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疑似肺栓塞病例應避免過度檢測

急診疑似肺栓塞病例應避免過度檢測

急診科中對肺栓塞(PE)診斷率尚無最新數據,也沒有關於年輕婦女和兒童在內的高危亞組的CT肺動脈造影(CTPA)比例的數據。近期,發表於《循環:心血管質量與結局雜誌》(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Quality and Outcomes)的一項研究提出假設,認為急診科對PE存在過度檢測現象並對其加以驗證。

急诊疑似肺栓塞病例应避免过度检测

圖1. CTPA檢測率和PE發病率的卡特彼勒曲線圖

急诊疑似肺栓塞病例应避免过度检测

圖2. D-二聚體使用與肺栓塞發生率的一級迴歸圖

2016年至2019年,研究人員納入印第安納州16家急診中心和達拉斯-沃思堡地區11家醫院的電子健康記錄和賬單數據,以篩選具有以下特徵的患者:D-二聚體、CTPA、通氣灌注肺掃描或肺動脈造影。研究設定的主要終點是CTPA比例、PE發生率以及兒童(<18歲)和45歲以下婦女的亞組報告。研究人員還分析了常見診斷內容。在總計1 828 100例患者中,有97 125例(佔總就診量的5.3%)進行了PE診斷測試,其中25 870例患者有CTPA且無D-二聚體(佔PE測試總量的59%)。CTPA後PE確診率的情況如下,印第安納州為1.3%(1.1%~1.5%),達拉斯-沃斯堡地區為4.8%(4.2%~5.1%),合併後總確診率為3.1%。線性迴歸分析表明,D-二聚體排序的增加與PE確診率的增加相關(Pearson's R2=0.43;

P<0.001)。從混合樣本來看,接受CTPA的群體中,1.4%(1.3%~1.5%)為兒童,59%為女性,後者中21%為45歲以下的女性。對於PE,急診科最常見的診斷包括胸痛(34%)、呼吸急促(6.5%)及相關症狀性描述和肺炎(4.1%)。

急診科PE的過度檢測仍是主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D-二聚體有序度高的急診中心,通過CTPA確診PE的診斷率較高。這些數據表明,未來可以針對D-二聚體的序列問題加以研究,整合出系統的流程,最終達到減少低效CTPA從而降低PR在急診科過度檢測的目的。

參考文獻:

Jeffrey A. Kline, John S. Garrett, et al. Over-Testing for Suspected Pulmonary Embolism in American Emergency Departments: The Continuing Epidemic. 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Quality and Outcomes.Originally published20 Jan 2020.

版權屬《國際循環》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或引用本網版權所有之內容須在醒目位置處註明“轉自《國際循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