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城打死蒙古大汗蒙哥的南宋名将王坚,他和他的后人下场如何?

極端者


700多年前,嘉陵江上仅2.5平方公里、弹丸之地的钓鱼城震惊世界。

纵横天下的蒙古帝国大军,苦战36年,交锋大小200余仗,终未能前进一步,当时世界第一军事强国元首蒙哥折戟于此,年仅50岁。

此战直接改写世界格局,蒙哥死后,各路蒙军主帅为争夺汗位,停止向亚、欧、非方向的进攻而折返漠北,钓鱼城也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上帝折鞭处”、“东方麦加城”,可谓是拯救了欧亚,改变了世界。

1254年,王坚被宋廷任命为兴元都统兼知合州,又对城墙等又进行加高增厚,在冷兵器时代,这就是铜墙铁壁。

南宋军民在城内开地种田,深凿水井,建立了给自足的生产供应体系,并在城内囤积了大量的军用物资,做好了持久抗战的准备。

1258年,蒙古大军兵分三路攻打南宋,蒙哥亲自统帅的中路军所向披靡,很快兵临钓鱼城,其间多次攻城,均有失败告终,1259年6月,蒙哥亲自擂鼓助战,激战之时,王坚命人放炮将其击成重伤。次日又将池中两条30斤重的鲜鱼做成面饼投掷城下蒙古军,且致信蒙哥"尔再攻十年,城亦不可得"。

蒙哥伤后,伤痛迸发,不久暴毙而亡,而蒙古此次攻宋就此告终。

不久,南宋奸相贾似道推行所谓的“打算法”,向士璧、杜庶、曹世雄等名将屈死狱中,在钓鱼城立下盖世奇功的王坚同样受到的打压和排挤,1264年3月,郁愤而卒。“合州军民闻坚卒,立庙祀之,并建碑记其功,坚以鱼台一柱支半壁”迄今犹存,宋蒙钓鱼城之战改写了欧亚历史。王坚率领合州居民坚守孤城36年,成为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不屈不挠的精神蜚声寰宇。

1275年,蒙元在丞相伯颜的率领下大举侵犯南宋,王坚之子王安节奉命坚守常州,在坚守两个多月后,因孤立无援,常州最终被蒙军攻破。

城破之后,王安节仍率军与元军开展巷战,最终因伤被俘,元军诱他投降被拒,被杀殉国。伯颜愤恨下令屠城,全城只有7人因为趴在桥下而幸免于难。

伯颜多年后,仍不免赞叹常州是“纸城铁人”。

王坚一家满门忠烈。


美丽青春您真痘


南宋末年,抗击蒙元入侵的战斗中,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志士,其中,就有守卫钓鱼城击毙蒙哥和守卫常州抗击伯颜的父子两代英雄:王坚、王安节。

这对父子命运如何?

且听小奔说来。

一、王坚守卫钓鱼城蒙哥殒命

钓鱼城的守将为王坚,原是南宋名将孟珙的部将。孟珙担任四川宣抚使时,王坚随军入蜀,后曾参加蜀帅余玠指挥的北伐汉中之役,战功卓著。

1254年,王坚被宋廷任命为兴元都统兼知合州,到任后动用合州所属的五个县十七万民夫再次完善城防,并在城内挖掘水池,并开井92眼。至此,四川边很多老百姓为了躲避兵乱来到这里,钓鱼城成为屏蔽重庆的军事重镇。

王坚还在钓鱼山的南北面各筑一条“一字城”伸至江面,城外还有两道一字城,一道从小东门通往嘉陵江心,一道从出奇门通道嘉陵江边。其作用在于阻碍城外敌军运动,同时城内守军又可通过外城墙运动至一字城墙拒敌,与外城墙形成夹角交叉攻击点。此外,王坚还在江边修建水师码头,经常在江上布置数百艘战船以加强对山城的警戒。

王坚的精心打造付出了意想不到的回报,就是这么一座不起眼的小城,奇迹般地挡住了威震世界的蒙古大军长达半年之久。

城中军民同仇敌忾,士气高昂,就连远在临安的远在临安的宋理宗颁布诏书对王坚予以称赞:

婴城固守,百战弥厉,节义为蜀列城之冠。

但是南宋在挫败蒙哥灭宋的计划后,却再次刻意压制武将,推行所谓的“打算法”,最后,向士璧、杜庶、曹世雄等名将皆被夺官下狱,最后死于狱中。

在钓鱼城立下盖世奇功的王坚,也被罢兵权,调知和州,不久,王坚即抑郁而死。

此外,还逼反了刘整,这么一个改变南宋国运的人。

二、王坚之子王安节保卫常州殉国

1275年,蒙元大举侵犯南宋,沿江之下势如破竹,宋廷命姚訔为知常州,陈炤为通判,同时派浙西副都监王安节(抗击蒙哥汗的钓鱼城守将王坚之子)率军加强守城。

宋代的常州就是今天的武进,守将王安节是钓鱼城王坚的儿子,他守城也很有办法,常州城墙本身不太坚固,壕沟也不太深。王安节命人在城外竖起木栅栏和城墙形成夹城用以抵抗元军,城内护国寺长老也组织了五百名僧兵参与守城。

宋军还通过主动出击,半路设伏,内外夹击等手段歼灭了元军一半以上。

元军本来以为常州可以轻而易举的拿下,但在王安节等人所组成的团队的带领下,元军前后围攻了两个月居然拿这块硬骨头毫无办法,久攻不克以后不得不逐渐增兵。

此时,溧水、溧阳,东坝(今南京高淳东)、广德、四安镇(今浙江安吉北)等地已先后被元军攻克,常州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可惜常州地形和钓鱼城无法比拟,在二十万优势蒙军的围攻以及蒙军主帅的亲自指挥下,常州最终被蒙军攻破。

常州知府姚訔冲上城头指挥将士拼死力战,英勇战死。僧人万安、莫谦之等举起“降魔”大旗,杀向南门,500僧人兵全部战死。

城破之后,王安节、陈炤、胡应炎等人率领军队继续与元军开展巷战,最终因寡不敌众,先后殉国。

王安节双手挥刀使得密不透风,先后杀死了几十名元军,最后力因为左腿被伤不能站立被俘获,元军将帅惊叹地问那个勇士是谁,并威胁他投降,他大声叱骂说,

“你们不知道守卫合州城的王节度使吗?那就是我的父亲,我怎么会背叛大宋辱没祖先的名声呢?”

于是也被杀害。

元军攻破常州后,伯颜愤恨城内军民的长期抵抗,下令屠城,常州军民被杀几尽,全城只有7人因为趴在桥下而幸免于难。

常州之战,参与进攻的元将均为不二之精锐,伯颜以下有右丞相阿塔海,代理枢密院的怀都,都元帅张拔都,进攻樊城“勇敢出诸军右”的完者都,还有在焦山战斗中“冒流矢沿流麈战八十里,身被数伤,裹伤殊死战”的昭勇大将军忽刺出和忽必烈尝识的管军总把百家奴,炮水手元帅张君佐。

还有叛将吕文焕、范文虎,也参加了进攻常州的战斗。

而参与防御的宋军仅仅是两万多没有作战经验的义兵和数千淮军,就是这样一支临时拼凑起来的军队英勇不屈的坚守常州长达两个月之久。

伯颜多年后对别人提到常州,也感叹地说,“纸城铁人”。


小奔说史


历史总是让人唏嘘不已,因为“好人总不能长命”,“奸臣总是当道”。

对于南宋名将王坚来说亦是如此。他一心保家卫国,抵抗蒙古对南宋的入侵。更有在钓鱼城的丰功伟绩,可是,依然避免不了奸臣贾似道的构陷。

一代名将郁郁而终!

在公元1259年,王坚任四川钓鱼城守将,从元月开始,蒙古大汉蒙哥就率领大军对钓鱼城进行了攻击,王坚率部坚决抵抗,数次击退了蒙军的进攻。王坚部于七月用土炮击中了大汉蒙哥,而身受重伤,进攻钓鱼城的战役宣告失败,蒙哥也因伤势过重而亡。


忽必烈一部听到蒙哥去世的消息也撤军,为南宋换来了二十年的喘息时间。

公元1260年,王坚升任节度使。四年后,受到奸相贾似道的打压和排挤,官职一降再降,后无法施展抱负,郁郁而终。

虎父无犬子,常州血战拒降而亡

王坚有五个儿子,都当了官,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坚守常州的王安节。

公元1275年,王安节从驻守的江陵转任到常州,阻击东进的元军,在长达数月的防守中,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王安节率部坚决抵抗,在援助断绝、粮草将尽后,城破被俘,王安节拒降被杀!

老爹英雄儿好汉,可惜生不逢时。只余空空的一腔报国之情。

我是xiaoZ弹史,翻看滚滚烟尘,知晓横趣点点。欢迎【关注】我,一起寻找历史中的真我!


xiaoZ弹史


王坚是抗击蒙军的南宋名将,他曾在钓鱼城加固城池主持防务。后来蒙古兵分三路攻击南宋。那时蒙古大汗蒙哥亲自到钓鱼城指挥战斗,但是却受到了王坚的坚决抵抗。蒙哥曾派人去招降王坚,但王坚却杀了蒙古派去的人。之后蒙军攻打九月也不能攻下城池,而主要的是连蒙古大汗蒙哥也被炮火所伤,没多久就去世了。蒙哥去世后,一则群龙无首,二则蒙古争夺汗位,所以蒙古被迫撤军。这就是著名的钓鱼城之战。


当时蒙古扩张的很快,但因为钓鱼城之战,不仅延续了宋祚,而且还缓解了蒙古对欧亚带来的战祸,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蒙古向非洲扩张。故而钓鱼城也成了一个非常著名的的地方,有“上帝折鞭处”之名。

那王坚和他的后人如何呢?

众所周知,蒙哥虽然去世了,也延续了南宋朝一段时间,但是历史的结果,南宋最终还是被灭亡了。

而王坚在蒙古军撤退后,曾因功被封为清水县开国伯、宁远军节度使。然而那时的南宋朝终究是政治不明,后来贾似道因为王坚战功大,所以就猜忌王坚,于是就让皇帝把王坚调回京城。当时贾似道是朝中的权臣人物,而王坚却受到了他的排挤,可想而知王坚是郁郁不得志的。结果王坚就郁愤而死。当然王坚这个结局虽然是因郁愤而亡,但毕竟不是被杀。王坚去世后,谥号为忠壮。

当然,王坚带领合州人们坚守三十六年,他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敬佩的。


王坚有一子,名为王安节。后来在元朝丞相伯颜攻下常州时,王安节在巷战时受伤被擒,被擒后的王安节拒降则被杀以身殉国。


中孚鉴


蒙古征服欧亚各国时间非常短,而灭亡南宋用了整整半个世纪!史料记载,那些文弱书生也都拿起武器为国捐躯。

其中就有这么一座城,在他的守将带领下坚守36年之久。期间还打死了蒙古大汗蒙哥,蒙哥的死让正处于大扩张的蒙古人,为了争夺汗位而在全世界范围内战略收缩。这让欧洲人高呼“钓鱼城”为“上帝折鞭之处”,可谓是拯救了世界,改变了欧亚历史。也有人说,他因此而为南宋续命20年。

蒙古人凶残暴虐,睚眦必报,对于打死他们大汗的敌人自然不会放过。可惜历史上总会出现这样一个怪现象:敌人费尽心机都办不成的事情,被一些汉奸走狗从内部做到了。因此,蒙古人根本不必亲自动手,自然有人为他们代劳了。

宋朝皇帝都一个尿性,自己身为武将夺了别人的江山,也害怕别人有样学样。皇帝害怕武将坐大夺了自己的江山,文官也和皇帝沆瀣一气,害怕武人夺了自己的利益,一起打压武人。

他们对待岳飞、孟珙如此,对待王坚也是如此。

王坚在打死蒙哥后,因功升为宁远军节度使,后来又调任湖北安抚使等职位。因为遭到贾似道的排斥,景定四年三月,改任河洲知州监管内安使。景定五年三月,王坚在任上郁郁而终,南宋朝廷赠谥号“忠壮”。

王坚还有个儿子叫王安节的,也是一位英雄。王安节从小跟随父亲南征北战,是以“少从其父守合州有功”入官,到宋度宗的时候,已经是东南第七副将。

南宋灭亡时,王安节镇守常州。蒙古军队连续攻打两个月都没有成功,丞相伯颜派遣使者招降也被王安节杀了,于是惹恼了伯颜,于是只好命人强攻。

最后,蒙古军队从南门破城而入,王安节率领勇士展开巷战,力竭被俘。伯颜问他是何人?王安节高呼:“我乃王坚之子王安节是也!”

伯颜一听,无论是站在蒙古人的角度,还是王安杰的立场,都不可能招降他,于是下令杀了王安节。

史料记载,王坚还有个女儿,在南宋灭亡的时候也以身殉国了,王坚一家可谓是满门忠烈。


历史小跟班


最后南宋皇帝投降了,崖山海战后钓鱼城闹饥荒,王坚跟蒙古提条件,说投降可以,但要求蒙古不要伤害所有的百姓和整个城池,蒙古答应了,王坚就投降了蒙古,蒙古也履行诺言没有伤害过城里的任何人和物,详细我过几天会更新蒙宋之战的视频出来,各位可以关注我看视频


史觅故事


历史记载说的蒙哥汗是患病而亡也有可能因伤病而亡并不是因为什么宋名将王坚所杀真实地还原历史不要篡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