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里,邬思道说叛军主力在法轮寺,说什么灯下黑,啥意思?

哈哈哈哈968


雍正即位后最大的挑战除了八爷党的掣肘,就是西北罗卜藏丹津叛军。为了剿灭这股心腹之患,雍正除了将自己的心腹年羹尧扶上西北抚远大将军的宝座外,就是倾全国之力保障年羹尧的粮草供应。可是在长达一年时间里,年羹尧就是没有能找到叛军的主力,这可急坏了雍正,因为当时国库本身就很拮据,无限期这样推下去,雍正的宝座恐怕就坐不稳了。

我们在《雍正王朝》里看到,年羹尧为了找到叛军主力,也是每天派出了几十波人马去寻找,可还是没有任何消息。一怒之下,年羹尧除了将派出去的探子们杀了外,还牵连到了全国各地运送粮草的官吏。在人人自危的情况下,当时已经在河南巡抚田文镜帐下效力的邬思道接下了这个运粮的重任,毫不预兆的出现在了西北大营外。

邬思道和年羹尧都是辅佐雍正上位的关键人物,一个在幕后,一个在台前。年羹尧不清楚邬思道已经离开京城,还以为邬思道是雍正的人,对于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邬思道,年羹尧收敛起了过去在军营里的狂妄和跋扈,很谦虚的做起了学生。接下来的对话里,邬思道提出“灯下黑”的理论。“灯下黑”其实就是煤油灯在照明时,由于灯罩的原因,使得自身附近的区域成为了阴影。邬思道也直接指出了叛军在法轮寺附近,使得年羹尧找到了叛军,打赢了这场来之不易的战斗。

可我们不解,为什么远在河南的邬思道却知道叛军在法轮寺附近呢?

其实很好理解。因为当时的青海已经被年羹尧包围的水泄不通,整整围困了一年。年羹尧大军的吃喝用度都成为了朝廷的负担,而叛军自身的吃喝问题难道就不是问题吗?要知道,青海在自古以来就是贫瘠之地,叛军的十几万大军吃什么喝什么呢?无疑,叛军的供养还是年羹尧在提供,年羹尧是想“养寇自重”罢了,当然,邬思道没有明说。再加上叛军都是有宗教信仰的人,法轮寺在当时无疑是最合适的地方。

另外,邬思道说叛军在法轮寺附近,其实也是一种猜测,邬思道最重要的来意其实还是想间接告诉年羹尧:你这个仗不能拖了,雍正快顶不住了。如果雍正皇帝倒台了,你年羹尧第一个就要被拿来祭旗,你和雍正是唇亡齿寒的关系,还不快快行动起来。

有了这种紧迫感,年羹尧还能不迅速的去决战吗?毕竟年羹尧不清楚邬思道是不是雍正派过来的,既然邬思道已经把话说明了,年羹尧知道不能再拖了。

当然,邬思道来西北大营肯定瞒不过雍正的耳目,雍正得知邬思道还对自己如此效忠,或许也就是在此时决定放邬思道一马的吧。

看到这里,你觉得邬思道为什么知道叛军主力在法轮寺呢?欢迎留言评论。


历史局中人


《雍正王朝》中:抚远大将军年羹尧率领清军的二十多万万精锐,将整个青海围的水泄不通。每天都派出几十波斥候去找青海叛军的主力寻求决战。但最后依然没有找到,这样的日子一拖就是一年。

一年之后来了一位邬思道先生,他与年大将军曾是旧相识,在雍正帝还是王爷的时候,就投在雍正门下。这位邬思道先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心。

他来到青海西宁后,与年羹尧在喝酒的时候,轻描淡写地在地图指出了叛军的位置在法伦寺。当时地图上放着一盏油灯,油灯的阴影正好把法轮寺这个地方给遮挡起来了。所以邬思道说这就是灯下黑。

今天我们还是说三个问题:

1.年羹尧用了一年的时间,为什么死活找不到叛军的位置?

2.邬思道千里迢迢从河南来到西宁,为什么他知道叛军位置?

3.为什么叛军会在法轮寺?

第一个问题:年羹尧怎么就死活找不到叛军的位置?

1年多,年羹尧大将军在耗费了无数人力物力财力兵力之后,依然都没有找到青海叛军的位置。真的找不到吗?

为了平定叛乱,雍正帝集全国之力,来围剿叛军。二十几万官兵,每天的粮食军饷就得10多万两银子。年羹尧作为西北抚远大将军,这是一个肥缺中的肥缺。捞油水,吃空饷,又是西北的土皇帝,只要叛军一日未被剿灭,年羹尧的大将军就能多当一日,这神仙般的日子就能多过一天。


所以并不是年羹尧找不到叛军,而是他不想去,不愿意去找,甚至可以说他知道在哪,但不想去动。这就是传说中的养匪自重。


永远不能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年大将军是清醒的,他很清楚一旦叛军被剿灭,狡兔死,走狗就要烹了。所以他不能找,不想找,不会找,找不到。


第二个问题:邬思道千里迢迢从河南来到西宁,为什么他知道叛军位置?

邬思道是谁?怎么就这么大能耐?

《雍正王朝》邬思道的身份很特殊,他是一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心的半仙式人物,他曾经作为雍正帝的军师,帮助雍正获得了皇帝位。与年羹尧也都是老朋友。雍正以师礼来待他。包括雍正新政中的: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以及火耗归功这些政策都是邬思道提出的。


后来雍正登基后,邬思道到了河南田文镜府里做幕僚。借着押粮食的公差,来到了西宁,帮助年羹尧找到了叛军的位置。

他是一个瘸子,腿脚不方便,为什么主动千里迢迢的来到青海年羹尧这里来告诉年羹尧叛军的位置吗?写封信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亲自来?再说,他怎么就知道这么机密的事??

我觉得邬思道并非完全知道叛军的位置,而是他摸透了年羹尧的心。

青海的罗卜藏丹增叛乱,清政府派了二十几万大军,将整个青海围得似水泄不通。

青海的冬天可不像东南沿海,天气严寒不说还缺衣少粮,叛军几万人,他们也需要吃喝。可就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清军围困了一年,叛军竟然还能主动出击。邬思道分析叛军的位置,并不是靠着情报去分析,而是他揣摩透了年羹尧的人心。

他的内心独白可能是这样:

亮工啊“养匪自重”要适可而止了。国家已经供不起你的消耗了。我一个瘸子,能到西宁,这是皇帝授意的。就是告诉你,皇帝已经很着急,很愤怒了。告诉你不要再拖延了,皇帝的耐心已经没有了。


果然,1个月后,决战,大胜。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叛军会在法仑寺?

法仑寺离着年羹尧的西北大营只有100里不到,虽说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地方,但是叛军几万人在20多万大军的层层包围下,粮食问题肯定是个大问题。


在《雍正王朝》有这样一个细节描写:

说年羹尧为了吃到新鲜的蔬菜,有2000多人的部队,专门从四川往青海运送蔬菜和粮食。

2000多人一次性可以运送多少粮食蔬菜?年羹尧的炒白菜就算只吃菜心,那他也吃不完这么多的粮食。那这些粮食去哪里了呢

请注意:年羹尧手下部队的军粮是由各省来提供的,并不是他这2000多人的队伍来自行搬运的。所以我判断这2000多名士兵他们所运送的粮食和蔬菜,就是为了与叛军做交易的,前文刚说了年羹尧有养匪自重的嫌疑。

而法伦寺离年羹尧的大营距离不到100里。解释通了

........

这才是真正的灯下黑。


少校柳下惠


先来解释一下什么叫做灯下黑,所谓灯下黑就是指灯具在照明时由于被自身遮挡,在灯下产生了阴暗区域。其实邬先生所说的灯下黑就是指的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对发生在身边很近事物和事件没有看见和察觉,最终导致了青海的罗卜藏丹津叛军在清军的眼皮子地下的法门寺长时间隐藏而没被发现。

青海的罗卜藏丹津叛军是清朝的心腹大患

罗卜藏丹津叛军是清朝的心腹大患,他常年在青海西藏以及新疆活动对清朝的边疆稳定威胁极大,康熙帝晚年就想除掉他,但因为皇帝年老和诸皇子为了争夺帝位相互倾轧最终没能实现。

雍正帝继位后首先把解决西北边患作为军机第一要务,可谓是举全国之力支援西北用兵,只可惜罗卜藏丹津熟知青海地域同年羹尧的清军主力玩起了藏猫猫,导致清军无法同叛军主力决战。

此时的年羹尧在西北跋扈异常,作为供应粮草的河南省竟然没有官员愿意去送粮,河南巡抚田文静一筹莫展,此时的智囊邬先生毛遂自荐给年羹尧去送粮。很多人觉得邬先生此去是凶多吉少,但邬先生自信的说道和年羹尧的交情很深就欣然前往了西北大营。

邬先生给年羹尧带来了胜利的希望

到达西北大营的邬先生受到了年羹尧的热情款待,邬先生提醒年羹尧,西北一战非必胜不可因为雍正帝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都寄望到了这一战。年羹尧深知此战的重要性可惜他苦于找不到叛军的主力而迟迟不能决战,当然年羹尧也知道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因此他也不想立即将罗卜藏丹津叛军剿灭。

邬先生审时度势将自己的想法全盘脱出,并说出了叛军主力就在法门寺,因为是在夜里说的这事旁边正好有一盏灯照亮地图,而法门寺就是灯下黑的地方。邬先生提醒年羹尧正是因为法门寺在八旗军的眼皮子底下,最终才使得年大将军对这个地方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所以叛军就安然的继续生存。

一语惊醒梦中人,年羹尧立即部署了对法门寺叛军的合围并取得了这场战役的最终胜利,年大将军也因为西北战功在回到北京后受到了雍正帝的热情接待。

年羹尧真的不知道叛军在法门寺吗?

常年带兵的年羹尧熟知兵法也善于用计,为什么他就没有想到叛军主力在法门寺呢?非要让邬先生点破呢?其实从血洗江夏镇来看,以年羹尧的狠准稳打败叛军可谓是轻而易举,他之所以放着不打就是为了考虑自己未来的退路,叛军解决了自己就没有了用武之地,功高震主是很难全身而退的。

邬先生远在河南怎么知道叛军主力的位置呢?很显然以邬先生的睿智加上对年羹尧内心的解读其实他已经明白年羹尧的真实想法,只不过从大局出发从雍正帝的角度思考,他不得不点名说破敦促年羹尧完成西北叛军的决战。

因此这场灯下黑不过是权臣和皇帝的一场博弈罢了,从其结果看年羹尧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只可惜他自恃功高而无视皇权,最终被雍正帝赐死。邬先生也因为灯下黑的锦囊让自己变得更加赛诸葛,从读人心上说他是个睿智异常的人!


秋雨鲁北说历史


小玥来回答:

因为年羹尧说周围该搜的地方都搜过了,都没有发现叛军的影子。既然年羹尧这么说,那么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年羹尧说假话,实际没有仔细搜,年羹尧会不会在这件事情上对邬先生说假话?不会!那么只能说年羹尧说的是真话,难道叛军人间蒸发了?显然不会,那么叛军可能就是躲在年羹尧想不到的,根本就不会去搜的地方。邬先生据此推断叛军应该就藏在年羹尧大军的附近,所谓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就利用年羹尧想不到这一点!并且这个地方要好藏兵。结果邬先生根据地图就找到了这个可能的地方。

自古兵家之道,已多变诡异著称,年羹尧多以自负自居,万万没有想到敌人竟然藏在他的眼皮底下。而邬思道明察秋毫,善于攻心,推理思维甚为缜密,便很容易把叛军主力揪出来。当然这也是剧情需要...



小玥历史


我是起居郎,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年羹尧西北平叛,一年时间合围叛军,但是却找不到主力,无法歼敌,每天耗费二十万两白银开支,国库已被掏空,满朝文武都在看着雍正和年羹尧,一旦失败八爷党就会趁机难。



这时邬思道以压克粮的名义来到西北大营,他讲话分三步,让年信服并依计行事,也留下了“灯下黑”这个耐人寻味得故事。




第一步,明确分析形势,明着说失败对年羹尧是死路一条,暗着告诉年羹尧捞好处占便宜,是要有相应的功绩的,占皇帝的便宜尤其要有度,养匪为患可以,可要只有这一招可吃不开,皇帝现在要结果了。

第二步,换位思考,叛军十几万大军也需要粮草,年表示要立马切断粮草通道,但是邬又把话峰一转,说现在断粮道已晚,目前最紧急是找到敌军主力,你年羹尧缺粮可以跟朝廷要,叛军缺粮会从谁那获得?都一年多了,叛军要是没人养着,绝不可能比你年羹尧沉得住气,见好就收吧。



第三步,分析地形,周边地点全部侦查也没看到主力,青海这苦寒之地,可不是处处都能养活几万叛军的,隐匿的地方就那几块,你来个说啥也找不着,说明这伙叛军你手拿把攥,就看你什么时候摊牌了,灯下黑这个说法是给年一个台阶,可以从养寇这头猛虎上下来。其次暗示影子就是影子,看着黑可没有力量,灯要是换个位置,影子什么也遮不住,是自己给灯换位置,还是让皇帝给灯换位置,性质就大不一样了,聪明的年羹尧听懂了,选择了接受邬先生的建议,马上决战,至于杀侦查兵和假装恍然大悟状,只是一场戏而已。



总结: 邬上来就分析现在形势,意在破冰,做出断粮草判断,这个普通人也能看出,邬推断敌军主力位置,是自己与众不同的意见,邬可能不了解叛军,可他了解年羹尧,更了解皇帝,他二人的想要什么,怎么找到二人利益的结合点,从而产生一个让皇帝和年羹尧都接受的结果,这才是邬思道的过人之处。


起居郎杂记


邬思道身为雍正王朝世界之中的bug存在,如果不做点神乎其神的事情,还真当不起这个称呼的。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邬思道自河南远道而来,虽居庙堂之远,距前线千里。但毕竟是心怀天下,当时他身为河南巡抚田文镜的幕僚,接触的资料肯定更全面,对于当时的局势肯定会提前分析个七七八八的,自然有把握去帮年羹尧。

年羹尧当时说了已经形成了关门打狗之势,那么范围已经是限定于青海一省了。(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罗卜藏丹曾的十几万兵马,竟然找不到。对于邬思道来说,肯定很好找到猫腻了,于是看了看地图就感觉到叛军在不远处的法轮寺。

邬思道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一是他剧中的灯下黑原因。二是青海地域多是信仰的黄教,而法轮寺的名字一听就知道是属于黄教范围的寺庙,叛军躲在这种神圣之地,一般人还真的想不到。三是法轮寺身为黄教圣地,无论是隐藏还是收集粮草都极为方便。

按照邬思道近乎于妖的智商,又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猜出叛军在哪里还是很容易的。





清醒的人最荒唐282


法仑寺不是寺庙,他是一个地名,这个地方是寸草不生的戈壁滩。由于罗卜藏丹增带领的是骑兵必须逐草而居,而这个地方又在自己眼皮底下,因此年羹尧压根就想不到罗卜藏丹增会藏在这个大违常理的地方。


我用余生回答你


咋一听有道理,仔细想想不可能,几万叛军,什么样的寺庙能藏这么多人,还不让人发现


用户4309590019492


灯下黑就是眼皮子底下,最不会引人注意


黄敏1234


在眼皮子底下没看见!天天看别人的衣服脏,却没有发现自己的鞋子也有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