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兩朝中樞機構有什麼區別?

獨釣秦時月


明清兩朝中樞機構的最重要區別,在於權力失控性。

提起明清中樞機構,就不得不提兩個名詞:內閣、軍機處。

我們先說內閣。內閣可以說是明朝首創。明太祖朱元璋(下圖)剛開始是任命了丞相(也就是中書省首席長官)的,可是,朱元璋也明白,權力過於集中不是件好事兒,所以藉助丞相胡惟庸謀反案,朱元璋在公元1380年(洪武十三年)徹底廢除了中書省。而因為沒有了丞相,大量的日常事務都變成了朱元璋一人處理。根據記載,朱元璋一天要處理至少400件公務,縱然他是殫精竭慮也是處理不過來的。

為了彌補丞相缺失的損失,同年,朱元璋決定設立殿閣大學士協助他處理政務,再到後來明成祖朱棣時期,內閣設立,明朝的新型中樞機構在此時正式成型,按照規定,內閣成員必須是進士出身、翰林院出身,如果不能滿足這兩個條件,則不能入內閣。

可以說,內閣是協調皇權與臣權矛盾的產物。

這之後,明朝閣臣在整飭內政,明君視聽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隨著閣臣權力的不斷增長,皇權與臣權的矛盾再一次被激化。明朝閣臣的權力的第一次重大提升,是在明宣宗朱瞻基(下圖)時期。在明宣宗時期,閣臣擁有了一項重要的權力——票擬權,這也是權力失控的開始。

什麼是票擬權呢?票擬權,就是皇帝看過奏章後,把奏章交給內閣,內閣以皇帝的名義起草意見,寫在一張小票上,然後再交給皇帝進行裁決。這使得內閣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奏章的最終決定權。

為什麼說一定程度上呢?因為最終決定權還在皇帝手上,但一些事物皇帝不會仔細琢磨,最終決定就是內閣做的。這就是一定程度的最終決定權。

擁有最終決定權,意味著皇權一定程度上的旁落。內閣制度建立的原因是協調皇權與相權,而內閣最終又走到了相權的道路上

擁有票擬權後,明內閣權力上升速度非常快,也迅速形成了首輔制度。朱厚照時期的首輔楊廷和大權在握,不知道駁回了朱厚照多少意見,坊間甚至有傳言說朱厚照就是因為不聽話被楊廷和設計弄死的。等到明世宗朱厚熜(嘉靖皇帝,下圖)時期,內閣已經在明朝的六部之上,之後萬曆年間首輔張居正的“票擬”更是和皇帝的聖旨一樣——不,比皇帝的聖旨還厲害,因為皇帝都不能反駁他的意見。

所以,明中後期的內閣首輔就是實際意義的丞相,從嘉靖開始的皇帝不愛上朝,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當然了,這個制度的好處也很多,就是內閣體系的機制非常完善——即便皇帝不上朝,天下照樣能運轉。

但皇權與臣權的矛盾激化,對國家終究還是弊大於利的。明朝皇帝為了制約臣權,發展了閹黨。

縱觀整部中華史,沒有任何一個朝代會比明朝的閹黨更猖獗,也沒有任何一個朝代的皇帝會縱容閹黨與朝臣爭鬥如此之久。

可一種權力已經沒有辦法收回或制約的時候,你只能再造出一個對等的權力去反擊。

不過,這權力終究還是皇帝給的,只要皇帝夠狠夠膽,這個東西就能廢。所以張居正(下圖)去世後不久,明神宗便著手廢掉了內閣的實權,並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弱化,最終徹底失效。

但明中葉內閣失權後,閹黨仍舊盛行,朝臣也沒有停止權力的爭奪,隨著朝臣與閹黨的不斷互相傾軋,且皇帝能力不足,明朝國力越來越弱,當東林黨與魏忠賢為代表的閹黨“爭國本”白熱化之時,明朝衰亡就已經註定了。

總結來說,明朝的中樞機構內閣始於抑止權臣,但卻培養了一個又一個權臣,最終又因權臣的權力過大被廢除。

而清朝則完全不同了,清朝非常注重中央集權,雖然清朝也有內閣,但這個內閣只是處理日常事務的部門,並不是中樞機構,在清朝初年,議政王大臣會議才是最重要的中樞機構,這個機構主要由滿清八旗貴族組成,但由於存在的時間較短,在清入關後的第二個皇帝康熙皇帝后就沒有什麼實權了,所以我們此處不多表述。

我們要說的重點是從雍正皇帝開始,延續了快200年的軍機處(下圖)。

軍機處的前身是康熙年間的南書房,為了制衡議政王大臣會議,康熙皇帝設置了南書房。到了公元1729年,雍正皇帝在紫禁城的一個小房子裡設立了軍機房,3年後改為軍機處。這個軍機處相當於什麼呢?相當於雍正皇帝的秘書團。

軍機處負責重要的奏摺、密令,並草擬聖旨,這些聖旨經過皇帝裁定後不經過任何機構,直接發往各地。

在某種程度上,清時候的內閣和明時候的軍機處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有票擬權(清朝的票擬稱為奏摺),但不一樣的是,清朝的軍機處一直停留在票擬權上。也就是說,清朝的軍機處從始至終都是秘書處,雖然有一定的最終決定權,但這個權力沒有進一步擴大化。

這是為什麼呢?筆者認為,這跟軍機處滿、漢臣共存的形勢有一定關係,滿漢共存,會起到一定的互相監督關係,而且在那個時代,滿漢臣多少有些互相看不上,沆瀣一氣的幾率比較小。而且,清朝皇帝對軍機處的權力控制的很好,軍機處並沒有發展到六部之上,且職位都是虛職,所以權力沒有進一步擴大,一切盡在皇帝的掌握之中。

所以,由以上內容,我們可以得出最終結論:

明清中樞機構相似之處是,明清兩朝的中樞機構都承擔著輔政的作用,他們的出現是必然的,且兩者都是官職小,實權大;不同的是,明朝的中樞機構一而再、再而三的進行權力擴張,最終在六部之上,導致皇帝不得不廢掉它;而清朝的中樞機構權力一直在一個穩定的水平,一直是秘書團的工作,所以才能很好的延續下來。

打個比方來說,如果把朝代比作一個公司,內閣和軍機處比作秘書,那麼內閣這個秘書就給董事長一種錯覺——這個傢伙怎麼總想著當董事長?軍機處這個秘書給董事長的感覺是——這個傢伙可真是個好秘書啊!


伏生說歷史


中樞權力機構明,內閣;清,軍機處

明清中央官制明清時期中國封建君主專制集權發展到極端。明初朱元璋對中央官制作了較大的調整。首先廢秦漢以來的宰相製為諮詢顧問並辦理日常公務的內閣制。監察方面改漢以來的御史臺為都察院;軍事上改大都督府為五軍都督府。提高六部地位,直接向皇帝負責,並建立龐大的宦官機構及其控制下的廠衛特務組織。其中尤以廢丞相設內閣為政府體制調整的主要內容。內閣由翰林院學士組成,分首輔、次輔和群輔。其職責主要為“票擬”,即代擬詔書,批答奏摺。永樂以後,內閣學士漸參與政事,不僅諮詢顧問,且掌實權。內閣遂由明初的皇帝顧問秘書,變為全國行政中樞。

由滿洲貴族建立的清王朝,初由八旗旗主和議政王大臣會議共同議政。雍正年間,西北用兵頻繁,為及時商議軍務,設軍需房,後改稱“辦理軍機處”,簡稱軍機處。始為臨時機構,後不僅取代議政王大臣會議,且權力擴大,成為由皇帝直接控制下處理全國軍政事務的中樞輔政部門。其特點為:辦事效率高、速度快和保密。清六部職權縮小,已不是行政管理中樞,不能對下直接發佈政令。清代寺監僅存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僕寺和鴻臚寺。宗人府的地位則在六部之上。五監僅存國子監,其餘四監先後並歸工部。


文史泛舟


明朝建國之初仍以中書省為中樞機構。公元1380年,朱元璋為了徹底解決相權對皇權的威脅,廢除宰相制度,罷中書省,將六部直屬於皇帝。此後,為了處理大量的公文,組成了皇帝直接掌握的類似於秘書班子的殿閣,明成祖時形成為內閣。內閣官員一般有三至五人,稱大學士、輔臣,其中為首者稱首輔。內閣“獻替可否,奉陳規誨,點檢題奏,票擬批答,以平允庶政”(《明史·職官一》)。即先由內閣拆閱奏章,寫出內容提要,稱“引黃”、“貼黃”;再用小票寫出所擬的批答,名“票擬”。然後將此二物連同奏章一起交呈於皇帝,最後由皇帝作出決定,並用硃筆寫出,此名“批紅”(明朝中葉後,因皇帝昏庸,批紅常由宦官代替)。內閣再根據皇帝的批紅起草詔令。內閣初設時,地位低於六部,正統以後逐漸凌駕於六部之上。但是,明朝的內閣始終不是六部等中央行政部門的上級機構。

清朝初年,設立議政王大臣會議,同時仿明制設內閣和六部。議政王大臣會議和內閣皆有參與決策的權力。康熙年間,設立專門執掌草擬機密詔令的南書房,議政王大臣會議和內閣的權力都被削弱。雍正時,又增設軍機處,專門處理全國的軍務,其長官稱軍機大臣和軍機章京。乾隆年間,變軍機處為“掌軍國大政,以贊機務”(《清史稿·職官一》)的機構。凡機要詔令,由軍機處奉旨擬稿,直接發出(不再經內閣),此名“廷寄”;中央和地方各級各部門的奏章亦可直接送交軍機處,再由軍機處轉交皇帝。這樣,軍機處成為實際的中樞決策機構。而內閣則日益成為安置元老重臣的賦閒機構。軍機處的權位雖重,但軍機大臣“亦只供轉述繕撰,而不能稍有贊畫於其間”(《曝簷雜記》卷一),國家最高權力由皇帝獨攬。

總的來看,中國封建社會中央中樞結構的演變經歷了三公、三省、二府和內閣軍機四個時期。其演變的過程中充斥著以分權的方式加強皇權、削弱相權的鬥爭,同時也有著完善封建-制度、提高行政效率,提高-統治能力的努力和嘗試。這為以後的-統治者和統治集團提供了許多的經驗和教訓。


時光隧道2019


中樞權力機構明,內閣;清,軍機處

明清中央官制明清時期中國封建君主專制集權發展到極端。明初朱元璋對中央官制作了較大的調整。首先廢秦漢以來的宰相製為諮詢顧問並辦理日常公務的內閣制。監察方面改漢以來的御史臺為都察院;軍事上改大都督府為五軍都督府。提高六部地位,直接向皇帝負責,並建立龐大的宦官機構及其控制下的廠衛特務組織。其中尤以廢丞相設內閣為政府體制調整的主要內容。內閣由翰林院學士組成,分首輔、次輔和群輔。其職責主要為“票擬”,即代擬詔書,批答奏摺。永樂以後,內閣學士漸參與政事,不僅諮詢顧問,且掌實權。內閣遂由明初的皇帝顧問秘書,變為全國行政中樞。

由滿洲貴族建立的清王朝,初由八旗旗主和議政王大臣會議共同議政。雍正年間,西北用兵頻繁,為及時商議軍務,設軍需房,後改稱“辦理軍機處”,簡稱軍機處。始為臨時機構,後不僅取代議政王大臣會議,且權力擴大,成為由皇帝直接控制下處理全國軍政事務的中樞輔政部門。其特點為:辦事效率高、速度快和保密。清六部職權縮小,已不是行政管理中樞,不能對下直接發佈政令。清代寺監僅存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僕寺和鴻臚寺。宗人府的地位則在六部之上。五監僅存國子監,其餘四監先後並歸工部。






福臨1956


明朝行政方面:

在中央, 撤銷中書省和丞相,把相權分給六部 還設殿閣大學士 為皇帝顧問 ;

在地方 ,廢行省 設三司(承宣布政使司 提刑按察使司 都指揮使司) 分管地方行政 司法 軍事 三司長官互不統屬 直接對皇帝負責。

軍事方面 :

在中央 ,設五軍都督府 與兵部共管兵權, 相互牽制; 創立了衛所制度, 各衛所分屬於各省的都指揮使, 統由中央五軍都督府管轄。

監察方面:

改御史臺為都察院 都察院與中央司法機關大理寺 刑部合稱“三法司” “三法司”不能決斷的案件 由皇帝裁決。

設立錦衣衛 :

明成祖時設立“東廠” 明朝中期又設立“西廠” 錦衣衛 ;東廠、 西廠都是特務機構。

科舉

在中央設國子監, 在地方上設府、 州、 縣學, 考試的內容是儒學的四書五經 ,應考者不許發揮獨立見解 ,八股取士。

清初中央

設議政王大臣會議討論軍國大事, 康熙時設南書房 ,雍正時成立軍機處, 軍機處無定製 ,只是聽命於皇帝。 設理藩院管理少數民族事務, 設內務府管理皇家事務。

兵制

清軍八旗兵是清入關前原有的部隊, 分京營、 駐防兩部, 各有十萬人。 京營保護皇帝和拱衛京師 ,駐防坐鎮地方, 綠營兵是清兵入關後改編和新招的漢人部隊, 配合八旗兵駐紮北京和各省約六十萬 二者交叉分佈, 在全國構成軍事控制網絡。


跨越三八線的重逢


明清兩朝中樞機關的區別?進一步強化的君主專制制度。

如果我們要分析明清兩朝中樞機關的區別,首要的問題便是要明確兩朝的中樞機構分別是什麼?

簡要概括來說,明代的中樞權力機構是以內閣為主,同時大九卿也發揮著重要作用;而到了清朝雍正之後,軍機處則成為了掌控國家命脈的中樞機構!

明朝的官制系統及其中樞機構!

要了解一個時期中樞機構,我們必然需要了解這一時期的官制內容。按照一般劃分,明朝的官制可以分為四個系統:第一,中樞;第二,監察;第三,地方;第四,武將,我們需要進一步瞭解的便是中樞系統。

大明王朝是一個嶄新的王朝,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自然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自從明太祖廢除三省之後,朝廷就不再是宰相統領百官向皇帝負責,而是百官直接向皇帝負責。

此時作為全國最高行政官員的是大九卿,具體便是指六部尚書和左右都御史(正二品),通政使和大理寺卿(正三品)。

其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的尚書負責朝廷具體事務,左右都御史則為監察系統的首領之一(此時的監察系統還有其他官員)。通政使司則負責把各地的奏章整理歸檔呈交內閣。大理寺有點類似於今天的最高人民法院,不管複核重大案件,必要時候還直接參與案件審判。(比如典型的三法司會審,即三個司法機關分別刑部、大理寺、都察院。每當遇有重大案件,往往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會同審理,又稱為“三司會審”)大九卿這個稱呼,在明朝基本沒什麼人叫,更多的基層官員稱呼其長官為部院(六部都察院各取一個字),比如明朝末期的袁崇煥,因為朝廷加銜兵部尚書就經常自稱謂本部院。部院下屬還有負責具體事物的各司,具體名稱和職責感興趣的可以自己翻閱資料。

大九卿,不一定只是對某個事務負責,成了大九卿就意味著你已經進入國家統治階級的核心了。所以歷朝歷代都會有兵部官員上奏財政事物的事情發生,也會發生戶部上奏人事任命等等的舉動。當然了,這裡面相對最有權勢的人還是吏部尚書,吏部尚書又被稱為天官。在明朝,正一品到從三品的官員由皇帝任免,正四品到從九品的官員由吏部尚書任免。

明朝最特別的就是南京六部(所有北京的中央部門南京都有)。明朝自永樂遷都以後,政府機構就遷往北京,但是南京依然保留了一整套政府機構,北京有的大九卿,南京也都有,但是在稱呼前會冠有南京二字,南京的領導班子,品級和北京一樣。也正因為此,弘光南渡之後能夠迅速在南京成立政權。但是在這之前,南京一般都是朝廷裡得罪人或者養老的人發配的地方,海瑞的最高官職就是南京右都御史。南京六部中有兩個是與眾不同的。第一是南京戶部,南京戶部負責全國鹽引,並且負責南直隸的稅賦徵收,全國漕運管理,以及整理並管理全國黃冊。這絕對是個要命的部門,鹽鐵一直是封建王朝經濟的重中之重,而且明朝全國稅賦相當一部分都來自南直隸。第二就是南京兵部,南京兵部負責南直隸以及浙閩沿海防務。寧王之亂,如果沒有南京兵部尚書統籌,安慶巡撫死守,估計那就不是王守仁了,北京就得需要發兵討逆。

至於明代的內閣權力是逐步變動的,也是經歷了很長的過程的。最初只是顧問角色;後來才進入決策系統;到嘉隆時期決策權重增大;在張居正之後,迴歸到處理政務,決策參與的狀態。

制度發展演化有其規律,這時候必須要有“頭腦”加入。所以朱元璋用了幾個文士"備顧問",用來解決自己困惑,或者有時候參謀參謀。這些人是五品官。到了朱棣時候也是,看《北征日記》就能就明顯感受到他們的顧問角色。之後,等到英宗少主登基,整個朝政向公文政治轉化,大學士的票擬權重要了。對人事、大的政務的參與度越來越大,閣部矛盾就自然激烈起來。

不過也不能太高估這時候內閣的權力,在天順年間,吏部尚書依然權力很大,當時的一位吏部尚書經常罵人都沒人敢頂。內閣的權力擴大,和內閣成員有很大原因,正因為官員的專權,才讓內閣的權力得以進一步擴大。比如說嚴嵩,徐階,高拱,張居正……這些人,權力一個比一個大,決策範圍一個比一個廣!

徐階當政,負責的政務略有擴大,比嚴嵩時期略強。當然這也與嘉靖皇帝身體狀況每況日下有關。高拱的時候,自己既是內閣首輔,又是吏部尚書。人事,行政大權全具備。對軍國大政的一系列決策自然容易出臺,和俺答議和,隆慶開關都可以做到。等到了張居正,他沒當吏部尚書,但作為首輔,又是顧命大臣。在事實上決策權已經超過高拱等人,人事,行政,監察權都擁有,故而可以推進改革,達到“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但權力越大,下場就越不好,他們四個的晚年一個比一個不好

強化中的清朝中樞機關!

基本上,清朝的中央統治機構大致上沿襲明代的設置,施行的是皇帝—內閣—六部的機制,內閣作為皇帝的辦公廳扮演皇權伸張的工具的角色。

但是由於清朝皇帝來自於滿洲,其政治體制與元代一樣有較強的民族特性。

清朝最有特色的制度是八旗制度。所謂八旗,是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諸部落之後的一次整編,以三百人為一牛錄,五牛錄為一甲喇,五甲喇為一固山,每固山有一旗作為其標誌。最初,有黃、白、紅、藍四色旗,後來又加設了鑲黃、鑲白、鑲藍、鑲紅四色旗,合稱為八旗。

八旗制度是清朝以旗統人,以旗統兵的軍政合一制度,旗下軍政合一、兵民一體,平時生產、戰時出征。八旗各設旗主,稱為固山額真,由努爾哈赤的子侄擔任,即是軍事統帥,也是政治首領,成為了滿洲貴族階層和軍事貴族集團。

八旗制度的存在是清朝政治體制建構的基礎。

這裡不得不說一下議政王大臣會議!議政王大臣會議,是清朝早期特殊的中樞決策機構,也是當時實際上的最高決策機構。《清史稿》、《清實錄》中屢次見到“下議政王大臣議”、“議政王大臣等遵上”的詞句,說的就是清代早期皇帝遇到大事令議政王大臣集議。議政王大臣會議的參與者主要是八旗的旗主、議政大臣等,是早期氏族軍事民主制度的遺留,形成了一股貴族共治的權力。

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決定“雖至尊無如之”,其對於軍國大事的決定性很強。這與加強君主專制是向違背的。同時,參加議政王大臣會議的一定是滿族的上層貴族組成,同樣不利於爭取漢族地主階層的支持,對於清王朝的統治是不利的。因此,議政王大臣會議是清王朝幾次加強君權嘗試的主要目標,這既是清朝君主專制加強,也是滿族人封建化的過程。

內閣是清朝的最高行政機構。在滿族人入關前就有了雛形,皇太極時設立了立文館,後來又擴充為內三院。內三院由儒臣值班,是文官制度的加強,也是對於滿清軍事貴族的一種抑制,因此其本身也可以視作為滿族人封建化的一個過程。

順治時期,內閣形成制度,設立滿漢大學士各一人,滿漢協辦大學士各一人,學士滿族六人,漢族四人。這是對於漢族地主的一種統戰措施,准許去進入中樞,作為清王朝統治的同盟者。同時也是對於漢族地主的提防,令人數少的滿族人能夠把控中央的決斷,以滿足其利益。之後有了南書房,南書房設立於康熙十六年,最初是皇帝伴讀的機構,在與皇帝對答、作賦之餘,“兼職”為皇帝起草詔書、頒發詔令。其特徵和兩漢、魏晉時期的尚書、中書、侍中等一樣。從古至今,皇帝的手段都是很相近的,只是具體的操作和官職名稱不同罷了。南書房的設立是對議政王大臣會議和內閣權力的一次剝奪。

雍正年間,對於諸王的軍政權力進一步剝奪。首先是針對八旗制度,將下五旗(八旗制度經過發展,其中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由皇帝親領,稱為上三旗,其餘五旗稱為下五旗)旗主的軍政統屬權收歸,使其失去割據的力量。其次,便是以處理西北軍政為由,設立軍機房。軍機房後來又改為軍機處,是承辦旨意的機構。軍機處設置軍機大臣,軍機章京,但是稱呼不定,可以是“在軍機大臣上行走”、“軍機處行走”等。同時這些官位都是兼職,不是官員的本差,皇帝可以隨時替換。入選軍機處的大臣都是皇帝眷顧的親信,參與軍國大政的方式也是執行皇帝的決定,為皇帝提供參考建議。

軍機處的主要職責是恭撰上諭,跪受筆錄。上諭分為明發和寄信,明發是曉諭中外之事,寄信則是中樞直接對點對於下層和地方指導工作的文書。同時內外官員所上的奏摺,也需要先交由軍機處錄副、登記、草擬回覆之後,才會呈交皇帝。於此同時,清朝六部職權縮小,已不是行政管理中樞,不能對下直接發佈政令。清代寺監中,僅存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僕寺和鴻臚寺。由於清朝貴族政治的原因,宗人府的地位則在六部之上。五監僅存國子監,其餘四監先後並歸工部。

由此,軍機處全面地取代了議政王大臣會議和內閣的決策權力,成為了真正的中樞機構,是君主專制加強的最後一個階段。


龍羽青評


我是點滴見證,我來回答你的問題!純屬個人觀點。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執政期間,因丞相胡惟庸相權權力過大而架空君權,在殺胡惟庸後廢除丞相制,禁止再設,中國歷史上有著上千年演變歷史的丞相一職正式退出歷史。不過,皇帝還是會需要一些文官來幫助自己批閱奏章、處理國務。明成祖朱棣在位時期設置文淵閣,延攬大學士入內閣,正式有“內閣”之名。明成祖設內閣置大學士作為秘書兼顧問組織代之,本意為將其權力降低,事實上由於皇帝的信任。居首位的大學士(首輔)權力可以與宰相相比。到明憲宗成化(1464年—1487年)年間,首輔制臻至成熟,併為後來歷代帝王承襲。明中葉尤其是嘉靖、隆慶、萬曆初三朝(1543-1582年),調旨票擬之權盡落首輔之手。今天我們很熟悉的楊廷和、夏言、嚴嵩、徐階、張居正等明代歷史人物,都是中國古代史上著名的權臣、名臣,他們的權勢一度可以與前朝的宰相相比,但是實際是仍然是皇帝的“私人顧問”。


點滴見證


1、明朝初期即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國家的中樞機構繼承了元朝的制度,仍然是中書省。中書省設有左、右丞相,左丞相地位要高於右丞相,他們共同來輔佐皇帝處理國家大事。在明太祖朱元璋統治時期,開國功臣李善長最早擔任左丞相,徐達擔任右丞相。洪武六年,李善長退休後,推薦由胡惟庸來擔任左丞相,胡惟庸成為百官之首。1680年,朱元璋借“胡惟庸謀反案”趁機裁撤了中書省,廢除了丞相制度。丞相制度被廢除後,皇帝日理萬機,政務非常繁忙,在這樣的情況下,內閣出現。在明朝中後期,內閣出現了首輔大臣,內閣大學士要兼任六部要職,內閣逐漸成為了國家的中樞機構,掌握國家的章奏票擬大權(內閣提出對國家大事的初步處理意見),最後交由皇帝來批紅。

明世宗 · 嘉靖年間 · 內閣首輔 嚴嵩

明神宗 · 萬曆年間 · 內閣首輔 張居正


2、1644年滿清入關前後,在皇太極、順治皇帝時期,由八旗貴族組成的議政王大臣會議成為了國家中樞決策機構,軍國大事要事全由它說了算,皇帝的權力收到很大制約,而內閣只負責處理一般性的行政事物。為了加強皇權,康熙皇帝在宮廷中游設立了南書房。雍正皇帝即位後,為了處理西北的軍務,在內宮中的隆宗門內又設立了“辦理軍機處”,簡稱軍機處,西北被年羹堯平定後,軍機處被保留了下來,代替議政王大臣會議成為了國家最高中樞決策機構。軍機處設有軍機大臣若干人,他們“承旨辦事”,極大地提高了辦事效率,也加強了皇帝的權力,一直沿用到清末。

清朝中樞機構變化圖

清朝軍機處(1)

清朝軍機處(2)

3、所以,明清時期的中樞決策機構區別在於:明朝國家中樞決策機構由中書省逐漸變為內閣。清代國家中樞決策機構則由議政王大臣會議逐漸被軍機處所取代。明朝內閣權力要遠遠大於清朝內閣。


說史論今


很高興與您分享個人觀點

明朝中樞機構是內閣,本質上屬於皇帝的秘書機構,後因在位皇帝放權,內閣權力才逐漸增大。

明朝中樞機構則是軍機處,相當於皇帝的智囊團,主要處理軍機大事,權力相對於明朝內閣要小很多。

封建王朝歷代中樞機構的變遷反映了中央集權的日益加深,最終導致了封建制度的終結。


曦予夕陽


明朝因胡惟庸案而撤消了中書省,廢除了宰相制,設布政司,都指揮司,提刑按察司,錦衣衛。清朝設內閣,置六部,設軍機處。君主專制達到了頂峰。中央集權的進一步強化,束縛了社會生產力的快速發展,是不可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