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利比亚“淡定哥”?

样花儿


先要点赞答主“马克观察”的回答,他已经把事件的来笼去脉说清楚了,并借他一张图:

确实,在枪声震耳的战斗现场,你唱什么、弹什么根本不可能听到,其实最重要的,不是你唱什么、弹什么,而是唱和弹这个行为的本身。

所以,我更倾向于把它看作是一个现场版的、非常成功的、堪称21世纪经典的当代行为艺术作品。(哈哈)

行为艺术(Action Art)是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出现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从形式上看,可以把其理解为由活动雕塑、行动绘画以及观念艺术等艺术形式与表演艺术的结合。作为后现代艺术以来的一种主流艺术形式,行为艺术本身包含着三个基本的因素:行为(或者行动)(Action)、身体(body)、偶发(happenings)。

所有的行为艺术都是行为艺术家企图反映对当代人类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的思考,比如人性、战争、压迫、环境、社会、反判、人的异化等问题。

这一画面中,行为艺术的三个要素都非常丰满:五个人均有深度的参与(行为),不同的姿势(身体),一次街道中遭遇战(偶发性)。

画面引发的思考也很有意思:抱着吉他与拿着枪正在开火的战士构成强烈的视觉反差(淡定与紧张),居民区与激烈的战斗场面形成张力(安宁与破坏),它是夸张的又是现实的,这不正是艺术家们梦寐以求的场面吗?而这不是表演,是正在发生的事件,更加构成了一种强烈的对现实世界的反讽,引起了人们对艺术与现实、战争与和平、建设与毁灭等等的深刻思考。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行为艺术感,这张照片才引起世界强烈的关注。


西江书画艺术


2011年9月份的利比亚内战交战正酣,当时利比亚反对派全国过渡委员会(NTC)的大部队正在卡扎菲的最后一个据点苏尔特与利政府军正在决战,在当天下午苏尔特枪林弹雨的街头,在反对派方面出现了一位身穿迷彩服头裹着白方巾的“淡定哥”,手持一把大吉他在为队友加油打气,似乎在给队友加BUFF。当时一名法新社记者在相隔战场一个街区的距离上,把这个在战场上罕见的场景拍了下来。



经事后了解,这位“淡定哥”年仅38岁,名叫马索德.比斯维尔,在利比亚内战前是班加西地区的一名商人兼音乐人,由于当时并未接受多少军事训练就匆匆上阵,所以临时起意就抄起了自己的土吉他,唱了一首反对卡扎菲统治的歌曲“My Nation Will Remain the Same”(我的国家永不变)。后来由于爆炸,他的演出被迫中断,但是这一幕被记者定格。



在战争当中唱歌并不是新鲜事,有些时候往往可以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在古代战争当中专门有随军的吟唱诗人,而在现代战争当中有军乐队和文艺兵到前线劳军,比如当初的1941年莫斯科战役期间,莫克罗乌索夫创作的《莫斯科保卫者之歌》为鼓舞士气起到了相当大程度的作用。不过在前线战场进行战斗期间不是帮着打仗而是唱歌,这个“淡定哥”也算是头一份。


根据当时与比斯维尔一起参与战斗的队友描述,其实当时比斯维尔唱歌加成的BUFF并没有加上,因为在战场上隆隆地枪炮声和呼啸而过的子弹声既令人紧张,又难以分神,所以既听不见,也听不到,不说他猪队友就够给面子了。

“当时想听到他的音乐是不可能的,因为当时根本就没有心思听歌曲,到处都是隆隆炮声和子弹从头顶飞过的声音。”


不过比斯维尔不但因战场唱歌成功的出了名,还成功的从一名反对派战士转型成为了一名吟唱诗人,既参与了艾季达比耶的前线劳军,还在的黎波里的广场上为反对派民众尽情欢唱,甚至还专门在社交媒体上设置了账户,专门发表自己编辑的歌曲。


总而言之,在前线战事休息的时候,唱歌是最能缓解战场紧张情绪,且调动士兵士气的行为,不过在战斗过程中,这种行为往往起到了副作用,一来是战场环境太乱,根本听不到,二来则是心思全在战斗当中,不但战机稍纵即逝,而且走神容易被对方干掉。而这第三就是,因为拿着吉他而不是武器负了伤,不但战友看着来气,可能抬担架的医护兵会更来气。


马克观察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利比亚执政当局武装攻占卡扎菲家乡苏尔特的战事仍在激烈进行,然而就在遍布战火硝烟的苏尔特市内街道上,一名手抱吉他弹奏乐曲、士兵装扮的利比亚“淡定哥”成为激烈战场上别具一格的风景。

战争激战正酣,满地都是子弹壳,墙上被子弹打的坑坑洼洼,一名歌手身穿军装,周边的战场好像跟他毫无关系,他忘我的在一旁弹唱,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是一种舍身取义的高尚品格,子弹呼啸而过,他毫不为动,毅然拿起吉他高声歌唱,以此鼓舞自己的战友,用歌声激励他们英勇战斗,而他在战场上手无寸铁,没有任何的防身武器,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据媒体报道,淡定哥是一名音乐人,在利比亚局势紧张之后,他决定加入反对卡扎菲的部队成为一名战士。而因为自己对枪支不熟悉,但又想为战场做贡献,于是他以歌声为子弹,以生命为枪支,奋斗在理想的战场上。

淡定哥的英勇事迹传到网络上后,各界网民开始不淡定了,有的网友怀疑,淡定哥的表现在战场上真的有用吗?立马有网友进行了科学论证,他们通过理论分析认为,音乐对人的行为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高亢的音乐能够激励战士勇敢冲锋,而舒缓的音乐能够放松战士的心情,帮助他们沉着应战。

而有的网友形容这个小组就好像是游戏中的一个队伍,前面冲锋的是肉盾,能够吸引敌人的活力,而淡定哥是辅助,用音乐增加战友的杀伤值,而后面的则是远程,主要负责攻击输出,真是完美的一个战斗组合。

对淡定哥的表现,网友各抒己见,你是怎么看的?欢迎在下面发表您的评论!


大国纵横


“淡定哥”真的淡定么,非也!相信大家都应该听过龚玲娜老师的忐忑,对于这首歌我们在听的时候总感觉是有人疯了一样,而图中所谓的“淡定哥”实际上也属于这种程度的疯。接下来,筱晨给大家分析下,淡定哥为何会以这种形势出现在比利亚军队交火的画面中。

第一点,我们暂且称为环境影响。众所周知,比利亚这个国家经常出现武装分子交火的场面,而平民百姓在这种环境下,也经常会接触到这种场面。可能枪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比较可怕的。因为其随时都能够威胁到我们的生命安全。但对于经常处于战乱饱受战争的国家来说,这对他们就像是家常便饭,在正常不过的事情,如此一来,淡定哥就会显得十分淡定。


第二点,提问者在“淡定哥”这三个字上加了“”充分说明其实提问者是对于淡定哥的一种否认,毕竟是个人在面对枪炮的时候,都不希望危及到自己的生命。但事发突然,抱着吉他的男人还没来得及跑,就被人给抓拍了。也就是说,这丫本来就是想跑的,奈何上镜了。

第三,小咖说助攻,你丫能不能不扯淡。我大学好赖学过吉他,要是电吉他说插上电可以给武装人员助攻,但这哪里接电线了,话筒也没有,怎么扩音?弹出来还没响就被枪声覆盖了。即便是要助攻,也应该和古代一样,找几面鼓用力捶吧。


军武视界


第一眼看到利比亚“淡定哥”照片的时候,不看文字,我以为这是一个电影截图,又或者是一个街头艺术表演。先上原图:

再来看看恶搞版本的:

谁能想象,这是真实发生在战场上的一幕。不得不说,“淡定哥”非常与众不同,用一句经典名言来说:“世人笑我太痴颠,我笑他人看不穿”。在敌军交战如此激烈的情况下,他居然抱着一把吉他在弹奏,这是有多淡定的人才能做到如此从容不迫。

下面,认真讲讲这事:

大概查阅了一下新闻,这事发生时间已经挺久远了,当时两军交锋,突然一位身穿迷你服裹着白头巾的“淡定哥”闯进人们的视野,这位“淡定哥”手里抱着一把吉他,边唱边弹奏,试图为身边的小伙伴们打气加油,而这一罕见又滑稽的场面刚好被当时在场的一名记者拍了下来。

据了解,这位“淡定哥”当时年仅38岁,在利比亚内战之前,他曾是一名音乐人,也是一位商人。在利比亚内战局势紧张后,他觉得必须有所作为,于是并加入了军队,成为了一名战士。但在上战场之前,他从未接受过任何专业的军事训练。

因为自己不熟悉枪支的使用,而又有一腔热血,于是他便抱起了自己的吉他冲上战场,将歌声化为动力,化为子弹,用音乐来激励自己,激励战友。

据说,他当时唱的是一首反对卡扎菲的歌曲,中文名叫:我的国家永不变。其实不用思考我们都能猜测到,战友肯定听不到歌声。毕竟在那个枪林弹雨的紧张时刻,子弹从耳边从身边飞过,谁还有心情去听音乐?
但是,谁又能说他这样做是不对的呢?在那个时刻,其实弹什么都不重要的,重要的是那一份爱国热血之心!

个人觉得这可以看做是一个行为艺术表演,虽夸张又滑稽,但却极具讽刺意味,战场无情,人间有爱!

【以上仅个人观点,若有不同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一木MU。】

读书文史


关于利比亚淡定哥的看法,我认为其中有两点值得深思的。

其一,宗教信仰或者其他信仰。纵观世界各国,由于信仰不同所导致的冲突长久以来无法得到解决,冲突时有发生。信仰有时候甚至能左右政治,有些国家以宗教信仰来掌控国家的政治命运。现在的利比亚战争其实就是最典型的派别信仰斗争导致的政治斗争,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的信仰隔阂导致国家战事连连。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政治分歧也无非是犹太教与伊斯兰教天主教之间的斗争。尤其是在落后国家,这种信仰斗争演绎的淋漓尽致。信仰的表达方式不一定以武器来代替。回看一战二战,欧美战场上不乏缺少牧师的身影,他们拿着宗教礼器,如十字架圣经、圣杯,等物件来回穿梭在战场上为战士祈祷,为死去的战友祈祷,这也是他们代表宗教信仰对战争的表达方式。

其二就是个人的理想信仰,生活在一个战争年代,一个国破家亡的战场,人们都于生命已经没有丝毫的牵挂,他们当中有音乐家,有歌唱家,杀敌也许不是他们愿意做的事情,他们更愿意用自己熟悉的音乐来表达内心的愤怒与不满,回看我们国家在战争年代,也不乏缺少这类能人异士,例如吹冲锋号的号手,手举冲锋旗帜的旗手,他们虽然没有拿起武器杀敌,但是,用他们熟悉的技能和对未来的理想去为自己的战友摇旗呐喊,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抗争,这种对于和平的理想表达方式也是值得认同的。

回看利比亚淡定哥,也许正是这种没有杀敌技能,但是能够运用自己的音乐天赋去为战友鼓舞的人,这种精神也是非常可嘉的!拿吉他与拿武器的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渴望和平,将生死置之度外!




厨妖路小福


每个国家不同的作战方式吧,这个所谓的淡定哥,与其说是勇敢,不如说是:不明智,这等于把作战当成一个游戏了,这种举动实在是问题重重。

为了鼓舞士气,各国都会想办法给士兵创造尽可能好的条件,包括组织娱乐活动,其中之一,组织文艺活动。不仅士兵可以自行组织,许多国家也会组织,职业演员到前线进行慰问演出,我军组建有专门的文工团,美军没有文工团,却可以组织民间人士前往前线,但是这一切都在战斗间隙。

一边是战友正在作战,一边有人在弹琴,按我说,这属于胡闹。作战之中,加入娱乐,这是什么样的作战态度,这表现的更多是没把作战当成一回事,其作战战术技术不严格,什么给前方战友加血加防加准星,也许只能算加乱了。不管怎么说,作战都是很大的风险,这是拿生命开玩笑,枪弹不长眼。在作战时应该专心致志,如此干,有点制造噪音了,战友在作战时,很难会有心情听音乐,眼晴用于观察敌情,耳朵也不会闲着,关注一切声单,音乐声是好听,在战场上,它可不必备之物,其实等于告知对方自已在什么地方,也许寻着音乐声会有迫击炮弹落下!

这也许在我们看来是意外,但是在中东地区,这也不算什么,作战不讲战术,射击全凭感觉,几乎是一种常态,也难怪,以色列能在中东称雄了!实在对手的水平有效,据说,阿军的表现可以气死苏军顾问,以前看似传说,如今真可能了。


麦田军事观察


很拽!很酷!很Q!

老金已经想不出更好的名词来赞美这位淡定哥了!

利比亚这位老兄不仅酷,帅,在流弹飞舞之间让战士们享受音乐之美,自己游走在生与死之间,把淡定二字演绎到了极致!

故事发生在2011年10月11日,起源于突尼斯的阿拉伯之春吹到了利比亚,各地群雄并起,向卡扎菲老家苏尔特进军,枪林弹雨之间,乍现一个手抱吉他的战士,让这场激烈的战斗充满了浪漫的格调,让人们忘却了这是残酷的战争!

据悉这个手抱吉他的士兵是一个音乐人,加入反对卡扎菲的部队之后,便用他擅长的吉他在战友身边弹奏,鼓舞他们战斗!

淡定哥是真正的英雄,视死如归的英雄。


古今战场上不乏这样不用武器的英雄!

在中国的战场上,有一个特殊群体,就是这样的英雄,那就是冲锋在前的旗手!

红军的每次冲锋,都是旗手扛旗在先,直至将红旗插上攻击目标的最高处,

冲锋在前,又扛着大旗,因此有无数的扛旗战士牺牲在胜利的道路上!

一个倒下,就立刻有新的旗手出现,继续冲锋,直到将胜利的红旗插在敌人的阵地上!

开国将军一千多,能征善战的大把,扛旗出身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开国少将丁盛;

在攻克天险娄山关的时候,已经不扛旗担任连指导员的丁盛依旧冲锋在最前面,主席问彭德怀,那人是谁?

彭德怀回答,是丁大胆,

主席说,就是那个扛旗很好的老表嘛,


这是一张现代的旗手照片,故事发生在不远的东方大国反击战。

撑住红旗的是老山主攻团七连五班班长罗仕忠,

1984年4月28日凌晨,罗仕忠所在连队开始向老山主峰发动攻击,罗仕忠被火线批准入党,边打边冲,第一个冲上老山主峰!

将鲜红的军旗插在老山主峰,这时候他的体力接近耗尽,依旧奋力将旗杆撑起!


无论是利比亚的吉他手,还是中国的旗手,古今战场上始终不乏将生死置之度外,视死如归的勇士!他们鼓舞着战士们勇往直前,走向胜利!


你对此有何看法?期待你的点赞和留言:

关注老金看世界,每天都有精彩时局分析!


老金看世界


在利比亚战争爆发的时候,一位手持吉他在弹火横飞的战场上弹奏着音乐的利比亚反对派战士受到了非常多的媒体的关注。一些网友更是给他起了淡定哥的雅称,关于利比亚淡定哥的具体作用,人们也是提出了很多的质疑。一些人认为淡定哥是战场上真正的英雄,能够在枪林弹雨中弹奏着音乐,确实是一种非常高雅的境界。也有人认为淡定哥的存在是军队不可缺的一部分,是军队的一种精神支撑,就像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司号员的号声,古代战争中的战鼓一样。



先来说一下第一种观点,这种观点本身可信性就不高,别人都在拼命打仗,作为士兵的淡定哥却在弹吉他,不要说敌方士兵的子弹不长眼。就算是自己的战友恐怕也不能容忍这种行为,毕竟军队是世界上最讲究纪律性的地方,所以这种行为应该是获得了军队的普遍认同的,而且极有可能是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实各国之间的军队的作战形式是不同的,作战风格也是不尽相同的。也许在我们看来利比亚淡定哥是让人很难理解的,但是在利比亚的战争中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例。有人在利比亚的其他的战场上看到了身背吉他的士兵,这些吉他的作用应该也是鼓舞士气。在中国古代的时候,军队在交战的时候会用战鼓来鼓舞士气。比如说古代比较著名的长勺之战中,就出现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说法,可见音乐在战争中的影响力也是不可小觑的。

而在近代战争中,冲锋号也是一种鼓舞士气的方法,在号声的激励下,士兵往往能够更加忘我的冲锋,杀气敌人来也更加的起劲。因此淡定哥的存在应该是类似于战鼓或者冲锋号的一种激励方式。音乐能够改变人的心情,

淡定哥通过音乐来让本身处于紧张的交战环境下的士兵心情放松下来,更加有利于增加他们的战斗力。战争是无情的,能够在战斗中听着音乐,对于在交战中的士兵来说,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


军武小咖


利比亚战局正酣,一位“淡定哥”却比什么大军阀更加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在现在乱局之下还能保持这样一种乐观的心态,不知道该为利比亚人民的乐观感到同情还是赞赏。

利比亚曾经的枭雄卡扎菲已经葬身在西方和反政府武装手中,而利比亚并没有像利比亚老百姓想象的那样马上迎来民主自由的“黄金时代”,和其他历经“阿拉伯之春”的国家一样,动荡不可避免。他们迎来的不是美好生活,仍然陷入了各大军阀、ISIS、民兵组织、民族团结政府的多方混战之中。仅2017年就有40万无辜平民流离失所,而2011年到现在累计死亡人数已经达到1万多人,受伤人数2万多人,各类袭击爆炸此起彼伏,人道主义危机严重。


淡定哥在街头巷战中能够保持这么淡定,或许是胜利掌握在他这一方,亦或是在残酷硝烟中寻找一点快乐。无论是怎样我们不得而知,只能为利比亚人民祈福吧,但愿他们国家能够早日结束战乱,迎来和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