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很多人說乾隆帝是個“敗家子”?

用戶2364083269737



那些說乾隆帝是敗家子的人,主要是因為他們不讀書。


相比近些年吹得厲害的雍正帝,乾隆帝才是實實在在對老百姓好的皇帝。

清朝一共二百七十六年,清朝老百姓真正過上比較輕鬆的日子,可能也就乾隆元年到乾隆三十年這短短的三十年,還能喘口氣。

現在輿論都以為清世宗雍正帝心繫老百姓,其實清世宗對老百姓是很冷酷的,比康熙帝都要冷酷。

因為雍正帝上臺後面臨的是西北戰爭以及朝廷普遍的虧空,作為一個農業社會,發展工商業當然是不可能的,唯一可行的就是“搜刮民財”。

當然,雍正帝肯定不會自己主動說我要搜刮民財,但是他所作所為其實就是在搜刮民財,只不過他沒有直接搜刮,而是拐了一下彎,讓官員們去搜刮。

乾隆帝上臺後,乾隆元年乾的第一件事就是降低官方火耗。

比如山西人丁銀官方火耗是每一兩加徵一錢兩分銀子,山西各地再擅自增加五分到八分銀子的額外火耗,在雍正朝,山西老百姓僅人丁銀一項,實際負擔就是一錢八分到兩錢銀子。

而乾隆帝一上來就宣佈全國範圍普遍降低官方火耗銀,山西人丁銀火耗從一錢兩分降低到了一錢,這樣一來,實際上山西老百姓人丁銀的負擔就降低了兩分銀子。

另外,乾隆帝還叫停了“墾荒田畝數”,當然,叫停一說不太貼切,更準確的說法是乾隆帝不再把“鼓勵墾荒”納入官員考核標準,這樣一來,其實就等於乾隆在全國範圍內減稅了。


因為雍正帝鼓勵墾荒,地方官誰墾荒田畝數上報越多,誰就會得到提拔和重用,造成雍正朝後期以田文鏡為首的地方官普遍性謊報墾荒田畝數,而度過三年免稅期,這些謊報的田地就要納入徵稅範疇,這等於普遍性加稅。

乾隆帝不再將“墾荒”納入官員考核,這樣地方官員也就不再有動力謊報墾荒田畝數,也就減輕了民眾負擔。

第三,乾隆帝不再持續積極追討地方官的“虧空”和“積欠”,這對減輕清朝民眾負擔起了很大的作用。

清隨明制,朝廷給地方衙門留下的辦公費用和交際費用非常少,有的時候不僅僅是地方官貪汙。以雍正朝著名的清官,陳世倌擔任山東巡撫期間,他一面追繳上一任巡撫的虧空,一面自己擔任山東巡撫兩年期間也欠下了大概10萬兩白銀的“虧空”。這些虧空其實就是地方衙門必要開支。

但是在雍正朝,雍正帝不管這麼多,既然是“虧空”,你就必須還上,那麼,這些地方開支性虧空怎麼辦呢?就算海瑞也只是清廉自守,也沒有說海瑞貼錢當官啊。


可朝廷一定要還,怎麼辦?

還不是隻能在地方巧立名目,從當地老百姓身上想辦法。

乾隆帝執政後開始消極對待地方虧空和積欠,當然,雖然免不了貪官還會繼續巧立名目搜刮,但是至少陳世倌這樣操守好的地方大員就不會再從地方老百姓身上掏錢了。

第四,乾隆帝先後五次普免全國一年錢糧,累計高達2億兩白銀,這算乾隆帝敗家,還是算乾隆帝愛民?

當然,乾隆帝有乾隆帝的問題比如好大喜功,六下江南浪費了大量民脂民膏等等,但是相比雍正帝,乾隆帝許多政策無疑是讓老百姓得到了真正實惠的。


蘭臺


清史我比較喜歡,我來回答!

雍正登基後給乾隆攢了6000萬,結果乾隆卻絲毫不懂得給嘉慶攢銀子,只知道揮霍這一切,學自己的爺爺康熙六下江南,每一次都需要耗費巨大的財力。更別說後來乾隆更是大興文字獄,只要是有一點能沾上這個邊就不會放過,手段更是殘忍,對於判處死刑者,生者凌遲、死者戮屍、而且超過15歲都要被連坐處理,其中光是被判處死刑的都有47案,可以說是及其荒唐。

好大喜功,自以為是

不過乾隆卻自稱為自己是“十全老人”,真的夠自戀的,認為自己作詩很好,平日附庸風雅作詩也沒有什麼,即使乾隆一生作詩4萬首,卻只有一首出名,最敗家的是乾隆愛好收藏字畫,看看也沒什麼,但是乾隆愛刻章,將一些出名的畫用自己的印證蓋的整張紙都是,讓一些對此有興趣的人很是心疼,所以很多人才會認為乾隆品味差,是清朝最不討人喜歡的皇帝。



老許說事


乾隆皇帝可以算的上是歷史上最大的敗家子了,當時他爹雍正皇帝去世的時候國庫十分的充足,但是到了乾隆登基以後六次下江南導致了國庫空虛,每次他遊玩地方的百姓都苦不堪言,因為他的經費需要讓地方官吏來籌集,因此地方官吏就會壓迫地方百姓,是百姓的生活就會更加的有負擔。

乾隆在位期間,大興文字獄,在當時的文人很多開始歌頌他,稱呼他為千古明君,而且在未來之後的現代,更是被那些亂七八糟的清宮劇讓人們認為他是明君,不是敗家子。

不過他的敗家更是為之後的道鹹衰世打下了基礎,在我眼裡看來,乾隆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敗家子。乾隆皇帝在前期也是比較有作為的皇帝,但是到了後期他或許像唐玄宗一樣出現了怠政的心態,他大興文字獄、買官賣官在乾隆時期非常的猖獗,許多地方發生了天災,朝廷卻沒有錢去支援,國庫的錢大部分都被乾隆吃喝玩樂,所以說乾隆是歷史上最大的敗家子。


老孔談歷史


我是向日葵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問什麼會說乾隆皇帝是個敗家子有以下原因

乾隆皇帝浪費奢侈,大肆消耗銀兩。對外用兵,耗費國庫
原本經過祖輩和父輩,康熙和雍正兩任皇帝勵精圖治,國富民強國庫充盈,但是在乾隆皇帝六下江南,貪圖享樂的情況下,財政急轉直下。六下江南還給江南各地的老百姓帶來了沉重的負擔。(乾隆六下江南,圖照)<strong>

乾隆的對外用兵比兩位父輩還要多,康熙皇帝和雍正兩帝能不用兵,儘量不會用兵,能夠用懷柔政策來平定多定叛亂。

乾隆皇帝用兵次數之多,清廷歷史罕見,如鎮壓古州苗亂,瞻對之役,大小金川之役,平定西藏之役,這樣的戰役還有很多,打仗要用錢,直接的結果就是把清廷的國庫打空了。

本身這樣戰爭,有些可免兵戎相見的局面,而乾隆皇帝好大喜功,想以戰爭來名垂青史,執意發動戰爭,為下一任嘉慶皇帝執政時出現的大規模農民起義埋下了隱患,這是後話。

乾隆大搞文字獄,是中國歷史上文字獄製造者之一。<strong>(大搞文字獄的乾隆帝,劇照)<strong>

乾隆皇帝在位時間長,是中國歷史少有專制者,嚴重壓抑了老百姓和大臣們的主動性,強化和僵化了自己的統治,對當時清廷文化等方面發展造成了負面影響。晚年的乾隆製造的文字獄,“文患',使的文字獄達到了頂峰。

雍正皇帝沒有因為文字獄而殺害當時因牽扯到呂留良一案的曾靜,而是留他一命,而乾隆皇帝一上來,就推翻父親的命令,誅殺曾靜,滅九族,乾隆皇帝大搞的文字獄歷史記載有130起,超過父輩兩個人的總和。

吏治腐敗,啟用大貪官和珅,買官,賣官,貪贓枉法,嚴重破壞了吏治(權傾一時的和珅,劇照)<strong>

乾隆帝在中年以後,逐漸好大喜功,而和珅拍的一手好馬屁,把乾隆皇帝哄得言聽計從,這樣和珅權利越來越大,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開始大肆斂財,收受賄賂,進一步造成吏治的被破壞,封建統治的腐敗沒落,預示著皇朝日漸衰落的命運。封建統治的腐敗沒落,激化了國內階級矛盾、民族矛盾,乾隆朝末期以後,農民起義的烈火迅速燃遍了大江南北,這是後話。

以上是我對問題的分析,以供參考。


<strong>


向日葵愛歷史


其實乾隆一直是歷史上一位具有爭議意見的皇帝,有人說乾隆是不折不扣的富二代敗家子,有人說乾隆是創造了康乾盛世的千古明君。我的個人看法是說乾隆敗家子也沒錯,不過屬於比較強的那種敗家子,需要辯證的去看待乾隆這個人。

乾隆的敗家子體現在哪些方面?

乾隆25歲登基,雍正撒手歸西的時候,清朝的庫存銀兩是六千餘萬,每年節省五百萬兩。而乾隆在位時,每年花費數千萬兩。這樣子一對比好像是有點敗家。

乾隆六下江南,每次花費兩千萬兩,是康熙下江南的十倍。每次都要花重金修建華麗的行宮。

乾隆還大興土木,修建宮殿、園囿。雍正時修建的北京圓明園,有28景,弘曆擴建為40景,許多景觀是仿照江南園林修建。乾隆十四年(1749),又修建清漪園(頤和園前身),工程歷時15年,耗銀近450萬兩。避暑山莊始建於康熙年間,初只有36景,弘曆擴充為72景。承德外八廟寺廟群,大部分建於乾隆年間,僅須彌福壽廟和普陀宗乘廟的鎏金銅瓦就用黃金3萬兩。

韓隆後期官僚系統腐敗,貪汙盛行,清朝第一大貪官和珅,貪汙的金錢及所有的家產核算至少幾個億兩的白銀。

乾隆不斷髮動戰爭,師勞功微,耗盡民力。即使是小規模的的戰爭,也要使用正面對決打上好幾年,可謂窮兵黷武。乾隆稱謂自己是十全老人,文也十全,武也十全。總之強行給自己湊功績,甚至把敗仗說成勝仗。雖然勝是勝了,可是敵方一個土匪窩,幾百人被幹掉,自己折損好幾萬人。

同時乾隆的文學品位一向讓人詬病,乾隆愛好作詩、金石篆刻和字畫收藏,這些愛好單獨放就還好,可是乾隆偏偏能把這三項合體。只要被乾隆收藏過的字畫,上面會被蓋滿乾隆的各種印章和題字,以致於好好的一幅畫到了最後可能都是紅彤彤的一片,辨認不清本來面目。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喜歡發彈幕。

那為什麼說乾隆又是比較強的敗家子呢?

前面說過雍正死後給乾隆留下的國庫的金額是6000萬兩,乾隆在位時,每年花費數千萬兩,按這個數字算法,他爹給留下的財產也敗不了幾年,可見後面乾隆敗的很多是自己在位財政收入。乾隆在位時,當時一年的花銷大概在1095萬,一年收入在1811萬左右。可以看出乾隆還是屬於能掙也能敗家的那種人。

乾隆是把康乾盛世推到頂峰的皇帝,而且通過對西藏,蒙古,新疆,臺灣等地出兵,維護了帝國的領土完整。乾隆盛世”主要還是體現在中央集權技術的效率、傳統農業經濟的增長、以及國家版圖的擴大與鞏固。放在清以前的皇帝來比較毫不遜色,甚至可以說是空前絕後。

但一旦與西方進行橫向的對比,乾隆不僅沒有把中國帶向工業革命式的變革道路,相反還強化了天朝上國的保守心態。

到了乾隆晚期,大興文字獄,縱容和珅做大,也錯過了追上西方的時機,這是洗不白的,這也是很多老皇帝的通病,老年時沒有年輕時的衝勁兒,只想當個太平皇帝,比如英明如漢武帝,唐太宗,康熙帝,都在晚年變得昏聵。

整個社會確實越來越呈現出暮氣沉沉的景象。官員腐敗越來越嚴重,社會秩序逐漸走向解體,經濟發展也逐漸走向停滯。中國從西方人眼中的學習對象,變成了“停滯的帝國”,乾隆無疑是負有“領導責任”的。從這個意義上看,乾隆算是舊時代的優秀接班人,但也是讓中國這艘巨輪落後於世界潮流不及格的船長。

韓隆跟宋徽宗很像,同樣智商高,還都是藝術家,還都做過太上皇,甚至國家也一樣是從他們手上由勝轉衰。不過並不能說他們都是純敗家子,他們都是熟知帝王心術的人。乾隆不是啥省油的燈,在位年數這麼長怎麼可能是個吃老本的人,他深諳平衡的重要性,除了晚年,自主放權以外,基本就是大權獨攬。和珅就是他推出來和清流打擂臺的,靠著和珅監視朝局和發現國家的問題。別看他有著仁君的名聲,雍四爺的兒子又豈是個心慈手軟的人。乾隆是愛惜名聲和羽翼的人,壞事都讓和珅做了,他自己則悠閒的品著香茗,搞著自己的藝術,偶爾出去來個微服私訪,搞搞豔遇,小日子過得美美的,

所以說乾隆這個皇帝你說他敗家也沒有錯,但是還是屬於能力敗家強的敗家子吧。


叨說歷史


公元1735年,滿清入關之後的第三位皇帝清世宗即雍正帝駕崩,這位有著強硬作風與鐵血政治手腕的皇帝前前後後僅僅在位僅僅十三年就撒手人寰,而他的過早離世與他終年超負荷的工作量有著很大的關係。作為皇帝,在他在位的十三年時間裡,沒有節假日的存在,大概從早上四五點到晚上的九至十二點都是他的工作時間。據統計在他批閱的奏摺中,留下了上千萬的字。他在位的時間裡沒有出過紫禁城並沒有像他的父親和兒子那樣沒事出去下下江南,去圍場打打獵什麼的。正因為如此在他逝世之後,為他的兒子——弘曆的上臺創造了十分有利的基礎。

首先朝廷的吏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歷朝歷代都無法解決的一個難題就是貪汙腐敗,康熙晚年國庫財政虧空十分嚴重。雍正繼位後雷厲風行,任用田文鏡、李衛等人整飭地方,進行錢糧普查中央和地方同時進行大規模的普查活動,這樣以來使得財政狀況大大改善。到了乾隆繼位之時清朝國庫的存銀數量由八百萬兩膨脹到六千萬兩,這成為了日後乾隆揮霍的重要經濟來源。其次,國家內部形勢趨於穩定。經過康熙、雍正兩朝的打擊,對清朝統治威脅巨大的準噶爾部落已經無力與滿清統治者想抗衡。雍正年間經過了平青海叛亂,西北的形勢可以說對年輕的乾隆帝來說已經無憂。至於乾隆年間的大小金川之戰等平叛都是些小打小鬧,無法從根本上撼動清朝的統治。別的不提,單單從這兩點上來說雍正給了乾隆一個太平穩定的國家。    1736年,雍正帝第四子當時年僅25歲的愛新覺羅弘曆繼承了大統,其實弘曆也沒有想到自己能這麼早就榮登大寶。他的父親才僅僅在位十三年,好不容易從九子奪嫡中勝出,結果在自己正能幹的時候突然離世,這一點乾隆也是始料不及的。乾隆初年,他和他的祖父、父親一樣,不可避免的要平定西部少數民族的叛亂,但是壓力就小了很多。這裡插一句題外話,新疆在乾隆年間正式歸屬中國,成為了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新疆”一詞也是出自乾隆帝的口中。意為“新的疆域”。新疆也就是從此刻稱為新疆。之前叫西域後來又叫回部一直以來都沒有一個穩定而正規的稱謂。

    乾隆本人在治國理政上頗有造詣,但是最大的就是為人好大喜功,喜歡吹捧自己的成就,尤其在他晚年的時候這一點就顯得格外突出。他好大喜功的一個重要的不良影響就是虧空了財政,大大損耗了國力。乾隆晚年自詡為“十全老人”為了湊出十大戰功,不惜損耗國家財力與番邦小國進行不必要的戰爭,其實戰爭的結果並沒有那麼理想反而大大加重了財政的負擔,其實滿洲八旗兵的衰落從這裡就已經顯露出來了,作戰能力,與從前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饒有趣味的是,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西方國家此時正在幹什麼?第一次工業革命大約在十八世紀中葉,也就是1750年前後,此時應當是乾隆十五年左右。到後來的1840年即道光三十年鴉片戰爭爆發,西方的工業革命已經進行了接近一百年。東西方的差距不禁令人毛骨悚然。乾隆三十九年,美利堅合眾國成立。乾隆五十四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西方已經向近代化的方向大步向前,而此時的中國依然有著強烈的古代氣息。相信很多人看宮廷劇的時候,很難把宮廷和紡紗機聯繫起來吧,但是這確實是一個時代的共存物。可能是兩千年來封建統治者的通病,乾隆也不例外,盲目自大,乾隆的外交理念只有兩個字“進”和“貢”對於依附於清朝的藩屬國需要上貢朝廷,同時朝廷也會給予一些所謂的精美物品作為外交的一種形式。隨著時間的推移,時間到了1793年即清乾隆58年,英國馬戛爾尼使節團來到了中國,這次英國的外交活動目地簡單來說就是通商。在那個時代甚至追溯到馬可波羅來華時期,對於歐洲都有著“中國熱”的情節。馬戛爾尼等人也就是在這種氛圍中來到了中國,雖然這次來訪,馬戛爾尼並沒有打成目地,反而鬧得很不愉快,但是他發現了帝國衰落的現象。當時的民眾並沒有盛世的氣魄,吃飽仍然是最大的夢想。政府吏治腐敗,官員貪汙成風,國家軍備廢弛等一系列表現對於馬戛爾尼看來,所謂的盛世只是自欺欺人而已。通商沒有成功,但是他對於這個國家有了真正的認識,為後來的侵略埋下了伏筆。有趣的是這次馬戛爾尼碰了一鼻子的灰,但是他十三歲大的兒子斯當東卻是賺足了風頭,成為了中英友好交流大使,乾隆把隨身的荷包贈予了他。當然也就是他在幾十年後的英國議會中力主對中國使用武力,再議會上請求當局武力入侵中國。

    在財政方面,乾隆六下江南表面上是為了視察地方,實際上是為了考察南方漢人民情和遊山玩水,美其名而已。據記載,六下江南舉止闊綽光是差旅費就高達兩千萬兩白銀,不但加重了百姓的負擔,還加重了社會的奢靡之風。各級官員為了迎合皇帝,不斷盤剝底層群眾,貪汙之風更加囂張,吏治更加腐敗。到了嘉慶繼位的時候清朝國庫存銀從乾隆初期的六千萬兩縮水到了一千六百萬兩,乾隆交給了他的後繼之君是一個爛攤子。由於財政的疲軟,導致後來的社會積重難返,國家的頹勢難以扭轉,想要改革也拿不出足夠的財力支持。  加之閉關鎖國,東西方差距越來越大,乾隆後世之君嘉慶和道光雖然有心重造“盛世”,但是作為封建教育的產物,他們根本無法認識到社會癥結的根源。在乾隆時期這些社會問題就早早的顯露了出來,東西方的差距也是在乾隆時期拉大的,但是由於君主的盲目自大與揮霍無度,導致了這種危機的大幅度加深,可以說“嘉道中衰”的深層次原因來自於乾隆。乾隆像個富二代一樣肆無忌憚的享受著先輩留下來的福利,卻給了後代一個大坑,甚至是“無錢可用”。他的孫子道光帝,一生節儉,希望國家恢復元氣,但是鴉片一戰,打碎了他的所有幻想,國家危機步步加深,不可挽回的走向了深淵。正如馬克思所說“一個人口占人類三分之一的大帝國不顧時勢,安於現狀人為地隔絕於世因此竭力以天朝盡善盡美的幻想自欺,這樣的帝國註定在一場的殊死決鬥中被打垮……”


我是小馬哥呀


說起乾隆為什麼是個敗家子?首先我們要說他的爺爺康熙皇帝。康熙皇帝是千古一帝。在康熙前期滅鰲拜,平三藩,收臺灣,親征葛爾丹,編撰康熙字典等一系列的文治武功。直到康熙晚期的時候,經歷了九子奪嫡。晚期的康熙朝吏治腐敗,國庫空虛。待乾隆的父親雍正登基之後。實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雍正這個人又是一個做實事的人,每天工作的時間超過17個小時。為了改革吏治腐敗,常常是廢寢忘食,在位期間,為了增加國庫收入,實行了攤丁入畝,國庫年收入6000萬兩。以至於在位13年便撒手人寰。待乾隆接手時。大清朝正是物阜民豐百姓安居樂業的時候。前期的乾隆,也是一個勵精圖治的好皇帝,這才有了康乾盛世。

說到這裡,不得不說一個小插曲。在乾隆當政時期,乾隆曾經說過一句話。他當政的時間,絕不能超過自己的爺爺康熙皇帝。但是皇帝的權利,讓他雖然沒有在皇帝的寶座上超過康熙皇帝。但是實際的權利卻在他手裡握了63年之久。從這裡說明一個皇帝對權力的掌控是有多麼的戀戀不捨。

說完這個小插曲我們言歸正傳。乾隆的前期還是相對來說是積極向上的。但是到乾隆的中後期。一個好大喜功的皇帝就慢慢的誕生了。天龍前後6次下江南。每次都是鋪張浪費以彰顯他的文治武功。所花費的銀錢已經讓國庫寅吃卯糧。後來又為了完成他的十全武功,不惜發動對外戰爭。由於乾隆的目光短淺,以天朝上國自居,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一步步的讓這個天朝上國走向末路。

等到乾隆把權力交接給他的兒子嘉慶皇帝時,也只剩下一副空架子。飢餓的嘉慶,在乾隆剛一駕崩,就抄了和珅的家。裝滿了國庫,這才有了,和珅跌倒嘉慶吃飽這句話。另一個方面說,雍正給乾隆留了6000萬兩白銀。乾隆給嘉慶留了一個空的國庫,你說乾隆是不是個敗家子。


黎顧百年


乾隆的敗家準確說出現在中後期。乾隆初期,經歷過康熙、雍正兩朝的休養生息,大力發展,經濟已經有了較大的發展。

乾隆即位之初還是勵精圖治的,對百姓實行仁政,寬緩雍正朝留下來的嚴政,改善弊政,調整皇室內部矛盾。對外堅持平定邊疆叛亂,擴大國家版圖。繼承和發展有積極意義的政策,使得乾隆初期繼續穩固繁榮的向前發展。

而到了乾隆中期,全國的農業、手工業、商業都有了大幅度的發展,耕地面積擴大,人口增長,國庫充實,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空前繁榮。

由於經濟繁榮,國力強盛,身為最高統治者的乾隆帝開始貪圖享樂,乾隆中期以後,開始大興土木,任意揮霍,並多次巡遊各地,勞民傷財。晚年寵幸貪官和珅,吏治敗壞,大清朝開始由盛轉衰,到乾隆去世時,國庫已所剩無幾,而乾隆給嘉慶留下的,只剩一個大貪官和珅了。

而他的閉關鎖國思想更是讓清朝逐漸落後於西方國家,以天朝上國自詡,好大喜功,為清朝在之後面對世界列強時處處被動挨打埋下了伏筆。

所以,乾隆帝可以說是一個“敗家子”,但是在繼位之初還是一個勵精圖治的好皇帝的。





奔跑的蝸牛灬


1、乾隆25歲登基,雍正撒手歸西的時候,清朝的庫存銀兩是六千餘萬,每年節省五百萬兩。而乾隆在位時,每年花費數千萬兩,以至於到他退位時,國庫空虛。

2、六下江南,每次花費兩千萬兩,是康熙下江南的十倍。每次都要花重金修建華麗的行宮。

3、官僚系統腐敗。清代的官僚系統徹底腐化,貪汙盛行,他死後清朝陷入財政危機。

4、乾隆除了下江南遊蕩獵奇外,還花費巨資在北京西郊營造繁華蓋世的皇家園林“圓明園”。東造琳宮,西增復殿,南筑崇臺,北構傑閣,說不盡的巍峨華麗。又經文人學士,良工巧匠,費了無數心血這裡鑿池,那裡疊石,此處栽林,彼處蒔花,繁麗之中,點綴景緻,不論春秋冬夏,都覺相宜。又責成各省地方官,蒐羅珍禽異卉,古鼎文彝,把中外九萬里的奇珍,上下五千年的寶物,一齊陳列園中,作為皇帝家常的供玩。

5、不斷髮動戰爭,師勞功微,耗盡民力。即使是小規模的的戰爭,也要使用正面對決打上好幾年,可謂窮兵黷武。



王瀚2019


他本來就是個敗家子,雍正嘔心瀝血十幾年,是典型的工作狂,才有了充盈的國庫。結果,他直接用光了國庫,還養了個私人錢包,和珅。不僅如此,還是個專門毀名畫的人,總要蓋上自己的私章,直接毀了很多寶貴名畫。

前期打擊貪官汙吏的力度比雍正還厲害,而後期花錢如流水,實在是既是個敗家子,也是個坑兒子的典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