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酵牛糞能否用於生產雙孢蘑菇?

綠源有機菜


發酵牛糞能否用於生產雙孢蘑菇,牛糞當然可以用於生產雙孢菇,而且採用牛糞來種植雙孢菇成本低、無汙染,操作起來更方便,效益也更好,既能將牛糞變廢為寶,減輕汙染,還能幫農民增加收入,是一個利民的好產業,下面香香就詳細介紹下牛糞生產雙孢菇的技術,以供參考。

栽培季節

由於中低溫型的雙孢菇子實體在22攝氏度以下才能正常生長,因此栽培季節大多是安排在秋冬季,並一直延續到早春,夏季一般都是因為高溫而停止生產,但是由於各地的氣候條件不同,各地可根據當地的氣象資料來確定栽培時期。正常情況下是把當地秋季晝夜平均氣溫穩定在22-25攝氏度的時候定為播種期,然後再往前倒推23天左右就可以定為培養料建堆的日期。

建造菇棚

菇棚一般是按東西走向建設,可根據棚內的高度用水泥柱、木片或竹棍搭起多層的菇床,菇床應按南北的走向搭建,要求每層床架上下間距至少要有60釐米,床寬為80-90釐米,因為要保持床面透氣和防止菇床上積水,所以要在每層床面上鋪上一層尼龍網。另外在每排菇床之間都要留有80釐米以上的通道,菇棚的通風口要設在南北兩面的牆體上,並且要設在兩排菇床之間。由於是多層床架,為了保證通風換氣的效果,所以通風口也要從上向下每隔50-60釐米左右開一個大約25釐米見方的通風口。另外每3-4個菇棚還要安裝一個鍋爐並用管道連接到每個菇棚,用來給菇棚加溫。


培養料堆制發酵

1、原料準備

在培養料堆制發酵前要先準備好牛糞,純度要求達到80%以上,另一種原料是農作物的秸稈或玉米芯,其它的還有一些添加料,包括豆粕和磷肥以及生石灰等。

2、培養料配方

以100平方米種植面積計算需要玉米芯2700公斤、牛糞1500公斤、豆粕100公斤、磷肥100公斤、生石灰40公斤。

3、堆制發酵

培養料一般要經過兩次發酵過程,培養料的堆制發酵又叫做前發酵或第一次發酵,一般需要堆制發酵23-25天左右,所以各地區要根據當地的氣溫變化掌握好培養料的堆制發酵時間。

4、建堆

培養料建堆發酵可以利用菇棚間的空地進行,根據場地大小堆製成高度不超過2.5米,長寬不限的培養料堆,建堆時先把玉米芯和牛糞按比例進行混合堆制,在實際生產中可以按二比一的比例,接著把牛糞和玉米芯混合翻勻,然後再按要求堆起來。在投入原料和翻料建堆的同時為了增加培養料的含水量,要不停的往原料上噴水,一般建堆時要求達到60-75%的含水量。

5、翻堆

在培養料的整個堆制發酵過程中一般要進行四次翻堆,每次翻堆的具體時間主要是根據培養料內的溫度變化來決定的,在堆溫達到70攝氏度以上時進行翻堆,一般在建堆後的4至5天堆溫就可以達到70-80攝氏度,而且一般也不會再上升了。建堆後6-7天開始進行第一次翻堆,在第一次翻堆的時候要同時按比例添加豆粕,方法是先把豆粕撒在料堆的表面,然後再按要求進行翻堆,為了使培養料發酵均勻,翻堆時要使培養料堆上下和內外徹底的交替,翻動後再把料堆按標準的高度堆好繼續發酵。在培養料的發酵過程中最好用塑料布把塑料布把料堆蓋上,防止直接日曬或雨淋。

第一次翻堆後一般間隔5-6天就可以進行第二次翻堆,經過十幾天的發酵培養料的顏色已經變為褐色。在第二次翻堆的時候要同時按比例添加磷肥,然後再按要求進行翻堆。接下來就是再間隔4-5天再進行第三次翻堆,在第三次翻堆的同時按比例添加生石灰。最後在第三次翻堆後再間隔3-4天進行最後一次翻堆,把培養料翻勻,再發酵1-2天時間,整個堆制發酵的過程就結束了。

6、後發酵

後發酵也叫第二次發酵,也就是在第一次發酵結束後把培養料轉運到菇床上,然後中封閉出入口和通風口,再利用鍋爐加熱把蒸汽送入菇棚內,使培養料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進行的再一次發酵。培養料的二次發酵可以促使培養料內養分的進一步轉化,還可以進一步殺滅蟲卵、病毒、雜菌等,充分提高蘑菇的產量和質量,菇床上培養料層的厚度一般掌握在30釐米左右,二次發酵前要先噴一次水將培養料層打透。二次發酵一般需要4-5天的時間,先將溫度維持在58-60攝氏度10個小時,然後降溫到50攝氏度再維持72個小時之後就開始通風降溫,使發酵過程中產生的廢棄及殘留的氨氣排出,在等到廖文料溫降低至28攝氏度以下就可以開始撒播菌種了。

播種

播種前要先噴一次水,把培養料層打透,然後再開始播種,播種的方法就是把揉碎了的菌種撒在培養料的表面,菌種要儘可能均勻的撒在料面上,播種量一般是每平方米播撒一瓶500毫升瓶裝的菌種。

播種後管理

播種後管理的目的是促使菌種萌發菌絲,使菌絲吃透整個培養料層。正常情況下如果料溫能保持在25-26攝氏度,在播種後20-25天左右菌絲就能基本長滿料層,等到我們看到培養料都變成了灰白色,菇床底部都長出菌絲,就說明整個培養料層的菌絲已經長滿了,這時就可以進行覆土了。

覆土

首先要配製好覆土用的混合土,混合土要求吸水、保水、透氣性好,不能用沙壤土、鹽鹼性土壤,一般是使用粘性土壤,同時為了增加透氣性還要在土壤里加入適量的麥殼以及為了提高土壤PH值的生石灰。配製覆土用的混合土要掌握好各種原料的投入比例,配製時要先把土先攤開,然後再把生石灰和麥殼均勻的撒在土壤上,最後把它們充分的混合攪拌均勻。覆土用的混合土中不能有太大的顆粒,所以配製好以後要篩一遍才可以使用。覆土前先把培養料的表面刮平,然後開始覆土,用配製好的混合土均勻的把整個培養料面覆蓋上,厚度掌握在2.5-3釐米,要儘量的使覆土層薄厚一致,覆土完成後雙孢菇的生長就進入發菌期了。

發菌期管理

覆土完成後馬上進行打水,第一次打水一定要打透,要看到培養料的下面滲出水為止,然後隔一天再打第二次水,同樣也要把水打透,把覆土後菇棚內的相對溼度控制在80-90%左右,溫度控制在13-20攝氏度之間。在兩次水打完之後就把整個菇棚完全封閉,促使菌絲體發菌,一般十天左右,托起培養料層就會看到覆土層中已經長滿菌絲了。

但有些菌絲是長在覆土層表面的,這是因為在覆土時土層薄了,所以菌絲就長到表面,這時我們就需要進行第一次補土,把長在表面的菌絲蓋上,補土的厚度掌握在1釐米就可以了。第一次補土後要打一次水,覆土層的含水量控制在20%左右。在第一次補土打水後要將通風口打開進行通風。再過四至五天如果發現覆土層表面還有菌絲就進行第二次補土,之後再打一次水,保證覆土層內沒有幹芯並繼續保持通風就可以等待出菇了。

出菇期管理

覆土後原基分化後形成菇蕾時要保證富土層含水量達到20%,如果發現覆土層表面有缺水發乾的現象就要及時噴水,使空氣相對溼度保持在85-90%。在保證菇棚內的空氣相對溼度和覆土層含水量的情況下,只有調節好通風才能加快出菇,要求白天保持通風,到了夜間就要關閉通風口。如果發現有雙孢菇表皮乾燥、爆裂的情況發生或局部培養料有風乾的現象就應適當減少通風。


採收

在菌蓋直徑達到3-4釐米,菌膜沒破的時候就要採收,採收過晚菌膜就會破裂開傘。採收前一天不要噴水,採收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旋轉法,一般菇密時採用旋轉法,捏住菇蓋把蘑菇輕輕旋轉採下;蘑菇長得稀疏時可採用拔菇法,也就是把蘑菇直接拔出來。雙孢菇在高峰期可以每天採收一次,一潮可採5-7天。雙孢菇不容易保存,採收後要儘快用刀把菇柄切平,去掉雜質後出售。

以上相關闡述,希望對朋友們有所幫助。同時歡迎轉發、點贊、關注,我是“大妹子香香”,感謝您的閱讀!


大妹子香香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發酵牛糞能用於生產雙孢菇,技術如下。 1雙孢菇栽培是利用秸稈和畜禽糞便為主要原料,進行發酵料立體栽培的。目前在我國的栽培基本上都是白色的雙孢菇,雙孢菇又叫口蘑、雙孢蘑菇等。

牛糞種植雙孢菇方法如下:

牛糞、鋸末的發酵:選未變質的鋸末,過篩後在陽光下暴曬2~3天。曬時要攤勻、曬透。然後貯存備用。將牛糞曬乾、打碎後備用。另外,備足碳酸氫銨、磷酸二氫鉀、生石灰[www.nczfJ.com/]、輕質碳酸鈣等輔料。

將牛糞、鋸末,按體積比1:1的比例混合。同時,加入牛糞和鋸末總重量0.3%的碳酸氫銨、2%的磷酸二氫鉀、約2%的生石灰(生石灰的加入量,根據其質量而定,要求混合均勻後,pH值為7.5~8)、2%的輕質碳酸鈣。混合均勻後加水,使水分含量達68%~70%。然後建高1米、寬1.2米,長度不限的料堆。

建好堆後插入溫度計。當溫度上升到75℃左右時進行第一次翻堆(時間約為10 天)。每次翻堆前,給料堆表面噴少,在發酵過程中,若發現料堆的中下部有變黑的趨勢,可用木棍適當打孔通氣。一般翻堆4~5次,時間間隔為10、9、8、7天。若時間來不及,可翻堆3次。發酵完後曬乾備用, 發酵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與處理辦法:

(1)料堆不升溫或升溫緩慢。鋸末發酵不如秸稈升溫快,若發現升溫較慢,可適當加入碳酸氫銨,調節碳氮比,促其升溫。若溫度能升到60℃以上,則不必調節。

(2)料堆中下部變成黑褐色,有異味。這種現象是由缺氧引起的,原因是料堆堆得過大或過實,應抓緊翻堆,翻堆後打孔通氣。 配製培養基 將麥粒煮透後,加入麥粒體積1/4左右的鋸末發酵料,然後加人生石灰。

將pH值調至7.5~8。按幹麥粒的重量,加人1%~2%的輕質碳酸鈣,拌勻後裝瓶。鋸末料必須細碎,不能有大塊,防止因塊內幹心而導致滅菌不徹底裝瓶時要將料充分混合。裝瓶時瓶子要放正,不能過度傾斜。否則,裝瓶後麥粒偏向一側,鋸末偏向一側,裝料後接入菌種。







豫北小石頭


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牛糞栽培雙孢菇的技術。雙孢菇栽培是利用秸稈和畜禽糞便為主要原料,進行發酵料立體栽培的。目前在我國的栽培基本上都是白色的雙孢菇,雙孢菇又叫口蘑、雙孢蘑菇等。

牛糞種植雙孢菇方法如下:

牛糞、鋸末的發酵:選未變質的鋸末,過篩後在陽光下暴曬2~3天。曬時要攤勻、曬透。然後貯存備用。將牛糞曬乾、打碎後備用。另外,備足碳酸氫銨、磷酸二氫鉀、生石灰[www.nczfJ.com/]、輕質碳酸鈣等輔料。

將牛糞、鋸末,按體積比1:1的比例混合。同時,加入牛糞和鋸末總重量0.3%的碳酸氫銨、2%的磷酸二氫鉀、約2%的生石灰(生石灰的加入量,根據其質量而定,要求混合均勻後,pH值為7.5~8)、2%的輕質碳酸鈣。混合均勻後加水,使水分含量達68%~70%。然後建高1米、寬1.2米,長度不限的料堆。

建好堆後插入溫度計。當溫度上升到75℃左右時進行第一次翻堆(時間約為10 天)。每次翻堆前,給料堆表面噴少,在發酵過程中,若發現料堆的中下部有變黑的趨勢,可用木棍適當打孔通氣。一般翻堆4~5次,時間間隔為10、9、8、7天。若時間來不及,可翻堆3次。發酵完後曬乾備用, 發酵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與處理辦法:

(1)料堆不升溫或升溫緩慢。鋸末發酵不如秸稈升溫快,若發現升溫較慢,可適當加入碳酸氫銨,調節碳氮比,促其升溫。若溫度能升到60℃以上,則不必調節。

(2)料堆中下部變成黑褐色,有異味。這種現象是由缺氧引起的,原因是料堆堆得過大或過實,應抓緊翻堆,翻堆後打孔通氣。 配製培養基 將麥粒煮透後,加入麥粒體積1/4左右的鋸末發酵料,然後加人生石灰。

將pH值調至7.5~8。按幹麥粒的重量,加人1%~2%的輕質碳酸鈣,拌勻後裝瓶。鋸末料必須細碎,不能有大塊,防止因塊內幹心而導致滅菌不徹底裝瓶時要將料充分混合。裝瓶時瓶子要放正,不能過度傾斜。否則,裝瓶後麥粒偏向一側,鋸末偏向一側,裝料後接入菌種。











農村巧姐


在蘑菇種植技術中用牛糞配合稻草作為主要的培養料能大幅度降低成本,尤其是對很多牛養殖戶來說更是“種養循環利用”的最好方法,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養殖戶和種植戶的重視,牛糞種蘑菇的方法,

用牛糞拌稻草發酵做基質種植蘑菇,可以種植的品種有雙孢菇、毛頭鬼傘、姬松茸和草菇等。雙孢菇生長速度中偏快,不易結菌被,子實體多單生。毛頭鬼傘分佈於溫帶、亞熱帶潮溼地區,在雨後會迅速成長,多見於草地、樹林,地面,樹根旁較多。姬松茸是一種夏秋生長的腐生菌,生活在高溫、多溼、通風的環境中。草菇是世界上第三大栽培食用。


自由RR539


經過堆肥發酵處理後的發酵牛糞營養豐富,用其代替部分棉籽殼栽培平菇、姬菇、金針菇、白靈菇等側耳屬食用菌,與使用純棉籽殼培養料栽培相比較,食用菌產量基本一致,不僅可以顯著降低栽培成本,還可以減少牛糞造成的環境汙染。

所以說 發酵後的牛糞可以用於生產 雙孢蘑菇。

雙孢蘑菇液體一級菌種優化後的配方和培養條件為3% 12Be麥芽汁,1%玉米粉,硫酸鎂0.05%,磷酸二氫鉀0.08%,少量VB1,培養條件為初始pH值6.5,培養溫度25℃,狀液量90mL/250mL三角瓶,搖床轉速150r/min,培養時間6d;二級擴大液體菌種培養基優化配方為3%麩皮,1%玉米粉;雙孢蘑菇1-5級液體菌種之間生長速度、生物學特性保持穩定,使用二級液體菌種進行10L發酵罐發酵培養。

雙孢蘑菇栽培種麥粒培養基種加入9%左右的麩皮,可以減少麥粒培養基在接種液體菌種後水分過多現象;液體菌種生產固體栽培菌種接種量為1%(7.5mL/瓶),雙孢蘑菇液體菌種製備栽培種與傳統固體菌種製備栽培種在相同放大倍數(240倍)時,二級、三級液體菌種製備的栽培種在麥粒培養基上生長速度提高25%;利用發酵牛糞的雙孢蘑菇栽培料能夠提高單位面積雙孢蘑菇產量14.35%

希望以上這些知識能幫助到你。


維修小師傅


傳統的雙孢蘑菇生產是以稻草、麥秸與家畜牧糞等原材料栽培,須進行一次發酵和二次發酵栽培,一次發酵時間長大20天,所需勞動力多,勞動強度大等,不僅生產成本高,而且難以推廣。牧區牛糞多,勞動力少,需要多用牛糞少用或不用秸稈輕簡化栽培技術。本項目研究了完全利用牛糞不用秸稈栽培雙孢蘑菇技術。本項技術只需簡短一次發酵,再行二次發酵,節省了勞動力,操作簡便,產量和產品質量與傳統栽培方式相當。

牛糞堆積處理 在幹牛糞中加入3%~4%石灰混合均勻後,加入水拌溼,調節含水量至70%~75%,將牛糞堆積在室外,料堆寬2~3m,高1m,長度因地勢而異,覆蓋塑料薄膜保溼發酵,堆積發酵時間為7~10天。

二次發酵 將發酵的牛糞堆放在蘑菇栽培床架上,堆放厚度為30~40cm,並壓平整料面,關閉門窗,自然升溫,當培養料內溫度上升到48~52℃時,維持1~2天。然後,通入蒸汽升高溫度,使培養料內溫度上升到60℃時,保持6~8小時,然後,停止通入蒸汽,降低溫度培養料內溫度,當溫度下降到48℃~52℃時,維持3~5天每天通風1~2次。

播種:當料內溫度下降到26℃時開始播種,將麥粒菌種均勻撒在料面上,輕壓菌種,使其與培養料充分接觸好。然後,關閉門窗,保溫保溼發菌,3天后,菌種已開始萌發並吃料生長時,適當加大通風量,增加新鮮空氣;經過7~10天,當菌絲已生長佈滿料面後,逐漸加大通風量,降低料面水分,並將菇房內空氣相對溼度控制在80%左右,促使菌絲向料內生長,防止菌絲在培養料表面徒長。一般接種18~20天,菌絲可長到料底部。

覆土選擇 選擇前茬沒有生產過食用菌的田地,取耕作層以下的土壤;或者取山林土壤;土壤要求保水和通透性好的壤土,將土壤打碎成細顆粒,直徑1.0cm~1.5cm,並在土壤中加入1.0%~1.5%的石灰粉拌勻,調節pH至7.5左右;或覆蓋泥炭土,泥炭土具有較好的保水性能和通透性,是最理想的覆土材料;此外,還可將泥炭土與耕地土壤混合使用。

覆土 當菌絲長滿料層,並從底部可見到菌絲時,即可覆蓋土壤。覆土方法是:將2/3粗土粒蓋在料面上,厚度為2.5cm~3.0cm,再覆蓋細土粒,厚度為0.8cm~1.0cm,使覆蓋土壤的厚度達到3.5cm~4.0cm。

覆土後管理 覆蓋土壤後的3天內,保持菇房內空氣相對溼度在90%左右,使土壤呈溼潤狀態。之後,適當加大通風量,促使菌絲向土壤中生長。




陳倉紀事


過堆肥發酵處理後的發酵牛糞營養豐富,用其代替部分棉籽殼栽培平菇、姬菇、金針菇、白靈菇等側耳屬食用菌,與使用純棉籽殼培養料栽培相比較,食用菌產量基本一致,不僅可以顯著降低栽培成本,還可以減少牛糞造成的環境汙染。

所以說 發酵後的牛糞可以用於生產 雙孢蘑菇。

雙孢蘑菇液體一級菌種優化後的配方和培養條件為3% 12Be麥芽汁,1%玉米粉,硫酸鎂0.05%,磷酸二氫鉀0.08%,少量VB1,培養條件為初始pH值6.5,培養溫度25℃,狀液量90mL/250mL三角瓶,搖床轉速150r/min,培養時間6d;二級擴大液體菌種培養基優化配方為3%麩皮,1%玉米粉;雙孢蘑菇1-5級液體菌種之間生長速度、生物學特性保持穩定,使用二級液體菌種進行10L發酵罐發酵培養。

雙孢蘑菇栽培種麥粒培養基種加入9%左右的麩皮,可以減少麥粒培養基在接種液體菌種後水分過多現象;液體菌種生產固體栽培菌種接種量為1%(7.5mL/瓶),雙孢蘑菇液體菌種製備栽培種與傳統固體菌種製備栽培種在相同放大倍數(240倍)時,二級、三級液體菌種製備的栽培種在麥粒培養基上生長速度提高25%;利用發酵牛糞的雙孢蘑菇栽培料能夠提高單位面積雙孢蘑菇產量14.35%

希望以上這些知識能幫助到你。


張某人z


 你好。

傳統的雙孢蘑菇生產是以稻草、麥秸與家畜牧糞等原材料栽培,須進行一次發酵和二次發酵栽培,一次發酵時間長大20天,所需勞動力多,勞動強度大等,不僅生產成本高,而且難以推廣。牧區牛糞多,勞動力少,需要多用牛糞少用或不用秸稈輕簡化栽培技術。本項目研究了完全利用牛糞不用秸稈栽培雙孢蘑菇技術。本項技術只需簡短一次發酵,再行二次發酵,節省了勞動力,操作簡便,產量和產品質量與傳統栽培方式相當。

牛糞堆積處理 在幹牛糞中加入3%~4%石灰混合均勻後,加入水拌溼,調節含水量至70%~75%,將牛糞堆積在室外,料堆寬2~3m,高1m,長度因地勢而異,覆蓋塑料薄膜保溼發酵,堆積發酵時間為7~10天。

二次發酵 將發酵的牛糞堆放在蘑菇栽培床架上,堆放厚度為30~40cm,並壓平整料面,關閉門窗,自然升溫,當培養料內溫度上升到48~52℃時,維持1~2天。然後,通入蒸汽升高溫度,使培養料內溫度上升到60℃時,保持6~8小時,然後,停止通入蒸汽,降低溫度培養料內溫度,當溫度下降到48℃~52℃時,維持3~5天每天通風1~2次。

播種:當料內溫度下降到26℃時開始播種,將麥粒菌種均勻撒在料面上,輕壓菌種,使其與培養料充分接觸好。然後,關閉門窗,保溫保溼發菌,3天后,菌種已開始萌發並吃料生長時,適當加大通風量,增加新鮮空氣;經過7~10天,當菌絲已生長佈滿料面後,逐漸加大通風量,降低料面水分,並將菇房內空氣相對溼度控制在80%左右,促使菌絲向料內生長,防止菌絲在培養料表面徒長。一般接種18~20天,菌絲可長到料底部。

覆土選擇 選擇前茬沒有生產過食用菌的田地,取耕作層以下的土壤;或者取山林土壤;土壤要求保水和通透性好的壤土,將土壤打碎成細顆粒,直徑1.0cm~1.5cm,並在土壤中加入1.0%~1.5%的石灰粉拌勻,調節pH至7.5左右;或覆蓋泥炭土,泥炭土具有較好的保水性能和通透性,是最理想的覆土材料;此外,還可將泥炭土與耕地土壤混合使用。

覆土 當菌絲長滿料層,並從底部可見到菌絲時,即可覆蓋土壤。覆土方法是:將2/3粗土粒蓋在料面上,厚度為2.5cm~3.0cm,再覆蓋細土粒,厚度為0.8cm~1.0cm,使覆蓋土壤的厚度達到3.5cm~4.0cm。

覆土後管理 覆蓋土壤後的3天內,保持菇房內空氣相對溼度在90%左右,使土壤呈溼潤狀態。之後,適當加大通風量,促使菌絲向土壤中生長。若土壤含水量較高,溼度大時,應加大通風量,降低溼度,防止菌絲徒長,在土表形成氣生菌絲,影響產量和質量。

出菇管理 (1)誘導出菇:覆土12天后,在土粒間可見菌絲時,及時誘導出菇。通過噴水來促使菌絲扭結形成原基,噴水量以土層溼透而不漏入培養料內為宜,同時加大通風量。當形成黃豆粒大小的菇蕾後,及時噴出菇水,保持土壤呈溼潤狀態,滿足子實體生長的水分和溼度。(2)子實體生長髮育管理:雙孢蘑菇栽培是在秋季接種,在秋、冬、春為出菇期,即在10月至翌年的4月出菇。由於各個季節溫度和生長期不同,因此在出菇管理方法也不同。

秋季出菇管理 秋季是首次出菇,當子實體形成後,將菇房內溫度控制在14~18℃之間。溫度低於10℃時,須做好保溫管理;溫度高於20℃時,打開門窗,加強通風管理,降低溫度。將菇房內空氣相對溼度控制在90%左右,通過噴水來調節溼度,始終保持土壤呈溼潤狀態。噴水量應根據出菇量和氣候來定,噴水要做到輕噴勤噴,菇多多噴,菇少少噴,晴天多噴,陰雨天少噴,忌噴關門水,忌在高溫期間和採菇時噴水。正確處理好噴水、通風和溫度三者之間的關係,是提高產量和質量的關鍵。當子實體菌蓋直徑達到2~5cm,菌膜未破裂時採收。溫度高於20℃時,採收要及時,每天採收2~3次,才能保證產品質量。

採收時,準備裝菇和菇腳的筐,邊採收邊截去菇腳,不同大小的菇,分別裝筐。採收後,整理床面,去除病死菇和殘根,修補土層,噴水補足水分,通風降溫,誘導下一潮菇生長。

冬季管理 冬季氣溫低於10℃時,不出菇。此期間應做好通風,保溫,鬆土、除老根和適當調節水分管理。每週噴水1~2次,保持土壤呈溼潤狀態,不變白;在晴天中午通風,保持菇房內空氣新鮮。在冬季後期,為了讓土層內菌絲恢復生長,應對土層進行一次鬆動,除去失去再生能力的老根。然後,補充水分,每天噴水1~2次,在2~3天內噴水量為3kg/m2左右,同時進行通風換氣,使斷裂的菌絲重新萌發生長。

春季出菇管理:當氣溫回升並穩定在10℃以上時,開始進入出菇管理,春菇出菇期間為3~5月。在3月初開始補水,用5%石灰調製的石灰水來噴灑,用水量為5~9kg/m2。首先噴水補充培養料和土壤中水分,使土壤含水量達到19%~20%,即手捏土能扁,搓得圓,不粘手為度。若土壤和培養料較干時,應重噴一次水,噴水要霖透培養料。然後,做好保溫保溼管理,誘導子實體生長。當子實體生長出來後,噴水以提高環境中溼度為主,使空氣相對溼度達到90%~95%,同時,適當通風,既要菇房內空氣新鮮,又要菌床不幹燥。春菇管理得當,可獲得高產。因春季氣溫變化大,並逐漸升高,易出現薄皮菇和開傘菇,因此春菇採收要及時,才能保證產品質量。





樂悠悠之


先了解生長習性,方法一。雙孢蘑菇屬中溫偏低型。菌絲體的適宜溫度為6℃~32℃,最佳溫度為20℃~28℃。子實體的適宜溫度為8℃~22℃,最佳溫度為14℃~18℃。最佳播種期應在9月5日~15日,以此推算,培養料發酵時間應在8月10日~20日之間。

  種植育種,一、整料接種:將發酵好的培養料搬進大棚,蓋好塑料薄膜和草簾,待料溫降到28℃時開始整料。把培養料在畦床上整成龜背形,每平方米1瓶的菌種搓好後均勻撒播,用木板輕輕拍實,蓋上報紙3天,待菌種萌發後,將報紙掀開,每天逐步開始通風,溫度必須控制在27℃以下。二、覆土:

  從接種到覆土,一般在10天~15天左右,每100平方米需要肥沃土3立方米。先將土用2釐米的篩篩一次,加15公斤石灰拌勻,將含水量調節在16%~18%之間,然後覆土2.5釐米~3釐米。覆土後,每天通風,7天后增加通風時間,這時菇棚的溫度要求在23℃以下,相對溼度在80%~85%之間。

  一培養料配方(以100平方米計算):

  秸稈1500公斤、幹牛糞1000公斤、尿素30公斤、過磷酸鈣32.5公斤、石膏粉30公斤、碳酸鈣20公斤、石灰15公斤。

  二、培養髮酵1.場所選擇:應選擇水源充足,排水方便,靠近菇棚的地方。

  2.建堆:麥秸在建堆前預溼2天,水分調節至70%~73%。先把預溼的麥秸鋪在地面上,厚度為0.3米,寬1.5米,長9米,撒上1/7的尿素,1/7的牛糞。如此一層一層地建完,堆的高度為1.5米,層數為七層。

  3.翻堆:第一次翻堆,建堆7天后開始翻堆,加複合肥、過磷酸鈣,麥秸的含水量為68%~70%。番堆結束後,四周撒上石灰粉。第二次翻堆在第一次翻堆後6天,加石膏粉,但寬度擴大為2米,高度不變,長度自便。如遇雨天及時蓋好薄膜,雨停後馬上掀開。第三次翻堆在第二次翻堆後3天,翻堆時調節pH值為7.2~7.8,培養料含水量為63%~65%。

  三、出菇管理:

  覆土後13天~15天左右,菌絲爬上土面在2/3時,按每平方米噴1.5公斤水,分二天噴完,每次噴完水都要通風1小時以上。5天~7天開始出第一茬菇,這時菇床的相對溼度應保持在90%~95%,待子實體長到豆粒大時,每平方米再噴500克保質水,以勤噴、少噴為主。第一批採菇結束後,停水3天~5天,待菌絲恢復健壯後,同以上管理,第二批菇就能如期出土,一般到次年5月份結束採收,可收6茬~8茬菇。

  價值和效益

  一是雙孢菇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效果。鮮菇蛋白質含量為35%—38%,營養價值是蔬菜和水果的4—12倍,享有“保健食品”和“素中之王”美稱。深受國內市場,尤其是國際市場的青睞。

  二是投資少、見效快、效益高。栽培實踐證明,栽培1平方米的雙孢菇,投資10元左右,一般可產鮮菇20—25斤,按每斤1.5元計算,每平方米可收入30元左右,一畝雙孢菇大棚的收入是糧田收入的10倍以上,且栽培方法比較簡單,群眾容易掌握。

方法二: 栽培料配方以豬糞牛糞、人尿糞、土雜肥等幹糞肥,平菇舊料、少量稻麥草為主要原料,加入少量輔料,如大豆餅、棉子餅、有機肥、尿素、磷肥等可提高產量。配方(以111平方米為例):(1)稻麥草250公斤,尿素15公斤,幹糞肥1000公斤,磷肥25公斤,餅肥100公斤,石膏15公斤,石灰30公斤,碳酸鈣15公斤;(2)稻麥草250公斤,尿素15公斤,幹糞肥1000公斤,有機肥75公斤,餅肥100公斤,石膏15公斤,石灰25公斤,碳酸鈣15公斤;(3)平菇舊料1000公斤,尿素10公斤,幹糞肥1000公斤,有機肥75公斤,餅肥75公斤,石膏15公斤,石灰15公斤,碳酸鈣15公斤。

4、堆料發酵以上配方任選一種,把原料拌勻後堆積在水泥地上,堆成底寬1.2米—1.4米、頂寬1米—1.2米、高1.3米—1.5米、長度不限的梯形,上面每隔30釐米的通氣孔,覆蓋用清潔草簾或塑料膜保溫,待料溫達65℃—75℃時,維持3天—5天后進行翻堆,整個發酵過程只翻2次,翻料時溼度控制在80%左右,pH7.5—8,水分調節採用“一溼二調三看”的原則,即第一次建堆時水分要加足,第二次翻料時調補水分,第三次翻料時要看料的本身乾溼度決定是否加水。

5、營養土準備覆土是奪取蘑菇高產的關鍵技術。由於覆土的質量要求高,必須在播種前10天做好營養土的準備,原則上就地取土,每111平方米的營養土加幹牛糞、豬糞150公斤,草木灰50公斤,用水量比常規要大,反覆拌勻,使土成顆粒型為好,pH值8左右。

6、建畦床播種種菇的場地排水性要好,根據栽培戶的不同情況可以在棚內立體式栽培或平地栽培,也可以露天或林地搞開放式栽培,但必須造棚遮陽,雨天要蓋膜防雨,菇床一般40釐米—60釐米寬,長度不限,床與床之間要留作業道,開好排水溝,床面呈弧形,以便排水,並可增加出菇面積,使用前用石灰灑一遍,並噴37%甲醛200倍液殺菌。將發酵好的培養料均勻的撒在畦床上,將菌種均勻地撒在料表層,每111平方米用種量300瓶—400瓶,最後將營養土均勻覆蓋在菌種上,厚1.5釐米—2釐米,蓋一層薄膜保溫保溼促發菌。

7、發菌及出菇管理春栽播種後隨地溫逐漸增高,床上覆蓋的薄膜白天要揭掉。播種後15天—18天,菌絲可穿透土層,看發菌均勻一致時,揭開薄膜,清理床面補好土,造棚遮陽,根據出菇情況、土層乾溼度及氣候變化靈活調節水分,一般原則:蘑菇多時多噴,菇少時少噴,不見菇不噴;小菇多時多噴,菇大時少噴;晴天多噴,陰天少噴或不噴;靠近門四周多噴,蘑菇中間少噴;重打出菇水,輕打營養水,勤打空氣保溼水,不打超溫水,不打潮尾水;床溫在20℃以上,白天不打水,改夜間噴水。噴水時噴頭應提高,防止噴水時衝傷菌絲和幼菇,空氣溼度保持在90%左右。噴水後要通風換氣,見泥土不發亮了,說明水已吸入土中,方可關棚。溫度高時通風降溫。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謝謝!





農人世界


發酵牛糞能否用於生產雙孢蘑菇,牛糞當然可以用於生產雙孢菇,而且採用牛糞來種植雙孢菇成本低、無汙染,操作起來更方便,效益也更好,既能將牛糞變廢為寶,減輕汙染,還能幫農民增加收入,是一個利民的好產業,下面香香就詳細介紹下牛糞生產雙孢菇的技術,以供參考。

栽培季節

由於中低溫型的雙孢菇子實體在22攝氏度以下才能正常生長,因此栽培季節大多是安排在秋冬季,並一直延續到早春,夏季一般都是因為高溫而停止生產,但是由於各地的氣候條件不同,各地可根據當地的氣象資料來確定栽培時期。正常情況下是把當地秋季晝夜平均氣溫穩定在22-25攝氏度的時候定為播種期,然後再往前倒推23天左右就可以定為培養料建堆的日期。

建造菇棚

菇棚一般是按東西走向建設,可根據棚內的高度用水泥柱、木片或竹棍搭起多層的菇床,菇床應按南北的走向搭建,要求每層床架上下間距至少要有60釐米,床寬為80-90釐米,因為要保持床面透氣和防止菇床上積水,所以要在每層床面上鋪上一層尼龍網。另外在每排菇床之間都要留有80釐米以上的通道,菇棚的通風口要設在南北兩面的牆體上,並且要設在兩排菇床之間。由於是多層床架,為了保證通風換氣的效果,所以通風口也要從上向下每隔50-60釐米左右開一個大約25釐米見方的通風口。另外每3-4個菇棚還要安裝一個鍋爐並用管道連接到每個菇棚,用來給菇棚加溫。

培養料堆制發酵

1、原料準備

在培養料堆制發酵前要先準備好牛糞,純度要求達到80%以上,另一種原料是農作物的秸稈或玉米芯,其它的還有一些添加料,包括豆粕和磷肥以及生石灰等。

2、培養料配方

以100平方米種植面積計算需要玉米芯2700公斤、牛糞1500公斤、豆粕100公斤、磷肥100公斤、生石灰40公斤。

3、堆制發酵

培養料一般要經過兩次發酵過程,培養料的堆制發酵又叫做前發酵或第一次發酵,一般需要堆制發酵23-25天左右,所以各地區要根據當地的氣溫變化掌握好培養料的堆制發酵時間。

4、建堆

培養料建堆發酵可以利用菇棚間的空地進行,根據場地大小堆製成高度不超過2.5米,長寬不限的培養料堆,建堆時先把玉米芯和牛糞按比例進行混合堆制,在實際生產中可以按二比一的比例,接著把牛糞和玉米芯混合翻勻,然後再按要求堆起來。在投入原料和翻料建堆的同時為了增加培養料的含水量,要不停的往原料上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