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期間檢查出肌瘤、腺肌症、子宮癌變,還能順利生寶寶嗎?

子宮是女性孕育生命的重要場所,是寶寶出生之前的搖籃。可是很多準媽媽在懷孕期間,子宮出了問題,這時候該怎麼辦呢?會不會影響寶寶的健康成長,會不會對正常分娩造成不好的影響,這個過程,又該怎麼去護理才好?

懷孕期間檢查出肌瘤、腺肌症、子宮癌變,還能順利生寶寶嗎?

子宮肌瘤 

30歲以上的女性中,大部分都有患子宮肌瘤的可能,通常情況下,孕期由此出現的問題視肌瘤大小及其生長位置而有所不同。

在懷孕初期,如果檢查出肌瘤,就要提防有發生流產和早產的危險。此外,如果肌瘤長在胎盤附近,就要密切注意觀察胎盤的機能是否正常。分娩時是採用自然分娩還是剖宮產,要在懷孕37周以後通過觀察子宮肌瘤的位置和大小來決定。如果子宮肌瘤長在子宮頸部位就會對分娩造成影響,此時,應採取剖宮產手術,才能使孩子順利降生。 

此外,長有肌瘤的子宮很可能在分娩時由於不能很好收縮而發生出血狀況。大部分子宮肌瘤產後都會自動變小,所以,沒必要立即進行手術摘除,但要定期做檢查。

懷孕期間檢查出肌瘤、腺肌症、子宮癌變,還能順利生寶寶嗎?

子宮畸形 

正常的子宮呈橢圓形,像一個倒置的梨。但是,也有子宮呈弓形或是內側被分為兩半,這些都被稱為子宮畸形,臨床上一般不多見。  

子宮畸形會使胎兒的成長空間變小,所以,尤其要注意早產或流產的發生。如果子宮在孕期能得到充分擴張,一般不會發生太大的問題。子宮畸形的準媽媽很容易出現胎位不正的情況,此時,可考慮選擇剖宮產。如果胎兒正常,也可採用自然分娩方式。一般來說,只要順利通過孕期和分娩期,子宮畸形對產後恢復沒有影響。

懷孕期間檢查出肌瘤、腺肌症、子宮癌變,還能順利生寶寶嗎?

子宮腺肌症

子宮腺肌症是指子宮內膜向肌層良性浸潤並在其中瀰漫性生長。其特徵是在子宮肌層中出現了異位的內膜和腺體,伴有其周圍的肌層細胞肥大和增生。常見症狀有痛經、月經失調、不孕等。子宮腺肌症患者在孕期一定要注意觀察,定期檢查,注意休息。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負擔,保持愉快的心情更利於寶寶的發育和病情的控制。

懷孕期間檢查出肌瘤、腺肌症、子宮癌變,還能順利生寶寶嗎?

子宮頸早期癌變  

絕大多數的準媽媽會在首次產前檢查時進行子宮頸癌的檢查。如果癌變發現得早,處理恰當,患者治癒的可能性很高。如果在篩選時發現有子宮頸癌的傾向,醫生通常會再次進行細胞檢查和陰道鏡檢查,以確認子宮頸癌前期的上皮細胞癌變情況,之後需要保持一段時間的觀察。  

子宮頸癌不會隨妊娠的進展而發展,也不會對胎兒造成影響。通常確診子宮頸癌後,大多數情況下還要進行觀察,嚴重的需進行手術切除。術後,子宮頸管會變短一些,因此,要提防流產或早產的發生。術後不要做劇烈運動,宜臥床靜養。另外需要提醒的是,不論是處於癌變前期或是子宮頸癌初期,產後1個月需要進行復查,再次確認病情發展,以調整治療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