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留蔡氏,世界蔡姓歷史追索


陳留蔡氏,世界蔡姓歷史追索

陳留蔡氏:世界蔡姓歷史追索

2014年8月15日

本報記者 劉洋

核心提示

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姬發滅商後,將其其弟叔度封於蔡,建立蔡國,後人以國為姓,於是有了蔡姓。蔡姓得姓於蔡國,但卻發展於濟陽,故蔡姓人大多以濟陽為郡望,濟陽蔡氏成為蔡氏族中最興盛顯赫的望族。著名史學家、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朱紹侯研究發現,濟陽蔡氏是由陳留蔡氏發展而來的,兩者同根同系,實為一個支派。陳留蔡氏最有代表性的人物,當推東漢末年的文學家、書法家、經學家蔡邕,蔡邕的故里就在開封市境內。如今,蔡姓已經發展成為中國第44大姓,蔡姓子孫已遍佈海內外。但他們仍心懷故土,不忘根在中原,常回家看看。

得姓之始以國為姓

蔡姓以國為姓。據《史記·管蔡世家》記載,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姬發滅商後,將其弟叔度封於蔡,建立蔡國,與兄管叔鮮、弟霍叔處共同監督被封在商朝舊都的殷紂王之子武庚祿父,管理殷商遺民,史稱“三監”。周武王死後,其子周成王姬誦繼位,由周武王之弟周公姬旦攝政。管叔、蔡叔對此不滿,聯合武庚及東方夷族進行反叛。後被鎮壓,武庚、管叔被殺,蔡叔遭放逐,不久死於遷所。蔡叔之子胡,能夠與父親的反叛行為決裂,遵守文王的德訓,與人為善。周公旦聽說後,就派他到魯國輔佐自己的兒子伯禽。由於胡在魯政績卓著,周公奏請成王,復封胡於蔡,以奉蔡叔之祖,是為蔡仲,其子孫就以國為姓。

上蔡縣蔡氏宗親會會長蔡國芳接受採訪時介紹,因無法抵擋南方日益強大的楚國,蔡國曆經多次遷移,也就有了上蔡、新蔡和下蔡這“三蔡”的說法。上蔡,即蔡叔度建立的蔡國。新蔡是楚國第一次滅掉蔡國後,蔡國的後裔蔡平侯南遷建立的都邑,稱為新蔡。蔡平侯建都新蔡後,蔡國仍不穩定,在周邊國家的聯合攻打下再次遷都,遷入楚國境內。但好景不長,東面的吳國兵臨城下,蔡國抵擋不住,被迫將官民和蔡侯的祖墳一起遷入吳國的州來(今安徽鳳臺縣一帶),後人稱之為下蔡。

但是無論蔡國怎麼遷都,最終都沒能逃脫滅國的命運。據史料記載,公元前447年,蔡國被楚國所滅。後人為了保留蔡姓,便“以國為氏”,四散分居。蔡國滅亡的時候,蔡國人的足跡已經到達今天的河北、安徽、山東、山西、陝西、湖北、湖南、貴州、江蘇、江西等地。不過在當時,絕大多數蔡國人仍留居在上蔡、新蔡和下蔡一帶。

蔡氏郡望望在濟陽

蔡姓得姓於蔡國,發展於濟陽,故蔡姓人大多以濟陽為郡望。宋人在《百家姓》當中記載:“蔡氏郡望,望在濟陽。”

朱紹侯發表在1997年第1期《許昌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上的文章《濟陽蔡氏的歷史追溯》中指出,蔡國由於3次遷都,其民或遷或留,分佈面較廣,其民分散到各地,皆以國為姓。晉有太史蔡墨,楚有大夫蔡鳩居,齊有大夫蔡朝,秦有燕人蔡澤。正如蔡氏《濟陽通譜》所說:“千枝一本,萬派同源。”其本源皆在上蔡,而在千枝萬派之中,濟陽蔡氏則為蔡氏族中最興盛顯赫的望族。

據中原姓氏歷史文化研究會理事、開封史志協會副會長沙旭升介紹,濟陽曆史悠久,戰國時曾是魏國的城邑。秦統一六國之後,分天下為36郡,西漢初年置濟陽縣(今河南省蘭考縣境東北部),屬陳留(郡)。西晉惠帝年間(公元291年—306年)分陳留郡治置濟陽國,後改為郡,治所在濟陽(今河南省蘭考縣境東北部)。宋、金之後,濟陽多次遭洪水破壞,金朝初年改稱濟陽縣,後縣城毀於洪水。

沙旭升說,據《河南蔡氏始祖開支通譜》記載,濟陽蔡氏是河南開支始祖秦昭王丞相蔡澤的後裔。蔡澤,戰國時原為秦國大臣,長於辯議,曾獻計東收周室,被昭襄王採納,後為秦相。蔡澤裔孫蔡勳,漢平帝時為縣令,王莽篡政後聞其名,欲授為官,勳拒不赴任,攜家族出走他鄉。蔡勳之曾孫蔡攜,東漢順帝時以司空封新蔡長。蔡攜有二子,長子名稜、次子名質。蔡稜生子邕,邕字伯喈,東漢著名文學家、書法家。蔡邕通經史,寫定六經文字,創《熹平石經》,名揚千古。蔡邕幼年喪父,和叔父蔡質同財共聚。蔡邕成名後為董卓所用,後因同情董卓被司徒王允冤死獄中。蔡邕去世後,葬於開封。蔡邕女蔡琰,字文姬,博學多才,通音律,著《胡笳十八拍》,史稱“一代才女”。

蔡邕被害後,三國時魏尚書蔡睦為避禍,舉家遷居考城(今河南省蘭考縣)。蔡氏家族居考城後,日漸興旺。“自北魏考城蔡氏出了尚書蔡睦至唐朝初年的近500年間,蔡氏家族在濟陽、考城繁衍生息,後世名人輩出,成為歷史上著名的濟陽名門望族。”沙旭升說,如今,濟陽蔡氏後裔遍佈於全中國乃至世界各地。

蔡邕父女 故里開封

蔡邕故里在開封市境內,具體在何處有兩種說法,一說在杞縣,一說在尉氏縣,兩處僅相距50公里。

杞縣的蔡邕故里在杞縣圉鎮鎮蔡白街。漢時宅院早已不存,只留一片廢墟,後人在此廢墟上曾建廟建房。1926年元宵燈節扎鰲山時,在此遺址地下發現兩個漢磚旗杆墩子,證明此處確實曾經存在過一座漢代宅第。現建為蔡邕、蔡文姬紀念館。鎮北關現建有文姬廣場,廣場中央有蔡文姬雕像。

尉氏縣蔡邕故里在尉氏縣縣城南17.5公里的蔡莊鎮蔡莊村,蔡莊鎮過去又名蔡相鄉。1987年在此地出土的一方明代嘉靖年間墓誌稱其祖上“洪武初徙居尉氏蔡相鄉,乃蔡邕之故里也”,說明此地在明初就已被稱為蔡邕故里。據清康熙年間《開封府志》記載,蔡家莊在尉氏南35裡,漢蔡邕並其先世之墓皆在此。另據《尉氏縣誌》,蔡(邕之父)墓在縣南40裡隗村保,相傳邕附其墓側。蔡莊鎮南面的大朱村原有邕墓及祠宇,上世紀60年代損壞,現尚餘古柏一棵。

開封縣陳留鎮南1.5公里的桃花洞村(現屬開封縣半坡店鄉)有一座蔡邕墓。桃花洞村距杞縣圉鎮鎮35公里,距尉氏蔡莊鎮50公里。桃花洞村蔡邕墓尚保存完好,現有墓冢一座,墓前有一個碑樓,碑樓裡有兩塊石碑,一塊為“漢蔡中郎墓碑”,是1926年陳留縣知事王福恭所立,由王福恭撰文,開封書法家許鈞篆額並書丹。另一塊為“繼立蔡中郎墓碑”,是1931年陳留縣縣長徐馥田所立,由胡味因撰文並書丹。此墓在新中國成立前由蔡氏後人奉祀,且有墓碑。1986年由開封縣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同根同系 相同支派

“追溯濟陽蔡氏的歷史,首先必須先談陳留蔡氏,因為濟陽蔡氏是由陳留蔡氏發展而來的,兩者同根同系,實是同一個支派。”朱紹侯說,陳留蔡氏最有代表性的人物,當推東漢末年的著名學者、大書法家、大經學家蔡邕。《後漢書·蔡邕傳》:“蔡邕字伯喈,陳留圉人也。六世祖勳,好黃老,平帝時為眉阝令。王莽初,授厭戎連率(隴西太守)。勳對印綬,仰天嘆曰:吾策名漢室,死歸其正……可事二姓哉!遂攜將家屬,逃入深山,與鮑宣、卓茂等同不仕新室。父稜,亦有清白行,諡曰貞定公。”這裡主要記載的是蔡邕六世祖及其父稜的事蹟,據此可將陳留蔡氏的世系又上推六世。《後漢書集解》引惠棟根據《漢書·功臣表》的考證,認為曾幫助劉邦打天下的肥如敬侯蔡寅是蔡邕的始祖,而《蔡邕集》載《讓高陽侯表》則稱“臣十四世祖肥如侯佐命高祖,以受爵賞”。據此又可把陳留蔡氏的先祖上推到十四世。

《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記載了肥如侯蔡寅,子蔡戎,孫蔡奴,曾孫蔡福四代傳承關係。《通志·氏族》找到了新的線索,即《漢書·公功表》肥如侯演,演元孫丞相義,義元孫勳為長安邸長,累召不至,勳曾孫攜。朱紹侯說:“這裡說的肥如侯演,即蔡寅,元孫丞相義,即玄孫昭帝時丞相蔡義。查《漢書·蔡義傳》,蔡義河內溫人,昭帝為宰相,封節侯,無子國除。《通志》說‘義元孫勳’可能另有所據,姑存疑。但自蔡攜以後,蔡氏的世系是基本清楚的。”

“陳留蔡氏家世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至周初蔡叔度,往下可追溯至西漢初年的肥如侯蔡寅,再往下就是蔡勳、蔡攜、蔡稜等。在漢以前世系不清,可以不論,入漢以後可以說代代為官,是一個有文化修養的官宦世家。”朱紹侯指出,除蔡文姬外,蔡邕還有一女,不為世人所熟知,實際也曾顯赫一時。她就是司馬師的岳母、晉景獻羊皇后的母親蔡氏,據《晉書·景獻羊皇后傳》記載,後母陳留蔡氏,漢左中郎將邕之女也。晉武帝泰始九年,“追贈蔡氏濟陽縣君”。朱紹侯認為,陳留蔡氏轉為濟陽蔡氏,這可能也是個契機,從而也說明了陳留蔡氏與濟陽蔡氏的淵源關係。

枝繁葉茂 源遠流長

蔡氏是什麼時候定居在圉縣的呢?圉縣,春秋時鄭地,《左傳昭公五年》“韓宣子如楚送女反,鄭伯勞諸圉”,後屬魏,漢置圉縣,晉廢,後魏復置,後改曰圉城,北齊廢,隋復置圉城縣,唐廢,故城在今河南杞縣南50裡。現在是杞縣的一個鄉鎮,起名為圉鎮。

朱紹侯介紹道,蔡邕在《琅岈王傅蔡朗碑》中說:“君諱朗,字仲明,蓋倉頡之精胤,姬稷之末胄也。昔叔度文王之昭,建侯於蔡,以國氏焉。迄於平襄,周祚微蝕,王室遂卑。齊晉交爭,強楚侵陵,昭侯徙於州來,公族分遷,氏家於圉。”此碑文簡單介紹了蔡國的歷史及得姓的由來,最值得注意的是後三句:“昭侯徙於州來,公族分遷,氏家於圉。”這說明在昭侯遷都下蔡的時候,蔡國的部分公族就由新蔡遷居於圉縣了。同時也說明春秋末期蔡氏已遷居於陳留圉縣。

朱紹侯說,據史書記載,到東漢時期居住在圉縣的,不僅是世代為官的蔡邕一支,而且還有與高氏齊名,“並皆富植,郡人畏而事之”的蔡氏富人。這說明陳留蔡氏在東漢已成為族人眾多、有錢有勢的大戶。正是這一支蔡氏大戶,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發展成為地位僅次於王、謝、袁、蕭四大門閥而以濟陽為郡望的顯赫士族。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陳留蔡氏得到迅速發展的是蔡邕叔父蔡質一支。蔡質不僅官至衛尉,而且還是一位學者,《漢官典職儀》就是他的名著。蔡質在蔡氏族中有很高的威信。魏晉時期的蔡氏談家史時,一般都會追溯到蔡質。《晉書·蔡謨傳》:“蔡謨字道明,陳留考城人也,世為著姓,曾祖睦,魏尚書。祖德,樂平太守。父克,少好學,博涉書記,為邦族所敬。”朱紹侯認為,這段文字值得注意的有兩個地方,一是蔡謨的籍貫為陳留考城(今河南蘭考縣)人,這是陳留蔡氏籍貫第一次變化,說明在蔡謨時其家已由杞縣遷至蘭考。二是說蔡謨“世為著姓”。如果從蔡謨算起,甚至包括其父蔡德在內,都不能說“世為著姓”,只有上推至蔡質以上,才能稱為“世為著姓”。據此可知,晉人也是把圉縣蔡氏與考城蔡氏當作一門看待的。據《晉書·蔡謨傳》記載,蔡謨是蔡氏隨晉室渡江南下的第一代,是東晉的開國元勳。蔡謨在平蘇峻之亂中立了大功,被封為濟陽伯,成為濟陽蔡氏的開山祖,後歷遷太常,幫助東晉建立禮儀制度。康帝時,官至侍中、司徒,在政治上達到頂峰。蔡謨的後代歷宋、齊、梁、陳、隋都活躍在政治舞臺上,家勢經久不衰。濟陽蔡氏也成為南朝歷史上幾家著名的高門士族之一。

南朝第一個王朝劉宋是濟陽蔡氏的上升時期,濟陽蔡氏第一個代表人物就是蔡謨的曾孫蔡廓。《宋書·蔡廓傳》記載:“蔡廓字子度,濟陽考城人也。曾祖謨,晉司徒。祖系,撫軍長史。”朱紹侯指出,這一段記載有個問題值得注意:《晉書·蔡謨傳》所記的陳留考城,在此已改為濟陽考城,完成了陳留圉縣到陳留考城,再到濟陽考城的演變過程。

蔡氏後裔 根在中原

根據史書和蔡氏族譜的記載,在此之後,蔡姓的遷移就和中原其他姓氏的播遷融合在一起了。蔡氏向中國南方各地遷徙的原因和時間與客家人的5次大遷徙基本一致。沙旭升說,據歷史記載,濟陽蔡氏在東晉、唐代和北宋末年先後有過3次南遷。此外,還有不少入仕者遷居各地,隨著時間的推移,也都繁衍成為當地的蔡氏大族。

東晉“永嘉之亂”時,濟陽蔡氏魏尚書蔡睦曾孫蔡謨自濟陽考城舉家南遷,被視為南渡的蔡姓始祖。蔡謨僑居江南,傳至十四世時,其後裔遷往浙江諸暨。明代後,其後人再度遷居福建、廣東,後輾轉至海外。今天,大多數南方的蔡氏後裔認為自己的祖根地在濟陽,在他們家族的祠堂裡,都還掛著“濟陽堂”的匾額。

濟陽蔡氏第2次南遷為蔡勳之後於唐中葉遷閩,蔡君智居興化莆陽,君智長子用元五世孫蔡襄於宋仁宗時,進士及第,知泉州時建洛陽橋(一名萬安橋),累官端明殿學士,卒諡忠惠,其後人散處泉、漳、潮各府。明、清以來,先後遷至我國臺灣省及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

濟陽蔡氏第三次南遷於北宋末年。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攻陷開封,宋徽宗長公主駙馬直學士蔡源,為避金亂,護宋高宗趙構南渡,初居杭州,清白傳家。南宋時,其後世隱居不仕,先後遷居德清、蘇州。元代以後,其後人入仕為官,遷居福建,後裔中不少輾轉至海外。

蔡姓已經發展成為中國第44大姓,蔡姓子孫已遍佈海內外。蔡氏在我國臺灣省是名門望族,名列臺灣百家姓第8位,人口超過60萬。臺灣省的蔡氏不但人數多,而且經濟實力雄厚,還出了幾個世界級的富豪。根據1989年美國《財星》雜誌調查,當時臺灣的蔡萬霖家族是世界第三富豪。蔡萬霖主持的霖園關係企業集團,10多年前的資產總值就高達3000億新臺幣;他的弟弟蔡萬才經營的富邦集團,資產也超過150億新臺幣。除了蔡萬霖家族,臺灣省的蔡志勇、蔡鴻文、蔡進季、蔡紹華等都是國際上知名的企業家,而他們都知道,自己的祖根在中原。

據文獻資料中記載,明末清初,鄭成功收復臺灣時,已有蔡姓人移居臺灣。清康熙、乾隆年間,進入臺灣墾荒的大陸蔡姓人也不在少數。據漳州的史志記載,明清時從漳州府7縣赴臺的蔡姓共48人。經過歷代繁衍,今臺北市區、臺北金山鄉、萬里鄉、基隆市一帶的望族多為蔡氏。

蔡氏後裔輾轉奔逃,歷盡艱辛,流落於世界各地,而追根思源,他們都沒有忘記自己的根在中原,對祖居地一直抱有深深的眷戀情懷。最近幾年,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的蔡氏後裔經常組團回來尋根謁祖,港、澳、臺地區的蔡氏後裔更是常回家看看。

陳留蔡氏,世界蔡姓歷史追索

陳留蔡氏,世界蔡姓歷史追索

陳留蔡氏,世界蔡姓歷史追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