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粒粒皆辛苦”的詩人,其實是個貪財好色的壞官?

唐朝有一任官員叫李紳。

這個人基本小人的品行他都具備,貪財好色、一言堂、排除異己、公報私仇、得意便猖狂。

說這個得意之後就特別猖狂,據《云溪友議》記載,李紳未發跡前,總是去李元將家中做客。當時李紳為了生活,常常主動和李元將打招呼,每次見了李元將都稱呼“叔叔”,嘴甜得猶如抹了蜜糖一般。

風水輪流轉,李紳在朝為官後,李元將再不敢以長輩自居,為了避免尷尬還主動自降一輩,在李紳面前自稱為“弟”。

但李紳對此竟然極不滿意,數次刁難李元將,逼著李元將只好自稱為“侄”。

若說李紳做了父母官,李元將自稱“侄”勉強還有點依據的話,那麼李紳接下來的神操作就完全是逆襲後瘋狂自我補償了。

李紳竟然不接受李元將自稱“侄”,而是繼續逼著對方自降三輩,在他面前自稱“孫子”。

這件事可以見一斑。

寫下“粒粒皆辛苦”的詩人,其實是個貪財好色的壞官?

當然這還不算完,作為李紳好友的白居易寫過一首詩:

高髻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

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蘇州刺史腸。

這首詩恰好證明了李紳當時、極盡奢靡、花天酒地、貪圖享受的場面,劉禹錫見到覺都咋舌詫異。

據記載,李紳一餐飯的花費多達上百貫錢,有時甚至上千貫,連一向惜字如金的史書,也毫不客氣的給了李紳“漸次豪奢”的評價。

寫下“粒粒皆辛苦”的詩人,其實是個貪財好色的壞官?

為官不仁曰奸。史書記載李紳為官酷暴。在他曾經痛恨的苛政之下,治下百姓苦不堪言,紛紛外逃。當有下屬告知此事時,你猜李大官人怎麼說?李紳說,“你用手捧過麥子嗎?麥粒都在下面,只有麥糠才被風吹跑。都是一幫賤民,理他作甚?這事兒,就不要再來煩我了

唐武宗會昌五年(845年),時年74歲的李紳出任淮南節度使。此時有人舉報揚州江都縣尉吳湘貪汙公款、強娶民女。李紳不分青紅皂白就將吳湘拿下,判以死刑。但此案疑點頗多,驚動朝廷後,武宗皇帝令御史崔元藻複查。崔元藻發現,吳湘貪贓固然屬實,但涉及錢財並不多,而強娶民女之事更是子虛烏有,罪不至死。儘管如此,可在李紳的堅持下,吳湘還是被送上了斷頭臺。後人指處,李紳之所以一定要吳湘死多半是因為吳湘的叔父吳武陵曾經得罪過李吉甫。李吉甫乃李紳大哥、李黨魁首李德裕的父親。李紳公然公報私仇、草菅人命,這不僅是奸,囂張也到了極點。

寫下“粒粒皆辛苦”的詩人,其實是個貪財好色的壞官?

但,偏偏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寫下了千古名句:

“鋤禾日當日,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按理來說能夠寫下這樣句子的人,怎麼也不會是一個大奸大惡之人。

但是人性總是禁不起考驗,或許在年少流離失所的李紳,也曾經熱血滾滾,想要為世界做點什麼,為百姓做點什麼。

但是隨著時間的消磨,人性變得逐漸難以考量,李紳再也沒有想起他曾經寫過的詩,讀過的書,教導過他的寡母。有的只是不停追逐著那些當年人有我無的物質享受,小心翼翼的維護著自己好不容易得來的烏紗,卻漸漸的迷失了自己的本心。

當年那位憐憫百姓的憫農詩人,終於變成了視百姓如秕糠的濫官酷吏。

寫下“粒粒皆辛苦”的詩人,其實是個貪財好色的壞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