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會否是抄底樓市的好時機?


今年,會否是抄底樓市的好時機?| 幸福裡觀察家

想不起來今天是大年初幾,更不記得今天是周幾,這是我們待在家的第1234568天。。。

今天你復工了沒?除了戰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外,還有很多人整個春節無休,默默守護著我們的健康,外賣和快遞小哥,在解救廚藝無能和不剁手不舒服的你。

今年,會否是抄底樓市的好時機?| 幸福裡觀察家

疫情持續,諸多行業停擺,情況嚴重的地區,不少小區開始實行封閉管理。

今年,會否是抄底樓市的好時機?| 幸福裡觀察家

遇上這樣的事兒,在很多人的認知中可能還是第一次。前日,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回覆,疫情拐點至少還要14天。

受房地產建築工地和房企售樓處復工時間推遲影響,房企開年不利,近期又出現了樓市“抄底”的聲音,那麼,

今年是否是購房好時機呢

01

2003年之後,香港的樓市又被重提。

和此次疫情相似的是當年非典的爆發時間。上一輪非典在2002年11月發現病例,2003年2月全球爆發,當年6月之後得到控制。

香港是疫情肆虐最嚴重地區之一,全球8100例中,香港確診了1755例,死亡300人,對其經濟特別是樓市造成了巨大影響。

香港經濟體量較小,受到的衝擊也更大,在旅遊和消費銳減之下,2003年二季度GDP,比前後兩個季度的平均增速低4.5個百分點

當時的香港剛剛經歷了1997年的金融危機,樓市下跌後調整後正溫和上漲,非典襲擊之下,使得2003香港房價繼續下跌。

非典過後,在香港各界同心協力,以及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執行,香港經濟開始逐步恢復。隨後,香港的旅遊和消費越來越旺盛,內地投資者也開始在香港購買房產,香港樓市又重新步入上行通道。

今年,會否是抄底樓市的好時機?| 幸福裡觀察家

我們回看歷史數據,不難發現,非典時期買房的人,獲得的收益已經翻倍。

02

非典時期對內地樓市的影響,卻微乎其微

1998年《關於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文件出臺,結束了福利分房制度,標誌著中國商品房市場的開啟,同時第一次將房地產確立為經濟新的增長點,意味著房地產時代正式到來。

進入2000年,我國的房地產開始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期,市場的供需關係失衡開始顯現,房價上漲,溫州炒房團開始在上海、杭州、蘇州、北京置業。

2002年5月,開始實行土地“招拍掛”制度,加強了地價支付方式和支付期限的管理。

2003年非典爆發,受其影響國民經濟下滑,為了保持經濟增長住建部發布“國八條”,明確房地產是經濟支柱產業,對房企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全國房價反彈繼續上漲。

今年,會否是抄底樓市的好時機?| 幸福裡觀察家

從98年之後的短短几年,很多人已經開始形成自己貸款買房的習慣,受到非典疫情影響,儘管當時房價還未步入大幅上漲的階段,樓市也沒出現價格大幅下跌的現象

03

我們來看看當時內地兩個代表城市的房價情況。

當時中國剛剛加入WTO,經濟處於高速發展中,樓市也是供需兩旺。

以上海為例,當時的報道,3-5月份受非典疫情影響,上海新房、二手房成交量出現下降情況。

但是,從6月份開始,隨著非典疫情的結束,上海樓市迎來大規模的回升,全年度房價同比大漲了20%,部分項目大漲50-60%。一手商品房2003年成交量在2224萬平方米創下一個高峰。

今年,會否是抄底樓市的好時機?| 幸福裡觀察家

整體來看,2003年初上海的商品住宅價格並沒有明顯的波動,並逐漸出現快速增長趨勢

今年,會否是抄底樓市的好時機?| 幸福裡觀察家


非典疫情“發源地”的廣州,市中心房價也沒有太大變化,二手房價沒有下跌,一手房交易減少,但也沒有下跌。當時的郊區番禺,房價略微下跌,跌幅大約10~15%。

但是這一輪的調整非常的快,到下半年,市場價格已經回到原來的位置,並且重新上漲

在1998-2018這20年間,高歌猛進的中國房地產市場,成就矚目:

銷售額從2513億上漲到13.4萬億;

銷售面積從1.22億平上漲到17億平;

投資從3614億上漲到11萬億;

新開工面積從2.04億平上漲到18億平;

竣工面積從1.76億平上漲到10.75億平;

04

那麼這一輪疫情,是否也會帶來購房良機呢?

我們都知道,目前各大房企和經濟公司由於不能開工,業務均受到影響,在返鄉置業的這個節點上,特別是在政策的封鎖下,對重倉三四線城市的房企更是嚴重打擊

今年,會否是抄底樓市的好時機?| 幸福裡觀察家

借鑑非典的經驗,從數據上可以更清晰的看到當年對樓市的影響。北京在非典之前,1999-2002年,房地產開發平均增幅是28%,2003年非典爆發後的4月和5月份,增幅直接下降到8%和12.6%。銷售幅度也是大幅減少,有機構測算數字高達36%。

有人認為,這次疫情從確診人數來看已經超過非典,使全國企業壓力增大,對房地產更是利空。

可是,我們不能過度判斷疫情對經濟的影響

非典對於經濟的影響主要在第二季度,其實際GDP增速由一季度的11.1%將至9.1%,但到了第三季度就出現反彈,回到10%,全年增長較2002年提升0.9個百分點。

反過來看,疫情對某些行業造成負面衝擊,但是也會拉動另外一些行業的增長。所以長期來看,對GDP的影響並不會很大。

放在樓市上也是這個道理。

縱觀整個行業,從2018年高層的表態可以看出,房地產市場的穩定發展是目前我國對於房地產市場的指導思想,在明確“房住不炒”的這一前提下,維持住整個地產行業的發展韌性和投資韌性,因此,

可以確定的是,房地產市場在今年還將保持穩定的運行

2019年,住建部以“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定調全年樓市,今年的前兩個月基本延續了去年年底的態勢,市場並沒有發生太大的波動。

2019年基本就是房地產稅的草案准備階段。但是,由於其複雜性,並不是短時間內就能落地。這些都決定了房地產市場不會有大幅上漲的可能

05

最後,我們來簡單說說購房者的心理預期。

98年到03年,當時在香港買房子的,現在肯定賺了很多。08年至09年受次貸危機影響,香港的房價同樣出現了下跌,如果你在那時候買房子,到現在穩賺。

但在現實中,很多人就算遇到這樣的機會,也沒有這樣的膽識。包括很多普通香港人平時都喊著房價高,但當樓市出現大跌的時候,卻沒人敢接盤。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購房者心態:買漲不買跌。

經歷過樓市上漲大週期的很多朋友現在回頭來看,都覺得自己當時沒有這樣的好機會。但其實真的有這樣的投資機會時,大多數人都會猶豫不決,真能把握機會的人少之又少。

雖然疫情之後,部分房企會採取“以價換量”的銷售模式來快速回血,但是樓市大幅上漲的因素已經不具備了

更何況,現在購房市場已經出現了更多變量,比如居民的槓桿率,比如外界更為複雜的經濟環境,還有就是國家層面對房地產的態度。

總而言之,從大環境來看,經濟穩增長仍是前提,房地產也將繼續發揮穩投資的重要作用。

隨著房地產市場趨於平穩,應急性調控措施將逐步退出,然後向房地產長效機制過渡,這將會是貫穿未來房地產走向的一條主線。

歷史不會總是重疊,能夠清晰認識樓市現狀才是最重要的。這一次的疫情之後,樓市很難砸出黃金坑來。

今年,會否是抄底樓市的好時機?| 幸福裡觀察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