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一線,處處是重慶廣電人的身影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發生以來,重慶廣電集團(總檯)融媒體新聞中心(以下簡稱重慶廣電融媒體中心)聯合區縣臺奮戰抗“疫”前線,強化輿論輿情引導,聚焦全市各地抗“疫”好經驗、好作法、好典型,發出好聲音、凝聚正能量,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強有力的輿論保障。

從大年初一起,重慶廣電融媒體中心平均每天收到來自各區縣抗疫、防疫的稿件60多條,截止2月6日,在新聞頻道各欄目和第1眼APP上,通聯部總共發稿350多條,做到了報道更快更實、更細更暖、更科學更有力。

疫情一線,處處是重慶廣電人的身影

新冠疫情十萬火急 融合報道爭分奪秒

1月24日,除夕夜,得知陸軍軍醫大學將組織醫療隊奔赴疫情核心區域武漢的消息後,重慶廣電融媒體中心通聯部立即與陸軍軍醫大學通訊員聯繫,在1月25日,也就是大年初一凌晨,通訊員就將在除夕之夜拍攝的第一手醫護人員出征武漢的新聞素材傳到通聯部,確保了融媒體新聞中心各欄目迅速報道首批醫護人員馳援武漢的消息。醫療隊進入武漢後,通訊員及時發回醫療隊工作進展和救援情況的現場報道,《陸軍軍醫大學醫療隊組織開展感染防護崗前培訓》《除夕夜,他們是最美逆行者!》等這些來自前線的報道,對市民增強戰勝疫情的信心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疫情一線,處處是重慶廣電人的身影

1月30日凌晨,全市連夜出臺近十條防控舉措,全覆蓋無死角展開防控。通聯部緊急與各區縣約稿,30日當天各地就傳來相關新聞20多條。《涪陵:加大執法檢查 落實藥品登記制度》《永川:設置臨時交通運輸方案 防控疫情在行動》《即日起進入重慶江北國際機場航站樓必須佩戴口罩》《潼南:不漏一車一人》等稿件及時組織到位,江津、榮昌的小區封閉式管理,萬州等地的咳嗽發熱藥品登記等等,這些防控疫情的一線措施第一時間讓市民看到各地的有效做法和對疫情的嚴防死守的真實情況。

病毒傳播有多快,阻擊戰的出擊就有多快,我們的宣傳報道也就有多快。

疫情一線,處處是重慶廣電人的身影


疫情一線,處處是重慶廣電人的身影

疫情無情人有情 融合報道更暖心

在重慶廣電融媒體中心統一調配下,各區縣臺記者除了快速地報道防控的動態消息外,他們還用心地發掘抗“疫”過程中捕捉一個個感動瞬間、一個個溫暖故事,感受責任和奉獻,傳遞愛心和希望。

1月30日 ,重慶首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患者在萬州三峽中心醫院康復出院,緊接著31號、1號、2號、3號,陸續傳來黔江、豐都、永川、墊江、巫山等地多名確診患者康復出院,陸軍軍醫大學赴武漢支援醫療隊治癒兩名患者的好消息。各區縣臺記者和陸軍軍醫大學通訊員第一時間把好消息傳來。經通聯部綜合信息播出後,每一個被治癒出院患者的經歷都是一個戰勝疫情的故事,都是一個前方醫務工作者與疫情賽跑,病患與死神抗爭的新聞,不僅讓確認感染者看到了治癒的希望,也鼓舞著全市上下戰勝疫情的信心。

疫情一線,處處是重慶廣電人的身影


疫情一線,處處是重慶廣電人的身影

《雷小念:抗擊疫情 剪髮應戰 》《渝北兩家定點酒店為湖北籍旅客提供食宿》《暖心 萬州保安大哥捐贈500元不留名》《渝中:防控疫情在行動 這張紙條好溫暖》...... 一條條全市各區縣臺記者冒著感染病毒的風險,克服重重困難,拍攝的大量消息、新聞故事和人物特寫,從細處入手,全面反映我市一線防控疫情的有效做法,全面生動,溫暖人心。“入住酒店以後,我們感受到了從離開武漢以後、非常溫暖的時刻。我覺得重慶人民對我們特別友好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作為一名疾控人,我們肯定會衝在最前面。” 採訪的一句句肺腑之言,展現了樸素而厚重的情誼。此時的新聞報道如一分熱、一分光,溫暖著每一個人。

疫情一線,處處是重慶廣電人的身影


疫情一線,處處是重慶廣電人的身影

全市廣電媒體通力合作 融合報道發出權威強音

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恐慌在所難免。此時,主流媒體的權威聲音就是良心,也是良藥。從疫情爆發以來,全市廣電媒體的每一位員工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把抗擊疫情報道作為重中之重。重慶廣電融媒體中心每天把輿論報道的方向和重點準確傳達到各區縣臺,各區縣電視臺也迅速傳來大量廣播電視、新媒體等融合稿件,內容涵蓋了各地實時疫情、病例救治、市場監管、物資儲備、景區防控,高速路口、車站、空港出入狀況及鎮街社區居民防疫等方方面面。

疫情一線,處處是重慶廣電人的身影

災難面前,看黨員衝鋒在前。1月29日《構築群防群治嚴密防線 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通聯部綜合了8個區縣的11條報道,全長5分鐘,其中既有救治一線的動人故事,也有防控現場的責任堅守,用新聞刻畫出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的共產黨員群像。

疫情一線,處處是重慶廣電人的身影


疫情一線,處處是重慶廣電人的身影


疫情一線,處處是重慶廣電人的身影


疫情一線,處處是重慶廣電人的身影

1月30日《全市黨員挺身而出衝鋒在前 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涵蓋了20個區縣的近30條報道。在這條全長4分鐘的新聞中,綦江臺拍攝的即將援鄂醫療隊隊員李廷出征前與父母的親情互動,令人動容;石柱臺拍攝的71歲的老黨員彭廣華遞交請戰書、潼南臺拍攝的疾控中心黨員堅守一線,加上陸軍軍醫大學通訊員拍攝的援鄂醫療隊“50後黨員突擊隊”,讓一線黨員不怕危險、衝鋒陷陣的形象深入人心、感人至深。

疫情一線,處處是重慶廣電人的身影

疫情一線,處處是重慶廣電人的身影


疫情一線,處處是重慶廣電人的身影

大渡口臺記者採寫的新聞《湖北迴渝主動上報隔離 這一家子做得好》《女子不戴口罩上車引發公眾譴責 疫情當前警方呼呼市民儘量減少出行》,引導市民做好防護、自覺隔離,提高大家的防範意識。《疫情宣傳接地氣 哪家方言最入心》《存量防擴散 社區網格化排查細之又細 》《@所有人 請查收!醫務人員教您七步洗手法正確行手衛生》《“麻將館馬上給我關門” 網紅“吆喝哥”原是社區書記》,這些報道摒棄假大空、實事求是、生動活潑、深入淺出,對化解市民擔憂、恐慌,戰勝疫情都具有不可小視的作用。

疫情一線,處處是重慶廣電人的身影


疫情一線,處處是重慶廣電人的身影

抗擊疫情的報道還將要繼續,重慶廣電融媒體中心將繼續和各區縣臺緊密合作,同擔甘苦,共渡難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強有力的輿論保障。

發佈:陽光

審核:鍾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