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八岁的孩子,怎么才能去掉她的虚荣心?

shiyichuan2005


每个孩子都有虚荣心,大人也是一样,有一点小虚荣心也是正常的,如果过于虚荣的话那就要注意。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试试看。

1.家长要树立榜样的作用。家长是带领者,孩子是模仿者,如果家长自己不比较,不虚荣,那孩子每天都在我们身边,潜移默化的就跟着我们学。

2.阅读 多给孩子读一些好书,孩子知识面扩大了,眼界变宽了,自然就会在她内心产生变化。

3.不要经常满足孩子无理的要求 每个孩子都一样,都很想要一些很好的东西,然后在她别的小朋友们面前炫耀。我的女儿刚9岁,她的芭比娃娃已有几十个了,可看一些新的还想要,我跟她说现在开始不会买这些玩具之类,但想买书随时都可以。于是她就给那些娃娃们自己设计衣服,染发,编故事,反而比以前玩的更开心,更有价值感。

4.可以让她参加一些慈善团体 跟里面的孩子交朋友,让她多参加活动,多去帮助一些贫困的人,这样她的心量就扩大了,也会对她成长有很大帮助。


王因慈


上初中的女儿跟我说:“妈,我们宿舍***的鞋子是耐克的!***和***每天都在谈论各种名牌,我都插不上话。要不,你也给我买一双耐克吧!”

我相信,很多家长都会遇到类似的事情,特别是私立学校的孩子。有的时候,孩子会很羡慕同学拥有某项物品。比如,我还上一年级的儿子喜欢奥特曼,他会跟我说“妈妈,我想买套奥特曼卡牌。我们班***有一套,***有200多张……为什么别人有,我就不可以有?”

又或者,孩子会夸大自己的能力或者成绩,我比***强啊!我比***多几分啊!

面对这样的事件,可能会有人认为孩子们“虚荣心”强,爱攀比!

🌸“虚荣心”这是一个含有非常强烈主观意识的词汇。同样一件事情,某些人看来很正常,某些人看来就是“虚荣心”强。

当我们谈论一个话题时,需要思考,我们是在谈论一个事实?还是在谈论一个观点?当我们把重心放在探讨观点上时,因为价值观不一致(没有对错之分)常常会导致争论不休,没有结论。而当我们谈论一个事实的时候,就能从解决事实问题的角度出发找到一个达成共识的解决办法。

🌸所以,当你提到八岁孩子“虚荣心”强的时候,是从哪件事实上推理出的这个观点?针对这个事实,你希望如何去面对它?解决它?

🌸对我初中的女儿,我会启发她:鞋子是用来做什么的?100元的鞋子跟1000元的鞋子区别在哪里?哪些是功能上的区别?哪些是装饰上的区别?对你来说,穿鞋子,哪些是必备条件?哪些可有可无?等等,来启发孩子思考自己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对于一年级的儿子,我会和你他说“你看到同学有奥特曼卡牌,自己也特别想要,对吗?(先共情,理解孩子的需求)那你能告诉我奥特曼卡牌会给你带来什么快乐吗?(启发孩子思考购物的原因)你觉得多少张会比较合适?(引导孩子思考“适度”原则)我们之前约定的买玩具/礼物的规则是什么?(规则意识的培养)

🌻通过这样的探讨,最终达成一个我跟孩子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来解决事实问题。最后在拔高分享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重的品质(规则感?责任感?感恩?等等)

希望这个解答对大家有帮助!


敏思育儿


我的孩子10岁,她6岁左右的时候,我就当她是个大人看,就直接告诉她我们每个人的欲望和欲望带来的结果。我也会告诉她,我也很虚荣,也想要什么、什么和什么,但是你看,这些东西摆在家里没什么用处,所以妈妈现在也在检讨自己,不能这么虚荣。

如果她实在想要,就虚荣这个问题为一个课题,跟她一直探讨下去,可以很大,大到很多名人,也可以很小。我和她深谈,每次深谈都做简单记录,深谈到最后,她如果执意还要,就约法三章买给她,但是肯定得有代价。陆续三四次之后,她就会发现,的确如此,她曾经很喜欢的东西也未必能满足她的欲望多久,而她付出的代价,当时一口就答应下来的事情却总是很难做到。如此多了,她自然慢慢就好了。至少现在我女儿是如此,她很想要一件东西的时候,自己先纠结很久,是不是真想要,还要反复试探我几次,时间拖的一长,她自己也就不想了。慢慢也就懒得和爱攀比的小孩子玩了。

朋友真的很重要,小孩子和谁在一起,就喜欢学那样。


如瀑喧嚣


每个人都有虚荣心,孩子如果有,那起初肯定是因为大人没好好引导。我家孩子从小我就告诉她,不是你要的所有的东西爸爸妈妈都给得起,大部分需要自己努力用知识换取,虽然孩子小,但是念叨多了,孩子心里多少也有种思维了。八岁是一个小叛逆期,你可以给孩子举例子或者看些纪录片,让他明白生活不易要靠自己,好好引导吧。


木易朵


我也是两个孩子的家长,有虚荣心不算什么坏的事情,家长及时引导,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要以身作则,在一个我感觉赏识孩子要以一个度,现在隔代亲格外溺爱孩子,不能说好也不能说坏,现在的孩子懂事都比较早,对错,讲明白孩子还是能分清的,千万不要指望一次就能改正,创造一个适当的小环境,小情节,家长的亲身教育能让孩子接受的更快


渤湾礼道


虚荣心,是人类的一种心理状态,无论古今中外男女老少,贫富贵贱者皆有自尊心,若自尊心过高虚化扭曲后即为虚荣心。它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一种追求虚表的性格缺陷,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心理诉求。

人们的虚荣心或多或少与生俱来、如影相随,想想我们大人哪个不爱面子,谁不想人前风光?成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孩子。题主中的“她”,想必是八岁的女孩子,就更要理性评估与对待了。

首先我们要看看孩子有哪些虚荣的特征:

学习懒散、消费攀比、吹牛说谎、炫耀自傲、只注重外表的打扮,而无健康的内心,等等;

如果没有这些负面特征,或表现或多或少并不强烈,尤其女孩子发育更快情感更细腻些,比如只表现在:

●爱臭美,喜欢打扮自己;

●易骄傲,取得好成绩就翘尾巴;

●强出头,在日常中好表现自己;

●会消费,懂得精明购物选择;

……

如果只是以上的表现,那么我要恭喜你有一个将来“能自主、懂享受、会追求生活品质”的好孩子了!

每个孩子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家长大可不必上纲上线,要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帮孩子建立自信心,从点滴生活中,以身作则,教孩子从小就该懂的事务、该有的见识和该守的规则、底线,在物质条件许可的情况,完全可以把孩子打扮的光鲜亮丽人见人爱,帮助提高孩子情商,为孩子建立一生受益的好习惯和好教养。

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心智也会逐步成熟起来的,相信他们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特别补充一点:在消费的过程中,最能判别孩子是否有虚荣心。虚荣心强的孩子,花钱无概念,喜欢通过物质的攀比来展现自己的实力,他们错误的认为高档昂贵的商品才是最佳的消费选择,错把物质的拥有与幸福的获得挂钩,充满对物欲的过分追求。这种心态会严重腐蚀孩子的金钱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家长就需要警惕了。


新资优教育CEO吴新


对于每个人而言,有虚荣心是很正常的事情。虚荣心很正常,但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对于8岁的孩子而言,

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有什么心理特点?为什么孩子会有虚荣心?其次是父母应当如何面对孩子的虚荣心?

1、8-10岁孩子的心理特征

8-10岁的孩子已经有了强烈的自尊心,渴望被他人尊重;他们有了自己独立的想法,渴望被倾听;他们有了一定的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会根据自己的判断处理与周围人的关系;他们渴望家人的关爱,老师的认可和融入学生群体里。

2、那么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为什么会有虚荣心呢?

原因可能来自于两方面:a.人际关系中的挫败感。他们渴望被尊重,被倾听,被关爱,被接受,但当现实中他们得不到这些情感时,他们会选择他们一些盲目的不健康的方法,即盲目攀比,过分自我表现等,这项便是虚荣心的表现,他们渴望虚荣心带给他们的满足感;b.来自家庭或朋友圈子内的不良影响。父母若是虚荣心较强,孩子耳濡目染也逐渐会变得虚荣;若虚荣的朋友多了,自己也会变得虚荣。

3.如何面对孩子的虚荣心?

a.与孩子常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做他们的朋友,用接地气的爱去逐渐弱化他们的虚荣心。

b .做好榜样,脚踏实地,务实进取,以正面的榜样形象引导孩子。

c.与他们开诚布公地去谈论这个话题。告诉他们什么是虚荣心,虚荣心会带来什么危害。父母应当与孩子真诚的交流,在大事上教导他们,这个问题,也是大事!

d.通过电视节目、书籍、绘本故事去形象教导孩子认识这一问题。

还可以正确“利用”孩子的虚荣心,通过他们争强好胜的思想,鼓励他们奋发向上;通过他们爱漂亮的个性,鼓励他们以后可以做设计师,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信念。虚荣心人人有,利用得当,它可以成为进步的源动力。

总之,孩子的成长中,总会有许多我们未曾料到的问题,为人父母,我们要坦然面对孩子的不足,在需要的时候及时将他们拉上正轨,做好他们的守护者和引路人。


Cindyoo


八岁孩子还比较小,这个年纪的孩子大多拥有欲望比较强烈。有虚荣心也不奇怪。

一般说来,孩子对什么东西比较虚荣,说明她比较缺乏这些东西,内心的渴望拥有就比较强烈。所以大人就觉得孩子虚荣。

其实,在孩子想要拥有某样东西的时候,家长要适当的满足,不然内心的缺失感会加强孩子的虚荣和自卑。

其次,如果孩子总是什么都那么虚荣,家长就要适当的引导孩子,让孩子的注意力放在一些培养兴趣爱好方面,慢慢的,孩子的内心充实了,虚荣心也就没那么强了。


心不染尘


第一条: 树立良好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家长抱怨孩子非名牌不穿、不断更换新手机时,反思自己:平时自己买衣服时,是不是经常买名牌,还经常把“名牌”之类的话语挂在嘴边在孩子面前说。家长要停止过去自己不当的言行,在孩子面前有良好的行为。

第二条:不要经常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

许多家长在孩子无理取闹时,为了息事宁人,就很不情愿地答应孩子的要求,岂不知,就是这样一次次妥协,导致了孩子任性、执拗等不良性格的形成。如果孩子提出无礼要求,要坚决拒绝,而且家长的态度要一致。父母不要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以免产生一方护、一方管的情况,使孩子觉得有机可乘,反而助长孩子的任性、虚荣心等不良性格的形成。家长对待孩子的每一次任性,都要以同样的态度来解决。而不是有时限制孩子,有时放纵孩子,使孩子无所适从。

第三条:家长要给孩子建立行为规则。

家长平时没有对孩子零花钱有具体要求,平时哪些钱该花,花多少,家长可能就没给孩子讲过。因此孩子花钱的随意性就比较大。和孩子共同协商,每个月需要多少零花钱,在哪些方面需要开支,详细列出来;每个月给孩子固定的零花钱,交给他,让他自己支配。如果超出预算,家长不再管。


我姓潘


我觉得:不是去掉或否定虚荣心存在,而是怎么引导他,如何达到他的目标。

我闺女就跟我说:哪个同学的发卡漂亮。我让她指给我,我看后回答:确实很漂亮,你想要吗?她点头!我回复她:那好,你今天之后帮妈妈做家务,妈妈付你报酬,你自己通过劳动挣钱买怎么样?孩子高兴的点点头!接下来孩子特主动积极的做家务,我也如约付报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