的人。這個時候,如果有第三個人站在媽媽那邊,告訴孩子媽媽的苦心,講解媽媽的用意,就會加強說服力,讓孩子乖乖接受。

3、能促進親子關係和諧

當父母說的話孩子不聽時,第三者的出現就是一個潤滑劑,第三者在父母面前解釋孩子的心理,讓父母覺得應該理解孩子;在孩子面前解釋父母的苦心,讓孩子覺得應該體諒父母。長此以往,親子關係一定變得很和諧。

為什麼換了100種說法,孩子還是不聽?只是你沒用對方法而已

既然“第三者效應”這麼好,父母在平時的教育中,應該如何巧妙應用呢?

三、家長如何正確地利用“第三者效應”

在親子教育中,家長要抓準有利時機,巧妙運用“第三者效應”,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1、想勸說孩子的時候

父母經常會遇到這樣的難題:孩子想出去玩,可父母希望他能把作業做完再出去,結果怎麼勸說孩子都不聽。這個時候,父母應該冷靜下來,有效引進第三個人來勸說,這個角色可以是爺爺奶奶,也可以是鄰居,只要是平時沒有太管教孩子的人都可以。

因為在孩子心裡,第三者是中立的,他們的話才更有可信度,孩子面對他們時,就會願意脫掉自己堅硬的殼,說出自己的想法和不滿,聽從他們的建議。

為什麼換了100種說法,孩子還是不聽?只是你沒用對方法而已

2、想表揚孩子的時候

孩子都喜歡聽誇獎的話,但父母若是表揚多了的話,孩子也會聽得麻木,這個時候,如果有第三者出面表揚他,效果則大不一樣。

小溪有點內向,不敢主動跟人交流,無論媽媽怎麼鼓勵和誇獎她,她都無動於衷,後來,媽媽請了一個朋友來家裡玩,當小溪鼓起勇氣跟這個阿姨講一件事情時,阿姨大聲說:小溪你真棒!說話的聲音真好聽,表達得真完整,你是阿姨見過最棒的孩子!

在這之後,小溪開始變得活潑大方,也喜歡主動跟人交流了。這就是“第三者效應”,因為第三者傳達的讚揚會讓孩子覺得有真實感。

3、想教育孩子的時候

經常聽到有些父母抱怨孩子不聽話,自己怎麼教育都教育不好,但是外人一出手,就教育好了,這也是“第三者效應”的功勞。因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經常會帶著命令的語氣,給孩子帶來壓迫和不爽的感覺,很多孩子都是行為服了,心裡壓根就不服。

如果採用第三者來教育的話,不僅能給孩子帶來新的認識,說不定還能激發孩子的辯論意識。這種交流會讓孩子覺得自己被尊重,也樂意接受別人的建議。

為什麼換了100種說法,孩子還是不聽?只是你沒用對方法而已

所以,如果父母說了N次孩子都不聽話,不如巧妙運用 “第三者效應”來化解這個死循環,解開親子關係的死結吧!

今日互動話題:你們的孩子是否有不聽話的現象出現呢?你們是如何對待的呢?一起來聊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