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 戰疫情,第一殺手鐗


王辰 戰疫情,第一殺手鐧

王辰(1962年8月-),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德州人,畢業於首都醫科大學,現任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

王辰長期從事肺栓塞與肺動脈高壓、呼吸衰竭與呼吸支持技術、新發呼吸道傳染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菸草病學等領域的醫療、教學與研究工作,曾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和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

1985年畢業於首都醫科大學醫療系,獲醫學學士學位。

1991年於同校獲醫學博士學位。

1994年在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醫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

1993年起,歷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呼吸科副主任、副院長、院長,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長,衛生部北京醫院副院長、呼吸中心主任。

2013年2月始任原衛生部、國家衛生計生委科技教育司主持工作副司長,推動國家醫學教育和醫學研究工作。

2014年9月任中日醫院院長。[3]

2018年1月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黨委常委。

2018年5月任中國工程院黨組成員、副院長 。

2018年6月任中國工程院副院長。[4][5]

2018年12月17日,任國家監察委員會第一屆特約監察員,聘期至2023年3月。[6]

中共十九大代表[7];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教科衛體委員會委員[8][9]。

2社會任職

教育部醫學教育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0]

3人物榮譽

2017年5月,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11]

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為代表的新發傳染病防治體系重大創新和技術突破》[12]

2018年10月,王辰院士榮獲“中國醫學遺傳科成立重大貢獻獎”。[13]

4專業特長

肺栓塞,肺動脈高壓,肺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慢支,肺氣腫),呼吸衰竭,戒菸治療,呼吸系統疑難和危重症。

5學術成就

國家呼吸疾病臨床研究中心主任,國家呼吸病學重點學科帶頭人,科技部呼吸與肺循環疾病創新團隊帶頭人,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主任委員,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醫學部榮授院士。

長期從事肺栓塞與肺動脈高壓、呼吸衰竭與呼吸支持技術、新發呼吸道傳染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菸草病學等領域的醫療、教學與研究工作。長於呼吸疑難病與危重症診治。做出序貫機械通氣、肺栓塞減量溶栓療法、確證中藥對流感療效等多項創新並進入國際指南,指導改善臨床實踐。以嚴格的流行病學調查首次明確我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達1億,成人哮喘患者逾4500萬,為制定防治政策提供科學根據。

任英國醫學雜誌(BMJ)編輯指導委員會委員,Chest編委,ClinicalRespiratoryJournal主編,ChinsesMedicalJournal主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柳葉刀》等國際權威醫學期刊發表論著100餘篇。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項。獲世界衛生組織控煙傑出貢獻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擔國家及國際重要研究項目10餘項。在New Engl J Med、Lancet等國際權威期刊發表論文200餘篇。主編專著《肺栓塞》《呼吸支持技術》《中國慢性呼吸疾病流行狀況與防治策略》與國家規劃教材《內科學》《危重症醫學》等10餘部。

在2003年SARS暴發和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中,擔任北京和全國臨床專家組組長,制定系列診療規程,在臨床一線救治大量患者。

堅定推進控制吸菸,是我國控煙工作的主要推動者之一。創立我國臨床戒菸體系,制訂《中國臨床戒菸指南》,主持撰寫《中國吸菸危害健康報告》。

曾主持原衛生部和原國家衛生計生委科技教育司工作,推行建立國家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和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倡導推動國家臨床醫學研究體系建設和能力提升。

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以來,著力佈局建設由境內外傑出研究創新單元組成的國家醫學科技創新體系;開啟接納多學科本科畢業生學醫的“4+4”新型八年制臨床醫學教育模式;創立“卓越護理人才貫通培養改革試點班”;率先將有利於吸引全球優秀人才加盟學校的準聘長聘(Tenure-track)教職制度引入國內醫學院校。以上系列舉措有力推動作為國家最高醫學研究和教育機構的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的變革發展,使之成為我國醫學衛生健康事業前進的先進思想源和強勁動力源。

6學術活動

開幕式後,王辰院士應邀做“以住院醫師和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促進行業發展”的主題報告。他首先介紹了中國臨床醫生培養與職業規劃的現狀,在現時代的背景下,醫學遺傳科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已經不侷限於經典的遺傳病,在基礎研究、兒童遺傳病、婦幼保健、出生缺陷防控、腫瘤、心血管、呼吸等各個領域均發揮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他介紹了Johns Hopkins Medicine醫學遺傳學臨床醫生培養體系和經驗,他希望參照國外成熟的醫學遺傳學科培養體系,建設適合中國國情的專科醫生培訓體系。他對醫學遺傳醫師及醫學遺傳診斷實驗室專業培訓計劃提出了建議,提出了中國遺傳學科發展的“三駕馬車”,分別為——人的培養:住培、專陪;專修,單修;科室建設:臨床遺傳科的規範化建設;行業發展:專科醫聯體建設。[13]

7管理經驗

具有朝陽醫院、北京醫院和中日醫院三家大型綜合醫院的領導和管理工作經驗,在學科建設和醫院發展上取得顯著業績。曾主持原衛生部和國家衛生計生委科技教育司工作,推動建立國家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和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倡導國家臨床醫學研究體系和能力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