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者:工作列成清单24小时待命

社区工作者:工作列成清单24小时待命

“疫情牵动人心,我必须把每一分钟的时间都用到社区的防控工作中来。”这些天,王福云的手机几乎一直在响,为了节省时间、不耽误工作,他退掉了所有和工作无关的微信群,也包括和家人的微信群,只关注工作群里的动态。55岁的王福云是银古路街道迎宾社区党支部专职副书记,如果没有这场疫情,他打算带着三岁半的孙子去旅游,而现在,他已经连续十几天在岗位上忙碌着,没见过孙子。

“你和你的家人目前身体状况怎么样,生活物资还够不够,有什么需要尽管找我们。”“那位同志,你怎么没戴口罩,出门一定要戴口罩。”“工作一切还正常吧,一定要做好居民进出登记和体温测量,不漏掉一个人。”疫情发生以来,在人员摸排、信息宣传、卫生消杀等方面要全部兼顾,大量的工作落实显得王福云有点“啰嗦”。

王福云知道自己的精力不如年轻人,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每天睡觉前,他会将第二天的工作列成清单带在身上。早晨7点出门到社区对社区办事大厅进行消毒;8点开短会部署工作后接着巡查;9点给发热居民打电话;11点接听来电、接待居民;12点半为社区工作人员准备好泡面和水;下午2点联系医护人员到社区上门排查;4点入户走访社区空巢老人……他工作清单上的时间一直安排到了晚上10点,完成一项用笔划掉一项。“大年初五的时候,孙子给我打了个视频电话,我正在社区处理工作就没接,随后他发来一条语音,哭着说想爷爷了,让我回去看看他。”王福云说,可是抗击疫情刻不容缓,社区现在还有很多事要做,我们要24小时待命。

本报记者肖梦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