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的年夜飯,50年前的年夜飯,現在的年夜飯,變味了嗎

年夜飯,在中國人心中有著極高的地位,對於把春節作為一年中最值得慶祝的節日,年夜飯就是一家人團圓的場景,就是一年到頭來吃最好的節日,就是家裡的老人一起嘮嗑,小孩子們滿地跑的畫面。中國人吃年夜飯的歷史已經十分悠久,和我們現在的年夜飯不同的是,以前的人吃年夜飯,可沒那麼多花樣,讓我們來看看百年前的年夜飯是什麼樣的吧!

100年前的年夜飯,年味非常濃重。在當時的文章《祝福》中有這樣的開頭:“殺雞,宰鵝,買豬肉,用心細細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裡浸得通紅,有的還帶著絞絲銀鐲子。煮熟之後,橫七豎八的插筷子在這類東西上,可就稱為‘福禮’了”。這是百年前的人們製作年夜飯的場景,女人們負責烹飪年夜飯,有雞有鵝也有豬肉,這些肉類食材要先祭拜,拜完以後就可以享用,加上聲聲響的爆竹,就是過年的樣子。百年前的年夜飯

100年前的年夜飯,50年前的年夜飯,現在的年夜飯,變味了嗎

《北平年景》說“吃是過年的主要節目”,人口旺的人家一定要殺一頭豬,豬頭豬下水全都要做成菜,家裡有自己醃的大白菜和薺菜疙瘩,主食是餃子,其中一隻裡要放入一枚銀幣,誰吃到了銀幣,那就一年交好運。還有提早些時候採購的蜜餞、乾果、水果,那是一樣都不缺的。

百年前的年夜飯

100年前的年夜飯,50年前的年夜飯,現在的年夜飯,變味了嗎

50年前的年夜飯,吃的花樣可就沒那麼多了。一戶普通人家的年夜飯,是自行用糧票去買了幾斤肉、一隻雞、一條魚,再買點青菜和豆腐,就足夠讓一家人開心吃好幾天了。1958年的時候,肉、蛋、糖、糕點都是要憑票購買的,因為副食品供應緊張,能吃到白麵、白米就已經是讓人羨慕的事情了,若是家裡買了豬肉,那豬油肯定是要煉出來慢慢吃的,豬油渣就是春節過年的時候最好吃的零食,剛出鍋,就被孩子們分完了。

50年前的年夜飯

100年前的年夜飯,50年前的年夜飯,現在的年夜飯,變味了嗎

現在的年夜飯,吃的花樣一下子升級。人們的生活變得多彩多樣,但年味卻少了很多,很多人不再拘泥於自己家做年夜飯,而是跑到餐廳飯店裡訂製年夜飯,到了時間就帶著一大家子上餐廳裡吃飯,不用採購也不用洗盤子,非常方便。能吃的食物選擇也很多,海鮮、肉類、蔬菜、水果,只要你的錢包足夠鼓,能吃到的美食就足夠多足夠珍貴。現在的年夜飯

現在的年夜飯

100年前的年夜飯,50年前的年夜飯,現在的年夜飯,變味了嗎

但你不得不承認,如今的年味已經沒有以前那麼濃厚了,也不知道是我們的生活變好了,還是年味變少了,許多地方不允許放爆竹煙花,人們懶得自己動手,更喜歡到外面吃飯,年夜飯一吃完,大家玩手機的玩手機,看電視的看電視,嗑瓜子的嗑瓜子,好像已經很難找回以前一大家子一同聊天的場景了,你們會有這樣的感覺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