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抗疫在行動|復旦發現新冠患者可能出現肝損傷需專門護理

<strong>據中國科學報消息,2月5日,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藍裴、樊嘉等人在bioRxiv上發表未經同行評議論文,發現新冠肺炎患者可能出現肝損傷並建議進行專門的肝功能護理。

高校科技抗疫在行動|復旦發現新冠患者可能出現肝損傷需專門護理

圖 |bioRxiv官網截圖

自2019年12月以來,新鑑定出的冠狀病毒2019-nCoV已對公共衛生構成重大威脅。

ACE2是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冠狀病毒(SARS)的宿主細胞受體,最近已在介導2019-nCoV感染中得到證明。值得關注的是,除呼吸系統外,大量的SARS和2019-nCoV患者還表現出各種程度的肝損害跡象,其機制和意義尚未確定。

基於兩項獨立的單細胞測序數據,研究者在健康人類肝臟和大腸癌患者的肝臟樣本中,均發現了ACE2在肝內膽管上皮細胞中的特異性表達。膽管上皮細胞在肝再生和免疫反應中有關鍵作用。這意味著2019-nCov可能不會靶向肝細胞,或至少不會通過ACE2靶向肝細胞。因此,其導致的肝損害,可能是由於病毒感染了膽管細胞,而非直接感染肝細胞。

研究人員指出,<strong>2019-nCov肺炎患者出現肝功能異常,可能是由治療中使用的藥物引發,或由肺炎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應所致。

這項研究結果表明,<strong>2019-nCoV患者應在住院期間和初愈後進行肝功能異常的專門護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